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两天,张潮收到了夏答的邮件,他也确实比较两难。
《你的名字》从月刊转移到影响力更大的周刊上当然是件好事,但夏答本人的产量放在那里,让她学岛国画师1天睡什么2小时、3小时,最后猝死在画台上,这事张潮也干不出。
所以如果要保质又保量,夏答就必须要有助手。但是她常年呆在湘省老家,哪个画师会去那里给他当助手?现在的网络也不发达,全凭网络协调也不现实,来回发文件都得累死。
思来想去,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夏答来燕京发展。只有在大城市才能找到水平够高,又愿意做助手的画师协助她完成周刊连载。
在国漫画师稀缺的2004年,湘省省会都未必有这样的人才。
至于费用方面,粗算下来,《周刊YOUNG JUMP》每个月4期中的1期用来支付燕京的房租,2期用来支付助手的费用,最后剩下1期才是夏答自己的收入。
不过相应的,在《燕京卡通》上的连载收入也会增加,如果阎主编同意一期连载60多页,那夏答大概能有近8000元的收入。这在这时候的燕京也算是比较高的了。
所以毛估一下,夏答的总收入应该不低,但代价就是要背井离乡,来到喧嚣的四九城。适应这里生活环境,往往比适应工作强度更难。
不是谁都能像小宋嘉一样有勇气一头扎进这个红尘堆里的。
张潮把自己的想法汇总成了文字,发给了夏答,同时也和《燕京卡通》的阎宝华主编电话沟通了一下。
“你这个想法恐怕行不通,她不会再来燕京的。”
“再?”
“你不知道吗?夏答在回湘省老家之前,在燕京‘北漂’过一阵,那是吃了大苦的。那时候她的稿费就比房租高一点,每个月付了房租就没什么钱吃饭了。
最难的时候,夏答每天就靠喝粥维持,曾经饿晕在画台上。最后实在坚持不了,才回的老家。你说她还有可能再来吗?唉,《你的名字》月刊形式连载就好了。对了,你可别跟夏答说我告诉你的这些话。”
挂掉电话以后,张潮只能感叹夏答没这个命了。
但是没想到,当天晚上,张潮查阅邮箱的时候就收到了夏答的邮件,只有寥寥两行字:“我来。但希望你能帮我找一间房,我想到了燕京就能开始工作。钱,我后面还你。”
这不由得让张潮佩服夏答了,真是可以为了漫画拼上性命。
房子倒不难找,他明白夏答的意思是找个便宜点的房子,既做画室,也做她的住所。虽然张潮自己没有时间去找,但是让中介跑总是没有问题的。
可真的要用这种方式维持《你的名字》的连载吗?
一时半会想不好,张潮干脆先去找中介发布了需求——不出三环,2000元以内,两居室。
这时候燕京的房租还没有跟随着房价起飞,所以虽然不低,但还是2000元在东城、西城租个楼房两居室还是可以的。
办完这些事,张潮又回到了自己平静的校园生活中。
燕大吸引人的,除了日常的课程以外,就是丰富多彩的各类讲座了。张潮这天刚好看到中文系布告栏里的海报,说是孔磬冬老师要做一个主题为“金庸中的爱情”的讲座,颇感兴趣,就报名参加了。
到了讲座那天,张潮准点前往,却没想到阶梯教室里已经挤满了人,他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过道坐下来。孔磬冬的课在燕大受欢迎真不是吹的。
没多久讲座开始,孔老师拿着话筒,用他那特有的腔调开始讲述:
“……金庸大师经常使用用各种矛盾来营造出爱情的可贵。例如郭靖和黄蓉,两人的出身、性格、爱好,没有一处能符合今天的人强调的‘共鸣’或者‘理解’,是全不般配的。但偏偏在金大师笔下,却无比和谐,又发展出爱国爱民的侠义,被认为是爱情的‘正格’……”
“郭靖和黄蓉之间,一句‘我爱你’都没有说过,但是谁又能否认他们之间存在至死不渝的爱?这是金庸对中国传统爱情观的一种表现。但自从我们开始引进和模仿西方表演式爱情,这种真正属于中国传统的爱情就逐步灭绝了。有些人天天要求说“我爱你”,否则就是不爱。有些人必须天天道晚安,否则也是不爱……”
“……白娘子故意下雨骗许仙伞,祝英台十八相送故意装疯卖傻戏弄梁山伯,七仙女挡住董永的去路,牛郎趁织女洗澡拿走衣裳——伟大的爱情,总得有人先耍流氓!”
