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看《清末英雄》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贝寿同无法说服李烈祖,最后只得由杨锐亲自来说服了,是以,当天晚上李烈祖就被命令立即赴京——诸事繁杂,杨锐只能让他亲来北京,不过这是公务,而不是解除其职务。
李烈祖收到命令的当天就从扶余坐运输物资的火车南下,当他第二天赶到沈阳时,却看见铁路附属地的上空一个巨大的飞艇正在降落,上白下黑的艇身上,清晰印着代表政府的龙虎兽标记,他忽然记起这好像是总理的飞艇。正当他以为杨锐人到了沈阳时,却听见旁人说道是‘太上皇’、‘总理家室来了’,他让副官细问才知道是朱访绪和程莐以及总理唯一的儿子杨无名来了沈阳。
听到这个消息,李烈祖有些发愣,明白当今战局的他可不像路人一样以为这几位是来慰问的,若是慰问,总理夫人和儿子来沈阳干嘛,这根本就是要与沈阳共存亡的意思。李烈祖忽然被自己的想法震颤,茫然间他开始不知所措,只等副官再三告诉他要出火车站的时候,他却忽然道:“还是回去吧。”
士兵作战不易,前线军官不易,将军们也不易,而身居北京总理府的总理更是不易。都是为国而战,怎么不能互相体谅呢,这便是李烈祖的想法。想到此,他根本就没有出火车站,而是找了一辆往北去的火车,直接便上了车。
李烈祖如此,让来接他的东北战区司令部的人无以应对,本来他的行程是安排好的,那就是直接坐从北京来的飞艇飞回北京,不想他去返身北上了。
当来人把情况汇报给齐清源的时候。他只是一笑,“看来我们的代长官、代司令想通了啊。”
他这边笑,旁边参谋长黄福锦却叹:“他可终于想通了啊!想通就好,想通就好。”
两个中国人叽里咕噜。正在一边的德国总参谋部观察员马克斯.霍夫曼上校有些莫名,他看着明显是如释重负的两人说道:“将军们,前线有什么好消息吗?”
马克斯.霍夫曼上校是复兴军的老朋友了,早在日俄战争的时候,他就是日方的随军观察员。这一次中俄开战,他作为俄国军事专家又跑来东北,想了解改革整顿之后的俄军各方面情况。中俄宣战之后,中德的关系比较复杂,他现在不是作为德国总参谋部军事观察员来沈阳,而是作为复兴军的顾问来沈阳。除他之外,还有上一次日俄战争时的俄方观察员冯.脱夫塔夫中校,以及奥逊总参谋部派来的观察员菲利普.冯.韦斯特米斯上校。
“前线的好消息就是俄国人已经来了,而我们准备把他们引入沈阳。”黄福锦德语也是流利的,“部队缺少枪支和弹药。我们只能用距离换弹药,只要关内以及通化兵工厂生产出足够的步枪和弹药之后,部队就会转入反攻。”
几个洋人从关内过来是知道复兴军弹药情况的,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说,中国缺步枪但不缺弹药,可站在东北军区的角度,步枪和弹药都很缺,南面的盖州防线,炮兵已经要求限制使用炮弹了,幸好迫击炮、掷弹筒、手榴弹这三种是不缺的。要不然真的只能白刃战了。
“黄将军,其实贵国部队应该提前进入反攻,特别是对俄国人,如果不趁现在俄国部队不多的时候歼灭他们。那么俄国军队会越来越多。十年前,日本人就是这样打败他们的,当时战争如果拖到第三年,那么等西部的俄军赶到,一切都已经晚了。”对于俄国最为了解的霍夫曼上校严肃的说道,他对上一次日俄战争记忆犹新。
霍夫曼也许是好心提醒。但在齐清源看来却是祸水东引——因为他的级别,总参在给他命令的时候附带了一句‘以等欧洲剧变’。话虽然只有六个字,但聪明如他却完全明白总参的意思。现在消灭了二十万俄军,那恼羞成怒的沙皇就会调来四十万甚至是一百万俄军,这是眼下的中国难以承受的。让俄军不断的有些小胜利,使沙皇感觉有这二十万人足够对付中国,这才是对东北战区最有利的情形。至于‘欧洲剧变’,齐清源不敢去想,他只希望俄军就只有二十万,而自己能等到最终的反攻时间。
“霍夫曼先生,如果天上能掉下两百五十万发75mm炮弹,那我就能马上反攻。”齐清源看着德国人打趣道。“我们开战之后每门炮准备了一千发炮弹,可现在,开战不到三个月就已经打光了,虽然关内的军工厂在日夜生产,但运不过来。我记得四十多年前普法战争时,贵国军队每只步枪携带了两百发子弹,但六个月的战争每只步枪平均只消耗了五十六发子弹;在日俄战争中,两百发子弹只够一场战役,但到现在,即使每只步枪有一千发子弹,不做限制的射击,几个星期之内子弹就会打光。
