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第123章 其次伐交之演军势

作者:仁者为鬼
更新时间:2024-06-17 06:14:13
    此次拜访并未让文襄帝三子表态同意联合伐周,此乃意料之中。

    然而高长恭主动出言相邀,却是意外之喜。

    “兰陵王好像挺欣赏你的。”

    荀法尚打趣道:“看来邙山那仗没白打。”

    侯胜北回想起那一战的惨烈,张安死、张泰废,自己因为救了杨坚一命,结为了兄弟。

    不禁心生感叹道:“一将成名万古枯。”

    他是亲身经历沙场十余载之人,虽是一句俗话,却包含了一份常人难以体会的沉重。

    荀法尚见他神态,知道触及隐痛,于是不再开玩笑:“兰陵王约你过府一叙,必是点破北齐军略的那句话打动了他,还想继续深谈。”

    侯胜北点头同意,高长恭邀请自己,肯定不会是为了叙旧。

    根据高延宗漏出的只言片语,兰陵王也马上就要出征了。

    “安德王也是个妙人,如此体态气势,为将只怕亦有一番作为。”(^_^)

    荀法尚笑道:“明天就要单身赴宴,要不今夜你我再推演一番战局变化如何?”

    ……

    次日临行。

    荀法尚叮嘱道:“你沟通之时注意察言观色。若是兰陵王设下圈套,问罪说你泄露军机,赶紧佯醉装疯卖傻,推得一干二净。”

    推演了一夜,侯胜北耗费心力没睡好,有些头晕,随口道:“高长恭不是这等人吧?”

    荀法尚不知是好气还是好笑:“你不会是被他的容貌迷晕了吧?高长恭可是北齐太尉,难道会轻易抛开自身立场?醒醒吧。”

    侯胜北思索了一下,摇头否定道:“战场上能够一马当先,堂堂正正以礼乐之道进兵的,不会是心胸狭窄,陷害他人之辈。”

    荀法尚见他对高长恭如此信任,无奈道:“好吧,但愿如伱所料,记得多加小心。”

    -----------------

    太尉府和司徒府一样,门进三重之深。

    此番来访的,只有侯胜北孤身一人。

    门前有一座等身的铜驼像,取负重远行之意。

    仿的是洛阳的太尉府,只不过本尊的那具,已经在乱兵和火焰之中被毁了。

    和负责民政的司徒府相比,太尉府更多了几分武风威严。

    踏入厅堂,只见正面墙壁上已经悬挂起了一面大幅的舆图,一人背对门口,正在端详。

    听闻侯胜北到来,那人转过身来,正是高长恭。

    兰陵王的相貌,每次看到都会有惊艳之感。

    侯胜北简单抱拳行礼。

    高长恭以手们胸,回了一个军礼,单刀直入地说道:“此为我国西境,西汾州、戎州、建州、北豫州一带的地图,今日邀尊使前来,就是要请教此后的战局推演。”

    侯胜北见兰陵王丝毫不介意他借机察看套取北齐地形,这份大气令人心折。

    也不再寒暄客气,上前几步,伸手在地图上从东向西,划出一段线条:“贵国欲争汾北,以在下浅见,乃是兵出晋州,东起华谷,西至龙门,背靠吕梁山构筑防线,隔断北周南汾州和勋州之间的联系。”

    继而指向一处:“进而取定阳,占据南汾州。”

    高长恭不置可否,问道:“尊使若是北周一方,将会如何应对呢?”

    “勋州刺史韦孝宽必然不会坐视。只是勋州的兵力有限,韦孝宽虽能,未必是贵国对手。北周定会从长安起兵,渡大河来救。”

    高长恭还是神情淡定:“尊使深知北周军的战力强弱,觉得战况会变得如何。”

    侯胜北沿着刚才划出的线段,又从西向东,缓缓推了回去:“北周大军如果从龙门渡河,汾北防线长达数百里,难以首尾兼顾,南面又有韦孝宽牵制,贵国只怕是要吃些小亏。”

    高长恭深深看了侯胜北一眼:“那么我朝该作何解呢?”

    侯胜北打了个哈哈:“斛律丞相一人难顾两端,只怕是要段丞相,还有您出战了。”

    高长恭继续问道:“若是如你所说,段丞相和我若出战,取何处为上?”

    “三杰合力,北周自是难当。”

    侯胜北奉承了一句:“若是保守起见,仍然反推回去,恢复在龙门隔河对峙的局面。”

    他展颜一笑:“只是段丞相和兰陵王都非因循守旧的凡将,大可乘着北周军与斛律丞相在南线对峙之际,径自北上,攻柏谷,取壶口,围定阳!”

    高长恭猛然瞪视着他:“尊使果然知兵。要不是这进兵方略只有段丞相和我二人知道,真以为贵国在我军安插了高级别的奸细。”

    被兰陵王锐利的眼神盯着,侯胜北神情自若,继续道:“只是北周军部也非等闲,国力足以支持两路作战,多半会同时发兵来争宜阳。”

    高长恭目光灼灼:“那又如何?”

