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又跟家里人,说了一下动身去燕京报道的事情。
可回来正好是农忙时分,不凑巧。
姐夫王全文还是村小的民办老师,离开之前肯定要转关系。
不仅姐夫他要转。
就是姐姐跟表妹她们两个,也要以程学民给帮忙领回来的录取通知书,去大队去公社再去县里,把关系和户口转出去。
录取通知书里面,都有高校开具好了的介绍信跟户口准迁入证明。
是方便上大学的准大学生们,在前往报道之前,可以把所有的关系户口弄好,一起转到学校去。
这个年代,乡下农民户口想要农转非,最直接最容易的办法,就是考上大学。
所以!
一家人都商量了一下,让姐姐带着庆娃,跟程学民先回燕京。
姐夫王全文得后一步,等把他们的关系户口全部弄好后,差不多月底的时候正好去学校报道。
又因为姐姐考上的是燕京大学,姐夫考上的是燕京师范大学,他们不在一个大学,两口子是肯定不方便学校住宿的。
再加上外甥庆娃都在燕京大学这边的幼儿园,上了一个学期。
下个学期完全不用换幼儿园,直接去报道。
所以程学民提议让他们一家三口住家里,正好燕京的那套两进式四合院够大。
程学民又说把后院腾出两个屋子,给姐姐姐夫他们住。
一个当卧室供她们三口睡觉,一间屋子给他们当书房用。
都是大学生了,书房是一定要配置的。
而且程学民也说了,等他们两口子到了燕京报道后,媳妇儿冯家幼作为弟媳,会给他们一人买一辆自行车,方便他们两口子上下学。
“用不了用不了!”
“学民,自行车就算了!”
“本来住家里就够麻烦你们两口子的,还给买那么贵的自行车,我们用不了用不了!”
姐夫王全文对于小舅子的安排,倒没有什么。
但心情,是复杂的!
以前小舅子还是吊儿郎当的时候,是他这个姐夫没少给擦屁股。
可谁能想到!
人家都说女大十八变,自己这个小舅子的变化,竟然也会这么大。
一下子突然开窍了一般。
都是改开先锋,燕京大学的特聘讲师,教授了。
级别待遇,更是到了十七级。
像姐夫王全文他这样的村小民办老师,什么级别不级别的,根本够不上就一个民办。
即便是他跟他姐考上大学,等大学毕业之后,拿的也不过是二十三级的待遇。
这么一算,跟小舅子差了一大截。
加上这段时间自己这口子从燕京回来,怎么说她弟弟怎么厉害,怎么优秀牛气,简直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姐夫王全文听了也不得不承认,小舅子确实是超过了他太多太多。
往后家里,基本也就是小舅子说的算。
让住家里也好!
正好他们一家三口能在一起,不用再分开。
所以,小舅子给安排住处,已经是天大的人情,怎么还要给配车,一配就是两辆,好方便他们两口子上下学?
这可不行这可不行!
王全文听燕京师范大学离家里也不是很远,走路也就一个小时都不到。
自己这口子就更别说,听说燕京大学就在他们家对面,走路就村头到村尾,就更不用自行车啦。
平时完全可以走路上下学,哪能再让小舅子跟弟媳两个破费,给他们买自行车?
“是啊学民,自行车就算了!”
“我们去学校也没两步路!”
姐姐程文秀也双手连连摆手,上课的地方就在他们家对面,根本用不上自行车来着。
“那等到了燕京再说!”
程学民也没在这话题上多说什么,仅仅是点头提了一句,“姐你平时上课,确实听到学校那边打预备铃再跑过去,也可能来得及!”
“但姐夫这里,是肯定要买一辆的!”
“再说平时接送庆娃上幼儿园,也要用得上。”
一辆确实是需要的!