这还是子弹,炮弹的数量更为惊人,日俄战争时俄军每门炮平均消耗了七百三十发炮弹——我们也是按照这个标准,也就是每门炮一千发炮弹储备的,但是这个标准即使是节省,四个月之后也储备见底了。如果不力行节省,我想开战一个半月这一千发炮弹就会打光。总的来看,武器越先进,消耗弹药就越庞大,我们对此虽有考虑,但还是考虑的少了。”
齐清源说着的数据,霍夫曼等人用心默计,不知道为什么,对俄军的了解,复兴军似乎永远比他知道的多。
“战前为什么没考虑到要在承德修建第二条铁路呢?”脱夫塔夫中校说道,“这样的话,湖北和山西的炮弹就可以运过来了。”
“可我们又怎么知道日本潜艇会在大年三十偷袭葫芦岛呢?”齐清源拍着脑袋,有些难为情的撒谎,其实也就是霍夫曼这种小兵不知道中国潜艇的航程,德国总参的高层是知道克虏伯出售潜艇航程的,葫芦岛即便是被破坏,舟山基地的潜艇也还是可以进入渤海。
“真是狡诈的日本人。”霍夫曼上校说道。“齐将军,我们现在能去看看钢铁战车吗?我听说东北已经有一个战车师。”
“当然。”齐清源笑道。“下午黄参谋长就将和你们去,装甲师现在的位置正在长春,如果俄国人突破松花江航线,那么他们就将反击。不过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俄国人到现在都还没学会应对堑壕战,阁下可以先去松花江前线看一看,俄国人比想象的虚弱多了。”
齐清源一直在谈笑风生,对俄军不屑一顾,他的轻松很轻易就感染了霍夫曼等人。在几人关注俄军之前。日军的进攻他们是仔细研究过的。辽东的山岭使得日军最擅长的侧翼攻击无效,进攻部队难以逾越那些无法通行的山岭,即便通过,也只是小股部队,可他们对突破整个防线并不能带来多大作用,并且在穿插的时候,这些部队很有可能被地雷、神出鬼没的狙击手吓退。
东北看到的一切,都使得诸人开始相信一句话:那就是当下的战争选择防守是最有利的,特别是对方构筑堑壕布置铁丝网机枪之后的防线更是坚固。要想突破,办法只有两个。一是在步炮协同下用精锐步兵分队进行攻击,二是集中使用战车,让那些铁家伙排着密密麻麻的队列向堑壕驶去——在知道德国的石油产量为十二点一万吨、奥匈石油产量为一百一十万吨之后[ 世界军事后勤史近代部分下策,P187],杨锐开始竭力向德国人推举坦克,不过缺憾的时候,这种武器复兴军是用不上了。
霍夫曼上校对复兴军将一切对自己开放毫无保留极为满意,他感觉中国其实就是德国的准盟友,如果在德奥两国对俄作战中,中国能从东面攻击俄国。那么德国取胜的把握将会成倍提高。他这样想,刚到北京的海因里希亲王也是这样想,不过,和上次他来北京不同。这一次中国人对他极为冷淡,他几次求见杨锐都被拒绝,而后再次求见复兴军总参谋长威廉.雷奥也被拒绝,在他等待的这几天里,甚至有消息说杨锐对总参谋长威廉.雷奥很不满意,有好几次想撤换他。只是碍于从前的友谊,所以一直保留他的位置。
支持俄国再次向东扩张,这是亲英的宰相霍尔维格所竭力主张的,当然总参小毛奇也乐见其成,德国陆军的备战工作已经完成,海军念叨的基尔运河扩建工程也已经竣工,趁着俄军与中国互相宣战,这是最佳的开战时刻。
军人想着趁机开战,可在宰相霍尔维格看来,应该让中俄两国全面交恶,如同上一次日俄战争之后,虚弱的俄军在几年内都无法再行作战,而有着几年缓冲时间的德国,可以改善与英国的关系,甚至,为了消除英国的敌意,他还提议将德国海军舰队交给英国海军管辖。
霍尔维格的提议是疯狂的,他的话一出口就遭到军方以及其他大臣的反对,皇帝陛下对此也不赞同,而海因里希亲王瞬间感觉宰相应该要换人了。也许造舰竞赛使得英德两国交恶,但在造舰之前,英德两国的关系也不怎么样。在德国美国等国崛起之后,英国人在世界市场所获得的收益开始下降,原本富裕的他们开始变得贫穷,‘没有德国英国人能生活的更好’的言论被很多英国人所接受,这才是英国敌视德国的深层原因;而海军,那只是诱因而已。
因此,和那些亲英妥协派不同,亲王不认为把原本要在欧洲发生的战争,转移到东方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这只是一种拖延,真正要解决德国‘被包围’的问题,还是要通过战争解决法国;由中国在东面牵制俄国,德国快速击败法国,最后逼迫俄国认输,这才是帝国的最佳选择。抱着这样的想法,海因里希亲王再一次来到远东,他认为这一次中国不会再拒绝与中国结盟,不想连杨锐的面都见不到。
