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嘉意他们回到京城也差不多有一个月了,小海洋的转学手续终于办完,小家伙可以重返校园了。
这天一大早,江嘉意就给儿子做了他最喜欢吃的鸡蛋饼和小米粥,另外还给切了两根自己做的香肠。看着自家的大儿子吃饱喝足,亲自把他送到了学校。
小海洋虽然平时皮了点,有时候也贪玩坐不住,但其实成绩一直挺好的。
这小子很聪明,加之江嘉意两口子对于孩子们的教育也抓得紧,所以在学习方面江嘉意并不担心。
但是海洋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说话有口音。
他是在云州岛长大了,一直在六岁前都没有离开过南江,所以他平时和周围的人交流说的都是本地话。
后来他被陆安清收养,开始学着说普通话,但从小的习惯让他说话多少都带一些口音。
这在南江的时候不是问题,但到了京城就有点麻烦。
这时候改革开放还没有正经开始,全国的流动人口还比较少,江嘉意很担心儿子到学校后会因为口音的问题受歧视。
当初海洋上一年级时被欺负的事情到现在她还耿耿于怀。
于是在把儿子送到了教室之后,她特意去了一趟班主任办公室,和老师说了一下海洋的情况,也恳请老师多关注一下自家孩子。
这一说时间就有点长,等她从学校出来的时候已经差不多九点半了。
江嘉意就有点着急地往家赶。
毕竟家里还有三个小的。
可她刚从学校出来没多久就听到后面有人用试探的声音喊:“小江?”
这声音有点熟悉,江嘉意捏了下车闸,朝后看去。
看到她,后面的那个人猛蹬了几下车冲到了她的面前,笑着招呼道:“小江,你不认识我了?我是老冯啊!”
江嘉意这才认出面前的这个人,这正是当初执意要跟他们家换房子的冯师傅。
她连忙从车子上下来,说:“冯叔您老好!真是好久没见了,您还能一下子认出我来呀!”
冯师傅也从车子上下来,哈哈笑道:“哎呀怎么会认不出呢?小江你这么多年是一点没变,还是那么年轻。”
他看了看江嘉意骑的自行车,问:“这是回来探亲?还是搬回来了?”
“搬回来了。”江嘉意跟他解释:“我家那口子调回京城了,我们一家子就跟着搬回来了。”
听了这话冯师傅也很高兴,连连点头:“搬回来好,搬回来好!”
两个人又说了几句闲话。
因为惦记着家里的孩子,江嘉意说了几句就准备离开,没想到冯师傅却对她说道:“小江,你们平时什么时候家里有人?我有个东西得给你们送过去。”
听了这话江嘉意愣了一下,不禁问:“什么东西啊?”
冯师傅叹了口气,表情里带出了惭愧,他道:“说起来这事儿是我们家的不是了。当初你们临走前把你们那好朋友的电话号码留给了我,可是一直没联系,后来我就不知道丢到哪儿去了。
大概是在咱那房子换了差不多一年的时候,有人找到家里来了,说是要找小陆,说是他的什么亲戚。
当时那人来的时候我不在家,家里只有我老伴和儿媳妇,两个人也说得不清不楚。
那个人留了个地址,说要是能联系上你们让给他打个电话。后来我专门去房子里找过几回,可那房子你们也没再出租,我连想和你们联系也联系不上。
一直到现在那写着号码的纸还在我家呢,这既然你们回来了,我怎么也得把那联系方式给你们送去。”
江嘉意怎么也没有想到冯师傅竟然会跟她说了这样一件大事,她当即也不想回家的事了,立刻提出跟冯师傅一起回家,好拿回那张写着电话号码的纸。
冯师傅答应了。
江嘉意跟着冯师傅一起去了之前陆安清母亲留下的四合院,这还是她头一回进这个院子。
这院子给江嘉意的第一感觉就是气派,虽然冯师傅搬过来后并没有对原房屋做出太多的整修,可从那些石雕还有原屋的布局就能够看出,这房子之前住的一定是官宦人家,而且级别应该不低。
至少比自家现在住的那套房子看上去档次更高一点。
但这个其实江嘉意也不在乎,毕竟当初这房子凭着她和陆安清的能力也是真要不回来。
即便要回来也得伤筋动骨。
所以置换这件事他们两口子都不后悔。
冯师傅并没有让江嘉意多等,很快他就从屋里拿出了一个牛皮纸的信封。
那个信封看上去已经有点旧了,可保存得很好,边角都平展展的。
看得出冯师傅一家子对这件事是很重视的。
也从侧面说明这家人人品还不错。
江嘉意再次谢过冯师傅,然后拿着信离开了。
她将车子推出巷子口就打开了那封信。
那信并没有封口,估计写信的人也觉得这种委托他人转交的行为有点不太靠谱,所以并没有多说什么。
那里面放着的就是一张纸,纸上用英文写了一个地址,然后是一个电话号码,和一个名字。
纸上留下的名字叫做蒋英睿,地址是英国的一个城市。
看着那张纸,江嘉意沉默了。
留下这个字条的人姓蒋,与陆安清的母亲同姓。
看来她之前预想的不错,这人肯定是婆婆娘家那边的关系。
毕竟,虽然自己一家子这些年不在京城,陆兴生可是一直都在。
这位蒋先生能够找到房子里来,那必然也能够找到陆兴生。
而很显然,他并没有去找。
算了下时间,这个字条应该是三年前留下来的。
那时候还是一九八二年。
能够在那个时候回到国内,还能够找到这里来,很显然那人也是相当有能力的。
别说那时了,就是现在,私人出国这一块国家也抓的很死,不是谁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江嘉意将信封收好,骑上车子往家走。
她准备回去后给丈夫打个电话,把这件事告诉他。
这天一大早,江嘉意就给儿子做了他最喜欢吃的鸡蛋饼和小米粥,另外还给切了两根自己做的香肠。看着自家的大儿子吃饱喝足,亲自把他送到了学校。
小海洋虽然平时皮了点,有时候也贪玩坐不住,但其实成绩一直挺好的。
这小子很聪明,加之江嘉意两口子对于孩子们的教育也抓得紧,所以在学习方面江嘉意并不担心。
但是海洋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说话有口音。
他是在云州岛长大了,一直在六岁前都没有离开过南江,所以他平时和周围的人交流说的都是本地话。
后来他被陆安清收养,开始学着说普通话,但从小的习惯让他说话多少都带一些口音。
这在南江的时候不是问题,但到了京城就有点麻烦。
这时候改革开放还没有正经开始,全国的流动人口还比较少,江嘉意很担心儿子到学校后会因为口音的问题受歧视。
当初海洋上一年级时被欺负的事情到现在她还耿耿于怀。
于是在把儿子送到了教室之后,她特意去了一趟班主任办公室,和老师说了一下海洋的情况,也恳请老师多关注一下自家孩子。
这一说时间就有点长,等她从学校出来的时候已经差不多九点半了。
江嘉意就有点着急地往家赶。
毕竟家里还有三个小的。
可她刚从学校出来没多久就听到后面有人用试探的声音喊:“小江?”