一家三口一辆自行车,基本都是燕京城的标配了。
当然老冯家不是一般的燕京城老百姓,家里几乎都是人手一辆自行车。
平时下班回来,光院子里停的自行车,都有六七辆。
这还是程学民没有买,一直是跟媳妇儿冯家幼共用一辆的情况下。
“晓莲她应该是住学校的吧?”
说完姐姐跟姐夫的事情后,程母秦桂兰说起了她那个侄女。
“应该是吧!学校有宿舍安排,她说是住学校!”
“回头我问问老舅他吧!”
“反正住家住学校,都无所谓!”
程学民这个倒无所谓,但表妹秦晓莲跟冯家末还有朱姗,玩一起去了。
都是说好了一起考燕京大学,一起住学校,不受她爸妈的管教,自由喽。
表妹秦晓莲也怕程学民这个表哥管教,怕被程学民给家里的老舅舅妈告状,显然是不会住家里。
程学民跟冯家幼两个,也没有考虑把她安排在家里住。
“那学民你这次回来,打算住几天啊?”秦桂兰听了儿子的话,倒没有多说什么。
已经帮晓莲她考上大学了,以后也犯不着让住家里,万一日子久了产生矛盾,反而帮成了仇人。
倒是关心起儿子,这次回来能在家住几天?
上次过年的时候,就没有住几天,就火急火燎的回了燕京。
“妈,我那个电影还没拍完,还得回燕京补拍几个戏份,所以导演只给了我一个礼拜的假!”
“我能在家里,也就待个三四天吧!”
程学民估摸了一下,也就能在家里待个三四天,就得赶紧动身回去,毕竟路上还要三四天。
“三四天啊!?”
“那成!”
“这两天额跟你哒多干点,等回去的时候,额跟文秀一起去!”
程母秦桂兰同样也估摸了一下,便把她心里的打算,跟儿子程学民说道。
“是额让你妈过去的!”
“小松都满月了,额们都没有过去看一眼!”
“正好趁着你过来接,把你妈也接过去住一段时日,好帮着照顾你媳妇儿跟小松!”
程父见自家这口子突然提及这事,也便跟儿子程学民解释了一句。
本来是盼着儿子这次回来,能把儿媳妇和大孙子一起带回来的,可因为天气太热,大孙子确实还小,不宜长途跋涉。
但看孙子的急迫心,可不是孙子没来就能消退下去的。
既然大孙子过不了,那她们直接过去看,也本该是要过去看一下的。
本来儿媳妇生娃坐月子,都得秦桂兰这个婆婆过去,照顾来着。
可因为是太远了,又不方便。
加上农忙过去后,大队上再次忙起来,就得等十月份的秋收。
所以程父程母这么一合计,让程母过去帮忙带带娃,更主要的还是看大孙子。
“这好啊这好啊!”
“要不爸你也干脆跟妈一起过去,住一段时日!”
“等到秋收边上,我再送你们回来?”
程学民听了当然再好不过了,他爸妈要是能过去住上一段时日,媳妇儿冯家幼别说有多高兴。
“额这个大队长不用当了啊?”
“队里的事情不用管了啊?”
程父当然也想过去看孙子,可他是程家湾大队的大队长啊,现在又是农忙时节,怎么可能走得开?
程学民可不敢说,那就别当了呗。
一家人说话说的很晚,后面主要是说程学民上半年,南下慰问演出的事情。
之前姐姐程文秀回来的时候,就跟家里都说了,程父程母两口子听了,后怕的脸色都吓白了。
现在听他这好大儿说起南边的事,依旧是后怕不已。
晚了!
程学民没有住进新窑洞里,也没有住进他之前的窑洞,而是带着庆娃两个,上了窑洞外的小平房房顶上,就这么露天睡在上面过夜。
农村的夏天基本都这样,家里有小平层的,基本都是睡在房顶上,露天吹着夜风,还是蛮凉快的!
就是有点费血!
蚊子多啊!
根本就是防不胜防,好在旁边点了麦秆烟卷,倒是能起一点点驱蚊的作用。
到了下半夜烟卷点完,实在受不了的程学民,只能抱着庆娃回屋里睡。
好在下半夜的天气,不再是那么闷热,打打扇子也就过去了。
买电风扇?