海因里希亲王不被中华总理接见的消息传到各国公使的耳中,美国公使芮丙恩大大松了口气,英国公使朱尔典只呼可惜,如果中德结盟。那么法国将会对中国宣战并出兵中国,以扼杀这个远东不利因素。只是,看来杨竟成还没疯,没有不顾一切的和文明世界为敌。
“我说过。中国人是不会和德国结盟的,特别是这一次,德国人已经出卖了中国,杨竟成只会恼恨德国而不是他交善。”英国公使馆内,法国公使康德先生高兴的说道。任何一个国家和德国交好他都悲哀,任何一个国家和德国交恶他都高兴,在听到海因里希连续求见杨锐被拒绝后,他由衷的高兴。
“也许这只是中国人的策略。”朱尔典吞云吐雾,他对东方还是不太放心。“如果法俄和德国开战的时候,中国忽然再次进攻俄国,那么……”
朱尔典怂恿自己对中国开战不是一次两次了,康德不以为意的道:“我已经拿到了中国人保证,并且他们的总参谋长也将在三个月内更换,我想这已经足够了。爵士。真正的威胁还是在欧洲,还是德国。另外如果我们不制止中俄两国的战争,那么不要多久中国或许会改变策略和德国结盟,这才是我们最担心的。”
康德所说的中国人的保证,是朱尔典未曾听说的,他欣喜道:“这是杨竟成给你保证的?”
“当然。”康德知道自己说了不该说的东西,但又有什么关系呢,“中国人从来都不想和德国结盟,去年海因里希来中国的时候,德国人就提议结盟。但被杨竟成委婉的拒绝了,他们只是商谈了军工贸易,并不是军事协同。这一次德国支持俄国出兵远东,已经使得中德关系无可挽回了。”
“这些也是杨竟成告诉你的?”朱尔典心中澄净。生怕漏掉康德说的每一个字。
“当然。”书呆子康德再次点头,他根本不知道朱尔典是想从他口中套出更多有关中德邦交的情报。“虽然在我看来杨竟成是一个疯子,但他的承诺还是极有信用的,我相信他说的是真的。从现实上考虑也是如此,中德两国隔的太遥远了,他们如果结盟。那只会被我们各个击破,复兴军难道能从远东打到欧洲?我不相信!”
“或许真的是这样。”朱尔典不置可否,“但站在文明世界的立场,中国始终都是一个威胁,而且这种威胁是巨大的,看到城外军营里的那些士兵吗?虽然缺少武器,但中国从来不缺少士兵,他们可以二十个师二十个师的把部队派往前线,整个中国有多少个预备役师我们不知道,但我想那一定是天文数字。”
“所以一定要孤立他,让他不和德国结盟也不和美国结盟。”康德说道,“这两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都会把中国彻底武装起来。我们要做的,是使美国站在我们这边,而德国则要尽力消灭他。”康德说到美国,看了朱尔典一眼再道:“也许,我们应该让出部分利益给美国。”
法国在中国虽然有势力范围,但那是在和越南交界的云贵广西,这些地方美国人想来也来不了,真正要让出利益的是英国,可英国能让吗?他话说完朱尔典沉默良久,康德的建议他没有否认也没有肯定,只是坚持道:“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要摧毁杨竟成政府,不管欧洲怎么样,他始终是一个威胁。”
“我始终认为一旦对中国宣战,那么无从选择之下他一定会和德国结盟。”康德也坚持道:“并且,法国在远东并没有太多的兵力,也没有开战的借口,即使占领南方又怎么样?中国的军工生产根本不在南方,而是在长江以北地区,他的预备役士兵同样来自北中国,战争在短时间内,根本不能给中国带来实质性伤害。”
“开战借口什么时候成为过战争的问题?”朱尔典不屑的笑道,“即使战争不能在短时间威胁北京,但如果整个文明世界都对中国宣战,那么中国的士气就会低落……”
“如果英国宣战的话,那法国将跟随。”康德不礼貌的打断朱尔典,他虽然不是那么的聪明,但英国的打算他是知道的,英国作为日本的盟友不对中国宣战,反而挑动俄法对中国宣战,这根本就是诡计。
他的反驳只让朱尔典一怔。不过康德也不想得罪英国,说完又圆着场子道:“日本人马上就要登陆直隶了,也许,不需要几个月。北京就会被占领,我们谁也不要宣战。”
“也许吧。”朱尔典有些遗憾的道,和欧洲能组建一个反德同盟不同,因为英国在中国的利益太多,无法置身事外。加上欧洲原有的矛盾,他无法在远东顺利组建一个反中同盟,现在只能寄希望于俄国人以及日本人了,可日本人真的能攻入北京吗?
