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朱道临到附近商场,为老段家的一群孩子买了两大袋礼物,乘坐出租车返回西郊小仓库。
没过多久,段德铭开车到来,朱道临装上礼物锁上仓库大门就往回走。
二人回到家已过正午,段德铭一边劝朱道临喝酒,一边东拉西扯,嘴巴越来越唠叨,酒足饭饱才带朱道临参观设置在西面山洞里的老旧生产车间。
直到这时,朱道临才亲眼看到120多名退休老工人如何用普普通通的车床,熟练地加工出一个个枪机构件,如何用笨重而陈旧的特制镗床和拉床,在二十分钟内同时加工出12根枪管。
回到段德铭的家,朱道临终于有心情喝酒了。
晚宴进行到一半,心怀鬼胎的段德铭就被超水平发挥的朱道临灌醉,第二次滑下椅子就站不起来了。
酒宴至此结束,朱道临和醉醺醺的二哥把段德铭抬上二楼卧室,他仍然喋喋不休地说,先睡会,等下一定要去看看小朱同志到底是怎么运走集装箱的,无耐酒气上头,头重脚软醉眼蒙松,躺下之后再想爬起来就困难。
两辆老掉牙的货车分五次将10个满载集装箱运到小桥北面的荒地上,朱道临这回没有等到半夜,最后一辆破旧的货车和小吊车离开后,他就把10个集装“运走”,然后躺在路边柔软地草地上看星星。
白露季节已过,再有两天就是农历八月初一,高原山区的夜晚逐渐变冷。
朱道临身穿单衣躺在草地上,没有感到半点儿寒意,脑子里想的全是长江口的宝山卫聚集了多少灾民?淡水分舰队是否顺利返回宝山港接走5,000移民?应该在两周前抵达上元港的葡萄牙贸易船队,是否带来自己急需的两艘大货船?上元码头纵深处专用仓库里的货物,是否已经销售完毕?金川门聚集的灾民会不会越来越多?自己此次带回去的巨量粮食,能否对无良粮商和江南世家门阀形成冲击?
子夜刚过,一阵突如其来的大雨从天而降,上元军港炮台北面靶场上一缕紫光一闪而逝。大雨中的朱道临忙不迭抹去满头满脸的雨水,抬头望天,暗自叫苦,只能悄悄绕过靶场边沿。来到山脚突兀的岩石下躲雨,湿漉漉的休闲运动短袖皱巴巴贴在身上,雨水顺着头顶的长发滑落到发梢,脚下的棕色休闲运动鞋沾满了烂泥和草梗。
好在大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凌晨一点过后。天上再次出现若隐若现的星光,秋风阵阵吹来,耳畔全是草木摇曳的沙沙声。
朱道临望着空旷靶场上的一滩滩积水,不得不打消在此卸货的念头,略微整理湿透的衣衫,扎紧两边裤腿,悄悄沿着山边钻入空荡荡的营房后方,冒着被炮台上值夜哨兵发现的危险,前冲几步奋力一跃爬上高高的围墙,迅速落到转眼仓库的院子里面。来到丙字仓大门侧边的砖柱下方取出一串钥匙。
小心盖上石板之后,朱道临径直走向位于仓库正中央的乙字仓,打开门锁轻轻推开沉重的包铁实木大门,侧身进去细细查看,发现宽阔的仓库内部空荡荡一无所有,终于大大松了口气:
葡萄牙贸易船队来了,扫清了他的所有库存,由此推断,此次贸易船队规模不小,按照合约卖给自己的两艘700吨三桅盖伦货船也应该到了!