程学民倒是有这个想法,可别说他们县供销社没有,就是地区也没有。
可能省城那边应该有。
因为在今年,省城西安也有了第一家友谊商店,卖的跟华侨商店一样,都是进口洋玩意。
不过买了也没用,现在陕北农村好多就没有通电。
程学民的程家湾,以及关庄公社下面的所有大队,都没有一个村通了电的!
现在家家户户基本还都停留在民国时期,用的都是煤油灯。
所以其实程学民他们这个县,是很穷的!
通电也就通到了公社上,平日里社员磨个面,都是要拖到公社去。
公社里,有唯一的一台磨面机,平日里各个大队都得排着队,去磨面。
磨面机?!
程学民本来想着为自己村里做点事情,刚开始是打算捐点钱,改善一下村小的教学条件。
可现在,倒是有个更好的办法了!
第二天一早,几乎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全部出工了!
但不包括程学民!
现在程学民的户口转去燕京了,票证关系也都一并转走了,这大队上的工分赚不赚都无所谓。
也没人会喊他一起下农活。
程学民也不自觉,落得个清闲。
毕竟这么大的太阳,程学民又压根没怎么干过农活,下地赚工分也是磨洋工。
“给村里通电?”
“学民你怎么有这个想法?”
一天的劳作后,晚上!
程学民跟老书记大爷他们一起闲聊的时候,突然跟大爷他们提及给村里通电的事。
当场让大爷大伯他们吃惊不小,就是程父也一样。
之前这小子,没跟他通个气啊?
怎么突然想着,要给村里通电呢?
“是啊学民,通电可不是那么好通的,得花钱啊!”
“可额们大队,哪有那么多的钱啊?”
大伯也是跟着点头,吃惊于自家这侄子,怎么会突然想着给村里通电呢?
是!
给村里通电,谁不想啊?
大队上也给公社打条子申请了,可迟迟批不下来,县里根本没人过来搞!
也不止他们大队没通,县里下面的大队基本都没通,都是只通到公社。
没钱啊!
“即便通了电,也用不起啊?!”
“额听说用电国家是要收电费的,一个月的电费够我们点好几个月的煤油灯吧?”
接着二伯三伯,以及一家子的几个堂叔堂伯,还有一些堂兄弟也都点头。
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老农民,这一生下来用的点的都是煤油灯。
对于他们来说,给大队给村里通电,让大家用上电灯,那简直就是极其奢侈的事情。
是肯定用不起的!
“大爷大伯,爸!”
“其实现在国家都鼓励老百姓用电,其实电费也没有那么贵!”
“正常来讲的话,一个电灯一个月下来的电费,其实可能还没点煤油灯的贵!”
程学民跟当大队书记的大爷提议,给村里通电,其实还是程学民想给自己家里通电。
有了电的话!
那今年一家子回来过年,肯定要买一台电视机回来,好好的热闹热闹一下。
没有电,即便有电视机也根本没法放。
“大爷,我是这样想的!”
“大爷你再向公社打报告申请申请一下,也不用通到家家户户,只需要把电线拉到我们大队上,就好!”
“如果实在不行的话,我给我爸拿点钱,以大队的名义去买点电线杆和电线回来!”
“我们自己拉电!”
程学民确实都想好了,如果公社或者县里不给拉的话,他就个人掏腰包给他老子。
让他老子以大队的名义,去县里的供电所买电线杆和电线。
大不了拉回来自己拉线!
从公社到他们大队,也就十几里的距离,每隔一百米一根木制电线杆,顶多两百根电线杆。
一根电线杆能有多少钱?
就算它十块钱一根,也就两千块。加上电线,顶多三千块就能搞定。
而且!
电线杆可能还不用真去买,完全可以等村民们农忙闲下来,去山上砍。
这样的话,成本最少能减一半!
