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没有转身,依旧背对着姜韶华,声音幽幽:“韶华堂妹,我要走了。”
“我没用,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坐三年龙椅,没有寸功,朝堂混乱,吏治腐败,北方天灾战祸连连,南方又常遭水祸,百姓们都没好日子过。朝臣们不惧我,就连宫中太监宫人,都更听皇祖母的。我实在太没用了。”
姜韶华眼睛有些热,张口时声音还算平静:“堂兄,你托梦给我,一定有重要的事情嘱咐我。你转过头来看我。”
少年终于慢慢转身。
姜韶华早有心里准备,看到一张七窍流血或死状凄惨的脸孔。出人意料的是,太和帝姜颂还是昔日模样,就连眉眼间的疲惫和淡淡的无奈都是那样的熟悉。
仿佛只是远游一段时日,临行前和她告个别。
姜韶华心中酸楚极了,她深深凝望姜颂,似要将他的模样永远铭刻在眼里心里:“堂兄,是谁害了你?”
姜颂目中闪过茫然,喃喃低语:“我不知道。”
临死了,还是个糊涂鬼。
既可悲,又可怜可叹。
姜韶华咽下喉间酸涩,低声道:“等我去了京城,必为你报仇雪恨。”
姜颂看着她,慢慢说道:“韶华堂妹,我走了。以后,大梁的江山朝堂,我便都托付给你了。”
明知这只是梦境,在和姜颂对视的这一刻,姜韶华的心还是猛然颤了一颤:“堂兄,我是女子。”
“女子怎么了?你性情坚毅,行事果决,胜我十倍百倍。你有怜惜百姓的仁爱,有弹压朝堂的手段,身为君主的凌厉狠辣,你样样不缺。”
姜颂和她对视:“你是我姜氏最出众的血脉。大梁正值风雨飘摇之际,唯有你才能力挽狂澜,坐稳皇位,稳住姜氏的江山,让百姓都过上安定的好日子。”
“这皇位,就该是你的。”
姜韶华没有闪躲,和姜颂对视许久,张口道:“朝堂众臣不会拥立我这个南阳郡主。”
“那就拿出你的手段来,一一收服他们。让他们俯首听令,甘心诚服。韶华堂妹,我知道你能做到,你一定可以。”
姜颂的身形忽然渐渐淡去,仿佛晕染的水墨画,在她面前渐渐消失。
唯有那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一直在她耳边回响。
韶华堂妹,你能做到,你一定可以。
……
姜韶华倏忽睁开眼,从床榻上坐了起来。
崔渡一直没睡,在床榻边守着她。被她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连忙伸手扶住她的双肩:“你怎么了?是不是做噩梦了?”
姜韶华吸了吸鼻子,眼睛湿润了:“堂兄托梦给我了。”
顿了顿,又低声道:“不是噩梦。堂兄来向我道别,还要将江山百姓托付于我。”
“崔渡,此去京城,我将会经历前所未有的风雨。我自己都不知道,能否平安回来。你还是留下吧!如果我有个三长两短,你便代我守住南阳郡……”
接下来的话,被堵住了。
过了片刻,崔渡抬起头来,目光亮得惊人:“我知道你要做什么。所以,我更要陪你同去。”
“成功了,我做你的王夫。失败了,我和你一同做反贼。总之,你别想抛下我一个人。”
姜韶华眼眶一热。她不愿再落泪,将头转到一旁,过了片刻,平复了情绪,才重新转过头来:“好,以后这样的话,我再也不说了。我们是夫妻,有福同享,有难便同当吧!”
