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后,李月率大军过了潼关,此时安禄山已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叛军因此被耽误了几日,等安禄山派大将孙孝哲率大军赶到潼关时,才发现潼关已被另一支唐军占领,打着‘辛’字旗号。安禄山得报又悔又恨,无奈之下,只得命强攻潼关,在数次被击退后,终于知道潼关天险实难攻下,便不再进攻,命将潼关团团围住。
李月率领一万五千军过了潼关,只一日便到了华州,这时他已经知道了京城的政变,便急令大军日夜兼程,直奔长安。这天,李月过了渭南,离长安仅二十里路程时,突然听见前方鼓声大作,似有两支军在前方鏖战。有军士来报,前方打仗的正是自己手下大将段秀实,对方也是一支唐军,约五万人,领军大将是李琮之子李晃。
虽然段秀实军人数不到对方的一半,但战斗力要远远高于对方,双方的激战已进行了一个上午,段秀实军已明显占据了上风。
李月命荔非元礼率一万步兵去支援段秀实,自己率五千铁骑军,从后面悄悄包抄,直扑李晃所在的中军。由于生力军的加入,唐军士气大涨,杀得李晃军节节败退,李晃几日前接到父亲的命令,准备领军入京,不料在此竟遭遇了段秀实的队伍,李晃先发致人,将尚不明真相的段秀实军团团围住,本以为己军多一倍有余,应很快拿下,不料由于当初李琬的私心,拨给李晃的都是多年不训练的老弱之军,再加上李晃本人就是一名纨绔子弟,所以并没有出现李晃所想的结果,恰恰相反,局面很快便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形,若不是段秀实念彼此都是唐军,没有痛下杀手的话,李晃军早就被击溃了。李晃得知又有新的敌军加入,战斗力更加惊人,心里害怕起来,便开始思量退路,就在这时,背后传来一阵大乱声,他回头一看,竟是一支铁甲骑兵向自己这边杀来,所过之处,如劈波斩浪一般,自己手下诸军四处逃散,眼看为首的金盔大将如飞一般,距自己已不到百步。
“李魔王!”身旁的一将骇得喊了出来,李晃虽然没有见过李月,但他早就知道李魔王的凶名,父亲最害怕的也是此人,他见李月目标直冲自己而来,顿时被吓得魂飞魄散,拨马便逃,可逃了不到五十步,便被李月赶上,李月一挥长戟,便将李晃挑于马下,几名亲兵上前便将李晃摁住绑了起来。这时所有骑兵一起大喊,“主将已被擒,降者免死!”
李晃众军见主帅被擒,再无斗志,立刻溃败下来,李月军哪容他们逃走,将他们团团围住,这时李月大吼一声:“我是襄阳王李月,降者免死!”
众军见无路可逃,又久闻李月威名,便纷纷扔下武器,跪地求饶。李月将降兵简单整编后,命颜杲卿和袁履谦将降军带到华州,集训后支援潼关的辛云京。
李月遂将两军合并为一军,近四万精兵,他命段秀实和荔非元礼为左右副将,张杰率五千铁骑为前锋,挥兵直指长安。
长安内此时已是乱成一团,老百姓家家关门闭户,全副武装的士兵在大街上来回奔走,指挥长安守军的是大将陈玄礼,为防止握有大量家丁的诸王叛乱,陈玄礼将近一半兵力都集中到了皇城,另外长安九门也部署了重兵。控制宫城的是杨光翙和鱼朝恩的禁军,太子和李隆基已被分开软禁,李琮自封为监国,只待局势稳定后就将逼李隆基退位。
但就在长安的东市,约三千士兵在大将王铎的率领下正包围着一座巨大的宅邸,这便是赵王府外宅,外墙修得高大坚固,墙头宽阔,可容二人并行,墙内又引一河沿墙绕流,即使就是上了墙头也难跳下,另在四角修有岗楼,整个大宅就宛如一座小型的城堡。
