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贾赦曾经说过一句玩笑话,说自家那边叫族人出海,说不得自家也能在海外称孤道寡呢!
结果呢,老实说,贾赦自个并没这种心思,贾敬也没有,这年头海外多半是蛮荒之地,论起物质水平来,那真是比中原差太多了,何况,在家过得好好的,只要不发神经,都能富贵一生,谁没事吃饱了撑的,远离故土,跑到海外去折腾。
贾家那些族人愿意,无非就是因为到海外能够积攒大量的财富,但是他们却不会常年留在这里,归根结底,他们开发了那边,在那边坐拥大量财富,呼奴使婢之后,还是要衣锦还乡的。
就像是后世,很多人为了赚钱跑到国外打工一样,但是为的却是赚钱带回去过更好的日子。
在那等地方,的确黄金不值钱,土地不值钱,人也不值钱,一匹粗布就能换个十个八个奴隶回来给你干活,随便拿个肥皂之类的东西,就能从那些土著那里换个土著里头的美人出来。问题也就是这样,你手里头积攒了大量的财富,想要高床软枕,都不容易,想要一声绫罗绸缎,那还是得从自个带来的货物里头拿,这些都是要用来换钱的,谁肯做这样的事情啊,这些劣质的丝绸,跟这些土著交易之后换得的宝贝,带回中原,就能置办一个大宅子,买上一大堆好料子了。
因此,在那边对上那些土著,你很难生出多少优越感来,说难听点,就像是人面对猴子,你不会因为自个穿着衣服,用着手机,觉得有什么优越感一样,人比较的对象还是跟自个差不多处在同个层次的人。
因此,尽管贾家一直推动着开发海外,搞什么殖民,但是,真正在那里殖民的无非就是贾家购买的那些奴婢什么的。这年头,江南那边因为那等高效纺织机大行其道,却是真的搞出了那种类似于羊吃人的事情出来,大量的土地被改种桑树,许多农户因此破产。虽说一些手工业也开始兴盛起来,吸纳了不少失去土地的农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农户都会想着去做工的,因此,很多农户也很干脆,拖家带口地卖身为奴。
贾家那边趁着这个机会,吸纳了许多人口,直接用海船一装,一船一船地往南洋或者是安荣那边运去。
贾家提出来的条件也非常优惠,他们到了安荣那边,给贾家干几年之后,积攒了足够的钱财之后,就可以赎身,而且还可以从贾家那边低息贷款,换取一些生产资料什么的,就可以自个去开荒了,以后自个赚到的钱财就是他们自个的了!
这样的条件不可谓不优越,那些农户跟贾家人不同,贾家人想要返回中原,只要给个象征性的价钱做船票也就行了,但是其他那些农户,想要回去就得考虑一下了。
何况,这些人在南洋或者是安荣那边,多半还是做着以前那些事情,比如说种地畜牧什么的,能够赚到的钱也很有限,毕竟,那些地方真正的优势资源其实早就叫贾家那些人给垄断了,因此,他们虽说吃穿不愁了,想要衣锦还乡,再干几年再说吧!时间长了,他们在那边生儿育女之后,对于回乡也就没有太多的执念了。
南洋安荣的开发对于中原也是一件好事,贾家那边也不想让中原因为缺粮之类的问题乱了,因此,贾家的商船返回中原的时候,都会购买大量的粮食压舱,到港口之后转手卖了,也能小赚一笔,这个手段也很有效,来自海外的大量粮食直接将因为大量土地改农为桑导致粮价上涨的江南粮价给压了下来,因此,最终并未因此导致出什么岔子。
不过,这也给朝廷敲响了警钟,因此很快反应过来,对各地的耕地数量做出了限制,总不能都靠着有人良心发现,从海外运粮平价出售吧!因此,一个最基本的耕地底线还是要保证的。
贾赦他们父子两代人里头,其实也就是贾琅在海外真正是身体力行地转了一圈,其他人压根就没怎么离开过京城,对于海外也没什么印象。
贾琅回来之后,除了编纂了一套医术药典,发行天下,又与天下那些医者辩证那些成方验方之外,还写了一本讲述他这些年游历海外的情况,主要讲的就是南洋欧洲还有非洲的情况。
这却是叫中原许多有识之士都知道了海外的一些情况,不过,贾琅并没有去南半球,一直就在北半球转悠,因此,没有写到安荣的地理人文风貌。
不过大多数人对此并没有多少兴趣,这会儿的欧洲老实说情况真是不怎么样,那里的人一年到头不会洗几次澡,之前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正在流行黑死病,贾琅最惊讶的是,那边的大夫对于治疗有个最普遍的办法,那就是放血。就像是中原的医生在遇到一些简单的病症的时候,喜欢来一句,清清静静饿两天便是了。