孔磬冬时而旁征博引,时而插科打诨,妙句频出。听讲学生的情绪,随着他的讲演不断被调动着,时而凝神深思,时而哈哈大笑。不知不觉,就到了下课。
孔磬冬问在座的同学道:“这都是我所理解的爱情观。你们都比我年轻,不知道现在年轻人都怎么看待爱情?有没有人说说看。”
这时一个男生高高举手,马上就得到了发言的机会,他拿着话筒道:“我觉得金庸把传统爱情刻画得很完美,但是现代人的自由恋爱,还是要看大先生。他的《伤逝》里,子君和涓生……”
这时候有认识的就在窃窃私语道:“这个是丛治晨,中文02级的,平时就可能说了……”
没多久,丛治晨发言完毕,同学都热烈鼓掌。孔磬冬道:“小丛的发言不错。其实传统的爱情与自由恋爱并不是矛盾对立,让它们看起来显得不一样的,其实是不同时代的道德观……”
孔磬冬忽然用大眼一瞟,又用小眼聚焦,终于确认了坐在后排阶梯上的是张潮,立刻就道:“张潮,你对爱情怎么看?”
教室里密密匝匝的议论声一下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张潮。
张潮不好意思地接过传递过来的话筒,整理了一下思路,才站起来说道:“我觉得无论是金庸还是大先生,大部分文学作品中对爱情的描写无论多么美好,都太过于沉重了。我认为,爱情虽然是男女之间——嗯,当然也有可能是非男女之间……”
教室里都哄笑起来,张潮等了一会儿才继续说道:“……的一种羁绊。但它不应该如此沉重。责任不能定义爱情,付出也不能定义爱情,法律当然更不能定义爱情。爱情,应该有一种无所事事、无所用心的轻盈……”
随着张潮的回答,教室里的嗡嗡声也越来越多,大家都在讨论这种有些特别的爱情观念。
等张潮发言完毕,放下话筒的时候,不知从哪里传来一个女生的声音:“这就是说你不想负责吗?”
张潮:“……!?”
接着立刻有一个男生,用不知是赞叹还是批判的奇妙语气说了一句:
“不愧是张潮,我们燕大第一负心汉!”
《你的名字》从月刊转移到影响力更大的周刊上当然是件好事,但夏答本人的产量放在那里,让她学岛国画师1天睡什么2小时、3小时,最后猝死在画台上,这事张潮也干不出。
所以如果要保质又保量,夏答就必须要有助手。但是她常年呆在湘省老家,哪个画师会去那里给他当助手?现在的网络也不发达,全凭网络协调也不现实,来回发文件都得累死。
思来想去,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夏答来燕京发展。只有在大城市才能找到水平够高,又愿意做助手的画师协助她完成周刊连载。
在国漫画师稀缺的2004年,湘省省会都未必有这样的人才。
至于费用方面,粗算下来,《周刊YOUNG JUMP》每个月4期中的1期用来支付燕京的房租,2期用来支付助手的费用,最后剩下1期才是夏答自己的收入。
不过相应的,在《燕京卡通》上的连载收入也会增加,如果阎主编同意一期连载60多页,那夏答大概能有近8000元的收入。这在这时候的燕京也算是比较高的了。
所以毛估一下,夏答的总收入应该不低,但代价就是要背井离乡,来到喧嚣的四九城。适应这里生活环境,往往比适应工作强度更难。
不是谁都能像小宋嘉一样有勇气一头扎进这个红尘堆里的。
张潮把自己的想法汇总成了文字,发给了夏答,同时也和《燕京卡通》的阎宝华主编电话沟通了一下。
“你这个想法恐怕行不通,她不会再来燕京的。”
“再?”
“你不知道吗?夏答在回湘省老家之前,在燕京‘北漂’过一阵,那是吃了大苦的。那时候她的稿费就比房租高一点,每个月付了房租就没什么钱吃饭了。
最难的时候,夏答每天就靠喝粥维持,曾经饿晕在画台上。最后实在坚持不了,才回的老家。你说她还有可能再来吗?唉,《你的名字》月刊形式连载就好了。对了,你可别跟夏答说我告诉你的这些话。”
挂掉电话以后,张潮只能感叹夏答没这个命了。
但是没想到,当天晚上,张潮查阅邮箱的时候就收到了夏答的邮件,只有寥寥两行字:“我来。但希望你能帮我找一间房,我想到了燕京就能开始工作。钱,我后面还你。”
这不由得让张潮佩服夏答了,真是可以为了漫画拼上性命。
房子倒不难找,他明白夏答的意思是找个便宜点的房子,既做画室,也做她的住所。虽然张潮自己没有时间去找,但是让中介跑总是没有问题的。
可真的要用这种方式维持《你的名字》的连载吗?
