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建设之所以难,因为它是隐形的东西,没有办法通过什么仪器去检验,甚至通过观察言行也不完全能得准确的答案。除了无法检验之外,还有两件事情也是很难办的。
第一件就是怎么让成员接受复兴会的理念和思想,后世赤色党通过没完没了的会议、整风等来完全思想统一的,这个办法短期有用长期却会失效,在领导拿着完全是秘书写就的稿子开始长篇大论的时候,下面的人早已经心猿意马了;至于整风等办法在很多时候还是有必要的,在进行革命的过程中,总是有人会叉入别道,这些人就应该完全剔除出去,可这整风说到底还是会员的思想建设没有到位,真的要到位了,那还要什么整风。
思想建设第二难办的事情,就是解释复兴会本身。作为一个政党,他是像人一样有生命的,既然有生命,那么他就必须解释“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太祖的话犹在耳边。但很多人在读这句名言的时候都忘记了他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是谁?”。如果没有确定“我是谁”,那么就没有办法确定“谁不是我”。朋友和敌人都是在“不是我”之中,因此,革命的首要问题不是分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而是明白“我是谁?”
而要明白“我是谁?”那又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从那里来?”或者通俗的说——我代表谁。“我是谁”和“我代表谁”其实是一个问题,按照麦克斯的理论,社会是有阶级的,你来自哪个阶级,就自然会代表哪个阶级,如此分析,那么“我是谁?”这个问题就很好理解了。可是,对于复兴会来说,按照这个逻辑分析,那么得出的答案就有些荒谬了,复兴会的成员基本是知识分子,是热血书生,这里面除了商业系统的陆行工厂有童工入会,其他95%是知识分子。
凭借知识分子能建设好中国吗?杨锐觉得很难,不是因为这部分人不优秀,而是因为其太优秀而很容易被社会大众所孤立,而且这种优秀说到底也只是说个人素质很优秀,不是说他们是完美的革命家、政治家。解构剖析的去看,复兴会就是一小撮先进的、优秀的、被爱国主义洗脑的知识分子在造反,其和其他组织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有一个盈利丰厚的商业系统支撑,其指挥的军队,说到底——除了基层士官外——就是一支雇佣军。如果哪一天商业系统崩溃,薪资无法发放,那么这支军队散伙的可能性很大,不要说像老八路军,就是比瑞金的红小兵都不如。
既然无法从“从哪里来?”推导出“我是谁?”,那么只有泛指了。复兴会的定义是:复兴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富强中国、复兴华夏事业的领导核心;其代表中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复兴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很简单的一句话,杨锐以前看赤色党党章的时候从来都是略过的,但就是这么一句简短的话,就完全解释了“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三个关键问题。以此为纲,那么复兴会的短中长三期目标也很清晰了。短期目标是政权革命,即通过武装斗争,取得中国或者中国大部分省份政治权力,以这个目标看,农民和会党是朋友,大多数开明士绅阶层也是朋友,满清系统里的少数官员和新军是朋友,沪上、汉口、天津等大的通商口岸的工人也是朋友。至于其他的革命党,就不是朋友这么单纯的关系了,和以上人那些可以纳入复兴会的人相比,他们也是革命党,有枪有军队。要想革命后集权,那么现在就要提防,而且也只能提防而已,真要和他们火并一次,那么会内会外都无法接受。
夺取政权是短期目标,而中期目标则是经济革命,或者说是经济改革。这改革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土地改革,其二是经济运行机制改革。土地是财富的来源,不从土地上改革无助于经济良性发展。当然,按照现实情况看,未来的土改不可能很剧烈,先不说这时代的人口以及土地集中不如后世那么严重,光是复兴会自身的力量就很不足,后世赤色党在建国的时候已经有六百多万党员,其中很多都是经过多年战争磨练的,这样的人拉一个出来就能当一个排用,而复兴会在建国的时候有二十万合格的党员杨锐就要笑了。
