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摆摆手道:“不折腾了,反正我国内也有一堆事。米国又不是茅厕,不去还能憋死不成?”
一句话倒把许蕊雅闹得了大红脸,张潮不好意思地道:“话糙了点,别介意。——哦,你要是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就说,不用这样绕弯。”
许蕊雅小声问道:“你真不去了?听说能被那个‘国际写作计划’邀请的都是大作家呢……”
张潮开玩笑道:“美使馆那边上门用轿子抬我我就去。‘国际写作计划’也没那么夸张——IWP早期就是一个世界作家难民收容所。不少受到邀请的作家都是国内正在打仗或者饥荒,要么就是政局不稳。
通过这个计划,可以提供机票让他们去米国避避难,然后提供3个月的伙食费和住所,让他们有个过渡,方便后面申请绿卡。只不过因为创办者是华裔,所以80年代开始陆港台的作家被邀请得比较多而已。”
许蕊雅有些失望,但是旋即又问道:“我说了,你真的可以帮我?”
张潮点点头道:“你说吧,大忙可能帮不上,小忙还是没问题的。”
许蕊雅道:“那我说了——你们公司那个,那个Marberionius,现在还是单身?”
张潮:“Who?”
当天下午,张潮就把情况和燕大中文系里做了说明,让他们尽快回函告知IWP方面,自己因为签证问题无法前往,让他们另外再邀请其他中国作家。
曹文宣等人也没有料到会发生这种事,这几年对米国对中国学生的签证一向放的比较宽松,拒签的情况很少。
但是事已至此,也只能给人家发函了。
拒签的事,张潮很快就抛到了脑后,一心扑在期末考试和作业上,终于在7月初顺利完成了自己大学第一学年。
这期间IWP方面负责和国内对接的工作人员,专门从美国给他打过来一个电话,提醒他这个月还可以再试试签证,说不定就过了。
张潮非常不耐烦地回绝道:“热脸贴冷屁股的事我不做,谁爱去谁去。”说罢就挂了电话。
他已经做好计划了,放假了就去一趟沪上,和《新芽》杂志一块完成《青春派》的期刊刊号申请材料,这是他不盯着不放心;
然后回福海一趟,陪父母住上半个月,8月份再回燕京。
谁有闲工夫耗在排队3小时、拒签1分钟这种操蛋事上?多跑两趟天通苑不香吗?
就在收拾行李的时候,门口的门铃响了,张潮去开了门,只见门口站着两个西装革履的外国人,还有两个中国人。
张潮一时间也搞不清啥情况,但其中一个看起来是头的外国人很快用颇为流畅的汉语自我介绍道:“张潮先生您好,我是美使馆负责签证的史密斯·李,这位是我的同事丹尼尔,这位是爱荷华大学IWP的杨宇哲,这位是燕大国际交流处的刘干事。”
张潮疑道:“我签证你们不是已经拒了?又来干嘛?”
史密斯·李道:“实在抱歉,拒绝您的签证,完完全全是一个误会——呃,我们可以进去聊吗?”
张潮想了想,先查看几人的证件,再打电话给燕大的国家交流处,确认了那位刘干事的身份,才把四人让进了屋子。
坐定之后,杨宇哲先开口道:“自从您因为签证问题拒绝参加IWP以后,我们认为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所以这次特地赶来,就是为了打消您对我们的误解。”
史密斯·李也说道:“之前您的签证被拒,属于操作不当,我们也希望弥补一下过错。我的同事,会为您重新办理签证手续。”(专门查了下,确实有签证官上门服务,不过美国的就别想了)
张潮看看两人,忽然笑道:“你们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接受?”
这下气氛就尴尬了,国家交流处的刘干事道:“张潮同学,燕大还是很希望你去的,不仅可以让你……”
张潮打断他道:“是可以让我的书卖100、200万本?还是可以让我编剧的电影票房卖到8000万?”
刘干事一下被噎住了,两个米国人也面面相觑,杨宇哲讪讪地笑道:“当然不行——但这不是钱的事……”
张潮笑道:“那看来米国签也没有那么神奇嘛?你们不是怀疑我有移民倾向么,我移去米国米国总得给我点好处吧?”