这声音有点熟悉,江嘉意捏了下车闸,朝后看去。
看到她,后面的那个人猛蹬了几下车冲到了她的面前,笑着招呼道:“小江,你不认识我了?我是老冯啊!”
江嘉意这才认出面前的这个人,这正是当初执意要跟他们家换房子的冯师傅。
她连忙从车子上下来,说:“冯叔您老好!真是好久没见了,您还能一下子认出我来呀!”
冯师傅也从车子上下来,哈哈笑道:“哎呀怎么会认不出呢?小江你这么多年是一点没变,还是那么年轻。”
他看了看江嘉意骑的自行车,问:“这是回来探亲?还是搬回来了?”
“搬回来了。”江嘉意跟他解释:“我家那口子调回京城了,我们一家子就跟着搬回来了。”
听了这话冯师傅也很高兴,连连点头:“搬回来好,搬回来好!”
两个人又说了几句闲话。
因为惦记着家里的孩子,江嘉意说了几句就准备离开,没想到冯师傅却对她说道:“小江,你们平时什么时候家里有人?我有个东西得给你们送过去。”
听了这话江嘉意愣了一下,不禁问:“什么东西啊?”
冯师傅叹了口气,表情里带出了惭愧,他道:“说起来这事儿是我们家的不是了。当初你们临走前把你们那好朋友的电话号码留给了我,可是一直没联系,后来我就不知道丢到哪儿去了。
大概是在咱那房子换了差不多一年的时候,有人找到家里来了,说是要找小陆,说是他的什么亲戚。
当时那人来的时候我不在家,家里只有我老伴和儿媳妇,两个人也说得不清不楚。
那个人留了个地址,说要是能联系上你们让给他打个电话。后来我专门去房子里找过几回,可那房子你们也没再出租,我连想和你们联系也联系不上。
一直到现在那写着号码的纸还在我家呢,这既然你们回来了,我怎么也得把那联系方式给你们送去。”
江嘉意怎么也没有想到冯师傅竟然会跟她说了这样一件大事,她当即也不想回家的事了,立刻提出跟冯师傅一起回家,好拿回那张写着电话号码的纸。
冯师傅答应了。
江嘉意跟着冯师傅一起去了之前陆安清母亲留下的四合院,这还是她头一回进这个院子。
这院子给江嘉意的第一感觉就是气派,虽然冯师傅搬过来后并没有对原房屋做出太多的整修,可从那些石雕还有原屋的布局就能够看出,这房子之前住的一定是官宦人家,而且级别应该不低。
至少比自家现在住的那套房子看上去档次更高一点。
但这个其实江嘉意也不在乎,毕竟当初这房子凭着她和陆安清的能力也是真要不回来。
即便要回来也得伤筋动骨。
所以置换这件事他们两口子都不后悔。
冯师傅并没有让江嘉意多等,很快他就从屋里拿出了一个牛皮纸的信封。
那个信封看上去已经有点旧了,可保存得很好,边角都平展展的。
看得出冯师傅一家子对这件事是很重视的。
也从侧面说明这家人人品还不错。
江嘉意再次谢过冯师傅,然后拿着信离开了。
她将车子推出巷子口就打开了那封信。
那信并没有封口,估计写信的人也觉得这种委托他人转交的行为有点不太靠谱,所以并没有多说什么。
那里面放着的就是一张纸,纸上用英文写了一个地址,然后是一个电话号码,和一个名字。
纸上留下的名字叫做蒋英睿,地址是英国的一个城市。
看着那张纸,江嘉意沉默了。
留下这个字条的人姓蒋,与陆安清的母亲同姓。
看来她之前预想的不错,这人肯定是婆婆娘家那边的关系。
毕竟,虽然自己一家子这些年不在京城,陆兴生可是一直都在。
这位蒋先生能够找到房子里来,那必然也能够找到陆兴生。
而很显然,他并没有去找。
算了下时间,这个字条应该是三年前留下来的。
那时候还是一九八二年。
能够在那个时候回到国内,还能够找到这里来,很显然那人也是相当有能力的。
别说那时了,就是现在,私人出国这一块国家也抓的很死,不是谁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江嘉意将信封收好,骑上车子往家走。
她准备回去后给丈夫打个电话,把这件事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