除了土地改革,经济运行机制改革也是经济改革的重点,什么是经济运行机制,在杨锐看来就是金融(货币)、财政、税务、法律、政府政策五个方面,这其中又以货币和税务最难。要让几千年用惯了银钱的中国人用纸币还是有些困难的,更困难的是中国货币主权早已经被外资银行侵占了,要想夺回来那就得大费周章。不过这些都还是相对简单的,最难的是税务改革,农业税因为要重新丈量土地,换做其他时候是要爆发民乱的,但是如果和土地改革结合起来困难就很小了。至于关税可就更头大了,这中国关税从设立开始就是英国人在控制,后世好像是在1930年左右才关税自主的,这个时间太长了,杨锐可等不及。没有关税的保护,稚嫩的民族工业就是渣渣,根本无法成长。
在政权革命和经济改革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复兴华夏文明,至于这个纯粹形而上的议题,杨锐是毫无构想的,同时这个工作不是短期能完成的,两千多年的帝制惯性下要想改变中国的文化估计需要一两百年,杨锐猜测自己这代人能做的只是标出方向。
自从去了东北之后,杨锐就不断的把他对于革命的思考通过信件传到沪上,然后经章太炎、蔡元培、钟观光、王季同、虞自勋、徐华峰几人的讨论、修正后再送到万安里的复兴会总部,把这些枯燥的东西重新编辑、完善,作为党内指导文件。同时再以这种精神为主导,创作一些、评书、戏曲、歌曲等大众喜闻乐见的东西。有道是文以载道,后世好莱坞在电影不断宣扬美国文化一样,通过文艺这样的洗脑方式才是最有效的,而不是开会。
通过万安里总部,表述腐败的满清是洋人傀儡,全中国知识青年团结起来才能复兴中国的文艺作品已经出了不少。短篇不计,长篇的有射雕英雄传和官场现形记两部,当然,射雕的整个故事框架都做了修过,虽然和原著文风上有些差异,但是这本是白话文写的,对一般老百姓而言不成问题,并且这还改编成了评书,主要目标是人民大众;戏剧除了改变原有传统戏目之外,又新编了不少西洋话剧和杨锐所说描述的小品,特别是现在复兴军在东北抗俄,战地日记里很多小战斗都可以拿出来编成戏剧的。
在如此多的文艺作品的熏陶下,在东北荒原上残破的复兴军战旗号召下,“参加复兴会,打到东北去”已经成了一种新潮流,全中国的热血青年都往沪上而来,齐齐住到了租界的龙门客栈,客栈一百多间客房住满之后便住在旁边的旅社内。而住在客栈里的青年们,则会在客栈房间里找到一份表格,如果其按照表格填写并寄到指定地点的话,那么通过审查之后就会进入一个学校。
在学校里,在上课的同时他们将会被考察,并按照能力和可靠程度分成两块:不清楚底细却有能力的人一般进入建设体系,基本是留学为主;通过各地的教育会的情报网——这些学生基本都是上过学堂的,通过当地的学堂还是能了解很多事情——可以证实是可靠的人,一般进入革命体系,成为三年期的预备会员,基本是读军校或者入文职;至于那些不去留学却又无法确定其可靠度的,一般会派到国内各地进行革命宣传工作,感觉可靠的再成为预备会员。当然,成为预备会员之前基本都是单线和总部联系,对于复兴会的其他事情一无所知。
以前是发愁没有会员,现在每个月却有一两百人来投奔,虽然这一两百人里面很多人对如何革命一无所知,但这些人毅力是有的,毕竟能离家投身革命,这勇气还是不小。只是要把这些稚气未脱的学生养成干练、坚定的革命党人还是要很多时日的。
王季同坐在万安里四楼的办公室里,翻阅着新到的各类文件。虽然在杨锐的熏陶下,总部的文件也按照重要性和紧急性分成四类,但他还是觉得很忙,近期除了入会者众多之外,立足于沪上的宣传体系建设和金融体系开始被提上日程。思想教育工作是复兴会工作的重点,而宣传系统,则是复兴会的喉舌,沪上建立广播网和发行报纸的事情已经开始准备,特别是报纸,初步是将原来蔡元培办的警钟日报重新改版。不过为了不和当初苏报一样被满清查封,革命性必须降低,娱乐性,特别是借助这种新文体,和风细雨的宣传革命,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的思想还是很有必要的。还有就是金融体系建设,上半年在美国订购的印刷机到了,工厂已经基本建好,组建银行的事情被提上日程,现在整个租界基本都是洋人的银行,至于华人的,除了中国通商银行之外,就只有钱庄了,因此要招募金融人才还是很难的。
除了金融人才之外,货币也是重要的。货币在很多情况下是比法律都更为重要的东西,特别是在一个法制社会里,它就是最大的权利。正如梅耶罗斯柴尔德所说,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真正的要在复兴会控制区内行使权力,除了政治权力要被复兴会所控制外,货币也必须是为复兴会所掌握。这个思路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实施起来还是有很多困难的。货币说到底其实还是信用,特别是没有政府担保的纸质货币,要想建立信用有两个关键:可以随时提供兑换,并且遍及控制区的银行营业网点是一个关键,另外一个关键就是新组建的农贸公司是另外一个关键。