放下心来的朱道临管不了有谁怀疑天神下凡了。把700吨面粉和1,500吨陈年玉米调出来,空荡荡的仓库瞬间变成满当当的粮仓,除了刻意留下的两条过道已经无处堆放。
朱道临只好出去关上大门,朝存放工具和材料的甲字仓。走出几步忽然停下,转头回到存放军火的丙字仓,把10个沉重的集装箱调到最里侧靠墙位置整齐地摞起来。
10个集装箱里面的7,000支燧发枪、2,100支单发步枪、15,000把枪刺、12,000个配件包、5,000平方米的锁子甲、7台进行修理后至少能用20年的老式机床和诸多刀具,是朱道临最为看重的重要物资。
只需等到冬季,两个型号的蒸汽机到来,两个骑兵营和需要重新组建的亲兵营正式成立。这座仓库里的绝大部分武器装备,连同历次带回的机器设备都要分发下去。
朱道临锁上丙字仓大门,把钥匙放回原位,从仓库后方狭小的包铁小门离开院子,顺着山岗下满是积水的崎岖小道绕到宽阔的码头边沿,凭借一排低矮竹子和移栽树木的掩护,贴着高高院墙缓缓走向前方的水师码头。
上元千户所的1,300名水师官兵已被编入淡水舰队,在外执行移民运送任务,6,000名水师新兵被抽调1,000人,加入淡水营驻扎淡水港,剩下的5,000新兵按照朱道临临走前的要求,已经前往城中南大营展开半年训练,留守的水师官兵只剩下200名以老带新的炮兵和7人教官组,剩下10艘80—150吨级帆桨巡逻快船大半调往龙潭营协防,只剩孤零零两艘巡逻快船系在码头上随波摇荡,连个哨兵的影子都没有,反而是南面的民用码头刚刚走过一小队巡逻护卫。
此时的朱道临对上元水师的懒惰一点儿意见也没有,等远处的巡逻小队没了踪影,他立即将剩下的2,400吨陈年玉米调出,整齐堆放在前方湿漉漉的码头上,距离码头北面停泊的两艘巡逻船不到50米。
干完最后一件事情,朱道临毫不留恋地转身走近幽暗的院墙下,顺着隐蔽的山道返回自己的家,边走边推测,明天一早上千码头工人看到如此多的玉米会怎么想?运送各种货物来来往往的船夫、商人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把大批粮食运抵上元港的消息传播出去?整个金陵城里城外囤积了多少粮食?如果以每袋1两5钱银子的价格,向所有民众敞开销售玉米,将会引发什么样的结果?
一直走到自家大院门口,朱道临仍在沉思之中,晚上睡不踏实的顾大爷已经来到门背,没等朱道临敲门就把门打开:“老朽觉得脚步声熟悉,果然是东家回来了!”
朱道临微微点头:“麻烦你老了,进屋休息吧,我自己进去就行。”
顾大爷连声答应,关上门凝望朱道临不紧不慢登上台阶进入中院大门,情不自禁幽幽一叹:“遇到这样仁义的东家,我这辈子不白活了!”
**************
PS:谢谢77白熊、silence_song大大的月票!小火继续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鼓励!(未完待续。)
没过多久,段德铭开车到来,朱道临装上礼物锁上仓库大门就往回走。
二人回到家已过正午,段德铭一边劝朱道临喝酒,一边东拉西扯,嘴巴越来越唠叨,酒足饭饱才带朱道临参观设置在西面山洞里的老旧生产车间。
直到这时,朱道临才亲眼看到120多名退休老工人如何用普普通通的车床,熟练地加工出一个个枪机构件,如何用笨重而陈旧的特制镗床和拉床,在二十分钟内同时加工出12根枪管。
回到段德铭的家,朱道临终于有心情喝酒了。
晚宴进行到一半,心怀鬼胎的段德铭就被超水平发挥的朱道临灌醉,第二次滑下椅子就站不起来了。
酒宴至此结束,朱道临和醉醺醺的二哥把段德铭抬上二楼卧室,他仍然喋喋不休地说,先睡会,等下一定要去看看小朱同志到底是怎么运走集装箱的,无耐酒气上头,头重脚软醉眼蒙松,躺下之后再想爬起来就困难。
两辆老掉牙的货车分五次将10个满载集装箱运到小桥北面的荒地上,朱道临这回没有等到半夜,最后一辆破旧的货车和小吊车离开后,他就把10个集装“运走”,然后躺在路边柔软地草地上看星星。
白露季节已过,再有两天就是农历八月初一,高原山区的夜晚逐渐变冷。
朱道临身穿单衣躺在草地上,没有感到半点儿寒意,脑子里想的全是长江口的宝山卫聚集了多少灾民?淡水分舰队是否顺利返回宝山港接走5,000移民?应该在两周前抵达上元港的葡萄牙贸易船队,是否带来自己急需的两艘大货船?上元码头纵深处专用仓库里的货物,是否已经销售完毕?金川门聚集的灾民会不会越来越多?自己此次带回去的巨量粮食,能否对无良粮商和江南世家门阀形成冲击?