到时程学民直接给大队上拨一千块的款子,看看大爷大伯他们不一个个的上山,砍木头自己做电线杆?
“我们自己拉电,学民你自己掏腰包?”
“学民,你到底怎么想的啊?”
老书记听了程学民这个侄孙的话,完全搞不明白他这个侄孙,到底想要干什么!
“大爷,你都说了我是上面钦定的改开先锋,我能干什么啊??”
“我就是想给咱们程家湾率先改革一下!”
“大爷大伯你们应该没少听广播吧?现在上面都在说改革改革,可你们应该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改革,怎么改,革什么吧?”
程学民言简意赅,以他现在挂着的身份,跟大爷他们继续说道,“我就是想咱们程家湾率先响应号召,改起来!”
“步子也不用迈得那么大,先把我们大队的电通了,也不用通到家家户户,就通到我们大队上!”
“只要我们大队上通了电,后续我给我们大队引来的磨面机,榨油机,织布机,饴糖机,就能有电带的动了!”
“我们大队要是有了这些机器,以后就不用数着日子,等着排到队才能把麦粮拖去公社磨面!”
“我们的玉米大豆花生油菜,也不用拉到公社去榨油,就在我们自己家门口,就能榨了!”
“而且不光我们自己大队的队员村民们方便,就是隔壁的大杨大队,小杨大队,都会把麦粮,玉米花生之类的,全部就近拖到我们大队来。”
“大爷大伯你们数数,光这些磨面厂,榨油厂,我们还可以安排不少青壮当工人,也跟城里人一样,不用进城就能当工人!”
“大爷,你说这个电要不要通?”
画大饼,谁不会呢?
不过,程学民也没画大饼,既然想要给家里干点什么,他老子又是大队长。
那就让程学民这个儿子,帮帮他老子进步进步一下。
反正已经改开了,让他老子走仕途肯定是不现实,那就干脆抢先一步,为培养他老子成为一代农民企业家,先打打基础吧。
……
求月票!
可回来正好是农忙时分,不凑巧。
姐夫王全文还是村小的民办老师,离开之前肯定要转关系。
不仅姐夫他要转。
就是姐姐跟表妹她们两个,也要以程学民给帮忙领回来的录取通知书,去大队去公社再去县里,把关系和户口转出去。
录取通知书里面,都有高校开具好了的介绍信跟户口准迁入证明。
是方便上大学的准大学生们,在前往报道之前,可以把所有的关系户口弄好,一起转到学校去。
这个年代,乡下农民户口想要农转非,最直接最容易的办法,就是考上大学。
所以!
一家人都商量了一下,让姐姐带着庆娃,跟程学民先回燕京。
姐夫王全文得后一步,等把他们的关系户口全部弄好后,差不多月底的时候正好去学校报道。
又因为姐姐考上的是燕京大学,姐夫考上的是燕京师范大学,他们不在一个大学,两口子是肯定不方便学校住宿的。
再加上外甥庆娃都在燕京大学这边的幼儿园,上了一个学期。
下个学期完全不用换幼儿园,直接去报道。
所以程学民提议让他们一家三口住家里,正好燕京的那套两进式四合院够大。
程学民又说把后院腾出两个屋子,给姐姐姐夫他们住。
一个当卧室供她们三口睡觉,一间屋子给他们当书房用。
都是大学生了,书房是一定要配置的。
而且程学民也说了,等他们两口子到了燕京报道后,媳妇儿冯家幼作为弟媳,会给他们一人买一辆自行车,方便他们两口子上下学。
“用不了用不了!”
“学民,自行车就算了!”
“本来住家里就够麻烦你们两口子的,还给买那么贵的自行车,我们用不了用不了!”
姐夫王全文对于小舅子的安排,倒没有什么。
但心情,是复杂的!
以前小舅子还是吊儿郎当的时候,是他这个姐夫没少给擦屁股。
可谁能想到!