银钱的不便性大家早就知道,早在几年前东北便有盛京华丰官贴局和盛京华盛官钱局,这两局发行的官贴在东北还是占有主导地位的。只是在庚子年的时候,户部银库及官钱银号被俄国人洗劫一空,直到去年在奉天将军增琪的哀求下,才把官钱局所在让了出来,重新发行奉钱票、银两票、龙元票,只是官钱局被洗劫之后,库银几无,信用有限,加上俄日开战,商业萧条不说,双方在东北强买货物都只给本国货币,俄国还好,给的是羌帖——卢布,日本人更狠,只给垃圾一般的军票。这样的情况下官贴是无法如之前那样重新在东北获得主导地位的。而杨锐则是想趁此把自己货币的范围扩大,不但在东边道发现,在整个辽宁,甚至东北都要推广。
待到十点一刻,他的助理俞子夷敲门之后,在门外道:“先生,已经十点一刻了。今天十点半要在印钞厂见谢先生的。”
王季同闻言道:“好,我马上就出来。”说完就把文件小心的放好,起身而去。
沪上开钱庄票号的人不少,但是真正懂这银行的华人还是稀少的。几经介绍,最后找到的时北市钱业公会的谢纶辉,此人出身余姚泗门,是当地的望族,在沪上钱业摸爬数十年之后已经是北市钱业会馆总董了。盛宣怀领头组建的中国通商银行虽说找了一个美国人大班,但平时一些重要决策,还是由陈笙郊、谢纶辉几人制定的。
鉴于复兴会和商务印书馆的良好关系,印钞厂设在教堂路,也就是后世江西路的德昌里。旁边就是商务印书馆的印刷厂,而且教堂路都是钱庄,号称是沪上的华尔街。王季同到德昌里不久,谢纶辉就到了。见礼之后,谢纶辉又介绍自己的两个儿子,其实两人王季同都是认识,他们都在教育会办的特别培训班里上课——为了培养复兴会的经济人才,杨锐把教材里一些较为先进的内容理了出来,办了个内部培训班,本不收外人,但耐不住虞洽卿的死磨,很多沪上的浙江籍子弟也加了进去——大一点的叫谢韬甫,小一点的叫谢光甫,两人都在父亲的钱庄里帮忙,他们还有个哥哥早年去了英国游学,至今未归。
见礼之后经过几道关卡,在负责人张坤带领下众人进入车间,其实也不是进入车间,而是沿着车间里的一道装了一排玻璃窗的走廊参观。最先入眼的是湿纸车间,里面有煮布池、洗布机、压布机等,印钞纸十张一打,夹在湿布中间使其湿润,为了保证纸张湿度均匀,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翻倒,等到达一定的湿度之后,才被送往印刷车间。凹版印刷显然要比其他印刷方式麻烦,每台凹印机都要三个人伺候,一人上墨,一人擦板,一人上纸取纸。印刷好的钞纸装入铁丝笼到烘干室内烘干,之后便用压光机反复压平,最后是检封、印号、裁切、差码、封包装箱等。
谢纶辉在钱庄里还是见过木雕版和石版印刷的,初次见到雕刻凹版印刷,见着印钞厂的规制有些惊奇,他拿着印好的一元纸币对着光看了看,叹道:“这钞纸印的纹路清晰,凹凸有致,甚难伪造,还是洋人的技艺更精深啊。”
王季同笑道:“哎。这样印出来的纸钞确实难以伪造,只是成本颇高,不光建厂卖机器改厂房一共花了四十多万,就是日常印成本也要比一般的石版印要高许多倍。光是那擦版的棉布每个月就要几百块。这样印出来的小钞,还是要亏不少的。”
谢纶辉倒是不这样看,“小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这纸钞印的精美,难以伪造可就等于比其他票子更有信用,更有信用那么自然接受的人就多了,再则没有伪钞那么银行损失也小。对于钱庄来说,纸钞的本不是大事,利钱才是大事,有道是头发丝栓金元宝,有存有贷方能生财。”谢纶辉在钱业打磨几十年,见识的伪钞可不少,每次一见损失都颇大。
王季同经过大半年的学习,数学精深的他也明白这钱业里的道道,这纸币的成本再高,也要比铜元低多了。刚才只是自谦罢了。谢纶辉是老前辈了,不据傲是应该的。(未完待续。)
第一件就是怎么让成员接受复兴会的理念和思想,后世赤色党通过没完没了的会议、整风等来完全思想统一的,这个办法短期有用长期却会失效,在领导拿着完全是秘书写就的稿子开始长篇大论的时候,下面的人早已经心猿意马了;至于整风等办法在很多时候还是有必要的,在进行革命的过程中,总是有人会叉入别道,这些人就应该完全剔除出去,可这整风说到底还是会员的思想建设没有到位,真的要到位了,那还要什么整风。
思想建设第二难办的事情,就是解释复兴会本身。作为一个政党,他是像人一样有生命的,既然有生命,那么他就必须解释“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太祖的话犹在耳边。但很多人在读这句名言的时候都忘记了他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是谁?”。如果没有确定“我是谁”,那么就没有办法确定“谁不是我”。朋友和敌人都是在“不是我”之中,因此,革命的首要问题不是分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而是明白“我是谁?”
