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这话明显就是宽慰萧安的,等着萧安真想到这事儿的可行性之后,也就冷静了下来。
就是三关六关反了,要打回京城去,哪有那么容易。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光粮草上就是一大问题,她才拿下三关这两三年的时日,并未有准备到太多。
就是林氏组建的商队,带着大批的东西出关,也还不曾从极西之地带着大批金银宝石回来。
魏氏看着萧安继续稳住她,道:“从你大姐姐对你姐夫出手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站在太子的一方了。你姐姐亲自把自己的把柄递给的皇后娘娘,我们一家子,谁也不能置身事外。你心里急,我比你更急,你大姐还在京城呢!”
萧安冷静下来,想得也就多了,“我知道,就是把太孙带回了三关,一切也没那么容易。”
最多不过是三六关与大庆为敌,运气好能得侵占一二知府,再进一步都难。
造反,其实就是个玩笑。
魏氏见萧安想得明白,心里也放心了下来,“何况,京城里有刑部石奎,皇宫里有张公公,他们一人耿介,太孙与张公公有恩。有人想陷害太孙,没那么容易。”
正如魏氏所言,有人想要陷害太孙,并不容易,就是皇帝也未必信得外面人说的话。
太孙与平王世子一向交好,又无利益冲突,平王世子才大婚,太孙还送了极厚的礼去,两人之间并未起过矛盾。
这样的两堂兄弟,说是太孙把平王世子害了,除了平王因失子而有些看不明白之外,就是朝廷里,怕也没一个臣子会这般认为。
皇帝着三司查案,内里又不放心,怕朝臣们借着此事争权,故意坏事儿,便又着了张公公跟刑部侍郎石奎在暗处里查。
人一年老就多情,又疑心病重,然而被帝王当作敌人一般来看待的,却一直是他御下的朝臣,而不是一家子人的太子。
单凌在这段日子并未得多休息,就是歇息也多是睡在太孙的塌下。
太孙因平王世子的事情,受惊过度,大病了一场,整个人都有些惊惶。
这是皇宫,天下最诡秘之处,然而这也是太孙的家,他在这里出生,又在这里长大,前十几年里都顺风顺水的,也从未见过多少见不得人之事,这突如其来的一击,让他一下子不知所措起来。
死的若是别的人倒罢了,偏生是与他一向交好的平王世子,眼睁睁地看着人死在自己面前,那一幕一直在太孙脑子里浮现,让他在夜里难以安睡。
不得已,单凌只得贴身伺候太孙。
也是因在东宫里竟然出了这样的事,单凌不敢轻易相信这皇宫里的任何一个人,他本打算是进宫中的禁军里,然而太孙征得了皇帝同意让他时刻保护太孙,他也不得不尽力。
可惜他才进宫三年不到,不敢也没机会轻易跟这宫中各色人结交,到如今除了保护好太孙,竟是做不了别的事。
太孙的床上还匍着一只大猫,这些日子,太孙就是靠着抱着它入睡的。
单凌醒过来,起身见太孙已经睁开了眼,就道:“殿下醒了?”
太孙点了点头,“什么时辰?”
单凌看着屋子里的沙漏,道:“殿下该起床习武了。”
太孙看了一眼旁边放置了一夜的衣裳。
单凌将之拿了过来,小心的用鼻子闻了闻,又抖了抖,才道:“殿下放心,上面除了皂角,没别的味道。”
太孙身边跟着萧安当年送的那只小老虎,如今睡在床上都快比太孙高了。
这世上害人的法子多的是,如今太孙唯信他跟这只小猫,单凌是被训练着当萧安的贴身护卫长大的,在这些方面学得极多,为了不让人有机会利用小猫来伤害太孙,太孙身边的一切如今都由他在打理。
太孙起床自己穿了衣服,洗脸,让单凌与他束发,才跟往外走,小猫也醒了,长长的一声虎啸,把屋子吼得一震。
外面守着的宫女就知道该送早食进殿了,领头在外面候着的大宫女一个手势,刚刚才从御膳房里提着膳食到殿外的宫女们纷纷排做两列,便将膳食送了进去。
太孙坐在主坐上,外面天才一丝明亮,灯火又将灭未灭,让人看不清他脸上的神色。
两边的宫女们轻手轻脚的走上前来,将食盒打开,将里面还带着热气的早食端了出来,放置在了桌上。
太孙坐在那,看着下面的宫女忙上忙下,却是想起了去三关之前的事情了。
那时候他每日坐在这里,想的就是为何他就那么体弱,为何太子父亲喜欢跟自己的弟弟一道玩耍,却对他小心了又小心,明明他生病也不过是想要多跟太子父亲与太子妃母亲的亲近啊,也在想自己的父亲与祖父要是不喜欢自己,自己霸占着嫡长这个位置可还有活路。
等过了三关再回来,顺利入了朝,顺利封皇太孙,他以为自己就安稳了,却没想到这深宫里的诡秘才刚刚对他伸出手。
这也有当今在女色上并不沉迷,又敬重皇后,从不多管后宫事的缘故,皇后在后宫的权威无人能敌,这才让后宫这些年来十分平静。
就是皇帝的子嗣,除了病重实在不治而夭折的,其他三女四子也顺顺当当的长大,从未有过后宫谁算计子嗣的事情闹出来,足以看出皇后的手段来。
如今此事一出,别说是太孙被吓住了,就是久经事的皇帝与皇后心中也骇然,更别说也这般顺利长成的太子皇子公主们等。
太孙被惊吓生病,皇后自然要安抚,就是皇帝也亲自来东宫见了太孙,说了好些话。
然而太孙实在是被吓着了,就是宫中的警备再比以往森严,心里装了事儿,那些安抚也无用。
太孙并未动筷,单凌看了垂头立在两边的宫女一眼,问道:“小猫的肉呢?”