朱尔典的问题也是日本新组建的直隶派遣军司令官黑木为桢大将的问题。对支作战已经有五个月,但陆军依旧被支那人堵在辽东以及辽东半岛以南地区不得寸进。重炮的轰击、无边无际的决死冲锋,都不能撼动支那军阵地分毫。
铳剑道高手山田虎夫被支那军一个营长击败,他临终时的遗言并没有引起大本营的注意,但当支那军弹药稀缺,开始和己方大规模白刃战时,两军白刃战训练水平立显高下。支那军的三人拼刺小组仿佛是一个恶梦,战场上他们很快就能击杀落单的、毫无配合的帝国士兵,并且随着对方不断胜利士气越来越高,己方不断失败士气越来越弱,已有士兵不愿意白刃突击了。一支崇尚武士道的军队居然害怕白刃战,这简直是帝国陆军的悲剧。要快速的击败支那,要彻底的击败支那,只能登陆直隶平原,占领北京。
几经扩建的大连港内航船密布,庞大的船队甚至一直延伸到港外几十公里。密密麻麻如蝗虫般的船队,无数烟囱吐出的黑烟已把太阳遮住,整片天空看起来是黑的。看着如此壮观的景象,参谋长藤井茂太少将感叹道:“如果我是支那人。看到这个船队就要投降了。”
“哈哈……”藤井少将的话大家是爱听的,是以说完诸人都是大笑。
“如果海军能顺利赶到天津,第一时间顺利击溃支那炮兵,那我们就能顺利威胁直隶。”关东州总督、前陆军参谋部二厅厅长福岛安正中将虽然连用三个‘顺利’,话怎么听都是刺耳的。虽然没有确切的消息,但这个昔日情报主将一直认为登陆直隶是支那人的阴谋。竭力反对登陆。
“福岛君,你认为支那人真的一直在直隶等我们吗?”黑木为桢说道,和大本营不同,他还是比较重视福岛安在意见的。
“是的,阁下。我认为支那军一直在直隶等我们。”感觉到旁人诧异的目光,福岛安正解释道:“杨氏怎么看都不是一个鲁莽的人,他好像能看透整个世界局势一样,每一个动作都踩在节点上,即便是英国对他也无能为力,他这一次对我们对露国宣战,真的会是那么简单吗?还有海军对葫芦岛的突袭,这似乎太顺利了吧,突袭之后葫芦岛就失去了作战能力,这怎么可能?当年对海军旅顺的阻塞作战可是进行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
眼看着登陆马上就要开始,福岛安正中将不得不进行最后一次劝解,但依旧是无果的。不说那些冷眼旁观的参谋,就是黑木为桢也开始出声反对:“福岛君,五个多月了,辽东没有丝毫进展,如果要打到奉天、或者锦州,那伤亡必定十倍于尔灵山高地,而且此时杨氏依然不会投降,帝国的军费、帝国的士兵都将消耗殆尽,你想帝国战败吗?”