    侯胜北耸耸肩:“贵国在汾北集中精兵猛将,宜阳方面只怕挡不住北周攻势。”

    这隐隐是指北齐如今除了三人,再无能够独当一面的统兵大将。

    高长恭自然深知本朝内情,想要生气,却升起一阵无力感。

    想当初神武帝起兵,麾下诸将云集,怎么就到了如今一将难求的地步了呢?

    侯胜北补了一句道:“贵国在汾北取胜之后回援宜阳,此前的拉锯局面又是在所难免。”

    兰陵王善解人意,主动道出他的想法:“所以尊使才提议此番两国联手,贵国攻取江陵乃至襄阳,以分北周军势?”

    “正是,贵国和北周既然要战,不如我朝也加入,一起做过一场。”

    高长恭冷笑一声:“尊使巧舌如簧,是欺我朝无人吗?”

    “此话怎讲?”

    “宜阳、汾北,都是关中门户,北周必救之所。襄阳远隔千里,江陵更不过是附庸而已,真要力所不逮,北周放弃也就放弃了。”

    兰陵王玉面含霜,含怒说道:“我朝与北周打生打死,贵国却取得极为关键的战略要地,把我朝当成什么了?”

    侯胜北听后却是一喜,高长恭开始衡量利弊,便是有所心动。

    “若无此实利,我朝也不会作此提议了。”

    他态度极为诚恳地说道:“贵国与北周此消彼长,其势不两立。若能削弱北周,我朝取实地,贵国得大势,合则两利,还请兰陵王熟思。”

    高长恭再次冷笑,俊美的面容如罩寒霜,道:“我朝要是不答应呢?”

    侯胜北面不改色,真心诚意地道:“那我朝只有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高长恭讽刺道:“只怕还要坐等两败俱伤,坐收渔翁之利吧?”

    侯胜北还是很坦诚地说道:“不然,只要三杰一日在,贵我两国便是睦邻。”

    高长恭脸色一连数变,最终叹息道:“那日和你阵上刀兵相见,就觉得胆气勇略过人。没想到你的言辞虽然实在,句句却如同锋刃一般。”

    他苦笑一声:“只是把孤和斛律丞相、段丞相并列,却是太高看了。”

    侯胜北态度端正,恭恭敬敬地说道:“兰陵王人中之杰,入阵一曲堂皇大气,萦绕不绝。在下一直想再度闻听,您又何必自谦呢。”

    高长恭忍不住失笑道:“你这人,虽是恭维奉承之语,怎的听起来也是充满诚意,让人讨厌不起来呢。”

    兰陵一笑,春风解冻。

    高长恭拍手,当即命人准备酒水鼓乐,就以兰陵入阵曲佐酒,以飨远方来客。

    “贵国联合伐周的提议,我身为武人,只能说从军略的角度,是個不错的建议。”

    高长恭终于表明了态度:“至于是否能成,还要看朝议的结果。”

    侯胜北举杯相敬:“多谢兰陵王首肯,我等武人,只论军事即可,不涉政务。”

    此话仿佛说中了什么,高长恭一饮而尽,喃喃道:“若能纯粹为将,那倒是件幸事。”

    侯胜北举杯再祝:“兰陵王想必不久就要出征,北周军中有我昔日伙伴,不敢祝您武功赫赫,惟愿善自珍重。”

    高长恭再饮,感佩道:“侯尊使,你可真是个实在人,连祝词也不肯作伪。”

    酒过三巡,饮到酣处,高长恭两颊酡红,亲自击鼓奏乐,豪气横生,更增激昂。

    侯胜北也离席而起,踊跃而舞。

    随口占句做诗:铁甲覆华裳,金面罩玉庞。横槊向天笑,入阵志气高。

    北方崇尚豪饮,两人不知饮了几觞,地上到处丢满了空酒樽。

    侯胜北在北周酒场久经历练,倒也不输于兰陵王。

    只是他见高长恭眉宇间显不足之色,似有借酒浇愁之意。

    开口询问,高长恭却不作答。

    当日宾主尽兴,王妃郑氏扶高长恭入内堂歇息,侯胜北则是摇摇晃晃走回去的。

    -----------------

    次日,侯胜北好好睡了一觉洗了把脸,自觉清爽了不少。

    他把和高长恭的交往经过与傅縡和荀法尚说了一遍。

    傅縡对于军事一头雾水,不过听下来交流的结果不坏。

    荀法尚则说此番点破北齐军略,虽然冒了一些风险,能够取得兰陵王的善意,值了。

    侯胜北叹了口气道:“高长恭心思单纯,一心只有武略。现在北齐朝堂奸佞当道,齐主少年易受蒙蔽,他遭到陷害的可能挺大的。”

    荀法尚不解:“彼之英雄,我之仇寇。他若被诬枉,解决了一个麻烦,不是正好?”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兰陵王如此人物,我总觉得他不该倒在阴谋诡计之下。”

    荀法尚无奈:“你一顿黄汤就心生同情。再喝几顿酒,只怕要站到那边去了。”

    “哈哈,不至于不至于。”

    说到奸佞,一位被公认是奸佞小人,却把侯胜北引为知己的权臣,录尚书事和士开派人来邀。

    这一日本该是相约拜访尚书令徐之才的日子,看来只能缺席了。

    侯胜北想起拿了那次醉酒之后,还没有再见过和士开,收拾了一下就去往和府。

    ……

    “尊使这两日傍上了广宁王、兰陵王兄弟,就忘了孤啊。”

    和士开话里带着酸意:“如何,兰陵入阵曲动听否?”