小猫如今一日也要吃上许多生肉,畜生这东西,养得再熟,也不能饿着它,否则就得露出野性来,就像是人实在是找不到吃的了,定然也会从恶这样的道理。
老虎吃生肉,在宫殿里喂养的确是不妥,不合规矩,然而太孙此时半点离不得它,单凌眼角一扫,便对着领头的大宫女道:“既然没把太孙的话当话,就去别处伺候吧!”
也是跟着太孙的人了,竟还不知唯太孙之命听之,这样的人要落萧安手里,早就撵出府去了,哪还能在眼前晃。
太孙看了一眼单凌铁青的脸色,也看了那低着头的大宫女一眼,想来是因东宫里太子或者是太子妃不允,就道:“下去吧,回太子妃娘娘那去,以后也不用来伺候了。”
大宫女浑身一抖,正欲开口,一直跟着太孙的苟顺,此时却已经将一大盆生肉端了上来,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跟太孙道:“殿下,生肉来啦,奴婢亲眼看着宰杀的。”
太孙点头,单凌走近,伸手捻起一块肉闻了闻,在发觉除了血腥之气和此物本身带着的野味儿外,没有多余的味道,这才对小猫照了招手。
小猫看了太孙一眼,太孙勾唇一笑,揉了揉它的头,再拍了拍它,它才低下头,从椅子上跳了下去,然后慢吞吞的走在这盆肉前,低头又闻了闻,喉咙里发出一声咕噜的响声,这才低下头吃了起来。
此时苟顺已经开始在给太孙试菜,作为贴身伺候太孙,与太孙一道长大的人,很多时候他未必明白太孙的心思,然而他却知道怎么做才会讨太孙喜欢。
东宫里,自然是太子太子妃最大,然而他是跟着太孙的人,首要的就是以太孙的想法为尊,而不是像这位才被换来的大宫女一样,还把之前跟着的主子当现在的主子。
苟顺试完了菜,亲自替太孙盛了粥端上前,见太孙接过之后,才放心了下来。
因之前平王世子之事,太孙完全不用他伺候,已经让他有些惊慌,程谨安伺候人未必有他做得好,然而太孙对他的信任却是难得,比自己这个跟了十多年的人更甚,便让他不得不再寻机会能继续呆在太孙身边。
被一个主子不要的内侍,再要在宫里抬头就难了,他在这个宫里,除了紧跟着太孙,也没别的路走。
太孙慢悠悠的吃完清粥,偶尔让苟顺夹一筷子凉菜,坐下下首的程谨安却吃得十分快,几口便将粥喝了完,连馒头都不过两三口就入了肚,屋子里就剩下小猫还在继续。
苟顺示意两边的宫女将桌上的残余收走,又端了水上来让太孙漱口,然后小心翼翼问道:“殿下今日可要上朝?”
自平王世子出事,太孙病了一场之后,太孙就再也没有上过朝,然而这话苟顺却每日都要问一问的。
太孙没说去也没说不去,只是道:“我先去习武,把我替换的衣服准备好。”
太孙病了一场,单凌如临大敌,碎碎念着逼太孙继续习武下去,每日不休,就怕太孙嗝屁了自家跟着陪葬。
在单凌的威逼下,太孙每日也要练个半个时辰到一个时辰。
出了一个汗之后,回到寝殿之中,苟顺替太孙换了衣服,又问了一句,“殿下真不上朝呀?”
语气里有许多担忧,之前太孙病了,不上朝正常,可如今病好了再不上朝,只怕没事儿都要被人说成有事了。
太孙没说话,单凌在旁边提醒道:“殿下,您总不能躲一辈子。”
苟顺低着头,假装没听到单凌的话,单凌说的正是他心里所想的,然而他的身份却不能说出来。
“嗷呜——”小猫在外面走了一圈,重新走进了太孙的寝殿,在太孙身边擦了擦身上的皮毛解了痒,然后寻了块自己的味道最重的毯子,在上面躺了下来。
单凌跟太孙低头去看小猫,小猫眯着眼睛一副过得很惬意的模样,丝毫不知这宫里的风起云涌。
太孙突然就笑了起来,道:“是该上朝了。”
低着头的小太监苟顺心里一下子轻松起来,快速的叫人替太孙准备朝服。
单凌在一边道:“可否有香料味儿?”