“阁下,这本来就是一场没有胜负的战争,杨氏不可能进攻东京,我们也难以攻入北京,帝国要做的是马上和支那和谈!”福岛安正激动说道。“现在的中华已经不是清国了,他们已经团结了起来……”
“你会看到支那投降的,因为我们将占领北京。”黑木为桢打断道,而后便不再看他,只命令参谋长藤井茂太道:“通知海军,出发!”(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贝寿同无法说服李烈祖,最后只得由杨锐亲自来说服了,是以,当天晚上李烈祖就被命令立即赴京——诸事繁杂,杨锐只能让他亲来北京,不过这是公务,而不是解除其职务。
李烈祖收到命令的当天就从扶余坐运输物资的火车南下,当他第二天赶到沈阳时,却看见铁路附属地的上空一个巨大的飞艇正在降落,上白下黑的艇身上,清晰印着代表政府的龙虎兽标记,他忽然记起这好像是总理的飞艇。正当他以为杨锐人到了沈阳时,却听见旁人说道是‘太上皇’、‘总理家室来了’,他让副官细问才知道是朱访绪和程莐以及总理唯一的儿子杨无名来了沈阳。
听到这个消息,李烈祖有些发愣,明白当今战局的他可不像路人一样以为这几位是来慰问的,若是慰问,总理夫人和儿子来沈阳干嘛,这根本就是要与沈阳共存亡的意思。李烈祖忽然被自己的想法震颤,茫然间他开始不知所措,只等副官再三告诉他要出火车站的时候,他却忽然道:“还是回去吧。”
士兵作战不易,前线军官不易,将军们也不易,而身居北京总理府的总理更是不易。都是为国而战,怎么不能互相体谅呢,这便是李烈祖的想法。想到此,他根本就没有出火车站,而是找了一辆往北去的火车,直接便上了车。
李烈祖如此,让来接他的东北战区司令部的人无以应对,本来他的行程是安排好的,那就是直接坐从北京来的飞艇飞回北京,不想他去返身北上了。
当来人把情况汇报给齐清源的时候。他只是一笑,“看来我们的代长官、代司令想通了啊。”
他这边笑,旁边参谋长黄福锦却叹:“他可终于想通了啊!想通就好,想通就好。”
两个中国人叽里咕噜。正在一边的德国总参谋部观察员马克斯.霍夫曼上校有些莫名,他看着明显是如释重负的两人说道:“将军们,前线有什么好消息吗?”
马克斯.霍夫曼上校是复兴军的老朋友了,早在日俄战争的时候,他就是日方的随军观察员。这一次中俄开战,他作为俄国军事专家又跑来东北,想了解改革整顿之后的俄军各方面情况。中俄宣战之后,中德的关系比较复杂,他现在不是作为德国总参谋部军事观察员来沈阳,而是作为复兴军的顾问来沈阳。除他之外,还有上一次日俄战争时的俄方观察员冯.脱夫塔夫中校,以及奥逊总参谋部派来的观察员菲利普.冯.韦斯特米斯上校。
“前线的好消息就是俄国人已经来了,而我们准备把他们引入沈阳。”黄福锦德语也是流利的,“部队缺少枪支和弹药。我们只能用距离换弹药,只要关内以及通化兵工厂生产出足够的步枪和弹药之后,部队就会转入反攻。”
几个洋人从关内过来是知道复兴军弹药情况的,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说,中国缺步枪但不缺弹药,可站在东北军区的角度,步枪和弹药都很缺,南面的盖州防线,炮兵已经要求限制使用炮弹了,幸好迫击炮、掷弹筒、手榴弹这三种是不缺的。要不然真的只能白刃战了。
“黄将军,其实贵国部队应该提前进入反攻,特别是对俄国人,如果不趁现在俄国部队不多的时候歼灭他们。那么俄国军队会越来越多。十年前,日本人就是这样打败他们的,当时战争如果拖到第三年,那么等西部的俄军赶到,一切都已经晚了。”对于俄国最为了解的霍夫曼上校严肃的说道,他对上一次日俄战争记忆犹新。
霍夫曼也许是好心提醒。但在齐清源看来却是祸水东引——因为他的级别,总参在给他命令的时候附带了一句‘以等欧洲剧变’。话虽然只有六个字,但聪明如他却完全明白总参的意思。现在消灭了二十万俄军,那恼羞成怒的沙皇就会调来四十万甚至是一百万俄军,这是眼下的中国难以承受的。让俄军不断的有些小胜利,使沙皇感觉有这二十万人足够对付中国,这才是对东北战区最有利的情形。至于‘欧洲剧变’,齐清源不敢去想,他只希望俄军就只有二十万,而自己能等到最终的反攻时间。
“霍夫曼先生,如果天上能掉下两百五十万发75mm炮弹,那我就能马上反攻。”齐清源看着德国人打趣道。“我们开战之后每门炮准备了一千发炮弹,可现在,开战不到三个月就已经打光了,虽然关内的军工厂在日夜生产,但运不过来。我记得四十多年前普法战争时,贵国军队每只步枪携带了两百发子弹,但六个月的战争每只步枪平均只消耗了五十六发子弹;在日俄战争中,两百发子弹只够一场战役,但到现在,即使每只步枪有一千发子弹,不做限制的射击,几个星期之内子弹就会打光。