李琮控制了长安,首先就是要一泄平日的仇恨,赵王李郁便是他深恨的人之一,当夜他就派兵去杀李郁全家,不料却扑了个空,后来得知赵王一家躲到了别府,遂命陈放带五百弟子去灭李郁满门,当陈放和五百弟子刚接近赵王别府时,就被埋伏在左右的一千李月亲兵用强弩偷袭,当场射杀了三百多人,余下的人见势不妙,纷纷逃走,李琮大怒,命大将王铎率三千余军去夷平赵王别府,王铎手下督尉王银贪图李郁家财,私领部下先行赶到别府,不料一千人刚冲到大门,便被莫言和王元楷率军迎头痛击,王银被莫言砸死,一千人几乎全军覆没。
王铎大怒,便命全军攻打赵王别府,但准备充足的李月亲兵,凭借高大坚固的院墙一次又一次地将王铎军打退,王铎无奈,只得命令众军将整个赵王别府团团围住,伺机而动。
李琮在右相杨国忠和户部官员的陪同下,正在查看内库,突然一匹马狂奔而来,上面一校尉从马上连滚带爬地滚下来奏道:“禀郯王殿下,东宫六率府大将军李月率四万大军,已抵达长安东门外,他派了一名使者要见你。”
李琮大吃一惊,手中清册滑落到地,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的来了。李琮定了定神问道:“陈玄礼大将军何在?”
“大将军已赶去东门了,正是他让我来通知殿下。”
“先带那使者来见我。”
李月派来的使者是张炎,只见他上前向李琮长施一礼说道:“六率府大将军、兵部侍郎、襄阳王李月属下参军张炎见过郯王殿下!”
“张先生也是个读书人吧!”
“我是天宝五年进士,曾任云州录事参军事。”
“原来也是名进士,看来李月手下也不全是武夫,张大人,李月让你来何事?”
“大将军让我来,是有一件事和殿下商量。”
“什么事?”
“是想和殿下做个交换,请殿下将赵王一家放出长安。”
“李月想用什么和我交换?”
张炎取出一物,递给李琮。
“晃儿!我儿李晃在你军中?”
“贵公子的军队我军相逢,被大将军在阵前所擒,如果殿下让赵王一家出长安,我们便将贵公子放回,决不食言!”
“这个条件我答应,不过要李月先退军五里。”
张炎点点头,对同来的随从嘱咐了几句,那随从便转身离去。
“殿下,我已带信给大将军,不知殿下何时放人?”
“来人!带张大人去赵王府。”
二个时辰后,张炎领着李郁和家人以及太子一家在一千亲兵的护卫下从东门离开了长安城,回到李月军中,李月见家人无恙,便将李晃放回了长安。
李郁见到李月,心中大定,便将最近所发生的变故详细告诉了李月,最后说道:“现在照儿过继给了太子,月儿无论如何要将太子救回,决不能让李琮登上大位。”
李月闻李俶和李仅身死,也不胜悲伤地道:“我既赶来,他就不可能再得逞,这些帐都是要和他一一算清的。另有一事父亲和大哥可能还不知道,潼关之危我已解除。”
李郁和李照听了,均大喜过望:“潼关无恙,我长安得保了,若长安百姓知晓,不知又该如何欢庆了。”
当夜,陈玄礼率两万军偷袭李月大营,却反中了埋伏,被杀得大败而回。次日,李月命大军围困了长安东、南、北三门,只留西门一处不围,京内人心思变,起义百姓此起彼伏,李琮见已经弹压不住,便和杨国忠商量,欲弃京城入川。二天后,京兆少卿崔光远和长安县令苏震率领百姓夺取了北门,将李月大军放入城内。
李琮见事急,便和杨国忠劫持李隆基和太子李亨开西门逃去,到剑南和李瑁汇合。李月入京,受到了全城百姓的盛大欢迎,大家自发上街,由衷的欢迎这位让他们看到大唐希望的年青将军。当李月宣布潼关已保住时,人群中顿时爆发出长长的欢呼声,消息瞬间传遍的整个长安,萦绕在众人心中的恐惧之心终于落了下来。李月命崔光远为京兆卿、苏震为少卿,恢复长安治安。又把翰林大学士兵部尚书韦见素和房琯请出来主持大局,留下段秀实领二万军守长安,自己则率骑、步兵各一万尾追李琮而去。
李月率领一万五千军过了潼关,只一日便到了华州,这时他已经知道了京城的政变,便急令大军日夜兼程,直奔长安。这天,李月过了渭南,离长安仅二十里路程时,突然听见前方鼓声大作,似有两支军在前方鏖战。有军士来报,前方打仗的正是自己手下大将段秀实,对方也是一支唐军,约五万人,领军大将是李琮之子李晃。