苟顺应声说没有,太孙的朝服他早就准备好了,自然也是顺着太孙的心意准备的,皇太孙的朝服制作精致,金银丝线与玉石镶嵌,样样都做到了极致,然而有一个毛病,就是不能沾水,一沾水上面的许多丝线就会褪色,颜色与颜色会混乱糊成一团,就变得不好看起来。
这样一件精致的朝服,不能洗,又常年要穿,唯一的办法就是除尘,然而上面难免会沾染上人体的气味儿,便只能加以香料掩盖住味儿。
之前平王世子在东宫里出事,不知为何外面传的是太子不容人,太孙谋害平王世子这样的话,但是在东宫里,如苟顺这样的内侍和宫女所想的却是有人想要谋害太孙,不过太孙运气好而让平王世子挡了灾。
所以在单凌不再当一个护卫,而是插手太孙周边的一切之后,颇有眼力见的苟顺便选择了尊从单凌的话。
朝服自然是有香料熏过的,然而要除味儿对苟顺而言也容易。
在给太孙穿朝服之前,单凌先闻了闻,然后才看了眼苟顺。
苟顺对着单凌一笑,就接过衣服,替太孙一件一件的套了起来,现下四月天,天气已经开始转热,朝服密不透风,太孙穿得久了也会热。
不过议政厅里本就四处通风,又不被骄阳所照,也热不到哪去。
太孙穿好朝服,外面终于亮了些许,“走吧。”
太孙先去与太子妃请了安,又去见了太子。
太子见太孙终于出了宫殿,也放心了不少,虽有因平王世子的事情对太孙有些迁怒,然而暗地里的人很明显是冲着他来的,太孙不过是被算计,他也无法过分不满。
不管京城里的老百姓们传得多离谱,朝廷里并没多少人认为这是东宫在针对平王,然而东宫也处于一个尴尬境地。
三司初步断定平王世子是死于点心里的毒,点心出于东宫,然而东宫里太孙年前因为吃糖粉太多而牙疼,后被御医禁止再吃点心了。就是东宫里的其他皇孙,也因为这样的缘故,为防范于未然,并不允吃再吃沾糖的点心。
就在这一点上,让东宫有些说不清楚,然后让太子对太孙有了些恼怒。
太孙面色上看不出好坏来,只跟在太子的身后,预想着他会遇见什么。
单凌跟在太孙身后,目光向前。
有时候眼睛只能看见极少的地方,而耳朵能听到上下左右各自方向的声响。
皇宫里会出现刺客的可能当然不大,然而能不知不觉在东宫的膳食上下手,东宫其实也不那么安全。
单凌觉得,他从边关苦苦训练到现在,从未有过现在这种如芒在背的感觉,不知道敌人在哪,不知道敌人会从哪里出手。
这种感觉很不好,然而却也让人兴奋。
太孙随着太子去见了皇帝,皇帝失去一个孙子,之前又昏迷过两日,很明显看得出老态来。
吃丹药这种事情,太孙以前没劝过,他自己都吃了十几年的药,就是劝也没说服力,反倒是从边关回来之后,终于有了底气劝阻。
然而皇帝只是摸着他的头笑了笑,他是皇帝每天要处理的政务太多,处理完政务还要想着朝廷里的事情,能得以歇息的时候实在是太少,更不能像太孙这样,每日还能有机会习一个时辰半个时辰的武以锻炼身体,就是想他这把老骨头也都不行了。
等到皇帝昏迷两日后,太孙再劝,皇帝依然只是笑他还太小,不懂。
皇帝见到太孙,也很高兴,他是从一众兄弟手中捡到这个皇位的,后来又从先太后与诸多国舅手中□□,经历的风雨让他就是年老了,对平王世子的事情也没到糊涂的地步。
太孙受惊生病,最大的缘故不在于害怕这种事,而是在于交好的兄弟死在自己面前。
这能证明的并非是太孙的胆怯,而是太孙的重情,重情对如今的陛下而言,却是最喜欢的一点。
“身体可是好了?”皇帝堪称温和的问道。
太孙低着头,道:“回祖父,孙儿已经好全了。”
皇帝点了点头,道:“抬起头来让祖父看看,可别哄朕!”
