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一共放假七天,算上三十夜,假期到初六就结束了,初七就是打工人返回岗位的时间。
南来北往的打工人们像潮水一样涌动……
所谓第一波返工潮。
说起来,中国民间向来对单数出行不太感冒,出门、回家也都习惯性地瞅一眼老黄历,看看是不是黄道吉日。
当然,他们也没有什么选择,只是,如果是黄道吉日,那就觉得自己今年肯定要发财;
如果不是,那就暗骂自己,不要搞那些封建迷信。
苏爸苏妈在腊月二十八就请了假,春节放七天,算上年假五天,到一月初十,他们也不得不动身离家,远赴福建。
为了生活,这是一种无奈,没有人舍得。
出门的前一晚,苏爸爸挺着一个大肚子走进苏云的房间。苏云正躺在床上玩手机,他就侧坐在床边。
他看了看苏云的手机,笑着打开话匣子:“你不是兼职赚了钱吗?怎么不给自己换个手机?”
“还能用,换它干嘛?”苏云回道。
“钱该花就花,只要不是铺张浪费,也不用强行省钱。”苏爸爸就说道,“你现在存了多少钱了?”
“两三万!”苏云挑了一下眉。
“厉害……”苏爸爸给他竖了大拇指,又问,“在学校的时候,有没有天天下馆子?”
“哪有经常下馆子……”
苏爸爸特地跑来,就是父子俩拉拉家常,做离别前的闲聊。
聊了十来分钟,父子俩都不是什么能言善辩的人,特别是苏爸爸,他们这一辈的男人大多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就没有什么好聊的了。
房间里安静了一会,父子俩对视一眼,又尴尬一笑,苏爸爸站起来,说道:“早点睡!”
就往外走,走出去两步,停住,扭捏着,回头,又与苏云说道:
“你现在谈了女朋友,在人家女孩子面前也不要太吝啬,抠抠索索的谈不了女朋友,钱该花就花,没钱了,就给我打个电话。”
“嗯,嗯,我知道。”
苏爸爸啰啰嗦嗦说道:“你们年轻人的恋爱呢?我也不懂。但是既然跟人家女孩子好上了,那就要认真对待,不要三心二意的,吊儿郎当的。作为男儿汉,总要有责任和担当。”
“嗯!”苏云只是点头。
苏爸爸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你们租了房子……平时要注意安全。”
“嗯,我知……嗯?”苏云忽然发现苏爸爸说的“安全”好像不太对。
“你们都还小,又还在读书。”苏爸爸道,“也要对人家女孩子负责……”
说着说着,气氛好像更尴尬了,苏云一时也不知道说点什么。
“咳!”
苏爸爸也说不下去了,又转身往外走。
只是,走到门口的时候,他又停顿住了。
宽厚的肩膀在门口沉默好了一会,最后出声说道:
“爸爸没什么文化,那时候家里穷,读到初中就出去打工了,也没什么见识,天天在厂里转来转去,一直以来,都没给你什么帮助。
“你自己有本事,考进重点高中、考上重点大学,现在也找了女朋友……
“不管是在厂里,还是左邻右舍,大家都羡慕我,都说我儿女双全,说我儿子有本事……
“……”
“爸爸是说,爸爸以你为荣……”
苏爸爸确实没有什么文化、也不会说话,说到后面,还哽咽了,也说不下去,就径直走了出去。
“嗒!”
苏云红着眼抬头,看到房门被轻轻关上,苏爸爸宽厚的背影消失在门后。
他仰起头,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让眼眶里的眼泪不掉出来。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是他早就明白的道理。
他一路走来,见识了许许多多的富人家的孩子,有的人不用认真学习,毕业了,自然有事少钱多的编制等着;
有的人随便学一学,考不上大学,还可以出国深造;
有的人就考了一个本科,爷爷奶奶以为宝,香车宝马轻易送;
同样是上了大学,有的人多财,有的人多艺。
只有他,什么都没有,只是会读书。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到了大学再学舞蹈、再练篮球,才会玩电脑、才会玩游戏。
高考毕业,他看着别人的爸爸妈妈研究分数、研究学校、研究专业,看专家、看教授、看攻略,报考专业,俨然一份是学问了,他还觉得很奇怪,哦,原来报考专业是那么重大的一件事情?