人家都说女大十八变,自己这个小舅子的变化,竟然也会这么大。
一下子突然开窍了一般。
都是改开先锋,燕京大学的特聘讲师,教授了。
级别待遇,更是到了十七级。
像姐夫王全文他这样的村小民办老师,什么级别不级别的,根本够不上就一个民办。
即便是他跟他姐考上大学,等大学毕业之后,拿的也不过是二十三级的待遇。
这么一算,跟小舅子差了一大截。
加上这段时间自己这口子从燕京回来,怎么说她弟弟怎么厉害,怎么优秀牛气,简直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姐夫王全文听了也不得不承认,小舅子确实是超过了他太多太多。
往后家里,基本也就是小舅子说的算。
让住家里也好!
正好他们一家三口能在一起,不用再分开。
所以,小舅子给安排住处,已经是天大的人情,怎么还要给配车,一配就是两辆,好方便他们两口子上下学?
这可不行这可不行!
王全文听燕京师范大学离家里也不是很远,走路也就一个小时都不到。
自己这口子就更别说,听说燕京大学就在他们家对面,走路就村头到村尾,就更不用自行车啦。
平时完全可以走路上下学,哪能再让小舅子跟弟媳两个破费,给他们买自行车?
“是啊学民,自行车就算了!”
“我们去学校也没两步路!”
姐姐程文秀也双手连连摆手,上课的地方就在他们家对面,根本用不上自行车来着。
“那等到了燕京再说!”
程学民也没在这话题上多说什么,仅仅是点头提了一句,“姐你平时上课,确实听到学校那边打预备铃再跑过去,也可能来得及!”
“但姐夫这里,是肯定要买一辆的!”
“再说平时接送庆娃上幼儿园,也要用得上。”
一辆确实是需要的!
一家三口一辆自行车,基本都是燕京城的标配了。
当然老冯家不是一般的燕京城老百姓,家里几乎都是人手一辆自行车。
平时下班回来,光院子里停的自行车,都有六七辆。
这还是程学民没有买,一直是跟媳妇儿冯家幼共用一辆的情况下。
“晓莲她应该是住学校的吧?”
说完姐姐跟姐夫的事情后,程母秦桂兰说起了她那个侄女。
“应该是吧!学校有宿舍安排,她说是住学校!”
“回头我问问老舅他吧!”
“反正住家住学校,都无所谓!”
程学民这个倒无所谓,但表妹秦晓莲跟冯家末还有朱姗,玩一起去了。
都是说好了一起考燕京大学,一起住学校,不受她爸妈的管教,自由喽。
表妹秦晓莲也怕程学民这个表哥管教,怕被程学民给家里的老舅舅妈告状,显然是不会住家里。
程学民跟冯家幼两个,也没有考虑把她安排在家里住。
“那学民你这次回来,打算住几天啊?”秦桂兰听了儿子的话,倒没有多说什么。
已经帮晓莲她考上大学了,以后也犯不着让住家里,万一日子久了产生矛盾,反而帮成了仇人。
倒是关心起儿子,这次回来能在家住几天?
上次过年的时候,就没有住几天,就火急火燎的回了燕京。
“妈,我那个电影还没拍完,还得回燕京补拍几个戏份,所以导演只给了我一个礼拜的假!”
“我能在家里,也就待个三四天吧!”
程学民估摸了一下,也就能在家里待个三四天,就得赶紧动身回去,毕竟路上还要三四天。
“三四天啊!?”
“那成!”
“这两天额跟你哒多干点,等回去的时候,额跟文秀一起去!”
程母秦桂兰同样也估摸了一下,便把她心里的打算,跟儿子程学民说道。
“是额让你妈过去的!”
“小松都满月了,额们都没有过去看一眼!”
“正好趁着你过来接,把你妈也接过去住一段时日,好帮着照顾你媳妇儿跟小松!”