太孙抬起头来,依旧白皙的脸上带着一股自信与沉稳,这是真的能面对朝中的模样。
皇帝彻底放了心,临行前还轻轻拍了拍太孙的头以示抚慰,太孙的委屈他这个当祖父的都知道。
太子便带着太孙跟着皇帝前往议政厅,又如往昔一般,并无异样。
朝廷里因太孙的再次上朝而有片刻的静默,太孙扫过众臣一眼,又端立在太子身后。
站在这个议政厅里的人不会认为东宫和他会针对平王世子,然而有的人心里却是想着怎么样才能把这件事坐实了。
他的父亲太子之位稳当,然而从龙之功的好处何其大,总有些人会心动的,否则京城里的谣言也不会起来。
皇帝看了众臣一眼,到底是跟朝臣打了几十年交道的人,他要比太孙对朝臣们的了解更多。
别看着现下里没人跳出来说太孙的不是,那不过是没那个胆罢了,心里还不知在如何诅咒此事成真,有个冤大头出来给他们打打前锋好把事情闹大。
太子有自己的班子,是自己早就替他打点好的,在自己百年后,要无意外哪些人会升哪些人会降哪些人会致仕,皇帝心里都有账本记着。
可总有人是不甘心的,不甘心没跟到太子,不甘心退下去,不甘心爬得还不够快,就想着换个太子来,闹哄哄一场后,他们就有了机会。
皇帝想着自己下面这些表里不一的臣子,心里哀叹着忠臣不多,嘴里却是让三司的人来说平王世子之事。
事涉皇宫,就是三司也不敢轻易下决定,这虽是皇帝每一日都要问的,然而进程却十分缓慢。
问题自然不是出在太孙这,而是在于平王。
平王独得一子,自是十几年宠爱异常,而平王世子在皇帝面前颇为得宠,有传言说若太孙不是占了太子嫡长的缘故,就是太孙也难越过平王世子去。
然而平王世子也难得的与宗室别家的王室子不同,并不荒唐可恶,反倒是从小都聪慧过人,在与太孙一道读书之时,也多得教导的大儒夸奖。
因此平王也常为此子而自豪,其中重视可想而知。
平王世子被判定为中毒而亡不过是从外表上看,然而官府断命案,那也要仵作验尸方行。
仵作验尸必然就要不敬尸身,平王爱子心切,却是死也不同意世子的尸身被辱,更因此怨恨上了太孙,数次冲进东宫里恶言相向。
太孙小时候倒也真有些嫉妒过平王世子,然而后来因遇见了萧安,那股嫉妒就渐渐没了。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有了萧安做对比,太孙心态平衡多了,何况萧安还是个人来疯的性子,跟谁也说地到一块儿去。
太孙在学业上不及平王世子,后来就干脆不在乎了,跟萧安一道玩比跟平王世子比学业好玩得多,就是光听萧安给他说话写信,都要比读书要觉得快乐。
然而这一点,却也成了平王指责他的地方,觉得是他因平王世子自幼比他强,因此心生嫉妒而不满,进而下了狠手。
这说法虽是把太子不容于兄弟的说法破了,然而却将太孙陷入更不利的境地。
平王自分府出宫后就少有进宫之时,跟朝臣们多也不熟,怕也是听了京城里街头巷尾那些谣言,才对太孙有的误解。
然而就是普通人家的人被害死,愿意接受仵作解剖断案的也几近于无,何况对象是皇家子孙的平王世子。
平王这么一阻拦,三司就不能从平王世子身上得到更多证据,唯有从其他方面入手。
如东宫里的点心,如何被人下的毒,下的是何种毒物,毒物的来源于哪。
只是,宫里也有宫里的江湖。
表面上宫廷好似一个封闭的地方,里面的宫女与内侍与外面并不能有交集,然而事实上只要有心,就是皇宫里的贡品,也能流落在外去。
这里面会牵涉到宫女、内侍、侍卫,就像是渔民用以捕鱼的渔网,一个结连着一个结,结结相连相护,复杂得理都理不顺。
没有进程,皇帝自然要发火,然而发了火也还得让人继续查下去,否则三司里的要有几个称病不查了,其他愿意搭手的只怕更没有,有的也怕是想要搅浑水来摸鱼,在里面谋算些什么。
皇帝骂完了三司,却还得继续商议别的国家大事下去。
三司官员这才得以吐了口气,再一看太孙那坦然明镜一般的眼神,又在心里暗自叫苦了,谁知道能摊上这样的事情呢。
到散朝时,太孙并未跟着太子与皇帝一道离开,反而跟着朝臣们一道往议政厅外走。
诸臣三三两两相聚着一道往外走,纷纷把目光放在太孙身上,不知太孙此举所为何。
有胆子小的,也顾不得看热闹了,只远远的躲去,念叨着各部里还有事,就急忙回了六部各自所在之处。
想看热闹的,也并不上前与太孙说话,只是脚步放缓。
太孙只是追上了他的老师,“老师。”
温行闵不得不停下来,回头与太孙见礼,“殿下。”
太孙苦笑着道:“连老师也怀疑于我?”