而要明白“我是谁?”那又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从那里来?”或者通俗的说——我代表谁。“我是谁”和“我代表谁”其实是一个问题,按照麦克斯的理论,社会是有阶级的,你来自哪个阶级,就自然会代表哪个阶级,如此分析,那么“我是谁?”这个问题就很好理解了。可是,对于复兴会来说,按照这个逻辑分析,那么得出的答案就有些荒谬了,复兴会的成员基本是知识分子,是热血书生,这里面除了商业系统的陆行工厂有童工入会,其他95%是知识分子。
凭借知识分子能建设好中国吗?杨锐觉得很难,不是因为这部分人不优秀,而是因为其太优秀而很容易被社会大众所孤立,而且这种优秀说到底也只是说个人素质很优秀,不是说他们是完美的革命家、政治家。解构剖析的去看,复兴会就是一小撮先进的、优秀的、被爱国主义洗脑的知识分子在造反,其和其他组织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有一个盈利丰厚的商业系统支撑,其指挥的军队,说到底——除了基层士官外——就是一支雇佣军。如果哪一天商业系统崩溃,薪资无法发放,那么这支军队散伙的可能性很大,不要说像老八路军,就是比瑞金的红小兵都不如。
既然无法从“从哪里来?”推导出“我是谁?”,那么只有泛指了。复兴会的定义是:复兴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富强中国、复兴华夏事业的领导核心;其代表中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复兴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很简单的一句话,杨锐以前看赤色党党章的时候从来都是略过的,但就是这么一句简短的话,就完全解释了“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三个关键问题。以此为纲,那么复兴会的短中长三期目标也很清晰了。短期目标是政权革命,即通过武装斗争,取得中国或者中国大部分省份政治权力,以这个目标看,农民和会党是朋友,大多数开明士绅阶层也是朋友,满清系统里的少数官员和新军是朋友,沪上、汉口、天津等大的通商口岸的工人也是朋友。至于其他的革命党,就不是朋友这么单纯的关系了,和以上人那些可以纳入复兴会的人相比,他们也是革命党,有枪有军队。要想革命后集权,那么现在就要提防,而且也只能提防而已,真要和他们火并一次,那么会内会外都无法接受。
夺取政权是短期目标,而中期目标则是经济革命,或者说是经济改革。这改革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土地改革,其二是经济运行机制改革。土地是财富的来源,不从土地上改革无助于经济良性发展。当然,按照现实情况看,未来的土改不可能很剧烈,先不说这时代的人口以及土地集中不如后世那么严重,光是复兴会自身的力量就很不足,后世赤色党在建国的时候已经有六百多万党员,其中很多都是经过多年战争磨练的,这样的人拉一个出来就能当一个排用,而复兴会在建国的时候有二十万合格的党员杨锐就要笑了。
除了土地改革,经济运行机制改革也是经济改革的重点,什么是经济运行机制,在杨锐看来就是金融(货币)、财政、税务、法律、政府政策五个方面,这其中又以货币和税务最难。要让几千年用惯了银钱的中国人用纸币还是有些困难的,更困难的是中国货币主权早已经被外资银行侵占了,要想夺回来那就得大费周章。不过这些都还是相对简单的,最难的是税务改革,农业税因为要重新丈量土地,换做其他时候是要爆发民乱的,但是如果和土地改革结合起来困难就很小了。至于关税可就更头大了,这中国关税从设立开始就是英国人在控制,后世好像是在1930年左右才关税自主的,这个时间太长了,杨锐可等不及。没有关税的保护,稚嫩的民族工业就是渣渣,根本无法成长。