这天,一下就被聊死了。
几人又坐了一会儿,见张潮始终没有动摇,只好告辞,出门前史密斯·李还是对张潮道:“如果您后续想办理赴美签证手续了,随时和我联系。”然后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
第二天,张潮就把许蕊雅叫到燕大见面,忍住自己的火气道:“你还真让美使馆上门拿轿子抬我了?很抱歉,他们空手而归了。所以这个人情我可不认!你和马伯慵的事情是你们两个的事,既用不着谢我,更没必要这么大阵仗。”
许蕊雅却莫名其妙道:“什么美使馆?什么轿子?”
张潮见她一脸茫然,疑道:“昨晚那几个人上我那儿,不是你家里在背后推动的?”然后把事情大概地说了一下。
许蕊雅听完更加懵了,不过坚决否认道:“我家里哪有那个能量,能使得动使馆的人?我是在为你的签证努力,不过是另外一回事。”
张潮一愣道:“我误会你了?那昨晚……”
许蕊雅掏出一个信封道:“昨晚怎么回事我不知道。但这封信,你自己看吧!”
张潮打开信封,只见里面是一封中英文双语的邀请函,发函方是一家名为“Simon & Schuster”的出版商,邀请他到米国,商讨作品在米国出版事宜。
张潮问道:“这是……?”
许蕊雅道:“Simon & Schuster是米国最大的出版商之一。我把你的《大医》翻译了几个片段,连同你的简介,一同发送给了他们负责著作引进的负责人。这是前天收到的回复邮件,你今天不来找我,我还要来找你呢。”
张潮疑道:“你翻译的?你才多大,怎么可能引起他们的重视?”
许蕊雅把头一扬,道:“我当然不行,但是这是我让我爷爷用他的名义发的。”
张潮问道:“你爷爷?我记得你也走读,你住哪里?”
许蕊雅道:“燕大,畅春园。”
“你爷爷是?”
“许渊沖啊,你听说过吗?”
……张潮怎么可能没听说过,他穿越前几年,这位大翻译家刚刚以百岁高龄辞世,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了许久,是那年高考作文的热门人物素材之一。
而与此同时,美使馆里,史密斯·李正在承受来自大洋彼岸的怒火:
“你这个蠢货,你知道张潮在中国年轻人里的影响有多大吗?他是我们计划里重要的组成部分!让他对我们米国有向往,来我们米国呼吸自由的空气,才能让他认可、亲近我们!你们把一切都搞砸了!”
史密斯欲哭无泪,谁能想到原本肯定能通过的签证,因为张潮自己的福海户籍给搅黄了……
一句话倒把许蕊雅闹得了大红脸,张潮不好意思地道:“话糙了点,别介意。——哦,你要是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就说,不用这样绕弯。”
许蕊雅小声问道:“你真不去了?听说能被那个‘国际写作计划’邀请的都是大作家呢……”
张潮开玩笑道:“美使馆那边上门用轿子抬我我就去。‘国际写作计划’也没那么夸张——IWP早期就是一个世界作家难民收容所。不少受到邀请的作家都是国内正在打仗或者饥荒,要么就是政局不稳。
通过这个计划,可以提供机票让他们去米国避避难,然后提供3个月的伙食费和住所,让他们有个过渡,方便后面申请绿卡。只不过因为创办者是华裔,所以80年代开始陆港台的作家被邀请得比较多而已。”
许蕊雅有些失望,但是旋即又问道:“我说了,你真的可以帮我?”
张潮点点头道:“你说吧,大忙可能帮不上,小忙还是没问题的。”
许蕊雅道:“那我说了——你们公司那个,那个Marberionius,现在还是单身?”
张潮:“Who?”
当天下午,张潮就把情况和燕大中文系里做了说明,让他们尽快回函告知IWP方面,自己因为签证问题无法前往,让他们另外再邀请其他中国作家。
曹文宣等人也没有料到会发生这种事,这几年对米国对中国学生的签证一向放的比较宽松,拒签的情况很少。
但是事已至此,也只能给人家发函了。
拒签的事,张潮很快就抛到了脑后,一心扑在期末考试和作业上,终于在7月初顺利完成了自己大学第一学年。
这期间IWP方面负责和国内对接的工作人员,专门从美国给他打过来一个电话,提醒他这个月还可以再试试签证,说不定就过了。
张潮非常不耐烦地回绝道:“热脸贴冷屁股的事我不做,谁爱去谁去。”说罢就挂了电话。
他已经做好计划了,放假了就去一趟沪上,和《新芽》杂志一块完成《青春派》的期刊刊号申请材料,这是他不盯着不放心;
然后回福海一趟,陪父母住上半个月,8月份再回燕京。
谁有闲工夫耗在排队3小时、拒签1分钟这种操蛋事上?多跑两趟天通苑不香吗?