这里头的原理其实也有些差不多,那就是激起病人自身的免疫力,不过,这种事情,本来也就是那样,原本身体强健的人,自然是没问题,若是原本就虚弱的,放上几杯血,或者是饿上几顿,接下来没断送半条命都是好事了,哪里还好得起来。因此,欧洲那边很多大夫简直跟屠夫没什么区别。
贾琅的书里头对这些东西非常写实,又说到那边各个小国之间常常有些争斗,但是一般情况下,调动个几千人算是了不得了,倒是那边的天主教,却是曾经搞过几次大规模的东征,几乎调集了欧洲大半的可战之人。
看到这些之后,固然有人对外面的事情很感兴趣,但是更多的人的感觉就是,果然是蛮夷之地,还是中原好。
不过,贾琅在家的时候,被家中的一帮小辈缠着讲他在外遇到的那些事情,不仅仅是人文方面,另外还会说一些其他的地理方面的事情,另外,欧洲已经开始了大航海时代,殖民时代已经到来,贾赦也在一边说了一些殖民的事情,便叫家中的几个小辈颇为心驰神往。
其中对此最热衷的却是贾琛与荣樂公主的嫡长子贾荏,贾荏生下来就是个叫人不省心的,从来都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典型,特别能够调皮捣蛋,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拿着一把木剑,神气活现地说自个是大元帅,大将军,要开疆辟土什么的。
贾荏对读书什么的,兴趣不是很大,贾赦这边对此也不是很在意,贾荏若是继承祖业,做个武将什么的,也没什么不好的,他勉强也算是半个皇家人,上头对于这样的,也不会有多少忌讳,因此,对此,贾家人差不多是樂见其成,另外就是,朝廷多年不曾用兵了,这些年对于周边的小国,一方面就是来一次经济侵略,另一方面,无非就是威慑一番。
比如说之前的茜香国,那边刚有异动,东南大营那边出动了几百个热气球,直接飞到了茜香国腹地,从热气球上面扔了一些霹雳子下去。所谓的霹雳子,也就是简单的火雷,这玩意其实威力不大,也就比爆竹强一点,但是威慑力却极强,茜香国那边差点没以为是糟了天谴,因此,后来对朝廷甭提有多卑躬屈膝了,恨不得跪舔的节奏。
鞑靼那边直接就被朝廷的经济政策弄得已经没了战意,因此,中原这边,还真没有多少进取之心,以前边境上好歹还有些冲突,如今四夷臣服,边军都差不多开始懈怠下来了。
贾荏在长大之后发现留在中原显然没有他的用武之地,失望非常,因此,在知道海外还有那么一大片土地之后,简直是欣喜若狂。他不光心中有想法,还能付诸实施。贾荏这辈子最佩服的不是贾赦这个祖父,也不是贾琛这个父亲,他最佩服的是贾琅这个叔父,十多岁就独自一人出外游历,还跑到海外去了。
因此,贾荏虚岁才十六的时候,这边荣樂公主跟贾琛琢磨着贾荏性子跳脱,给他选个成熟稳重的妻子,好压一压他的性子,也好管住他。结果,贾荏直接偷溜了,不光自己跑了,他还带着别人一块儿跑了,带走的却是他身边的一帮小厮,还有族中几个一直跟在他后头做跟班的族人。
贾荏小时候就喜欢打仗,因此,他身边的小厮,也是他按照军中的法子训练出来的,贾荏直接带着人,跑到了港口,打听清楚了情况之后,就悄悄坐上了贾家前往安荣的海船。他们一群人分散开来,有的躲在货舱里头,有的跟那些水手混在一块儿,有的甚至是钻进了被买来带到海外的那些百姓中,等到船上的人发现的时候,船已经开出去好几天了,再返航,显然也来不及,毕竟,这年头船速也就这个样,一年里头,顺风顺水的日子就这么长,错过了这段时间,这一次的航海或许就会有了更多的风险,因此,最终只得用船上的信鸽给港口那边送了一封信回去,认命地带着贾荏他们一行人往安荣过去了。
贾荏在安荣真的搞出了一番明堂,他是贾赦这一脉的嫡长孙,父亲是世子,母亲是公主,贾家在安荣的人自然也买他的帐。
贾荏对贾家在安荣那边的进展很是不满意,那边本来适合居住的地方就不多,结果还有不少好地方叫土著给占了,贾荏直接组织了一帮人出来,然后就开始了他在安荣的征程。