崔渡这才满意,在她额上亲一口,柔声哄道:“你这一日情绪波动得厉害,现在才四更天,你再睡会儿。养足了精神力气,才能应对以后种种复杂情势。”
姜韶华嗯了一声:“你也别守着我了,到榻上来,和我一起睡。”
崔渡应了一声,合衣躺在姜韶华身边。待她闭目入眠了,才睁开眼,就这么一直静静守着她,直至天明。
……
去京城奔丧一事,宜早不宜迟,去得越快越好。
第二日,姜韶华率领一众属官回了南阳王府。在短短一日之内,便备齐了所需的行李。轻装上阵,快马先行。
荆州的薛刺史,在三日后才收到消息。
而此时,姜韶华一行人已经快马出了荆州,一路从官道疾驰往京城而去。
天子驾崩的噩耗,以京城为圆心,已迅速散播开来。众人所到之处,所见之人,皆换上了素服白衣,个个满脸沉痛。
太康帝三年前驾崩,年轻的太和帝才坐了三年龙椅。还没大婚生子嗣,这就撒手西去了。
皇位更迭频繁,对朝堂来说绝非好事。更何况,太和帝膝下无子,宫里只有一个年仅八岁的姜颢,隐约还听闻是个傻子。
大梁的皇帝,难道就要由一个傻乎乎的男童来做吗?强大的外敌虎视眈眈,权臣们勾心斗角,再来一个不能问政理事的少年天子。这大梁的江山,还能安稳吗?
有些见识的人,都因大梁的未来忧心忡忡。没有这等见识的普通百姓,也纷纷为天子忽然驾崩而悲恸难过。
各地官员闻噩耗进京奔丧,姜韶华一行人在途中便遇到了两拨。不过,姜韶华没有下马和他们结交或寒暄的心情,最多派陈长史去和他们打个招呼。
还有更多的官员,都在收到消息准备来京城的途中。姜韶华要尽力争取时间,以最快的速度进京,每日快马行路百里。
就这还是顾及了陈长史和崔渡,不然,速度还能更快些。
前些日子刚研制出来的新式军粮,此次正好派上了大用场。天气渐渐炎热,吃些冷食也无妨。得了空闲便烧些热水,泡一碗热腾腾的面糊,对疾行赶路的人来说,也算一顿美食了。
就这么埋头赶路,十日后,熟悉的城门终于遥遥在望。
“郡主,我们终于到京城了。”
这一路骨头都快被颠散架的陈长史,长长叹了口气,看着阔别了几十年的京城,心绪飘飞,久久不能自已。
姜韶华在城门外策马停下,遥望城门。
京城,我姜韶华又来了。
“我没用,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坐三年龙椅,没有寸功,朝堂混乱,吏治腐败,北方天灾战祸连连,南方又常遭水祸,百姓们都没好日子过。朝臣们不惧我,就连宫中太监宫人,都更听皇祖母的。我实在太没用了。”
姜韶华眼睛有些热,张口时声音还算平静:“堂兄,你托梦给我,一定有重要的事情嘱咐我。你转过头来看我。”
少年终于慢慢转身。
姜韶华早有心里准备,看到一张七窍流血或死状凄惨的脸孔。出人意料的是,太和帝姜颂还是昔日模样,就连眉眼间的疲惫和淡淡的无奈都是那样的熟悉。
仿佛只是远游一段时日,临行前和她告个别。
姜韶华心中酸楚极了,她深深凝望姜颂,似要将他的模样永远铭刻在眼里心里:“堂兄,是谁害了你?”
姜颂目中闪过茫然,喃喃低语:“我不知道。”
临死了,还是个糊涂鬼。
既可悲,又可怜可叹。
姜韶华咽下喉间酸涩,低声道:“等我去了京城,必为你报仇雪恨。”
姜颂看着她,慢慢说道:“韶华堂妹,我走了。以后,大梁的江山朝堂,我便都托付给你了。”
明知这只是梦境,在和姜颂对视的这一刻,姜韶华的心还是猛然颤了一颤:“堂兄,我是女子。”
“女子怎么了?你性情坚毅,行事果决,胜我十倍百倍。你有怜惜百姓的仁爱,有弹压朝堂的手段,身为君主的凌厉狠辣,你样样不缺。”
姜颂和她对视:“你是我姜氏最出众的血脉。大梁正值风雨飘摇之际,唯有你才能力挽狂澜,坐稳皇位,稳住姜氏的江山,让百姓都过上安定的好日子。”
“这皇位,就该是你的。”
姜韶华没有闪躲,和姜颂对视许久,张口道:“朝堂众臣不会拥立我这个南阳郡主。”
“那就拿出你的手段来,一一收服他们。让他们俯首听令,甘心诚服。韶华堂妹,我知道你能做到,你一定可以。”
姜颂的身形忽然渐渐淡去,仿佛晕染的水墨画,在她面前渐渐消失。
唯有那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一直在她耳边回响。
韶华堂妹,你能做到,你一定可以。
……
姜韶华倏忽睁开眼,从床榻上坐了起来。
崔渡一直没睡,在床榻边守着她。被她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连忙伸手扶住她的双肩:“你怎么了?是不是做噩梦了?”
