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上万本全本小说供您下载阅读。
最新网址:www.shukuge.com

第二章 超强帝王的预判

作者:寒梅惊雪
更新时间:2024-04-18 18:02:30
    紫禁城,奉天殿。

    朱厚照在庄严的礼乐声中走向御台,撩衣摆,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灼灼地审视着群臣。

    刘瑾习惯性地站在朱厚照左手边,衣襟已碰到了龙椅。

    礼乐停。

    百官下跪,正欲山呼万岁,却听到一声清亮的声音:“刘大伴是不是靠得太近了,群臣跪拜的是你,是朕,还是你与朕二人?”

    朱厚照发出了朝堂第一声。

    如此掷地有声,让整个朝堂如同炸了锅一样!

    混官场的谁都知道,听话不能只听表层意思,更要揣摩上意!

    皇帝当着群臣的面说出这样的话,摆明了是让刘瑾丢尽颜面。

    换言之,刘瑾很可能失宠了!

    前排,靠刘瑾上台的吏部尚书张彩、户部尚书刘玑不安地对视一眼,两人身后的内阁大臣焦芳、曹元也明显多了几分慌乱。

    一向沉稳的李东阳,城府深不可测的杨廷和在这一刻也惊住了。

    兴许是皇帝知道了朱寘鐇造反的理由,兴许是有其他变故。

    无论如何,扳倒刘瑾的机会很可能已经到门口了!

    此时,站在御台上的刘瑾亡魂大冒,浑身的血液几乎冰住!

    刘瑾打了个哆嗦,连忙下跪告饶:“臣不过是为了侍奉方便,不留神靠近了一些,还请万岁爷责罚。”

    朱厚照冷冷地看了一眼刘瑾,抬手道:“退后一些吧。”

    刘瑾胆战心惊,心有余悸,退远一些。

    朱厚照看着毫无动作的群臣,威严地说:“怎么,视朝礼仪都忘光了?”

    群臣这才反应过来,纷纷山呼万岁。

    “平身吧。”

    朱厚照虚抬右手,在群臣谢恩之后,直言道:“安化王朱寘鐇叛乱,军情紧急,群臣可有对策,畅言便可。”

    朝堂之上顿时喧哗声一片。

    百官一脸愁容,有些官员更是害怕不已。

    大明不是没藩王造反成功的先例,想一百多年前朱棣以八百人夺北平城,随后收拢周围军士,一番靖难,将朱允炆拉下皇位,成为了永乐大帝!

    万一朱寘鐇兴起大军直扑北京,整日玩美女与野兽的朱厚照能不能调配得力官员挡住此人?

    两京之间两千余里,宁夏到北京城也两千余里,皇帝会不会换人,官位还能不能保住,事关自家荣华富贵,能不愁人嘛……

    一些官员指责呵骂朱寘鐇,但又说不出个应对之策。

    一些官员忧愁前路,哀叹连连。

    一些官员愤怒不已,握着拳头作打人状,却也只能挥舞在空气里。

    朱厚照没说话,只是平静地看着议论纷纷的群臣,他们的恐慌、不安、震惊与愤怒尽收眼底,倒是六部堂官、内阁大臣相对安静。

    别看内阁设立多年,权高位重,但至今其在朝廷上的班次都不是第一排,而是在六部之后,真正将内阁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书之前的是嘉靖帝。

    不过这个时候朱厚熜才三四岁,连路还走不稳当……

    内阁大臣曹元见刘瑾使眼色,不得不走了出来,言道:“陛下,安化王叛乱,当派重臣总制宁夏、延绥、甘凉军务,进剿叛军,臣以为户部右侍郎陈震可担此重任。”

    李东阳眉头紧锁,手持笏板走了出来,沉声道:“陛下,陈侍郎并无统兵经验,断不可为此重任。”

    焦芳走了出来,反驳李东阳:“陈震为人忠正,胸有韬略,能当大任。”

    陈震听闻自己被举荐,手都哆嗦了。

    绝不是兴奋,而是畏惧。

    陈震清楚,自己是刘瑾心腹,他希望自己总制军务除掉朱寘鐇,以确保其叛乱的告示、檄文等彻底销毁,不让其流入朝廷。

    毕竟朱寘鐇在檄文里将刘瑾的罪行公之于众,并喊了一嗓子“今特举义兵,清除君侧”,这样的檄文一旦落到皇帝手里,刘瑾必然性命不保。

    可问题是,自己才几斤几两,哪有带兵出征的实力啊?!而且朱寘鐇准备了多少粮食,兵甲,这些信息都是两眼一抹黑!