贾荏也不是什么残忍好杀之人,对于那些土著,贾荏的态度就是,死硬的人,自然没什么好说的,其他人,无非就是软硬兼施,那些人其实原本就羡慕中原来的人,往往能够美食华服,只不过,一方面是自家传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原人对他们也没什么接纳的意思,因此,一直就这么下来了。贾荏到了之后,直接就使尽手段,一方面展示自个的武力,另一方面,就是表示,你们若是肯臣服,那么,你们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安荣那边土著本来也不多,贾荏一开始的时候,还自家带着人上阵,后来干脆以夷制夷了,直接搞出了一套功勋政策出来,让那些土著打头阵,反正各个土著部落之间本来也没多少太平的时候,他们互相打来打去,也是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
几年之后,贾荏直接就差不多将安荣那边适合居住的地方都打了下来,那些原本的土著也开始学着穿着汉服,说着汉话,一个个除了相貌上有些不同之外,看着跟中原百姓也没有太大区别了。
后来,圣人去世,新皇登基,安荣那边递来了国书,国书上头,国主的名字赫然便是多年没有返回中原的贾荏。国书上头表示那边本是汉民所开辟,愿意为□□藩国,反正天高皇帝远的,嘴上服个软,并不会掉半根汗毛,因此,贾荏的国书也写得非常客气,又送来了许多安荣那边的特产,主要是一些比较稀罕的动物,比如说袋鼠,树袋熊什么的,很是引来了一番稀罕之意。
新帝瞧了之后,不由一樂,他原本就知道贾荏的一些事情,知道他出海多年,一直没有回来,叫自家皇姑和姑父为此担忧不已。不过,看国书却是却是不知道安荣到底是什么样子,只以为是海外一个岛国,虽说离中原实在是比较远,不过这也算是为□□开疆辟土了,新帝登基,只需要点喜事点缀一份,因此,新帝龙心大悦,直接承认了这个安荣国,铸造金印赐予,然后又很是赏赐了安樂侯府一番。
贾赦那时候年纪已经很是不小了,虽说保养得好,看着没有多少老态,反而很是精神,如同中年一般,他之前就知道贾荏在安荣那边的折腾,如今见贾荏竟是也没跟他们通个气,直接建了国,也是一樂,想想自个一辈子,虽说也做出了一些事情,但是却多半都是为了自己的享受,倒是儿孙个个出息,这一生,也是不枉了! 166阅读网
结果呢,老实说,贾赦自个并没这种心思,贾敬也没有,这年头海外多半是蛮荒之地,论起物质水平来,那真是比中原差太多了,何况,在家过得好好的,只要不发神经,都能富贵一生,谁没事吃饱了撑的,远离故土,跑到海外去折腾。
贾家那些族人愿意,无非就是因为到海外能够积攒大量的财富,但是他们却不会常年留在这里,归根结底,他们开发了那边,在那边坐拥大量财富,呼奴使婢之后,还是要衣锦还乡的。
就像是后世,很多人为了赚钱跑到国外打工一样,但是为的却是赚钱带回去过更好的日子。
在那等地方,的确黄金不值钱,土地不值钱,人也不值钱,一匹粗布就能换个十个八个奴隶回来给你干活,随便拿个肥皂之类的东西,就能从那些土著那里换个土著里头的美人出来。问题也就是这样,你手里头积攒了大量的财富,想要高床软枕,都不容易,想要一声绫罗绸缎,那还是得从自个带来的货物里头拿,这些都是要用来换钱的,谁肯做这样的事情啊,这些劣质的丝绸,跟这些土著交易之后换得的宝贝,带回中原,就能置办一个大宅子,买上一大堆好料子了。
因此,在那边对上那些土著,你很难生出多少优越感来,说难听点,就像是人面对猴子,你不会因为自个穿着衣服,用着手机,觉得有什么优越感一样,人比较的对象还是跟自个差不多处在同个层次的人。
因此,尽管贾家一直推动着开发海外,搞什么殖民,但是,真正在那里殖民的无非就是贾家购买的那些奴婢什么的。这年头,江南那边因为那等高效纺织机大行其道,却是真的搞出了那种类似于羊吃人的事情出来,大量的土地被改种桑树,许多农户因此破产。虽说一些手工业也开始兴盛起来,吸纳了不少失去土地的农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农户都会想着去做工的,因此,很多农户也很干脆,拖家带口地卖身为奴。
贾家那边趁着这个机会,吸纳了许多人口,直接用海船一装,一船一船地往南洋或者是安荣那边运去。
贾家提出来的条件也非常优惠,他们到了安荣那边,给贾家干几年之后,积攒了足够的钱财之后,就可以赎身,而且还可以从贾家那边低息贷款,换取一些生产资料什么的,就可以自个去开荒了,以后自个赚到的钱财就是他们自个的了!
