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第100章 争龙之讨叛党

作者:仁者为鬼
更新时间:2024-05-29 05:22:41
    华皎此人,其家世代为小吏。

    侯景之乱时,华皎是羯贼智囊王伟的部下。

    陈霸先的妻儿和陈蒨夫妻为叛党所囚时,华皎负责看守,待众人甚厚,是对太皇太后、先帝、太后,以及那时刚出生不久的新帝都有恩情的人物。

    平定叛军后,华皎跟随陈蒨讨伐杜龛,再跟随侯瑱抵御王琳,前几年又跟随吴明彻征讨周迪,也算是数历战阵。

    侯安都被赐死的天嘉四年,华皎得授使持节、散骑常侍、平南将军、都督湘、巴等四州诸军事、湘州刺史。

    任大州刺史,督一方军事,替换了徐度,使其得以进京镇压局面。

    华皎是小吏出身,善于经营产业。湘川之地物产丰富,汇聚转运的物资众多,他把所得的粮运竹木、油蜜脯菜等大批输入朝廷。

    华皎又征伐湘州洞蛮,把缴获的铜鼓、人口也一并送于京师,政绩颇受好评。(注1)

    陈蒨因湘州出产杉木,诏令华皎营造大舰和金翅等战船二百余艘,以及各种水战之具,打算整备军械,为进军江汉和上游三峡所用。

    新帝即位,华皎进号安南将军。

    他和任都督江、郢、吴三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江州刺史章昭达二人,掌握大江中上游,并为先帝布局在外的两颗重要棋子。

    ……

    听闻到仲举、韩子高之死,华皎兔死狐悲,内心不安,开始为自己考虑后路。

    陈顼多次命他运送制造完成的大舰金翅赴京,华皎都以各种理由推托不至。

    一方面对内修缮铠甲、聚集徒众,安抚所部的各州郡守宰。

    一方面对外上奏朝廷,请求改任广州,试探陈顼打算如何对待他。

    陈顼没有回应。

    广州僻处岭南,地接交州,比起湘州更是天高皇帝远,不好控制。

    再说欧阳纥盘踞广州多年,又岂是随随便便就会让出这块地盘的,凭空给自家增添麻烦,给政敌可趁之机。

    这种昏招,陈顼怎么可能出。

    华皎见此情形,下定了叛乱的决心,投效后梁,奉伪帝萧岿为主。

    进而以儿子华玄响为质,勾连北周,一时声势浩大,麾下士马甚盛。

    湘州不愧乃一大州。

    所辖有戴僧朔、曹庆、钱明、潘智虔、鲁闲、席慧略、任蛮奴、章昭裕、曹宣、刘广业等四十余人的郡守响应跟随。

    戴僧朔曾随同侯安都征讨留异,又从征周迪有功。授假节、壮武将军、巴州刺史。

    曹庆是王琳部将,地位仅次于潘纯陀。王琳战败后投降,官至长沙太守。

    钱明是陈霸先部下军帅,任湘东太守。

    潘智虔是潘纯陀之子,年二十,任巴陵内史。

    鲁闲是原东扬州刺史张彪麾下的军帅,席慧略则是王琳旧部,两人都是官至郡守。

    任蛮奴是王琳部将,当时镇守巴陵,迎击吴明彻打得他片甲不留,现任衡阳内史。

    章昭裕是章昭达的弟弟,任岳阳太守。

    曹宣是陈霸先旧臣,任桂阳太守。

    刘广业是刘广德的弟弟,刘仲威的从弟。王琳兵败后,刘仲威护送萧庄前往北齐未归。刘广德现任云旗将军、河东太守。

    ……

    “听起来声势不小,实则有两个致命之处。”

    在建康,陈顼、毛喜、侯胜北三个人的场合,毛喜却不屑一顾地评论道。

    陈顼明明已经势力庞大、幕僚众多,但凡有事,首先还是这最初的二人商议。

    “其一,华皎毕竟是小吏出身,眼光有限,只看得到地理临近的北周和后梁。他要是肯遣使前往北齐连接王琳,湘州为王琳久据之地,声望犹存,旧部众多,倒会是个麻烦。”

    “其二,华皎擅长经营,治政尚可,打仗不行,不是将帅之才。过往随军征战,可曾有出色战绩?他虽然都督数州军事,却并无统帅之才,是先帝强行提拔上来的。”

    听毛喜如此辣评,陈顼顿时信心爆满,挺身而起。

    自从执掌大权,他意气风发,往日的憋屈一扫而空,本来就高大的身材更显魁梧挺拔。

    “本次北周和后梁不来便罢,要是敢于掺和我朝内政,正要狠狠地给他们一個个教训。”

    侯胜北点头道:“华皎师出无名,又里通外国,人心上先输了三分。我朝休养生息数年,正是兵精粮足之时,足可一战。”

    “正是。”

    陈顼伸出双手,大张五指:“北齐已与我朝通好,边境无忧。这次为了防备北周和后梁的干涉,以及其他与华皎串谋之人,我打算动员十万大军,施以雷霆一击!”