温行闵摇头,太孙是他教导着长大的,平王世子也跟着听他这么多年的教诲,两个皇孙是什么样的人,他比别人更清楚。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一直心中郁郁。
之前皇帝昏迷的事情,捂得再紧,能瞒得过的也只有京城里的老百姓,而那些天生就多一堆心眼儿的朝臣,哪用人说就只用看都看得明白。
这是有人见皇帝许是快不行了,认为皇帝对朝廷的掌控许是不如之前了,忍不住就要动手,想趁机在帝王替换之时谋求好处。
就是三关六关反了,要打回京城去,哪有那么容易。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光粮草上就是一大问题,她才拿下三关这两三年的时日,并未有准备到太多。
就是林氏组建的商队,带着大批的东西出关,也还不曾从极西之地带着大批金银宝石回来。
魏氏看着萧安继续稳住她,道:“从你大姐姐对你姐夫出手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站在太子的一方了。你姐姐亲自把自己的把柄递给的皇后娘娘,我们一家子,谁也不能置身事外。你心里急,我比你更急,你大姐还在京城呢!”
萧安冷静下来,想得也就多了,“我知道,就是把太孙带回了三关,一切也没那么容易。”
最多不过是三六关与大庆为敌,运气好能得侵占一二知府,再进一步都难。
造反,其实就是个玩笑。
魏氏见萧安想得明白,心里也放心了下来,“何况,京城里有刑部石奎,皇宫里有张公公,他们一人耿介,太孙与张公公有恩。有人想陷害太孙,没那么容易。”
正如魏氏所言,有人想要陷害太孙,并不容易,就是皇帝也未必信得外面人说的话。
太孙与平王世子一向交好,又无利益冲突,平王世子才大婚,太孙还送了极厚的礼去,两人之间并未起过矛盾。
这样的两堂兄弟,说是太孙把平王世子害了,除了平王因失子而有些看不明白之外,就是朝廷里,怕也没一个臣子会这般认为。
皇帝着三司查案,内里又不放心,怕朝臣们借着此事争权,故意坏事儿,便又着了张公公跟刑部侍郎石奎在暗处里查。
人一年老就多情,又疑心病重,然而被帝王当作敌人一般来看待的,却一直是他御下的朝臣,而不是一家子人的太子。
单凌在这段日子并未得多休息,就是歇息也多是睡在太孙的塌下。
太孙因平王世子的事情,受惊过度,大病了一场,整个人都有些惊惶。
这是皇宫,天下最诡秘之处,然而这也是太孙的家,他在这里出生,又在这里长大,前十几年里都顺风顺水的,也从未见过多少见不得人之事,这突如其来的一击,让他一下子不知所措起来。
死的若是别的人倒罢了,偏生是与他一向交好的平王世子,眼睁睁地看着人死在自己面前,那一幕一直在太孙脑子里浮现,让他在夜里难以安睡。
不得已,单凌只得贴身伺候太孙。
也是因在东宫里竟然出了这样的事,单凌不敢轻易相信这皇宫里的任何一个人,他本打算是进宫中的禁军里,然而太孙征得了皇帝同意让他时刻保护太孙,他也不得不尽力。
可惜他才进宫三年不到,不敢也没机会轻易跟这宫中各色人结交,到如今除了保护好太孙,竟是做不了别的事。
太孙的床上还匍着一只大猫,这些日子,太孙就是靠着抱着它入睡的。
单凌醒过来,起身见太孙已经睁开了眼,就道:“殿下醒了?”
太孙点了点头,“什么时辰?”
单凌看着屋子里的沙漏,道:“殿下该起床习武了。”
太孙看了一眼旁边放置了一夜的衣裳。
单凌将之拿了过来,小心的用鼻子闻了闻,又抖了抖,才道:“殿下放心,上面除了皂角,没别的味道。”
太孙身边跟着萧安当年送的那只小老虎,如今睡在床上都快比太孙高了。
这世上害人的法子多的是,如今太孙唯信他跟这只小猫,单凌是被训练着当萧安的贴身护卫长大的,在这些方面学得极多,为了不让人有机会利用小猫来伤害太孙,太孙身边的一切如今都由他在打理。
太孙起床自己穿了衣服,洗脸,让单凌与他束发,才跟往外走,小猫也醒了,长长的一声虎啸,把屋子吼得一震。
外面守着的宫女就知道该送早食进殿了,领头在外面候着的大宫女一个手势,刚刚才从御膳房里提着膳食到殿外的宫女们纷纷排做两列,便将膳食送了进去。
太孙坐在主坐上,外面天才一丝明亮,灯火又将灭未灭,让人看不清他脸上的神色。
两边的宫女们轻手轻脚的走上前来,将食盒打开,将里面还带着热气的早食端了出来,放置在了桌上。
太孙坐在那,看着下面的宫女忙上忙下,却是想起了去三关之前的事情了。
那时候他每日坐在这里,想的就是为何他就那么体弱,为何太子父亲喜欢跟自己的弟弟一道玩耍,却对他小心了又小心,明明他生病也不过是想要多跟太子父亲与太子妃母亲的亲近啊,也在想自己的父亲与祖父要是不喜欢自己,自己霸占着嫡长这个位置可还有活路。
等过了三关再回来,顺利入了朝,顺利封皇太孙,他以为自己就安稳了,却没想到这深宫里的诡秘才刚刚对他伸出手。
这也有当今在女色上并不沉迷,又敬重皇后,从不多管后宫事的缘故,皇后在后宫的权威无人能敌,这才让后宫这些年来十分平静。
就是皇帝的子嗣,除了病重实在不治而夭折的,其他三女四子也顺顺当当的长大,从未有过后宫谁算计子嗣的事情闹出来,足以看出皇后的手段来。
如今此事一出,别说是太孙被吓住了,就是久经事的皇帝与皇后心中也骇然,更别说也这般顺利长成的太子皇子公主们等。
太孙被惊吓生病,皇后自然要安抚,就是皇帝也亲自来东宫见了太孙,说了好些话。
然而太孙实在是被吓着了,就是宫中的警备再比以往森严,心里装了事儿,那些安抚也无用。
太孙并未动筷,单凌看了垂头立在两边的宫女一眼,问道:“小猫的肉呢?”