这样的条件不可谓不优越,那些农户跟贾家人不同,贾家人想要返回中原,只要给个象征性的价钱做船票也就行了,但是其他那些农户,想要回去就得考虑一下了。
何况,这些人在南洋或者是安荣那边,多半还是做着以前那些事情,比如说种地畜牧什么的,能够赚到的钱也很有限,毕竟,那些地方真正的优势资源其实早就叫贾家那些人给垄断了,因此,他们虽说吃穿不愁了,想要衣锦还乡,再干几年再说吧!时间长了,他们在那边生儿育女之后,对于回乡也就没有太多的执念了。
南洋安荣的开发对于中原也是一件好事,贾家那边也不想让中原因为缺粮之类的问题乱了,因此,贾家的商船返回中原的时候,都会购买大量的粮食压舱,到港口之后转手卖了,也能小赚一笔,这个手段也很有效,来自海外的大量粮食直接将因为大量土地改农为桑导致粮价上涨的江南粮价给压了下来,因此,最终并未因此导致出什么岔子。
不过,这也给朝廷敲响了警钟,因此很快反应过来,对各地的耕地数量做出了限制,总不能都靠着有人良心发现,从海外运粮平价出售吧!因此,一个最基本的耕地底线还是要保证的。
贾赦他们父子两代人里头,其实也就是贾琅在海外真正是身体力行地转了一圈,其他人压根就没怎么离开过京城,对于海外也没什么印象。
贾琅回来之后,除了编纂了一套医术药典,发行天下,又与天下那些医者辩证那些成方验方之外,还写了一本讲述他这些年游历海外的情况,主要讲的就是南洋欧洲还有非洲的情况。
这却是叫中原许多有识之士都知道了海外的一些情况,不过,贾琅并没有去南半球,一直就在北半球转悠,因此,没有写到安荣的地理人文风貌。
不过大多数人对此并没有多少兴趣,这会儿的欧洲老实说情况真是不怎么样,那里的人一年到头不会洗几次澡,之前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正在流行黑死病,贾琅最惊讶的是,那边的大夫对于治疗有个最普遍的办法,那就是放血。就像是中原的医生在遇到一些简单的病症的时候,喜欢来一句,清清静静饿两天便是了。
这里头的原理其实也有些差不多,那就是激起病人自身的免疫力,不过,这种事情,本来也就是那样,原本身体强健的人,自然是没问题,若是原本就虚弱的,放上几杯血,或者是饿上几顿,接下来没断送半条命都是好事了,哪里还好得起来。因此,欧洲那边很多大夫简直跟屠夫没什么区别。
贾琅的书里头对这些东西非常写实,又说到那边各个小国之间常常有些争斗,但是一般情况下,调动个几千人算是了不得了,倒是那边的天主教,却是曾经搞过几次大规模的东征,几乎调集了欧洲大半的可战之人。
看到这些之后,固然有人对外面的事情很感兴趣,但是更多的人的感觉就是,果然是蛮夷之地,还是中原好。
不过,贾琅在家的时候,被家中的一帮小辈缠着讲他在外遇到的那些事情,不仅仅是人文方面,另外还会说一些其他的地理方面的事情,另外,欧洲已经开始了大航海时代,殖民时代已经到来,贾赦也在一边说了一些殖民的事情,便叫家中的几个小辈颇为心驰神往。
其中对此最热衷的却是贾琛与荣樂公主的嫡长子贾荏,贾荏生下来就是个叫人不省心的,从来都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典型,特别能够调皮捣蛋,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拿着一把木剑,神气活现地说自个是大元帅,大将军,要开疆辟土什么的。
贾荏对读书什么的,兴趣不是很大,贾赦这边对此也不是很在意,贾荏若是继承祖业,做个武将什么的,也没什么不好的,他勉强也算是半个皇家人,上头对于这样的,也不会有多少忌讳,因此,对此,贾家人差不多是樂见其成,另外就是,朝廷多年不曾用兵了,这些年对于周边的小国,一方面就是来一次经济侵略,另一方面,无非就是威慑一番。
比如说之前的茜香国,那边刚有异动,东南大营那边出动了几百个热气球,直接飞到了茜香国腹地,从热气球上面扔了一些霹雳子下去。所谓的霹雳子,也就是简单的火雷,这玩意其实威力不大,也就比爆竹强一点,但是威慑力却极强,茜香国那边差点没以为是糟了天谴,因此,后来对朝廷甭提有多卑躬屈膝了,恨不得跪舔的节奏。