    侯胜北知道陈顼说的其他人,是指江州的章昭达。

    若是只考虑湘州华皎,派出的兵力不足以镇压两州,万一江州、湘州两地联手,朝廷大军一败,局面瞬间就会逆转,届时万事休矣。

    陈顼的决定很有道理。

    “孤会先假意答应华皎转任广州的请求,拖延时间,但不出诏书,这期间准备出兵。”

    华皎的谋叛,可以说是在意料之中,计划之内。

    作为陈蒨给儿子留下的两大外援之一,若是听闻朝中翦除陈蒨党羽的消息,若没有动作反而是不合常理。

    所以此前在调整各大州刺史之时,更替华皎湘州刺史的准备也早就做好了,只不过顺序排在建康周边各州之后而已。

    华皎如果不反,就只有和陈伯茂一样,乖乖回朝改任京官。

    可以说他的谋反,一半是陈顼有意逼迫而成。

    只是华皎把后梁、北周都卷进来,战争规模比预期为大,但是仍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后梁孱弱,北周有北齐牵制,不敢尽起大军,一个襄州总管府的兵力而已。

    敌军入境作战,乃是我朝主场。

    既然来了,那就正好一战立威!

    -----------------

    光大元年,五月。

    以领军将军、丹阳尹吴明彻为湘州刺史,率众三万,乘金翅快船直趋郢州。

    徐度之子,云旗将军徐敬成授巴州刺史,随吴明彻出征。

    这一路出发的三天后。

    以中抚大将军淳于量为使持节、征南大将军、西讨大都督,率众五万,总领舟师,乘坐大舰继进,往郢州樊浦拒敌。

    两路人马一前一后,相互照应,是为讨伐军的主力。

    不过侯胜北有些恶意地想道,陈顼还是不敢把十万大军,都交到吴明彻手里啊,只让他做了个先锋。

    万一又败了,还有淳于量兜着。

    像是想到什么,陈顼也笑道:“当初淳于量入朝,一路磨磨蹭蹭走了两年,部下将帅都不愿离开乡土。是华皎派兵半威胁半护送,把他迎回了建康。由于淳于量路上滞留,还撤了他的仪同之位,现在让淳于量作为主帅讨伐华皎,也算天道轮回,一报还一报?”(注2)

    天道自有报应吗……

    陈蒨病亡,韩子高伏诛,如果这就算报应的话,陈伯茂、蔡景历也该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吧。

    就在侯胜北这么想的时候,他就听到了蔡景历的名字。

    “哦,对了。蔡景历又被启用了。从鄱阳王陈伯山的谘议参军,升任了太舟卿。”

    陈顼坏笑道:“这次出征,封他为武胜将军、吴明彻的军司,上前线待着去。”(注3)

    侯胜北有点吃不消这位安成王,明明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年纪还要比自己大上十多岁,有时却会像一个任性的大男孩,做出些恶作剧一般的决定。

    不过他的魅力也正在于此吧。

    如果换了陈蒨这样严守规矩的主公,侯胜北觉得自己多半会憋屈的受不了。

    毛喜身为长者,提醒陈顼不要太过随性,后方稳定也需要考虑。

    “镇右将军杜棱接替吴明彻,任领军将军,他从高祖之时起,就一直任京师留守。”

    “不过这次起十万大军,中军外军尽出征讨,除了守卫宫廷的禁卫,别授宁远将军裴忌总知中外城防诸军事,陆琰出任记室参军辅佐他。”

    “吴明彻改任湘州刺史,现在把丹阳尹的职位给哪位年幼的侄子都无妨,要不就新安王陈伯固吧。他威望不足,适合做个酒席间搞笑的角色,不容易惹出麻烦。”(注4)

    过了一会儿,陈顼又想到什么,吃吃笑了起来:“你们这次陆路从安成走,那可是我的封地。要是打输了,可就是丢了本王的脸啊。”

    除了水路进兵的正面大军,还有走陆路的奇兵,此事就只有少数几个人知晓了。

    “是中军大将军、司空徐度提出的军略,他要求亲自率领这路人马。”

    陈顼突然抛出了一个问题:“你可想过重回军中?”

    侯胜北恍惚了一下,怎么可能不想。

    那熟悉的军营,铁马金戈、号角声声、鼓声震震。

    看他的表情,陈顼笑道:“看来不用回答就知道了。可惜我暂时还不能恢复你的将军位,以免被有心之人拿来做文章。”

    侯胜北默默点头,他也没指望官复原职。

    自己本来就是从阿父帐下的一介亲兵做起,又不是一开始就担任将军的。

    如今有个从头开始的机会,还要奢求什么呢?

    况且还不是跟随吴明彻那一路,已经很不错了。

    “徐度点名要你从征,也不知道为什么,问他也不肯说。”

    陈顼一副谜题没能解开,心痒难耐的样子。

    侯胜北也不知道,这位陈霸先时代的宿将,为什么要指定自己随军呢?