在政权革命和经济改革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复兴华夏文明,至于这个纯粹形而上的议题,杨锐是毫无构想的,同时这个工作不是短期能完成的,两千多年的帝制惯性下要想改变中国的文化估计需要一两百年,杨锐猜测自己这代人能做的只是标出方向。
自从去了东北之后,杨锐就不断的把他对于革命的思考通过信件传到沪上,然后经章太炎、蔡元培、钟观光、王季同、虞自勋、徐华峰几人的讨论、修正后再送到万安里的复兴会总部,把这些枯燥的东西重新编辑、完善,作为党内指导文件。同时再以这种精神为主导,创作一些、评书、戏曲、歌曲等大众喜闻乐见的东西。有道是文以载道,后世好莱坞在电影不断宣扬美国文化一样,通过文艺这样的洗脑方式才是最有效的,而不是开会。
通过万安里总部,表述腐败的满清是洋人傀儡,全中国知识青年团结起来才能复兴中国的文艺作品已经出了不少。短篇不计,长篇的有射雕英雄传和官场现形记两部,当然,射雕的整个故事框架都做了修过,虽然和原著文风上有些差异,但是这本是白话文写的,对一般老百姓而言不成问题,并且这还改编成了评书,主要目标是人民大众;戏剧除了改变原有传统戏目之外,又新编了不少西洋话剧和杨锐所说描述的小品,特别是现在复兴军在东北抗俄,战地日记里很多小战斗都可以拿出来编成戏剧的。
在如此多的文艺作品的熏陶下,在东北荒原上残破的复兴军战旗号召下,“参加复兴会,打到东北去”已经成了一种新潮流,全中国的热血青年都往沪上而来,齐齐住到了租界的龙门客栈,客栈一百多间客房住满之后便住在旁边的旅社内。而住在客栈里的青年们,则会在客栈房间里找到一份表格,如果其按照表格填写并寄到指定地点的话,那么通过审查之后就会进入一个学校。
在学校里,在上课的同时他们将会被考察,并按照能力和可靠程度分成两块:不清楚底细却有能力的人一般进入建设体系,基本是留学为主;通过各地的教育会的情报网——这些学生基本都是上过学堂的,通过当地的学堂还是能了解很多事情——可以证实是可靠的人,一般进入革命体系,成为三年期的预备会员,基本是读军校或者入文职;至于那些不去留学却又无法确定其可靠度的,一般会派到国内各地进行革命宣传工作,感觉可靠的再成为预备会员。当然,成为预备会员之前基本都是单线和总部联系,对于复兴会的其他事情一无所知。
以前是发愁没有会员,现在每个月却有一两百人来投奔,虽然这一两百人里面很多人对如何革命一无所知,但这些人毅力是有的,毕竟能离家投身革命,这勇气还是不小。只是要把这些稚气未脱的学生养成干练、坚定的革命党人还是要很多时日的。
王季同坐在万安里四楼的办公室里,翻阅着新到的各类文件。虽然在杨锐的熏陶下,总部的文件也按照重要性和紧急性分成四类,但他还是觉得很忙,近期除了入会者众多之外,立足于沪上的宣传体系建设和金融体系开始被提上日程。思想教育工作是复兴会工作的重点,而宣传系统,则是复兴会的喉舌,沪上建立广播网和发行报纸的事情已经开始准备,特别是报纸,初步是将原来蔡元培办的警钟日报重新改版。不过为了不和当初苏报一样被满清查封,革命性必须降低,娱乐性,特别是借助这种新文体,和风细雨的宣传革命,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的思想还是很有必要的。还有就是金融体系建设,上半年在美国订购的印刷机到了,工厂已经基本建好,组建银行的事情被提上日程,现在整个租界基本都是洋人的银行,至于华人的,除了中国通商银行之外,就只有钱庄了,因此要招募金融人才还是很难的。
除了金融人才之外,货币也是重要的。货币在很多情况下是比法律都更为重要的东西,特别是在一个法制社会里,它就是最大的权利。正如梅耶罗斯柴尔德所说,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真正的要在复兴会控制区内行使权力,除了政治权力要被复兴会所控制外,货币也必须是为复兴会所掌握。这个思路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实施起来还是有很多困难的。货币说到底其实还是信用,特别是没有政府担保的纸质货币,要想建立信用有两个关键:可以随时提供兑换,并且遍及控制区的银行营业网点是一个关键,另外一个关键就是新组建的农贸公司是另外一个关键。