小猫如今一日也要吃上许多生肉,畜生这东西,养得再熟,也不能饿着它,否则就得露出野性来,就像是人实在是找不到吃的了,定然也会从恶这样的道理。
老虎吃生肉,在宫殿里喂养的确是不妥,不合规矩,然而太孙此时半点离不得它,单凌眼角一扫,便对着领头的大宫女道:“既然没把太孙的话当话,就去别处伺候吧!”
也是跟着太孙的人了,竟还不知唯太孙之命听之,这样的人要落萧安手里,早就撵出府去了,哪还能在眼前晃。
太孙看了一眼单凌铁青的脸色,也看了那低着头的大宫女一眼,想来是因东宫里太子或者是太子妃不允,就道:“下去吧,回太子妃娘娘那去,以后也不用来伺候了。”
大宫女浑身一抖,正欲开口,一直跟着太孙的苟顺,此时却已经将一大盆生肉端了上来,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跟太孙道:“殿下,生肉来啦,奴婢亲眼看着宰杀的。”
太孙点头,单凌走近,伸手捻起一块肉闻了闻,在发觉除了血腥之气和此物本身带着的野味儿外,没有多余的味道,这才对小猫照了招手。
小猫看了太孙一眼,太孙勾唇一笑,揉了揉它的头,再拍了拍它,它才低下头,从椅子上跳了下去,然后慢吞吞的走在这盆肉前,低头又闻了闻,喉咙里发出一声咕噜的响声,这才低下头吃了起来。
此时苟顺已经开始在给太孙试菜,作为贴身伺候太孙,与太孙一道长大的人,很多时候他未必明白太孙的心思,然而他却知道怎么做才会讨太孙喜欢。
东宫里,自然是太子太子妃最大,然而他是跟着太孙的人,首要的就是以太孙的想法为尊,而不是像这位才被换来的大宫女一样,还把之前跟着的主子当现在的主子。
苟顺试完了菜,亲自替太孙盛了粥端上前,见太孙接过之后,才放心了下来。
因之前平王世子之事,太孙完全不用他伺候,已经让他有些惊慌,程谨安伺候人未必有他做得好,然而太孙对他的信任却是难得,比自己这个跟了十多年的人更甚,便让他不得不再寻机会能继续呆在太孙身边。
被一个主子不要的内侍,再要在宫里抬头就难了,他在这个宫里,除了紧跟着太孙,也没别的路走。
太孙慢悠悠的吃完清粥,偶尔让苟顺夹一筷子凉菜,坐下下首的程谨安却吃得十分快,几口便将粥喝了完,连馒头都不过两三口就入了肚,屋子里就剩下小猫还在继续。
苟顺示意两边的宫女将桌上的残余收走,又端了水上来让太孙漱口,然后小心翼翼问道:“殿下今日可要上朝?”
自平王世子出事,太孙病了一场之后,太孙就再也没有上过朝,然而这话苟顺却每日都要问一问的。
太孙没说去也没说不去,只是道:“我先去习武,把我替换的衣服准备好。”
太孙病了一场,单凌如临大敌,碎碎念着逼太孙继续习武下去,每日不休,就怕太孙嗝屁了自家跟着陪葬。
在单凌的威逼下,太孙每日也要练个半个时辰到一个时辰。
出了一个汗之后,回到寝殿之中,苟顺替太孙换了衣服,又问了一句,“殿下真不上朝呀?”
语气里有许多担忧,之前太孙病了,不上朝正常,可如今病好了再不上朝,只怕没事儿都要被人说成有事了。
太孙没说话,单凌在旁边提醒道:“殿下,您总不能躲一辈子。”
苟顺低着头,假装没听到单凌的话,单凌说的正是他心里所想的,然而他的身份却不能说出来。
“嗷呜——”小猫在外面走了一圈,重新走进了太孙的寝殿,在太孙身边擦了擦身上的皮毛解了痒,然后寻了块自己的味道最重的毯子,在上面躺了下来。
单凌跟太孙低头去看小猫,小猫眯着眼睛一副过得很惬意的模样,丝毫不知这宫里的风起云涌。
太孙突然就笑了起来,道:“是该上朝了。”
低着头的小太监苟顺心里一下子轻松起来,快速的叫人替太孙准备朝服。
单凌在一边道:“可否有香料味儿?”