    不过不管怎么说,我朝能够动员起十万以上的大军,这几年的国力增长可见一斑,陈蒨作为至尊,治政还是合格的。

    侯胜北抚摸着久不出鞘的宿铁刀,上一次作为南朝军中一员,出战是什么时候来着?

    得追溯到五年以前,讨伐留异的天嘉三年了吧。

    终于要再次以南朝军将的身份上阵了。

    ……

    淳于量这一路出发的六天后。

    以中军大将军、司空徐度进号车骑将军,总督京邑众军,步道袭湘州。

    巴山太守黄法慧,从宜阳出澧陵。

    冠武将军、安成内史杨文通,从安成步道出茶陵。

    令江州刺史章昭达、郢州刺史程灵洗等合谋讨贼。

    前后三路,间隔十日,分批陆续经过江州,非常有讲究。

    如果等徐度这一路到了江州,而章昭达还未奉旨发兵,你们猜会怎么样呢?

    侯胜北心想,章昭达一定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各路军力,合计十一万余人,船舰超过三千艘。

    ……

    华皎一方也不会坐以待毙,派出的求援使者到了长安。

    梁王萧岿也上书表奏,乞求援军。

    北周商议出兵一事,此时司会大夫柳庆已死,新任司会崔猷道:“前岁东征,死伤过半。比虽循抚,疮痍未复。今陈氏保境息民,共敦邻好,岂可利其土地,纳其叛臣,违盟约之信,兴无名之师乎!”

    奈何大冢宰宇文护不从,派遣襄州总管、卫公宇文直为主帅,督柱国陆通、大将军田弘、权景宣、元定等率兵三万助之。

    要是侯胜北知道了这份敌军的将领名单,大概会发出感慨,一些名字还挺熟悉的。

    要么是在普六茹忠讲的故事中出现过,要么在此前东征洛阳时,还是友军的身份。

    转眼就成了敌我立场。

    宇文直虽然只有二十出头,可是麾下的几员大将无一不是身份显赫,久经战阵的宿将,得此强援,华皎心定不少。

    梁主萧岿授华皎司空、封江夏郡公。戴僧朔为车骑将军,封吴兴县侯,派遣柱国王操率水军二万会师于巴陵。

    宇文直的三万大军则屯于鲁山,权景宣率领水军,元定率领步军。

    加上华皎的兵马,三路联军合计八万余人,舰船二千余艘,马一万五千匹。

    ……

    华皎分别遣使,劝诱江州刺史章昭达、郢州刺史程灵洗、武州刺史陆子隆等人。

    章昭达没有体谅华皎这片对陈蒨的忠义之心,顾及同为先帝亲信的同僚之谊。

    可能他从来就没把这个叛军出身的小吏视为同僚,也有可能是不满华皎未经同意,所有的书信檄文都假以他的名义。

    章昭达擒下华皎的使者,押送建康。(注4)

    程灵洗则更是坚定,直接斩杀了使者。

    陆子隆都督武州诸军事,华皎因其位置居于心腹,见陆子隆不从,遣兵攻之,不克。

    -----------------

    六月,烈日炎炎,展示热力之际。

    最后的一路大军也要从建康出阵了。

    侯胜北走进营帐,见过主将徐度,这位陈霸先旧部之中硕果仅存,可为方面之帅的老将。

    徐度也看着他,曾经的同僚之子,缓缓开口道:“十八年了。”

    侯胜北一楞,随即知道他说的是陈霸先起兵岭南的时候,也正是侯安都投效的时候。

    徐度没有让他说话的意思:“当时我为军中智囊,作战计划多出于我手。且我不光有谋,兼统兵甲,每战有功。你父比我小了足足十多岁,又是新投之人。”(注5)

    他叹息道:“老夫自诩智勇双全,没想到被伱父后来居上,周文育、侯瑱死后,反倒是他成为了我朝当之无愧的军中第一人。”

    看侯胜北欲言又止的模样,徐度摆了摆手:“我明年就六十岁了,虚名意气什么的都是身外之物。但是心中总有一事牵挂。”

    只见徐度双目圆睁,白须飘动,厉声道:“这一战,让我看看你这小辈,继承了乃父的几成本领。二十年后,能否担当得起我军的重任!”

    -----------------

    《地名对照》

    湘州:治临湘,今长沙市

    郢州:治夏口,今武汉市武昌区

    樊浦:武昌西有樊湖,通过樊溪通向长江,交汇处就是樊口

    江州:治豫章,今南昌市

    巴州:治所巴陵,今岳阳市

    武州:治所武陵,今常德市

    安成:今安福县西严田乡东北竹山下

    巴山:今丰城市东南二十三里

    宜阳:今宜春市

    茶陵:今茶陵县东七十里古城营

    澧陵:今醴陵市

    鲁山:今仙桃市沔阳东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