就在收拾行李的时候,门口的门铃响了,张潮去开了门,只见门口站着两个西装革履的外国人,还有两个中国人。
张潮一时间也搞不清啥情况,但其中一个看起来是头的外国人很快用颇为流畅的汉语自我介绍道:“张潮先生您好,我是美使馆负责签证的史密斯·李,这位是我的同事丹尼尔,这位是爱荷华大学IWP的杨宇哲,这位是燕大国际交流处的刘干事。”
张潮疑道:“我签证你们不是已经拒了?又来干嘛?”
史密斯·李道:“实在抱歉,拒绝您的签证,完完全全是一个误会——呃,我们可以进去聊吗?”
张潮想了想,先查看几人的证件,再打电话给燕大的国家交流处,确认了那位刘干事的身份,才把四人让进了屋子。
坐定之后,杨宇哲先开口道:“自从您因为签证问题拒绝参加IWP以后,我们认为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所以这次特地赶来,就是为了打消您对我们的误解。”
史密斯·李也说道:“之前您的签证被拒,属于操作不当,我们也希望弥补一下过错。我的同事,会为您重新办理签证手续。”(专门查了下,确实有签证官上门服务,不过美国的就别想了)
张潮看看两人,忽然笑道:“你们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接受?”
这下气氛就尴尬了,国家交流处的刘干事道:“张潮同学,燕大还是很希望你去的,不仅可以让你……”
张潮打断他道:“是可以让我的书卖100、200万本?还是可以让我编剧的电影票房卖到8000万?”
刘干事一下被噎住了,两个米国人也面面相觑,杨宇哲讪讪地笑道:“当然不行——但这不是钱的事……”
张潮笑道:“那看来米国签也没有那么神奇嘛?你们不是怀疑我有移民倾向么,我移去米国米国总得给我点好处吧?”
这天,一下就被聊死了。
几人又坐了一会儿,见张潮始终没有动摇,只好告辞,出门前史密斯·李还是对张潮道:“如果您后续想办理赴美签证手续了,随时和我联系。”然后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
第二天,张潮就把许蕊雅叫到燕大见面,忍住自己的火气道:“你还真让美使馆上门拿轿子抬我了?很抱歉,他们空手而归了。所以这个人情我可不认!你和马伯慵的事情是你们两个的事,既用不着谢我,更没必要这么大阵仗。”
许蕊雅却莫名其妙道:“什么美使馆?什么轿子?”
张潮见她一脸茫然,疑道:“昨晚那几个人上我那儿,不是你家里在背后推动的?”然后把事情大概地说了一下。
许蕊雅听完更加懵了,不过坚决否认道:“我家里哪有那个能量,能使得动使馆的人?我是在为你的签证努力,不过是另外一回事。”
张潮一愣道:“我误会你了?那昨晚……”
许蕊雅掏出一个信封道:“昨晚怎么回事我不知道。但这封信,你自己看吧!”
张潮打开信封,只见里面是一封中英文双语的邀请函,发函方是一家名为“Simon & Schuster”的出版商,邀请他到米国,商讨作品在米国出版事宜。
张潮问道:“这是……?”
许蕊雅道:“Simon & Schuster是米国最大的出版商之一。我把你的《大医》翻译了几个片段,连同你的简介,一同发送给了他们负责著作引进的负责人。这是前天收到的回复邮件,你今天不来找我,我还要来找你呢。”
张潮疑道:“你翻译的?你才多大,怎么可能引起他们的重视?”
许蕊雅把头一扬,道:“我当然不行,但是这是我让我爷爷用他的名义发的。”
张潮问道:“你爷爷?我记得你也走读,你住哪里?”
许蕊雅道:“燕大,畅春园。”
“你爷爷是?”
“许渊沖啊,你听说过吗?”
……张潮怎么可能没听说过,他穿越前几年,这位大翻译家刚刚以百岁高龄辞世,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了许久,是那年高考作文的热门人物素材之一。
而与此同时,美使馆里,史密斯·李正在承受来自大洋彼岸的怒火:
“你这个蠢货,你知道张潮在中国年轻人里的影响有多大吗?他是我们计划里重要的组成部分!让他对我们米国有向往,来我们米国呼吸自由的空气,才能让他认可、亲近我们!你们把一切都搞砸了!”
史密斯欲哭无泪,谁能想到原本肯定能通过的签证,因为张潮自己的福海户籍给搅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