鞑靼那边直接就被朝廷的经济政策弄得已经没了战意,因此,中原这边,还真没有多少进取之心,以前边境上好歹还有些冲突,如今四夷臣服,边军都差不多开始懈怠下来了。
贾荏在长大之后发现留在中原显然没有他的用武之地,失望非常,因此,在知道海外还有那么一大片土地之后,简直是欣喜若狂。他不光心中有想法,还能付诸实施。贾荏这辈子最佩服的不是贾赦这个祖父,也不是贾琛这个父亲,他最佩服的是贾琅这个叔父,十多岁就独自一人出外游历,还跑到海外去了。
因此,贾荏虚岁才十六的时候,这边荣樂公主跟贾琛琢磨着贾荏性子跳脱,给他选个成熟稳重的妻子,好压一压他的性子,也好管住他。结果,贾荏直接偷溜了,不光自己跑了,他还带着别人一块儿跑了,带走的却是他身边的一帮小厮,还有族中几个一直跟在他后头做跟班的族人。
贾荏小时候就喜欢打仗,因此,他身边的小厮,也是他按照军中的法子训练出来的,贾荏直接带着人,跑到了港口,打听清楚了情况之后,就悄悄坐上了贾家前往安荣的海船。他们一群人分散开来,有的躲在货舱里头,有的跟那些水手混在一块儿,有的甚至是钻进了被买来带到海外的那些百姓中,等到船上的人发现的时候,船已经开出去好几天了,再返航,显然也来不及,毕竟,这年头船速也就这个样,一年里头,顺风顺水的日子就这么长,错过了这段时间,这一次的航海或许就会有了更多的风险,因此,最终只得用船上的信鸽给港口那边送了一封信回去,认命地带着贾荏他们一行人往安荣过去了。
贾荏在安荣真的搞出了一番明堂,他是贾赦这一脉的嫡长孙,父亲是世子,母亲是公主,贾家在安荣的人自然也买他的帐。
贾荏对贾家在安荣那边的进展很是不满意,那边本来适合居住的地方就不多,结果还有不少好地方叫土著给占了,贾荏直接组织了一帮人出来,然后就开始了他在安荣的征程。
贾荏也不是什么残忍好杀之人,对于那些土著,贾荏的态度就是,死硬的人,自然没什么好说的,其他人,无非就是软硬兼施,那些人其实原本就羡慕中原来的人,往往能够美食华服,只不过,一方面是自家传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原人对他们也没什么接纳的意思,因此,一直就这么下来了。贾荏到了之后,直接就使尽手段,一方面展示自个的武力,另一方面,就是表示,你们若是肯臣服,那么,你们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安荣那边土著本来也不多,贾荏一开始的时候,还自家带着人上阵,后来干脆以夷制夷了,直接搞出了一套功勋政策出来,让那些土著打头阵,反正各个土著部落之间本来也没多少太平的时候,他们互相打来打去,也是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
几年之后,贾荏直接就差不多将安荣那边适合居住的地方都打了下来,那些原本的土著也开始学着穿着汉服,说着汉话,一个个除了相貌上有些不同之外,看着跟中原百姓也没有太大区别了。
后来,圣人去世,新皇登基,安荣那边递来了国书,国书上头,国主的名字赫然便是多年没有返回中原的贾荏。国书上头表示那边本是汉民所开辟,愿意为□□藩国,反正天高皇帝远的,嘴上服个软,并不会掉半根汗毛,因此,贾荏的国书也写得非常客气,又送来了许多安荣那边的特产,主要是一些比较稀罕的动物,比如说袋鼠,树袋熊什么的,很是引来了一番稀罕之意。
新帝瞧了之后,不由一樂,他原本就知道贾荏的一些事情,知道他出海多年,一直没有回来,叫自家皇姑和姑父为此担忧不已。不过,看国书却是却是不知道安荣到底是什么样子,只以为是海外一个岛国,虽说离中原实在是比较远,不过这也算是为□□开疆辟土了,新帝登基,只需要点喜事点缀一份,因此,新帝龙心大悦,直接承认了这个安荣国,铸造金印赐予,然后又很是赏赐了安樂侯府一番。
贾赦那时候年纪已经很是不小了,虽说保养得好,看着没有多少老态,反而很是精神,如同中年一般,他之前就知道贾荏在安荣那边的折腾,如今见贾荏竟是也没跟他们通个气,直接建了国,也是一樂,想想自个一辈子,虽说也做出了一些事情,但是却多半都是为了自己的享受,倒是儿孙个个出息,这一生,也是不枉了! 166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