早熟的人都晚熟,他小时候就很懂事了,可那些委屈却一直盘桓在心里。
可是他也知道,爸爸妈妈却是什么都不懂,于是委屈也无处可说。
苏爸爸的这一番话,也总算是一份慰藉。
第二天一早,吃了早饭,苏云帮着苏爸苏妈把行李装进后备箱,然后和妹妹苏言站在院门口,与苏爸苏妈挥手告别。
“拜拜!你们要好好学习,好好吃饭……”
苏妈妈探出车窗,挥着手,笑着与两兄妹提醒。
可是,等车子走远,看不到孩子了,她坐回座位,捂着嘴、低着头、红着眼、流着泪。
苏爸苏妈在一月十一出门打工,苏云和苏言又在家里待了一个星期,两人过了十五后,又送苏言去上学。
岭口车站,苏云把苏言的箱子拎上班车,笑着提醒道:“好好学习,争取考进重点班,好好吃饭,再长高点。最后……
“不准早恋!”
“哼!”
苏言皱着鼻子,把苏云一拳轰下了车。
苏云站在原地,看着班车渐行渐远,想起一句话,“父母子女兄妹一场,不过是你目送着他消失在路的尽头,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送。”
(不是原文引用,这个作家很有问题,但是这句话我真喜欢。)
送走了苏言,家里就剩苏云一个人了,他又体会到了“宿舍最后一个关门”是什么感觉了。
回家时,面对着的是空荡荡的寂寥的房子,那时也很感伤,可是,那远不如此时的、热闹散尽之后,独留一个人收拾残局的孤独。
毕竟,热闹之后的孤独,总是比孤独更孤独。
于是,虽然蜀大要到三月四号才开学,但苏云在送走苏言的第二天,就直接跑去了学校。
南来北往的打工人们像潮水一样涌动……
所谓第一波返工潮。
说起来,中国民间向来对单数出行不太感冒,出门、回家也都习惯性地瞅一眼老黄历,看看是不是黄道吉日。
当然,他们也没有什么选择,只是,如果是黄道吉日,那就觉得自己今年肯定要发财;
如果不是,那就暗骂自己,不要搞那些封建迷信。
苏爸苏妈在腊月二十八就请了假,春节放七天,算上年假五天,到一月初十,他们也不得不动身离家,远赴福建。
为了生活,这是一种无奈,没有人舍得。
出门的前一晚,苏爸爸挺着一个大肚子走进苏云的房间。苏云正躺在床上玩手机,他就侧坐在床边。
他看了看苏云的手机,笑着打开话匣子:“你不是兼职赚了钱吗?怎么不给自己换个手机?”
“还能用,换它干嘛?”苏云回道。
“钱该花就花,只要不是铺张浪费,也不用强行省钱。”苏爸爸就说道,“你现在存了多少钱了?”
“两三万!”苏云挑了一下眉。
“厉害……”苏爸爸给他竖了大拇指,又问,“在学校的时候,有没有天天下馆子?”
“哪有经常下馆子……”
苏爸爸特地跑来,就是父子俩拉拉家常,做离别前的闲聊。
聊了十来分钟,父子俩都不是什么能言善辩的人,特别是苏爸爸,他们这一辈的男人大多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就没有什么好聊的了。
房间里安静了一会,父子俩对视一眼,又尴尬一笑,苏爸爸站起来,说道:“早点睡!”