苟顺应声说没有,太孙的朝服他早就准备好了,自然也是顺着太孙的心意准备的,皇太孙的朝服制作精致,金银丝线与玉石镶嵌,样样都做到了极致,然而有一个毛病,就是不能沾水,一沾水上面的许多丝线就会褪色,颜色与颜色会混乱糊成一团,就变得不好看起来。
这样一件精致的朝服,不能洗,又常年要穿,唯一的办法就是除尘,然而上面难免会沾染上人体的气味儿,便只能加以香料掩盖住味儿。
之前平王世子在东宫里出事,不知为何外面传的是太子不容人,太孙谋害平王世子这样的话,但是在东宫里,如苟顺这样的内侍和宫女所想的却是有人想要谋害太孙,不过太孙运气好而让平王世子挡了灾。
所以在单凌不再当一个护卫,而是插手太孙周边的一切之后,颇有眼力见的苟顺便选择了尊从单凌的话。
朝服自然是有香料熏过的,然而要除味儿对苟顺而言也容易。
在给太孙穿朝服之前,单凌先闻了闻,然后才看了眼苟顺。
苟顺对着单凌一笑,就接过衣服,替太孙一件一件的套了起来,现下四月天,天气已经开始转热,朝服密不透风,太孙穿得久了也会热。
不过议政厅里本就四处通风,又不被骄阳所照,也热不到哪去。
太孙穿好朝服,外面终于亮了些许,“走吧。”
太孙先去与太子妃请了安,又去见了太子。
太子见太孙终于出了宫殿,也放心了不少,虽有因平王世子的事情对太孙有些迁怒,然而暗地里的人很明显是冲着他来的,太孙不过是被算计,他也无法过分不满。
不管京城里的老百姓们传得多离谱,朝廷里并没多少人认为这是东宫在针对平王,然而东宫也处于一个尴尬境地。
三司初步断定平王世子是死于点心里的毒,点心出于东宫,然而东宫里太孙年前因为吃糖粉太多而牙疼,后被御医禁止再吃点心了。就是东宫里的其他皇孙,也因为这样的缘故,为防范于未然,并不允吃再吃沾糖的点心。
就在这一点上,让东宫有些说不清楚,然后让太子对太孙有了些恼怒。
太孙面色上看不出好坏来,只跟在太子的身后,预想着他会遇见什么。
单凌跟在太孙身后,目光向前。
有时候眼睛只能看见极少的地方,而耳朵能听到上下左右各自方向的声响。
皇宫里会出现刺客的可能当然不大,然而能不知不觉在东宫的膳食上下手,东宫其实也不那么安全。
单凌觉得,他从边关苦苦训练到现在,从未有过现在这种如芒在背的感觉,不知道敌人在哪,不知道敌人会从哪里出手。
这种感觉很不好,然而却也让人兴奋。
太孙随着太子去见了皇帝,皇帝失去一个孙子,之前又昏迷过两日,很明显看得出老态来。
吃丹药这种事情,太孙以前没劝过,他自己都吃了十几年的药,就是劝也没说服力,反倒是从边关回来之后,终于有了底气劝阻。
然而皇帝只是摸着他的头笑了笑,他是皇帝每天要处理的政务太多,处理完政务还要想着朝廷里的事情,能得以歇息的时候实在是太少,更不能像太孙这样,每日还能有机会习一个时辰半个时辰的武以锻炼身体,就是想他这把老骨头也都不行了。
等到皇帝昏迷两日后,太孙再劝,皇帝依然只是笑他还太小,不懂。
皇帝见到太孙,也很高兴,他是从一众兄弟手中捡到这个皇位的,后来又从先太后与诸多国舅手中□□,经历的风雨让他就是年老了,对平王世子的事情也没到糊涂的地步。
太孙受惊生病,最大的缘故不在于害怕这种事,而是在于交好的兄弟死在自己面前。
这能证明的并非是太孙的胆怯,而是太孙的重情,重情对如今的陛下而言,却是最喜欢的一点。
“身体可是好了?”皇帝堪称温和的问道。
太孙低着头,道:“回祖父,孙儿已经好全了。”
皇帝点了点头,道:“抬起头来让祖父看看,可别哄朕!”