    刘瑾一系的兵部尚书王敞、吏部尚书张彩都站出来支持陈震。

    正在李东阳独力难支时,内阁大臣杨廷和站了出来,喊了一嗓子:“诸位难道忘记了李景隆之事?”

    李景隆?

    哦,大明曾经的战神啊。

    这个家伙带了几十万兵力去打朱棣,打到最后,一个人骑马跑回了南京城,几十万大军与辎重,全送给朱棣当见面礼了。

    能与李景隆齐名的,估计也只有另一外战皇朱祁镇了……

    朱厚照嘴角微微一笑,问道:“杨阁臣可有人选?”

    杨廷和当即回道:“当起用前三边总制杨一清!”

    “杨一清?”

    朱厚照知道此人,其博学善权变,为政通练,尤晓畅边务,曾一夕占十疏,悉中机宜,曾是延绥、宁夏和甘肃三边总制,知晓当地情况。

    只不过杨一清得罪过刘瑾,此时正在镇江过自己的小日子。

    李东阳当即表态:“杨一清乃是不二人选!”

    百官中见状,不少人站出来支持起用杨一清前往平叛。

    一些官员思虑再三,认为平叛好过乱起来,毕竟谁也不想背负“贰臣”的名声活着,太难看……

    刘瑾恨得牙痒痒,可没有办法,被皇帝呵斥了一顿,这个时候不宜冒头。

    李东阳借此机会,言道:“陛下,军情如火,事不宜迟,当用杨一清,派京军、陕西、宁夏、延绥、甘肃各镇兵马,讨伐逆贼!”

    朱厚照看着李东阳、杨廷和,又看向其他百官,呵呵笑了笑,自信地说:“派京军、陕西兵马就不必了。命杨一清为三边总制,带几个随从,前往宁夏安抚当地军民即可。”

    “啊?”

    李东阳、杨廷和震惊不已,群臣更是大眼瞪小眼。

    刘瑾错愕了下,转而心中狂喜。

    让杨一清带几个随从去宁夏安抚军民,这不就是送他去死嘛。

    要知道朱寘鐇是造反,领兵叛乱,可不是耍性子的女人,说几句好话哄哄就安抚过去了……

    “陛下,万万不可。”

    李东阳劝阻。

    朱厚照目光锐利,道:“怎么,诸位爱卿还以为那小小的安化王能翻了天不成?依朕看,他折腾不了二十日。此时距离朱寘鐇造反已过去十六日,不出四五日,他必败!让杨一清去处理后续事宜,安抚军民吧。眼下,朕需要问一问,好端端的,朱寘鐇为何反?”

    李东阳、杨廷和不知道朱厚照哪里来的自信,料定朱寘鐇坚持不了二十日,如此轻敌,岂不是让叛军抓住机会,迅速占据要地,拉拢军民壮大实力?

    若是朱寘鐇占据了关中,即便不东进北京城,也足以凭借地利与朝廷分庭抗礼,到那时便是分疆裂土之祸!

    朱厚照没办法解释,总不能告诉他们,自己来自后世,有历史学位证书,还是个大明谜吧?

    一本本的史书上都说了,安化王造反从头到尾合计十九天,还有不地道的掐钟点算出来是十八天……

    朱厚照很郁闷,这文书送来的也忒慢了,两千多里路,硬生生用了十六天才送来消息,说好的八百里加急呢,你就是一天跑个两百里,也不至于用十六天。

    不用说,这驿传也该好好整顿了,反正这个时候没有姓李名自成的人在驿站上班,也不用担心这类猛人下岗再创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