程父见自家这口子突然提及这事,也便跟儿子程学民解释了一句。
本来是盼着儿子这次回来,能把儿媳妇和大孙子一起带回来的,可因为天气太热,大孙子确实还小,不宜长途跋涉。
但看孙子的急迫心,可不是孙子没来就能消退下去的。
既然大孙子过不了,那她们直接过去看,也本该是要过去看一下的。
本来儿媳妇生娃坐月子,都得秦桂兰这个婆婆过去,照顾来着。
可因为是太远了,又不方便。
加上农忙过去后,大队上再次忙起来,就得等十月份的秋收。
所以程父程母这么一合计,让程母过去帮忙带带娃,更主要的还是看大孙子。
“这好啊这好啊!”
“要不爸你也干脆跟妈一起过去,住一段时日!”
“等到秋收边上,我再送你们回来?”
程学民听了当然再好不过了,他爸妈要是能过去住上一段时日,媳妇儿冯家幼别说有多高兴。
“额这个大队长不用当了啊?”
“队里的事情不用管了啊?”
程父当然也想过去看孙子,可他是程家湾大队的大队长啊,现在又是农忙时节,怎么可能走得开?
程学民可不敢说,那就别当了呗。
一家人说话说的很晚,后面主要是说程学民上半年,南下慰问演出的事情。
之前姐姐程文秀回来的时候,就跟家里都说了,程父程母两口子听了,后怕的脸色都吓白了。
现在听他这好大儿说起南边的事,依旧是后怕不已。
晚了!
程学民没有住进新窑洞里,也没有住进他之前的窑洞,而是带着庆娃两个,上了窑洞外的小平房房顶上,就这么露天睡在上面过夜。
农村的夏天基本都这样,家里有小平层的,基本都是睡在房顶上,露天吹着夜风,还是蛮凉快的!
就是有点费血!
蚊子多啊!
根本就是防不胜防,好在旁边点了麦秆烟卷,倒是能起一点点驱蚊的作用。
到了下半夜烟卷点完,实在受不了的程学民,只能抱着庆娃回屋里睡。
好在下半夜的天气,不再是那么闷热,打打扇子也就过去了。
买电风扇?
程学民倒是有这个想法,可别说他们县供销社没有,就是地区也没有。
可能省城那边应该有。
因为在今年,省城西安也有了第一家友谊商店,卖的跟华侨商店一样,都是进口洋玩意。
不过买了也没用,现在陕北农村好多就没有通电。
程学民的程家湾,以及关庄公社下面的所有大队,都没有一个村通了电的!
现在家家户户基本还都停留在民国时期,用的都是煤油灯。
所以其实程学民他们这个县,是很穷的!
通电也就通到了公社上,平日里社员磨个面,都是要拖到公社去。
公社里,有唯一的一台磨面机,平日里各个大队都得排着队,去磨面。
磨面机?!
程学民本来想着为自己村里做点事情,刚开始是打算捐点钱,改善一下村小的教学条件。
可现在,倒是有个更好的办法了!
第二天一早,几乎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全部出工了!
但不包括程学民!
现在程学民的户口转去燕京了,票证关系也都一并转走了,这大队上的工分赚不赚都无所谓。
也没人会喊他一起下农活。
程学民也不自觉,落得个清闲。
毕竟这么大的太阳,程学民又压根没怎么干过农活,下地赚工分也是磨洋工。
“给村里通电?”
“学民你怎么有这个想法?”
一天的劳作后,晚上!
程学民跟老书记大爷他们一起闲聊的时候,突然跟大爷他们提及给村里通电的事。
当场让大爷大伯他们吃惊不小,就是程父也一样。
之前这小子,没跟他通个气啊?
怎么突然想着,要给村里通电呢?
“是啊学民,通电可不是那么好通的,得花钱啊!”
“可额们大队,哪有那么多的钱啊?”
大伯也是跟着点头,吃惊于自家这侄子,怎么会突然想着给村里通电呢?
是!
给村里通电,谁不想啊?
