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第111章 再攻江陵之火烧船

作者:仁者为鬼
更新时间:2024-06-08 06:04:41
    侯胜北回到建康,还没在家里待满三个月,就又要出征,让亲人的心情一起一伏。

    “怎得用兵如此频繁?”

    萧妙淽问道:”军国大事,妾身妇道人家不懂。可是穷兵黩武不是一件好事吧。”

    侯胜北也觉得自从陈顼登基,一切彷佛加快了速度,这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

    “北周和北齐据说掀起了战火,一时难分难解。两国都遣使与我通好,此为可趁之机。”

    与其说他努力去解读此事,不如说其实就想找个理由,让萧妙淽安心。

    萧妙淽没有问出为什么通好了,还要彼此征伐这种问题。

    她见多了各种尔虞我诈。

    “华皎之战已经过去了三年,后梁重新在积聚实力,韭菜长了就得割。”

    侯胜北打了个比方,放弃正儿八经的解释,抱紧萧妙淽:“就像甜美的蜜桃,熟了就得及时摘取才行。”

    萧妙淽闭起了眼睛,任他品尝,喃喃道:“妾身会祈求佛祖,保佑当郎平安归来。”

    ……

    章昭达、钱道戢、侯胜北的中军三万余人从建康出发,与其余各路兵马会于公安。

    这次沿江溯流而上,全程皆是水路。

    荆州刺史陆子隆不断地从前方传来军情。

    为了弥补华皎之战的损失,伪帝萧岿与北周在荆州和蜀中建造船只。

    探得其中一处舟舰的营造之所:青泥水。

    青泥水入江口的北岸便是猇亭,即三国时蜀吴夷陵之战,蜀帝刘备的屯兵之所。

    西陵峡口的南岸有一壁垒,名曰安蜀城,后梁在此囤积军粮,作为反攻的据点。

    安蜀城位于长江自西急折,改为向南之处。

    夷陵城在东岸、安蜀城在西岸,遥遥相对。

    发起此战的原因之一,便在于此。

    若是让这個据点稳固下来,继续积累水师实力,会对本朝的荆州之地造成巨大的威胁。

    所以本次战役的首要目标:毁去战船、陷安蜀城!

    其次才是寻机攻拔江陵。

    章昭达的老规矩,胡姬奏乐饮宴,星夜倍道兼行。

    -----------------

    太建二年,七月。

    五万五千人马齐集公安,侯胜北也得以见到两位旧人。

    武毅将军樊猛自长沙率五千人,超武将军程文季自豫章率四千人前来会师。

    “老弟,转眼三年多不见。”

    樊猛还是那么粗莽,说话豪爽:“之前喝酒扯淡,都是纸上谈兵,此番要动真格的了。”

    去年陈顼四子陈叔坚改封长沙王,仍任东中郎将,吴郡太守。

    樊猛则从庐陵内史改任长沙内史,实际由他打理这块封国。

    说起来此处算是樊猛的成名之地,当初他就是在这巴江峡口,斩了武陵王萧纪。

    “都是过去了十七、八年的旧日黄历,说来作甚。”

    樊猛浑不在意过往战绩:“老弟,听说你在广州立了战功升迁,这次可得露一手给老哥我看看。”

    侯胜北笑了:“必不让樊兄失望便是。”

    等见到程文季,侯胜北则是大吃一惊:“少卿,怎得清减成这等模样!”

    程文季的脸颊身材消瘦,唯有双眼依然炯炯有神。

    其父安西将军、郢州刺史程灵洗于两年前过世,时年五十五。

    程文季继承部曲,尽领其众,起为超武将军,在黄法氍的麾下,仍助防郢州。

    虽军旅夺礼,而毁瘠甚至。

    他只说了一句:“当之,此次你我并肩作战,彼此共勉。”

    ……

    众将毕集,召开军议讨论如何作战。

    章昭达率三万主力坐镇公安,压制江陵守军,使其不敢轻出。

    毁船、断桥、陷城的责任,由偏师担当。

    偏师的别帅,由诸将之中最年长的左卫将军钱道戢担任。

    陈慧纪、樊猛、程文季、侯胜北皆编入其麾下,兵力达到二万。

    荆州刺史陆子隆所部五千人协同作战。(注1)

    行动的第一步,是针对后梁和北周的舰队予以打击。

    此战的难点,在于如何瞒过江陵方面。

    若是我军的动向被察觉,敌军增兵加强防守,攻略的难度就会直线上升。

    在悬挂的舆图上,章昭达的手指画出了一条路线。

    不走大江水路,而是南下进西洞庭湖,转松滋河、绕过江陵水防之后,从松滋口重入大江,过夷道城。

    至青泥水。(注2)

    “陆云麾、樊武毅都提出了此案,本帅觉得可行,各位以为如何?”