这还是子弹,炮弹的数量更为惊人,日俄战争时俄军每门炮平均消耗了七百三十发炮弹——我们也是按照这个标准,也就是每门炮一千发炮弹储备的,但是这个标准即使是节省,四个月之后也储备见底了。如果不力行节省,我想开战一个半月这一千发炮弹就会打光。总的来看,武器越先进,消耗弹药就越庞大,我们对此虽有考虑,但还是考虑的少了。”
齐清源说着的数据,霍夫曼等人用心默计,不知道为什么,对俄军的了解,复兴军似乎永远比他知道的多。
“战前为什么没考虑到要在承德修建第二条铁路呢?”脱夫塔夫中校说道,“这样的话,湖北和山西的炮弹就可以运过来了。”
“可我们又怎么知道日本潜艇会在大年三十偷袭葫芦岛呢?”齐清源拍着脑袋,有些难为情的撒谎,其实也就是霍夫曼这种小兵不知道中国潜艇的航程,德国总参的高层是知道克虏伯出售潜艇航程的,葫芦岛即便是被破坏,舟山基地的潜艇也还是可以进入渤海。
“真是狡诈的日本人。”霍夫曼上校说道。“齐将军,我们现在能去看看钢铁战车吗?我听说东北已经有一个战车师。”
“当然。”齐清源笑道。“下午黄参谋长就将和你们去,装甲师现在的位置正在长春,如果俄国人突破松花江航线,那么他们就将反击。不过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俄国人到现在都还没学会应对堑壕战,阁下可以先去松花江前线看一看,俄国人比想象的虚弱多了。”
齐清源一直在谈笑风生,对俄军不屑一顾,他的轻松很轻易就感染了霍夫曼等人。在几人关注俄军之前。日军的进攻他们是仔细研究过的。辽东的山岭使得日军最擅长的侧翼攻击无效,进攻部队难以逾越那些无法通行的山岭,即便通过,也只是小股部队,可他们对突破整个防线并不能带来多大作用,并且在穿插的时候,这些部队很有可能被地雷、神出鬼没的狙击手吓退。
东北看到的一切,都使得诸人开始相信一句话:那就是当下的战争选择防守是最有利的,特别是对方构筑堑壕布置铁丝网机枪之后的防线更是坚固。要想突破,办法只有两个。一是在步炮协同下用精锐步兵分队进行攻击,二是集中使用战车,让那些铁家伙排着密密麻麻的队列向堑壕驶去——在知道德国的石油产量为十二点一万吨、奥匈石油产量为一百一十万吨之后[ 世界军事后勤史近代部分下策,P187],杨锐开始竭力向德国人推举坦克,不过缺憾的时候,这种武器复兴军是用不上了。
霍夫曼上校对复兴军将一切对自己开放毫无保留极为满意,他感觉中国其实就是德国的准盟友,如果在德奥两国对俄作战中,中国能从东面攻击俄国。那么德国取胜的把握将会成倍提高。他这样想,刚到北京的海因里希亲王也是这样想,不过,和上次他来北京不同。这一次中国人对他极为冷淡,他几次求见杨锐都被拒绝,而后再次求见复兴军总参谋长威廉.雷奥也被拒绝,在他等待的这几天里,甚至有消息说杨锐对总参谋长威廉.雷奥很不满意,有好几次想撤换他。只是碍于从前的友谊,所以一直保留他的位置。
支持俄国再次向东扩张,这是亲英的宰相霍尔维格所竭力主张的,当然总参小毛奇也乐见其成,德国陆军的备战工作已经完成,海军念叨的基尔运河扩建工程也已经竣工,趁着俄军与中国互相宣战,这是最佳的开战时刻。
军人想着趁机开战,可在宰相霍尔维格看来,应该让中俄两国全面交恶,如同上一次日俄战争之后,虚弱的俄军在几年内都无法再行作战,而有着几年缓冲时间的德国,可以改善与英国的关系,甚至,为了消除英国的敌意,他还提议将德国海军舰队交给英国海军管辖。
霍尔维格的提议是疯狂的,他的话一出口就遭到军方以及其他大臣的反对,皇帝陛下对此也不赞同,而海因里希亲王瞬间感觉宰相应该要换人了。也许造舰竞赛使得英德两国交恶,但在造舰之前,英德两国的关系也不怎么样。在德国美国等国崛起之后,英国人在世界市场所获得的收益开始下降,原本富裕的他们开始变得贫穷,‘没有德国英国人能生活的更好’的言论被很多英国人所接受,这才是英国敌视德国的深层原因;而海军,那只是诱因而已。
因此,和那些亲英妥协派不同,亲王不认为把原本要在欧洲发生的战争,转移到东方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这只是一种拖延,真正要解决德国‘被包围’的问题,还是要通过战争解决法国;由中国在东面牵制俄国,德国快速击败法国,最后逼迫俄国认输,这才是帝国的最佳选择。抱着这样的想法,海因里希亲王再一次来到远东,他认为这一次中国不会再拒绝与中国结盟,不想连杨锐的面都见不到。