银钱的不便性大家早就知道,早在几年前东北便有盛京华丰官贴局和盛京华盛官钱局,这两局发行的官贴在东北还是占有主导地位的。只是在庚子年的时候,户部银库及官钱银号被俄国人洗劫一空,直到去年在奉天将军增琪的哀求下,才把官钱局所在让了出来,重新发行奉钱票、银两票、龙元票,只是官钱局被洗劫之后,库银几无,信用有限,加上俄日开战,商业萧条不说,双方在东北强买货物都只给本国货币,俄国还好,给的是羌帖——卢布,日本人更狠,只给垃圾一般的军票。这样的情况下官贴是无法如之前那样重新在东北获得主导地位的。而杨锐则是想趁此把自己货币的范围扩大,不但在东边道发现,在整个辽宁,甚至东北都要推广。
待到十点一刻,他的助理俞子夷敲门之后,在门外道:“先生,已经十点一刻了。今天十点半要在印钞厂见谢先生的。”
王季同闻言道:“好,我马上就出来。”说完就把文件小心的放好,起身而去。
沪上开钱庄票号的人不少,但是真正懂这银行的华人还是稀少的。几经介绍,最后找到的时北市钱业公会的谢纶辉,此人出身余姚泗门,是当地的望族,在沪上钱业摸爬数十年之后已经是北市钱业会馆总董了。盛宣怀领头组建的中国通商银行虽说找了一个美国人大班,但平时一些重要决策,还是由陈笙郊、谢纶辉几人制定的。
鉴于复兴会和商务印书馆的良好关系,印钞厂设在教堂路,也就是后世江西路的德昌里。旁边就是商务印书馆的印刷厂,而且教堂路都是钱庄,号称是沪上的华尔街。王季同到德昌里不久,谢纶辉就到了。见礼之后,谢纶辉又介绍自己的两个儿子,其实两人王季同都是认识,他们都在教育会办的特别培训班里上课——为了培养复兴会的经济人才,杨锐把教材里一些较为先进的内容理了出来,办了个内部培训班,本不收外人,但耐不住虞洽卿的死磨,很多沪上的浙江籍子弟也加了进去——大一点的叫谢韬甫,小一点的叫谢光甫,两人都在父亲的钱庄里帮忙,他们还有个哥哥早年去了英国游学,至今未归。
见礼之后经过几道关卡,在负责人张坤带领下众人进入车间,其实也不是进入车间,而是沿着车间里的一道装了一排玻璃窗的走廊参观。最先入眼的是湿纸车间,里面有煮布池、洗布机、压布机等,印钞纸十张一打,夹在湿布中间使其湿润,为了保证纸张湿度均匀,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翻倒,等到达一定的湿度之后,才被送往印刷车间。凹版印刷显然要比其他印刷方式麻烦,每台凹印机都要三个人伺候,一人上墨,一人擦板,一人上纸取纸。印刷好的钞纸装入铁丝笼到烘干室内烘干,之后便用压光机反复压平,最后是检封、印号、裁切、差码、封包装箱等。
谢纶辉在钱庄里还是见过木雕版和石版印刷的,初次见到雕刻凹版印刷,见着印钞厂的规制有些惊奇,他拿着印好的一元纸币对着光看了看,叹道:“这钞纸印的纹路清晰,凹凸有致,甚难伪造,还是洋人的技艺更精深啊。”
王季同笑道:“哎。这样印出来的纸钞确实难以伪造,只是成本颇高,不光建厂卖机器改厂房一共花了四十多万,就是日常印成本也要比一般的石版印要高许多倍。光是那擦版的棉布每个月就要几百块。这样印出来的小钞,还是要亏不少的。”
谢纶辉倒是不这样看,“小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这纸钞印的精美,难以伪造可就等于比其他票子更有信用,更有信用那么自然接受的人就多了,再则没有伪钞那么银行损失也小。对于钱庄来说,纸钞的本不是大事,利钱才是大事,有道是头发丝栓金元宝,有存有贷方能生财。”谢纶辉在钱业打磨几十年,见识的伪钞可不少,每次一见损失都颇大。
王季同经过大半年的学习,数学精深的他也明白这钱业里的道道,这纸币的成本再高,也要比铜元低多了。刚才只是自谦罢了。谢纶辉是老前辈了,不据傲是应该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