    侯胜北诧异地看了樊猛一眼,这位老哥可不像他的外表是一勇之夫,颇知活用地利啊。

    他熟知军中规矩,主将既然如此说话,基本方略已定。

    如果没有切实的理由,提出反对意见,那是自取其辱。

    至于执行的细节问题,这种场合同样不宜提问,别帅都还没发话呢。

    钱道戢并无疑问,很干脆地应承下来。

    ……

    待两路分兵,到了安排具体任务时,各种实际问题就冒了出来。

    “沿途水情如何?”

    “松滋河道宽窄不一,宽处六百余步,窄处不到百五十步。泥沙淤积,河水深浅不一。”

    陆子隆耐心回答着问题,他出身吴郡陆氏,四十后半年纪,一副儒雅温和的模样。

    陆子隆曾是东扬州刺史张彪的部下将帅。

    陈蒨讨伐张彪,沈泰、吴宝真、申缙等将领皆降,而陆子隆力战败绩。陈蒨嘉其忠义,复使领其部曲,板授中兵参军。

    陆子隆曾率部随侯安都拒王琳于栅口。

    不过那时候阿父手下兵多将广,侯胜北又新任幢主,兴奋得很,只顾着自己那五百人,没留下什么印象。

    陆子隆背后还侍立着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当是他的子侄,不禁让侯胜北联想起了自己当年。

    注意到他的目光,陆子隆含笑介绍道:“小儿陆之武,今年十六岁,此番是他的初阵。”

    回到正题,侯胜北道:“既然河道狭窄水浅,大舰难以通行,只能用小船了。”

    “正是。好在已是秋水涨起之季,走松滋河既可避开荆州段的大江九曲回肠之险,又可缩短航程近百里。出松滋口入大江,再有百里不到,就到青泥水了。”

    “青泥敌情如何?”

    “北周、后梁军有数千,戒备森严,斥候难以靠近。”

    那就有点麻烦了,北周和后梁所造都是大舰,一旦被发现,这边的小船就是被碾压的下场。

    人数虽众,如果水上船舰吃亏,也发挥不出优势。

    看来出了松滋口的这百里水路,需得隐蔽行军哪。

    然而敌军既然有备,即便夜袭,也须强攻。

    钱道戢看了一下诸将,点了程文季出列。

    “程文季,你为先锋!”

    陆子隆所部只是协助,并不归属钱道戢指挥,这点可以理解。

    樊猛曾经在峡口作战,熟悉地形,为什么不用他呢?

    至于不用自己,大概是刚才问题提得太多了。

    不过换了哪个主将,都喜欢程文季这种默默地完成任务的部下吧。

    少卿,你小心成了劳碌命啊。(^_^)

    ……

    上千艘轻舟,载着二万五千名将士,悄悄地驶出了公安,向南驶去。

    《兵法》云: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侯胜北再次深刻体会了这句话。

    此处河道复杂,虎渡河、松滋东河、松滋西河彼此交错,又有天露湖、牛浪湖等众多湖泊。

    若是没有熟悉地形的本地人带路,船队早就不知道行驶到哪个河沟里去了。

    两岸皆是平原,田地皆荒芜。

    七月本是收获之际,本该是一片金色麦浪稻花,然而放眼所见,只余黑土,人烟稀少。

    “华皎败逃,吴明彻趁胜攻克此地,百姓遭了兵灾,流亡离散,就是这副模样了。”

    陆子隆感慨道。

    “现在还算好的呢,三年前父亲初到公安之时,那时候才荒凉得可怕。城墙也破破烂烂,还得提心吊胆,随时防备对面打回来。”

    陆之武话语间满是骄傲:“如今父亲把荆州不说打造得铁桶般结实,至少人心都归附了我朝。”(注3)

    侯胜北看着这对父子,世间情深多是相同。

    如今自己也为人父,将来小长安是否也会以自己为荣呢?

