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城关记忆

作者:禾火江水
更新时间:2020-12-17 11:47:17
    我的籍贯上写的是舟山定海,县城叫城关镇。

    阿拉岙里乡的人把城关镇叫作城里厢。

    这是小时候听老师或大人们在说的北京上海宁波除外,脑海中最大的城市。

    住在那里的人就是城里人。

    要说当时有否向往当城里人,说句实在话连做梦都没想过。

    第一次去城里是跟我妈去的,10岁不到的样子,老妈挑了二蓝子鸭蛋,在紫微小姑家住了一晚,凌晨起身2个来小时步程到南珍菜场。

    快到城里就看到明亮的路灯,慢慢的有连片的房子,好多都是楼房,兴奋得不得了。

    到了城里就是和村子里不一样。母亲在摆摊,我去了一趟厕所,等回头就找不着原来的地方。

    当时的南珍菜场还是露天的,走到那里感觉都一样,都是摆摊的和买菜的。

    “阿姆!阿姆吔!”

    我边奔边找边叫。找了一大圈,母亲听到哭喊声招呼我,才找到。

    惊慌了一场。

    卖了蛋有了钱,母亲陪我去看病,替我配了几贴治支气管炎的中药。

    小时候我时常犯支气管炎。

    然后又去人民路上的百货公司扯了布料。

    那时穿的衣服都是请裁逢来家里做的,二个哥哥穿不下的衣服给我穿,我这小儿子是很少穿新衣服的,只有新年才会添一件。

    那百货公司有楼上楼下,母亲买布料时我反复爬上爬下,差一点又走散。

    这是我第一次爬楼房,感觉挺稀奇。

    我们还去了工农兵饭店吃了中饭,也就吃了一碗米饭,一碗紫菜豆腐汤,感觉那饭特别的硬,也特别的香。

    到了小学高年级的时光我们在每年的清明都会去城里厢,是去城北的烈士陵园祭扫为解放舟山牺牲的革命先烈。

    那可是比过年还闹猛。

    老妈会连夜做些路上吃的点心,并给上一元钱零用,那可是压岁钱的额度。

    然后半夜起床翻过老家出门必走的小山坡,再走三里三的小沙大塘到学校。

    到了点老师学生一道动身步行向城里厢进发,那份激动估摸与大阅兵时列队中的士兵差距不大。

    步行约4小时,来到郭沫若题了“海山増辉”四个字的碑门,一起整队进烈士陵园。

    每一次都会有很多人在那里。

    轮流着送花圈、哀悼。

    结束后就往城里面自由活动。

    一般都会去半露亭看人打枪,去码头看大货轮,再在规定的时间去人民电影院看场电影,最后集中坐车回学校。

    有一次还和三个同学走过一条老街,很古老的那种。

    人不多,全是石板路,店面都有点古色古香,忘了是叫中大街还是西大街。

    我想很早很早的定海应该全是这个样。

    后来才知道定海城关是个古城,是鸦片战争时的重要战场。

    在半露亭一带看到最多的就是穿着军装的人,有陆军和海军,好象路上三分之一的人都是军人。

    当时,定海应该有好多驻军。

    海军帽子上的二根飘带和手帕一样的翻领特别的显眼。

    偶然见到个把女兵,皮鞋子踩着路面发出的声响,还有她们灿烂的笑脸,总会吸引我惊奇的目光。

    那时常在想:“当兵的真帅!”

    很多年后我还真的当了兵,而且还是在城关的码头坐815轮离开的故乡。

    工作10多年以后我又回到城关,在武警舟山边防支队机关工作,成了城里人。

    后来分了一套离码头很近的房子,几乎天天路过半露亭去支队机关上班。

    南珍菜场也成了我常去的地方。

    有一回在百货公司二楼边上一家新开的酒店吃饭,情不自禁的想起了那年反复爬楼梯的傻样。

    再后来又被上调到杭州,退了城关的集资房,城关的记忆随之漫漫淡去。

    现在偶尔回老家不再经过城关,城里的模样已有好多年未见。

    去年随商会一行在城里吃了顿饭,看窗外海军信号台电视塔依旧,城市已不是我熟悉的模样,我们住过的房子也因为城市发展被拆了。

    外地游客?

    心中多多少少有这种味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