子夜刚过,一阵突如其来的大雨从天而降,上元军港炮台北面靶场上一缕紫光一闪而逝。大雨中的朱道临忙不迭抹去满头满脸的雨水,抬头望天,暗自叫苦,只能悄悄绕过靶场边沿。来到山脚突兀的岩石下躲雨,湿漉漉的休闲运动短袖皱巴巴贴在身上,雨水顺着头顶的长发滑落到发梢,脚下的棕色休闲运动鞋沾满了烂泥和草梗。
好在大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凌晨一点过后。天上再次出现若隐若现的星光,秋风阵阵吹来,耳畔全是草木摇曳的沙沙声。
朱道临望着空旷靶场上的一滩滩积水,不得不打消在此卸货的念头,略微整理湿透的衣衫,扎紧两边裤腿,悄悄沿着山边钻入空荡荡的营房后方,冒着被炮台上值夜哨兵发现的危险,前冲几步奋力一跃爬上高高的围墙,迅速落到转眼仓库的院子里面。来到丙字仓大门侧边的砖柱下方取出一串钥匙。
小心盖上石板之后,朱道临径直走向位于仓库正中央的乙字仓,打开门锁轻轻推开沉重的包铁实木大门,侧身进去细细查看,发现宽阔的仓库内部空荡荡一无所有,终于大大松了口气:
葡萄牙贸易船队来了,扫清了他的所有库存,由此推断,此次贸易船队规模不小,按照合约卖给自己的两艘700吨三桅盖伦货船也应该到了!
放下心来的朱道临管不了有谁怀疑天神下凡了。把700吨面粉和1,500吨陈年玉米调出来,空荡荡的仓库瞬间变成满当当的粮仓,除了刻意留下的两条过道已经无处堆放。
朱道临只好出去关上大门,朝存放工具和材料的甲字仓。走出几步忽然停下,转头回到存放军火的丙字仓,把10个沉重的集装箱调到最里侧靠墙位置整齐地摞起来。
10个集装箱里面的7,000支燧发枪、2,100支单发步枪、15,000把枪刺、12,000个配件包、5,000平方米的锁子甲、7台进行修理后至少能用20年的老式机床和诸多刀具,是朱道临最为看重的重要物资。
只需等到冬季,两个型号的蒸汽机到来,两个骑兵营和需要重新组建的亲兵营正式成立。这座仓库里的绝大部分武器装备,连同历次带回的机器设备都要分发下去。
朱道临锁上丙字仓大门,把钥匙放回原位,从仓库后方狭小的包铁小门离开院子,顺着山岗下满是积水的崎岖小道绕到宽阔的码头边沿,凭借一排低矮竹子和移栽树木的掩护,贴着高高院墙缓缓走向前方的水师码头。
上元千户所的1,300名水师官兵已被编入淡水舰队,在外执行移民运送任务,6,000名水师新兵被抽调1,000人,加入淡水营驻扎淡水港,剩下的5,000新兵按照朱道临临走前的要求,已经前往城中南大营展开半年训练,留守的水师官兵只剩下200名以老带新的炮兵和7人教官组,剩下10艘80—150吨级帆桨巡逻快船大半调往龙潭营协防,只剩孤零零两艘巡逻快船系在码头上随波摇荡,连个哨兵的影子都没有,反而是南面的民用码头刚刚走过一小队巡逻护卫。
此时的朱道临对上元水师的懒惰一点儿意见也没有,等远处的巡逻小队没了踪影,他立即将剩下的2,400吨陈年玉米调出,整齐堆放在前方湿漉漉的码头上,距离码头北面停泊的两艘巡逻船不到50米。
干完最后一件事情,朱道临毫不留恋地转身走近幽暗的院墙下,顺着隐蔽的山道返回自己的家,边走边推测,明天一早上千码头工人看到如此多的玉米会怎么想?运送各种货物来来往往的船夫、商人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把大批粮食运抵上元港的消息传播出去?整个金陵城里城外囤积了多少粮食?如果以每袋1两5钱银子的价格,向所有民众敞开销售玉米,将会引发什么样的结果?
一直走到自家大院门口,朱道临仍在沉思之中,晚上睡不踏实的顾大爷已经来到门背,没等朱道临敲门就把门打开:“老朽觉得脚步声熟悉,果然是东家回来了!”
朱道临微微点头:“麻烦你老了,进屋休息吧,我自己进去就行。”
顾大爷连声答应,关上门凝望朱道临不紧不慢登上台阶进入中院大门,情不自禁幽幽一叹:“遇到这样仁义的东家,我这辈子不白活了!”
**************
PS:谢谢77白熊、silence_song大大的月票!小火继续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鼓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