    无非是展示邺城之中的一举一动,难以瞒得过他。

    不过就连兰陵王的府中也有和士开的眼线。

    这水,深得很哪。

    侯胜北诚恳地说道:“若说不动听,那是欺瞒和相。只是兰陵王纯粹武人,若论起朝中大事,还须烦请和相。在下也是拜访了广宁王、兰陵王等,方知谁才是贵国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

    这话句句是真,他一个字都没有吹牛。

    和士开听了哈哈大笑:“尊使真是实诚人,毫不虚言掩饰。孤今日便让汝知道这个选择极是明智。”

    他击掌唤来仆役,下令道:“我前日听闻说都官尚书平鉴的爱妾刘氏貌美,平老儿视之如同性命,速速令他献上!”

    仆役领命去了,侯胜北惊讶道:“我听说平尚书昔为天柱大将军尔朱荣参军前锋,每阵先登,极是勇将,他会答应吗?”

    和士开不屑道:“武夫老矣,爱身惜命。且看孤在这邺城,说话是否算数。”

    等待仆役复命,侯胜北问和士开要不要握槊一局。

    “罢了罢了,和汝对局,太费时间心力。”

    和士开摆手道:“相信不久便回,吾等欣赏些音乐便是。让汝知道西域胡乐,须不亚于那兰陵入阵曲。”

    于是命乐师舞娘,作西凉鼙舞、龟兹等杂乐,又命人唤祖大夫前来共赏。(注1)

    侯胜北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祖珽。

    只见他年过六旬,双目黑少白多,然而那一点黑仁无光,丝毫不动。

    更显得目中无人。

    “南朝来使也在?”

    祖珽呵呵笑道:“无非是说我朝联合伐周耳。”

    他转向和士开的方向:“只要和相点头,事无不可。”

    侯胜北心想,果然和传闻一个鸟样,一开口就是阿谀奉承。

    不过想想自己所作所为,好像也差不多。

    投其所好,就中取事而已。

    此时奏乐起舞。

    鞞舞,南朝谓之鞞扇舞。

    鞞扇,器名,扇鼓也。

    其形似扇非扇,如同芭蕉叶面,周以铁圈铸成,单面蒙去毛羊皮,槌柄缀九连铁环,据说源于河西天水。

    曹植曾作诗鼙舞歌五首,云:乐人舞鼙鼓,百官雷林赞若惊。

    不同于华夏雅乐的庄重缓和,钟、鼓、角、琴皆为宣扬礼乐之用的重器。

    胡乐的节奏鲜明、风格热烈。吹笛、琵琶、五弦都为中原所无,擅作窈窕哀怨之声。

    歌舞之伎夸张热情,舞娘胡姬穿着艳丽暴露,更与端庄贤淑四字扯不上边。

    和士开笑道:“别看胡乐不登大雅之堂,自文襄以来皆所爱好。至河清以后传习尤盛。今上更是耽爱无已,就连封王开府之人,也服簪缨而为伶人之事呢。”(注2)

    祖珽赞叹不已。

    侯胜北心想当初就是你提议的重定乐声,作《广成》曲,恢复洛阳旧乐,现在转向也太快了。

    不过胡乐和胡姬,确实更能打动齐主这样的少年心思啊。

    正欣赏着音乐舞姿,仆役带着一个漂亮小娘子来到。(注3)

    和士开大笑道:“如何?”

    只见那小娘子果然美貌动人,身材窈窕,神情哀怨,与当前的乐曲倒是十分般配。

    和士开命她上前,坐于自己膝上,轻抚美人脸颊,随口问道:“你就是刘氏了吧,平鉴那老儿如何说?”

    刘氏强颜欢笑,轻声答道:“夫君……哦不,平鉴说:老公失阿刘,与死何异。要自为身作计,不得不然。”

    和士开一阵狂笑,挥手道:“祖大夫、侯尊使,尔等有看中的舞姬,自便就是。我要去快活一番了。”

    说罢,搂着刘氏的细腰,起身往后堂去了。

    -----------------

    《地名对照》

    华谷:今稷山县北

    龙门:今河津市西

    定阳:今吉县

    柏谷:今乡宁县西,参考民国《乡宁县志》。部分查询结果显示,柏谷在宜阳县南或灵宝市西南,取前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