一时半会想不好,张潮干脆先去找中介发布了需求——不出三环,2000元以内,两居室。
这时候燕京的房租还没有跟随着房价起飞,所以虽然不低,但还是2000元在东城、西城租个楼房两居室还是可以的。
办完这些事,张潮又回到了自己平静的校园生活中。
燕大吸引人的,除了日常的课程以外,就是丰富多彩的各类讲座了。张潮这天刚好看到中文系布告栏里的海报,说是孔磬冬老师要做一个主题为“金庸中的爱情”的讲座,颇感兴趣,就报名参加了。
到了讲座那天,张潮准点前往,却没想到阶梯教室里已经挤满了人,他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过道坐下来。孔磬冬的课在燕大受欢迎真不是吹的。
没多久讲座开始,孔老师拿着话筒,用他那特有的腔调开始讲述:
“……金庸大师经常使用用各种矛盾来营造出爱情的可贵。例如郭靖和黄蓉,两人的出身、性格、爱好,没有一处能符合今天的人强调的‘共鸣’或者‘理解’,是全不般配的。但偏偏在金大师笔下,却无比和谐,又发展出爱国爱民的侠义,被认为是爱情的‘正格’……”
“郭靖和黄蓉之间,一句‘我爱你’都没有说过,但是谁又能否认他们之间存在至死不渝的爱?这是金庸对中国传统爱情观的一种表现。但自从我们开始引进和模仿西方表演式爱情,这种真正属于中国传统的爱情就逐步灭绝了。有些人天天要求说“我爱你”,否则就是不爱。有些人必须天天道晚安,否则也是不爱……”
“……白娘子故意下雨骗许仙伞,祝英台十八相送故意装疯卖傻戏弄梁山伯,七仙女挡住董永的去路,牛郎趁织女洗澡拿走衣裳——伟大的爱情,总得有人先耍流氓!”
孔磬冬时而旁征博引,时而插科打诨,妙句频出。听讲学生的情绪,随着他的讲演不断被调动着,时而凝神深思,时而哈哈大笑。不知不觉,就到了下课。
孔磬冬问在座的同学道:“这都是我所理解的爱情观。你们都比我年轻,不知道现在年轻人都怎么看待爱情?有没有人说说看。”
这时一个男生高高举手,马上就得到了发言的机会,他拿着话筒道:“我觉得金庸把传统爱情刻画得很完美,但是现代人的自由恋爱,还是要看大先生。他的《伤逝》里,子君和涓生……”
这时候有认识的就在窃窃私语道:“这个是丛治晨,中文02级的,平时就可能说了……”
没多久,丛治晨发言完毕,同学都热烈鼓掌。孔磬冬道:“小丛的发言不错。其实传统的爱情与自由恋爱并不是矛盾对立,让它们看起来显得不一样的,其实是不同时代的道德观……”
孔磬冬忽然用大眼一瞟,又用小眼聚焦,终于确认了坐在后排阶梯上的是张潮,立刻就道:“张潮,你对爱情怎么看?”
教室里密密匝匝的议论声一下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张潮。
张潮不好意思地接过传递过来的话筒,整理了一下思路,才站起来说道:“我觉得无论是金庸还是大先生,大部分文学作品中对爱情的描写无论多么美好,都太过于沉重了。我认为,爱情虽然是男女之间——嗯,当然也有可能是非男女之间……”
教室里都哄笑起来,张潮等了一会儿才继续说道:“……的一种羁绊。但它不应该如此沉重。责任不能定义爱情,付出也不能定义爱情,法律当然更不能定义爱情。爱情,应该有一种无所事事、无所用心的轻盈……”
随着张潮的回答,教室里的嗡嗡声也越来越多,大家都在讨论这种有些特别的爱情观念。
等张潮发言完毕,放下话筒的时候,不知从哪里传来一个女生的声音:“这就是说你不想负责吗?”
张潮:“……!?”
接着立刻有一个男生,用不知是赞叹还是批判的奇妙语气说了一句:
“不愧是张潮,我们燕大第一负心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