虽然段秀实军人数不到对方的一半,但战斗力要远远高于对方,双方的激战已进行了一个上午,段秀实军已明显占据了上风。
李月命荔非元礼率一万步兵去支援段秀实,自己率五千铁骑军,从后面悄悄包抄,直扑李晃所在的中军。由于生力军的加入,唐军士气大涨,杀得李晃军节节败退,李晃几日前接到父亲的命令,准备领军入京,不料在此竟遭遇了段秀实的队伍,李晃先发致人,将尚不明真相的段秀实军团团围住,本以为己军多一倍有余,应很快拿下,不料由于当初李琬的私心,拨给李晃的都是多年不训练的老弱之军,再加上李晃本人就是一名纨绔子弟,所以并没有出现李晃所想的结果,恰恰相反,局面很快便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形,若不是段秀实念彼此都是唐军,没有痛下杀手的话,李晃军早就被击溃了。李晃得知又有新的敌军加入,战斗力更加惊人,心里害怕起来,便开始思量退路,就在这时,背后传来一阵大乱声,他回头一看,竟是一支铁甲骑兵向自己这边杀来,所过之处,如劈波斩浪一般,自己手下诸军四处逃散,眼看为首的金盔大将如飞一般,距自己已不到百步。
“李魔王!”身旁的一将骇得喊了出来,李晃虽然没有见过李月,但他早就知道李魔王的凶名,父亲最害怕的也是此人,他见李月目标直冲自己而来,顿时被吓得魂飞魄散,拨马便逃,可逃了不到五十步,便被李月赶上,李月一挥长戟,便将李晃挑于马下,几名亲兵上前便将李晃摁住绑了起来。这时所有骑兵一起大喊,“主将已被擒,降者免死!”
李晃众军见主帅被擒,再无斗志,立刻溃败下来,李月军哪容他们逃走,将他们团团围住,这时李月大吼一声:“我是襄阳王李月,降者免死!”
众军见无路可逃,又久闻李月威名,便纷纷扔下武器,跪地求饶。李月将降兵简单整编后,命颜杲卿和袁履谦将降军带到华州,集训后支援潼关的辛云京。
李月遂将两军合并为一军,近四万精兵,他命段秀实和荔非元礼为左右副将,张杰率五千铁骑为前锋,挥兵直指长安。
长安内此时已是乱成一团,老百姓家家关门闭户,全副武装的士兵在大街上来回奔走,指挥长安守军的是大将陈玄礼,为防止握有大量家丁的诸王叛乱,陈玄礼将近一半兵力都集中到了皇城,另外长安九门也部署了重兵。控制宫城的是杨光翙和鱼朝恩的禁军,太子和李隆基已被分开软禁,李琮自封为监国,只待局势稳定后就将逼李隆基退位。
但就在长安的东市,约三千士兵在大将王铎的率领下正包围着一座巨大的宅邸,这便是赵王府外宅,外墙修得高大坚固,墙头宽阔,可容二人并行,墙内又引一河沿墙绕流,即使就是上了墙头也难跳下,另在四角修有岗楼,整个大宅就宛如一座小型的城堡。
李琮控制了长安,首先就是要一泄平日的仇恨,赵王李郁便是他深恨的人之一,当夜他就派兵去杀李郁全家,不料却扑了个空,后来得知赵王一家躲到了别府,遂命陈放带五百弟子去灭李郁满门,当陈放和五百弟子刚接近赵王别府时,就被埋伏在左右的一千李月亲兵用强弩偷袭,当场射杀了三百多人,余下的人见势不妙,纷纷逃走,李琮大怒,命大将王铎率三千余军去夷平赵王别府,王铎手下督尉王银贪图李郁家财,私领部下先行赶到别府,不料一千人刚冲到大门,便被莫言和王元楷率军迎头痛击,王银被莫言砸死,一千人几乎全军覆没。
王铎大怒,便命全军攻打赵王别府,但准备充足的李月亲兵,凭借高大坚固的院墙一次又一次地将王铎军打退,王铎无奈,只得命令众军将整个赵王别府团团围住,伺机而动。
李琮在右相杨国忠和户部官员的陪同下,正在查看内库,突然一匹马狂奔而来,上面一校尉从马上连滚带爬地滚下来奏道:“禀郯王殿下,东宫六率府大将军李月率四万大军,已抵达长安东门外,他派了一名使者要见你。”
李琮大吃一惊,手中清册滑落到地,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的来了。李琮定了定神问道:“陈玄礼大将军何在?”