海因里希亲王不被中华总理接见的消息传到各国公使的耳中,美国公使芮丙恩大大松了口气,英国公使朱尔典只呼可惜,如果中德结盟。那么法国将会对中国宣战并出兵中国,以扼杀这个远东不利因素。只是,看来杨竟成还没疯,没有不顾一切的和文明世界为敌。
“我说过。中国人是不会和德国结盟的,特别是这一次,德国人已经出卖了中国,杨竟成只会恼恨德国而不是他交善。”英国公使馆内,法国公使康德先生高兴的说道。任何一个国家和德国交好他都悲哀,任何一个国家和德国交恶他都高兴,在听到海因里希连续求见杨锐被拒绝后,他由衷的高兴。
“也许这只是中国人的策略。”朱尔典吞云吐雾,他对东方还是不太放心。“如果法俄和德国开战的时候,中国忽然再次进攻俄国,那么……”
朱尔典怂恿自己对中国开战不是一次两次了,康德不以为意的道:“我已经拿到了中国人保证,并且他们的总参谋长也将在三个月内更换,我想这已经足够了。爵士。真正的威胁还是在欧洲,还是德国。另外如果我们不制止中俄两国的战争,那么不要多久中国或许会改变策略和德国结盟,这才是我们最担心的。”
康德所说的中国人的保证,是朱尔典未曾听说的,他欣喜道:“这是杨竟成给你保证的?”
“当然。”康德知道自己说了不该说的东西,但又有什么关系呢,“中国人从来都不想和德国结盟,去年海因里希来中国的时候,德国人就提议结盟。但被杨竟成委婉的拒绝了,他们只是商谈了军工贸易,并不是军事协同。这一次德国支持俄国出兵远东,已经使得中德关系无可挽回了。”
“这些也是杨竟成告诉你的?”朱尔典心中澄净。生怕漏掉康德说的每一个字。
“当然。”书呆子康德再次点头,他根本不知道朱尔典是想从他口中套出更多有关中德邦交的情报。“虽然在我看来杨竟成是一个疯子,但他的承诺还是极有信用的,我相信他说的是真的。从现实上考虑也是如此,中德两国隔的太遥远了,他们如果结盟。那只会被我们各个击破,复兴军难道能从远东打到欧洲?我不相信!”
“或许真的是这样。”朱尔典不置可否,“但站在文明世界的立场,中国始终都是一个威胁,而且这种威胁是巨大的,看到城外军营里的那些士兵吗?虽然缺少武器,但中国从来不缺少士兵,他们可以二十个师二十个师的把部队派往前线,整个中国有多少个预备役师我们不知道,但我想那一定是天文数字。”
“所以一定要孤立他,让他不和德国结盟也不和美国结盟。”康德说道,“这两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都会把中国彻底武装起来。我们要做的,是使美国站在我们这边,而德国则要尽力消灭他。”康德说到美国,看了朱尔典一眼再道:“也许,我们应该让出部分利益给美国。”
法国在中国虽然有势力范围,但那是在和越南交界的云贵广西,这些地方美国人想来也来不了,真正要让出利益的是英国,可英国能让吗?他话说完朱尔典沉默良久,康德的建议他没有否认也没有肯定,只是坚持道:“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要摧毁杨竟成政府,不管欧洲怎么样,他始终是一个威胁。”
“我始终认为一旦对中国宣战,那么无从选择之下他一定会和德国结盟。”康德也坚持道:“并且,法国在远东并没有太多的兵力,也没有开战的借口,即使占领南方又怎么样?中国的军工生产根本不在南方,而是在长江以北地区,他的预备役士兵同样来自北中国,战争在短时间内,根本不能给中国带来实质性伤害。”
“开战借口什么时候成为过战争的问题?”朱尔典不屑的笑道,“即使战争不能在短时间威胁北京,但如果整个文明世界都对中国宣战,那么中国的士气就会低落……”
“如果英国宣战的话,那法国将跟随。”康德不礼貌的打断朱尔典,他虽然不是那么的聪明,但英国的打算他是知道的,英国作为日本的盟友不对中国宣战,反而挑动俄法对中国宣战,这根本就是诡计。
他的反驳只让朱尔典一怔。不过康德也不想得罪英国,说完又圆着场子道:“日本人马上就要登陆直隶了,也许,不需要几个月。北京就会被占领,我们谁也不要宣战。”
“也许吧。”朱尔典有些遗憾的道,和欧洲能组建一个反德同盟不同,因为英国在中国的利益太多,无法置身事外。加上欧洲原有的矛盾,他无法在远东顺利组建一个反中同盟,现在只能寄希望于俄国人以及日本人了,可日本人真的能攻入北京吗?