太孙抬起头来,依旧白皙的脸上带着一股自信与沉稳,这是真的能面对朝中的模样。
皇帝彻底放了心,临行前还轻轻拍了拍太孙的头以示抚慰,太孙的委屈他这个当祖父的都知道。
太子便带着太孙跟着皇帝前往议政厅,又如往昔一般,并无异样。
朝廷里因太孙的再次上朝而有片刻的静默,太孙扫过众臣一眼,又端立在太子身后。
站在这个议政厅里的人不会认为东宫和他会针对平王世子,然而有的人心里却是想着怎么样才能把这件事坐实了。
他的父亲太子之位稳当,然而从龙之功的好处何其大,总有些人会心动的,否则京城里的谣言也不会起来。
皇帝看了众臣一眼,到底是跟朝臣打了几十年交道的人,他要比太孙对朝臣们的了解更多。
别看着现下里没人跳出来说太孙的不是,那不过是没那个胆罢了,心里还不知在如何诅咒此事成真,有个冤大头出来给他们打打前锋好把事情闹大。
太子有自己的班子,是自己早就替他打点好的,在自己百年后,要无意外哪些人会升哪些人会降哪些人会致仕,皇帝心里都有账本记着。
可总有人是不甘心的,不甘心没跟到太子,不甘心退下去,不甘心爬得还不够快,就想着换个太子来,闹哄哄一场后,他们就有了机会。
皇帝想着自己下面这些表里不一的臣子,心里哀叹着忠臣不多,嘴里却是让三司的人来说平王世子之事。
事涉皇宫,就是三司也不敢轻易下决定,这虽是皇帝每一日都要问的,然而进程却十分缓慢。
问题自然不是出在太孙这,而是在于平王。
平王独得一子,自是十几年宠爱异常,而平王世子在皇帝面前颇为得宠,有传言说若太孙不是占了太子嫡长的缘故,就是太孙也难越过平王世子去。
然而平王世子也难得的与宗室别家的王室子不同,并不荒唐可恶,反倒是从小都聪慧过人,在与太孙一道读书之时,也多得教导的大儒夸奖。
因此平王也常为此子而自豪,其中重视可想而知。
平王世子被判定为中毒而亡不过是从外表上看,然而官府断命案,那也要仵作验尸方行。
仵作验尸必然就要不敬尸身,平王爱子心切,却是死也不同意世子的尸身被辱,更因此怨恨上了太孙,数次冲进东宫里恶言相向。
太孙小时候倒也真有些嫉妒过平王世子,然而后来因遇见了萧安,那股嫉妒就渐渐没了。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有了萧安做对比,太孙心态平衡多了,何况萧安还是个人来疯的性子,跟谁也说地到一块儿去。
太孙在学业上不及平王世子,后来就干脆不在乎了,跟萧安一道玩比跟平王世子比学业好玩得多,就是光听萧安给他说话写信,都要比读书要觉得快乐。
然而这一点,却也成了平王指责他的地方,觉得是他因平王世子自幼比他强,因此心生嫉妒而不满,进而下了狠手。
这说法虽是把太子不容于兄弟的说法破了,然而却将太孙陷入更不利的境地。
平王自分府出宫后就少有进宫之时,跟朝臣们多也不熟,怕也是听了京城里街头巷尾那些谣言,才对太孙有的误解。
然而就是普通人家的人被害死,愿意接受仵作解剖断案的也几近于无,何况对象是皇家子孙的平王世子。
平王这么一阻拦,三司就不能从平王世子身上得到更多证据,唯有从其他方面入手。
如东宫里的点心,如何被人下的毒,下的是何种毒物,毒物的来源于哪。
只是,宫里也有宫里的江湖。
表面上宫廷好似一个封闭的地方,里面的宫女与内侍与外面并不能有交集,然而事实上只要有心,就是皇宫里的贡品,也能流落在外去。
这里面会牵涉到宫女、内侍、侍卫,就像是渔民用以捕鱼的渔网,一个结连着一个结,结结相连相护,复杂得理都理不顺。
没有进程,皇帝自然要发火,然而发了火也还得让人继续查下去,否则三司里的要有几个称病不查了,其他愿意搭手的只怕更没有,有的也怕是想要搅浑水来摸鱼,在里面谋算些什么。
皇帝骂完了三司,却还得继续商议别的国家大事下去。
三司官员这才得以吐了口气,再一看太孙那坦然明镜一般的眼神,又在心里暗自叫苦了,谁知道能摊上这样的事情呢。
到散朝时,太孙并未跟着太子与皇帝一道离开,反而跟着朝臣们一道往议政厅外走。
诸臣三三两两相聚着一道往外走,纷纷把目光放在太孙身上,不知太孙此举所为何。
有胆子小的,也顾不得看热闹了,只远远的躲去,念叨着各部里还有事,就急忙回了六部各自所在之处。
想看热闹的,也并不上前与太孙说话,只是脚步放缓。
太孙只是追上了他的老师,“老师。”
温行闵不得不停下来,回头与太孙见礼,“殿下。”
太孙苦笑着道:“连老师也怀疑于我?”
温行闵摇头,太孙是他教导着长大的,平王世子也跟着听他这么多年的教诲,两个皇孙是什么样的人,他比别人更清楚。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一直心中郁郁。
之前皇帝昏迷的事情,捂得再紧,能瞒得过的也只有京城里的老百姓,而那些天生就多一堆心眼儿的朝臣,哪用人说就只用看都看得明白。
这是有人见皇帝许是快不行了,认为皇帝对朝廷的掌控许是不如之前了,忍不住就要动手,想趁机在帝王替换之时谋求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