    船队到了一处河弯,来了个急转,几乎是船头转向船尾方向。

    不少船只不及调头,继续笔直往前驶去,幸好水势平缓,还有余裕调整。

    “松滋在此处分叉,往下是东河,还有一条西河。我们驶入干道,只要再行一日,就进入大江了。”

    一日后,驶出松滋口,豁然开朗。

    众人在狭窄偪仄的河道行了两日,颇有些压抑。

    此时见到一江碧水还复来,绿水奔涌,百舸争流,心胸顿时感到变得开阔。

    江面宽广,足以供数十艘小舟并行。

    船队从细长蜿蜒的队列,逐渐形成了宽阔的阵形,有了浩浩荡荡之势。

    船行不远,遇江心一洲,船队分为两股,从左右驶过。

    “此乃关洲,萝卜甚为有名。”

    陆子隆笑道:“据说三国曹孟德率兵行至此处,雨久缺粮。适逢萝卜大熟,人吃萝卜马吃菜,这才渡过了饥荒。”

    侯胜北有些怀疑这个传说,曹操得到了荆州,不是应该顺流而下去赤壁么,怎么会跑到更上游的枝江来了?

    不管这个,还有一日就经过夷道城,此城是由于位于汉武帝通西南夷的道口得名。

    不过现在已经被称为陆逊城,简称陆城了。

    侯胜北眺望大江两岸,仍然是一马平川。

    夷道城再往上百里的夷陵,是否会像是书上读到的那番模样呢?

    他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

    船行过了夷道城,立刻就到了青泥水的入江口。

    《水经注》云: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

    在大江之上折了一个弯,原本碧绿的水面更显清澈。

    侯胜北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起了一个青泥水的名字。

    天青如水,江豚逐浪。

    好一副美妙的青山绿水画卷。

    然而两座水军营寨破坏了这份和谐,如同两朵墨团,污了画卷。

    目标就在眼前,必当焚之。

    钱道戢率程文季,陆子隆率侯胜北、樊猛,两军各万余人,分袭一寨。

    侯胜北站了出来:“钱帅、陆刺史,在下有一言。”

    马上就要开战,还能有什么话要讲。不过钱道戢宽宏,还是让侯胜北发言。

    “讲!”

    “江陵工匠尽入长安,只怕不久之后,北朝的造船之术便不亚于我朝。焚船还当以一军袭营,尽俘船匠才是。”

    钱道戢和陆子隆对视一眼,侯胜北此言有理,眼光已超越了战斗本身。

    徐度拔擢此子,可能不仅仅是看在旧日同僚的情分上。

    只是放着焚烧敌船的战功不要,去俘虏上百个船匠,这功劳可不起眼得很。

    功劳簿上,记录俘敌百人,只怕是要沦为末等。

    “可,便由你率军行此事!”

    “末将领命!”

    ……

    当晚。

    程文季、樊猛驾轻舟,乘秋潮,翻越水栅,打开寨门。

    数百艘载满引火之物的船只一拥而入。

    水寨同样停泊着数百艘船只,却是楼船、大舰、斗舰、艨艟等中大型船只,以及建造船只的竹木架,摆放物资、人员上下的平船、趸船等。

    北周和后梁的哨卫军士发出警报。

    已然迟了,阻挡不住两员猛将的奋勇突进。

    程文季屹立船头,樊猛双手交叉抱胸,命令轻舟一直贴近到或已完成、或者建成一半,还有龙骨方成的敌舰边上。

    敌军没想到超过两万人的大部队,上千艘船只竟然能够绕过江陵城,隐秘行军来到这上游之处。

    后梁和北周驻守此处的都是精兵,虽遭夜袭秩序未乱,在将领指挥下,纷纷登上船只准备迎敌。

    但是下一刻,不由得他们不乱。

    敌军方才登船,尚未驶出列阵,柴薪油罐就雨点般地抛上。

    然后立刻是密密麻麻,如同血潮一般涌来的火箭。

    青泥水的船泊之处燃起冲天火焰,北周和后梁花费两年时间,辛苦打造的数百条舟舰付之一炬。(注4)

    位于陆上的营地空虚,被某人率二千余人一举突入,百余名造船工匠,悉数被擒。

    -----------------

    《地名对照》

    青泥水:今宜都市西北之清江

    安蜀城:今宜昌市西北西陵峡口南岸

    夷道城:今宜都市陆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