“大将军已赶去东门了,正是他让我来通知殿下。”
“先带那使者来见我。”
李月派来的使者是张炎,只见他上前向李琮长施一礼说道:“六率府大将军、兵部侍郎、襄阳王李月属下参军张炎见过郯王殿下!”
“张先生也是个读书人吧!”
“我是天宝五年进士,曾任云州录事参军事。”
“原来也是名进士,看来李月手下也不全是武夫,张大人,李月让你来何事?”
“大将军让我来,是有一件事和殿下商量。”
“什么事?”
“是想和殿下做个交换,请殿下将赵王一家放出长安。”
“李月想用什么和我交换?”
张炎取出一物,递给李琮。
“晃儿!我儿李晃在你军中?”
“贵公子的军队我军相逢,被大将军在阵前所擒,如果殿下让赵王一家出长安,我们便将贵公子放回,决不食言!”
“这个条件我答应,不过要李月先退军五里。”
张炎点点头,对同来的随从嘱咐了几句,那随从便转身离去。
“殿下,我已带信给大将军,不知殿下何时放人?”
“来人!带张大人去赵王府。”
二个时辰后,张炎领着李郁和家人以及太子一家在一千亲兵的护卫下从东门离开了长安城,回到李月军中,李月见家人无恙,便将李晃放回了长安。
李郁见到李月,心中大定,便将最近所发生的变故详细告诉了李月,最后说道:“现在照儿过继给了太子,月儿无论如何要将太子救回,决不能让李琮登上大位。”
李月闻李俶和李仅身死,也不胜悲伤地道:“我既赶来,他就不可能再得逞,这些帐都是要和他一一算清的。另有一事父亲和大哥可能还不知道,潼关之危我已解除。”
李郁和李照听了,均大喜过望:“潼关无恙,我长安得保了,若长安百姓知晓,不知又该如何欢庆了。”
当夜,陈玄礼率两万军偷袭李月大营,却反中了埋伏,被杀得大败而回。次日,李月命大军围困了长安东、南、北三门,只留西门一处不围,京内人心思变,起义百姓此起彼伏,李琮见已经弹压不住,便和杨国忠商量,欲弃京城入川。二天后,京兆少卿崔光远和长安县令苏震率领百姓夺取了北门,将李月大军放入城内。
李琮见事急,便和杨国忠劫持李隆基和太子李亨开西门逃去,到剑南和李瑁汇合。李月入京,受到了全城百姓的盛大欢迎,大家自发上街,由衷的欢迎这位让他们看到大唐希望的年青将军。当李月宣布潼关已保住时,人群中顿时爆发出长长的欢呼声,消息瞬间传遍的整个长安,萦绕在众人心中的恐惧之心终于落了下来。李月命崔光远为京兆卿、苏震为少卿,恢复长安治安。又把翰林大学士兵部尚书韦见素和房琯请出来主持大局,留下段秀实领二万军守长安,自己则率骑、步兵各一万尾追李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