朱尔典的问题也是日本新组建的直隶派遣军司令官黑木为桢大将的问题。对支作战已经有五个月,但陆军依旧被支那人堵在辽东以及辽东半岛以南地区不得寸进。重炮的轰击、无边无际的决死冲锋,都不能撼动支那军阵地分毫。
铳剑道高手山田虎夫被支那军一个营长击败,他临终时的遗言并没有引起大本营的注意,但当支那军弹药稀缺,开始和己方大规模白刃战时,两军白刃战训练水平立显高下。支那军的三人拼刺小组仿佛是一个恶梦,战场上他们很快就能击杀落单的、毫无配合的帝国士兵,并且随着对方不断胜利士气越来越高,己方不断失败士气越来越弱,已有士兵不愿意白刃突击了。一支崇尚武士道的军队居然害怕白刃战,这简直是帝国陆军的悲剧。要快速的击败支那,要彻底的击败支那,只能登陆直隶平原,占领北京。
几经扩建的大连港内航船密布,庞大的船队甚至一直延伸到港外几十公里。密密麻麻如蝗虫般的船队,无数烟囱吐出的黑烟已把太阳遮住,整片天空看起来是黑的。看着如此壮观的景象,参谋长藤井茂太少将感叹道:“如果我是支那人。看到这个船队就要投降了。”
“哈哈……”藤井少将的话大家是爱听的,是以说完诸人都是大笑。
“如果海军能顺利赶到天津,第一时间顺利击溃支那炮兵,那我们就能顺利威胁直隶。”关东州总督、前陆军参谋部二厅厅长福岛安正中将虽然连用三个‘顺利’,话怎么听都是刺耳的。虽然没有确切的消息,但这个昔日情报主将一直认为登陆直隶是支那人的阴谋。竭力反对登陆。
“福岛君,你认为支那人真的一直在直隶等我们吗?”黑木为桢说道,和大本营不同,他还是比较重视福岛安在意见的。
“是的,阁下。我认为支那军一直在直隶等我们。”感觉到旁人诧异的目光,福岛安正解释道:“杨氏怎么看都不是一个鲁莽的人,他好像能看透整个世界局势一样,每一个动作都踩在节点上,即便是英国对他也无能为力,他这一次对我们对露国宣战,真的会是那么简单吗?还有海军对葫芦岛的突袭,这似乎太顺利了吧,突袭之后葫芦岛就失去了作战能力,这怎么可能?当年对海军旅顺的阻塞作战可是进行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
眼看着登陆马上就要开始,福岛安正中将不得不进行最后一次劝解,但依旧是无果的。不说那些冷眼旁观的参谋,就是黑木为桢也开始出声反对:“福岛君,五个多月了,辽东没有丝毫进展,如果要打到奉天、或者锦州,那伤亡必定十倍于尔灵山高地,而且此时杨氏依然不会投降,帝国的军费、帝国的士兵都将消耗殆尽,你想帝国战败吗?”
“阁下,这本来就是一场没有胜负的战争,杨氏不可能进攻东京,我们也难以攻入北京,帝国要做的是马上和支那和谈!”福岛安正激动说道。“现在的中华已经不是清国了,他们已经团结了起来……”
“你会看到支那投降的,因为我们将占领北京。”黑木为桢打断道,而后便不再看他,只命令参谋长藤井茂太道:“通知海军,出发!”(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