姜韶华吸了吸鼻子,眼睛湿润了:“堂兄托梦给我了。”
顿了顿,又低声道:“不是噩梦。堂兄来向我道别,还要将江山百姓托付于我。”
“崔渡,此去京城,我将会经历前所未有的风雨。我自己都不知道,能否平安回来。你还是留下吧!如果我有个三长两短,你便代我守住南阳郡……”
接下来的话,被堵住了。
过了片刻,崔渡抬起头来,目光亮得惊人:“我知道你要做什么。所以,我更要陪你同去。”
“成功了,我做你的王夫。失败了,我和你一同做反贼。总之,你别想抛下我一个人。”
姜韶华眼眶一热。她不愿再落泪,将头转到一旁,过了片刻,平复了情绪,才重新转过头来:“好,以后这样的话,我再也不说了。我们是夫妻,有福同享,有难便同当吧!”
崔渡这才满意,在她额上亲一口,柔声哄道:“你这一日情绪波动得厉害,现在才四更天,你再睡会儿。养足了精神力气,才能应对以后种种复杂情势。”
姜韶华嗯了一声:“你也别守着我了,到榻上来,和我一起睡。”
崔渡应了一声,合衣躺在姜韶华身边。待她闭目入眠了,才睁开眼,就这么一直静静守着她,直至天明。
……
去京城奔丧一事,宜早不宜迟,去得越快越好。
第二日,姜韶华率领一众属官回了南阳王府。在短短一日之内,便备齐了所需的行李。轻装上阵,快马先行。
荆州的薛刺史,在三日后才收到消息。
而此时,姜韶华一行人已经快马出了荆州,一路从官道疾驰往京城而去。
天子驾崩的噩耗,以京城为圆心,已迅速散播开来。众人所到之处,所见之人,皆换上了素服白衣,个个满脸沉痛。
太康帝三年前驾崩,年轻的太和帝才坐了三年龙椅。还没大婚生子嗣,这就撒手西去了。
皇位更迭频繁,对朝堂来说绝非好事。更何况,太和帝膝下无子,宫里只有一个年仅八岁的姜颢,隐约还听闻是个傻子。
大梁的皇帝,难道就要由一个傻乎乎的男童来做吗?强大的外敌虎视眈眈,权臣们勾心斗角,再来一个不能问政理事的少年天子。这大梁的江山,还能安稳吗?
有些见识的人,都因大梁的未来忧心忡忡。没有这等见识的普通百姓,也纷纷为天子忽然驾崩而悲恸难过。
各地官员闻噩耗进京奔丧,姜韶华一行人在途中便遇到了两拨。不过,姜韶华没有下马和他们结交或寒暄的心情,最多派陈长史去和他们打个招呼。
还有更多的官员,都在收到消息准备来京城的途中。姜韶华要尽力争取时间,以最快的速度进京,每日快马行路百里。
就这还是顾及了陈长史和崔渡,不然,速度还能更快些。
前些日子刚研制出来的新式军粮,此次正好派上了大用场。天气渐渐炎热,吃些冷食也无妨。得了空闲便烧些热水,泡一碗热腾腾的面糊,对疾行赶路的人来说,也算一顿美食了。
就这么埋头赶路,十日后,熟悉的城门终于遥遥在望。
“郡主,我们终于到京城了。”
这一路骨头都快被颠散架的陈长史,长长叹了口气,看着阔别了几十年的京城,心绪飘飞,久久不能自已。
姜韶华在城门外策马停下,遥望城门。
京城,我姜韶华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