大队上也给公社打条子申请了,可迟迟批不下来,县里根本没人过来搞!
也不止他们大队没通,县里下面的大队基本都没通,都是只通到公社。
没钱啊!
“即便通了电,也用不起啊?!”
“额听说用电国家是要收电费的,一个月的电费够我们点好几个月的煤油灯吧?”
接着二伯三伯,以及一家子的几个堂叔堂伯,还有一些堂兄弟也都点头。
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老农民,这一生下来用的点的都是煤油灯。
对于他们来说,给大队给村里通电,让大家用上电灯,那简直就是极其奢侈的事情。
是肯定用不起的!
“大爷大伯,爸!”
“其实现在国家都鼓励老百姓用电,其实电费也没有那么贵!”
“正常来讲的话,一个电灯一个月下来的电费,其实可能还没点煤油灯的贵!”
程学民跟当大队书记的大爷提议,给村里通电,其实还是程学民想给自己家里通电。
有了电的话!
那今年一家子回来过年,肯定要买一台电视机回来,好好的热闹热闹一下。
没有电,即便有电视机也根本没法放。
“大爷,我是这样想的!”
“大爷你再向公社打报告申请申请一下,也不用通到家家户户,只需要把电线拉到我们大队上,就好!”
“如果实在不行的话,我给我爸拿点钱,以大队的名义去买点电线杆和电线回来!”
“我们自己拉电!”
程学民确实都想好了,如果公社或者县里不给拉的话,他就个人掏腰包给他老子。
让他老子以大队的名义,去县里的供电所买电线杆和电线。
大不了拉回来自己拉线!
从公社到他们大队,也就十几里的距离,每隔一百米一根木制电线杆,顶多两百根电线杆。
一根电线杆能有多少钱?
就算它十块钱一根,也就两千块。加上电线,顶多三千块就能搞定。
而且!
电线杆可能还不用真去买,完全可以等村民们农忙闲下来,去山上砍。
这样的话,成本最少能减一半!
到时程学民直接给大队上拨一千块的款子,看看大爷大伯他们不一个个的上山,砍木头自己做电线杆?
“我们自己拉电,学民你自己掏腰包?”
“学民,你到底怎么想的啊?”
老书记听了程学民这个侄孙的话,完全搞不明白他这个侄孙,到底想要干什么!
“大爷,你都说了我是上面钦定的改开先锋,我能干什么啊??”
“我就是想给咱们程家湾率先改革一下!”
“大爷大伯你们应该没少听广播吧?现在上面都在说改革改革,可你们应该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改革,怎么改,革什么吧?”
程学民言简意赅,以他现在挂着的身份,跟大爷他们继续说道,“我就是想咱们程家湾率先响应号召,改起来!”
“步子也不用迈得那么大,先把我们大队的电通了,也不用通到家家户户,就通到我们大队上!”
“只要我们大队上通了电,后续我给我们大队引来的磨面机,榨油机,织布机,饴糖机,就能有电带的动了!”
“我们大队要是有了这些机器,以后就不用数着日子,等着排到队才能把麦粮拖去公社磨面!”
“我们的玉米大豆花生油菜,也不用拉到公社去榨油,就在我们自己家门口,就能榨了!”
“而且不光我们自己大队的队员村民们方便,就是隔壁的大杨大队,小杨大队,都会把麦粮,玉米花生之类的,全部就近拖到我们大队来。”
“大爷大伯你们数数,光这些磨面厂,榨油厂,我们还可以安排不少青壮当工人,也跟城里人一样,不用进城就能当工人!”
“大爷,你说这个电要不要通?”
画大饼,谁不会呢?
不过,程学民也没画大饼,既然想要给家里干点什么,他老子又是大队长。
那就让程学民这个儿子,帮帮他老子进步进步一下。
反正已经改开了,让他老子走仕途肯定是不现实,那就干脆抢先一步,为培养他老子成为一代农民企业家,先打打基础吧。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