就往外走,走出去两步,停住,扭捏着,回头,又与苏云说道:
“你现在谈了女朋友,在人家女孩子面前也不要太吝啬,抠抠索索的谈不了女朋友,钱该花就花,没钱了,就给我打个电话。”
“嗯,嗯,我知道。”
苏爸爸啰啰嗦嗦说道:“你们年轻人的恋爱呢?我也不懂。但是既然跟人家女孩子好上了,那就要认真对待,不要三心二意的,吊儿郎当的。作为男儿汉,总要有责任和担当。”
“嗯!”苏云只是点头。
苏爸爸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你们租了房子……平时要注意安全。”
“嗯,我知……嗯?”苏云忽然发现苏爸爸说的“安全”好像不太对。
“你们都还小,又还在读书。”苏爸爸道,“也要对人家女孩子负责……”
说着说着,气氛好像更尴尬了,苏云一时也不知道说点什么。
“咳!”
苏爸爸也说不下去了,又转身往外走。
只是,走到门口的时候,他又停顿住了。
宽厚的肩膀在门口沉默好了一会,最后出声说道:
“爸爸没什么文化,那时候家里穷,读到初中就出去打工了,也没什么见识,天天在厂里转来转去,一直以来,都没给你什么帮助。
“你自己有本事,考进重点高中、考上重点大学,现在也找了女朋友……
“不管是在厂里,还是左邻右舍,大家都羡慕我,都说我儿女双全,说我儿子有本事……
“……”
“爸爸是说,爸爸以你为荣……”
苏爸爸确实没有什么文化、也不会说话,说到后面,还哽咽了,也说不下去,就径直走了出去。
“嗒!”
苏云红着眼抬头,看到房门被轻轻关上,苏爸爸宽厚的背影消失在门后。
他仰起头,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让眼眶里的眼泪不掉出来。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是他早就明白的道理。
他一路走来,见识了许许多多的富人家的孩子,有的人不用认真学习,毕业了,自然有事少钱多的编制等着;
有的人随便学一学,考不上大学,还可以出国深造;
有的人就考了一个本科,爷爷奶奶以为宝,香车宝马轻易送;
同样是上了大学,有的人多财,有的人多艺。
只有他,什么都没有,只是会读书。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到了大学再学舞蹈、再练篮球,才会玩电脑、才会玩游戏。
高考毕业,他看着别人的爸爸妈妈研究分数、研究学校、研究专业,看专家、看教授、看攻略,报考专业,俨然一份是学问了,他还觉得很奇怪,哦,原来报考专业是那么重大的一件事情?
早熟的人都晚熟,他小时候就很懂事了,可那些委屈却一直盘桓在心里。
可是他也知道,爸爸妈妈却是什么都不懂,于是委屈也无处可说。
苏爸爸的这一番话,也总算是一份慰藉。
第二天一早,吃了早饭,苏云帮着苏爸苏妈把行李装进后备箱,然后和妹妹苏言站在院门口,与苏爸苏妈挥手告别。
“拜拜!你们要好好学习,好好吃饭……”
苏妈妈探出车窗,挥着手,笑着与两兄妹提醒。
可是,等车子走远,看不到孩子了,她坐回座位,捂着嘴、低着头、红着眼、流着泪。
苏爸苏妈在一月十一出门打工,苏云和苏言又在家里待了一个星期,两人过了十五后,又送苏言去上学。
岭口车站,苏云把苏言的箱子拎上班车,笑着提醒道:“好好学习,争取考进重点班,好好吃饭,再长高点。最后……
“不准早恋!”
“哼!”
苏言皱着鼻子,把苏云一拳轰下了车。
苏云站在原地,看着班车渐行渐远,想起一句话,“父母子女兄妹一场,不过是你目送着他消失在路的尽头,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送。”
(不是原文引用,这个作家很有问题,但是这句话我真喜欢。)
送走了苏言,家里就剩苏云一个人了,他又体会到了“宿舍最后一个关门”是什么感觉了。
回家时,面对着的是空荡荡的寂寥的房子,那时也很感伤,可是,那远不如此时的、热闹散尽之后,独留一个人收拾残局的孤独。
毕竟,热闹之后的孤独,总是比孤独更孤独。
于是,虽然蜀大要到三月四号才开学,但苏云在送走苏言的第二天,就直接跑去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