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洛城这边追查真凶一事闹的沸沸扬扬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了所有人。
此时王氏从自己壁垒内部召回了所有三十岁以下服过兵役的男性,然后突然对孔氏与火种发动了全面战争。
孔氏原本已经名存实亡,原先那些孔氏财团的官僚体系与大人物们,早就纷纷躲到了最东边的沿海壁垒里,甚至抛弃了他们原本掌握着的十多座壁垒。
那些壁垒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一直处在无人管理的状况中,居民大量南逃,而壁垒中则有不法分子横行劫掠,谁手里有枪,谁就有说话的权力。
这个时候,王氏占领孔氏的大部分壁垒都毫无难度可言。
而火种那边,因为北方与远征军团进行战争的缘故,原本的十二支主力部队如今只剩下两支。
如果说王氏一早就打算统一整个壁垒联盟,那么现在恐怕就是他们吞并其他财团的最好时机了。
而且,王氏的全民服兵役政策在此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同样是和火种一样抗击北方远征军团,兵员有较大折损,可王氏却能够快速为自己的军队补充新鲜血液。
只不过,普通人关于这场战争的讨论重点,更多的是大家现在刚刚打退外敌,应不应该趁火打劫、落井下石?
要知道火种在对抗远征军团的时候可是出了死力的,你王氏现在就急于动手,是不是有点不太厚道了。
可是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这些讨论,无法改变财团的意志,王氏根本不在乎他们怎么看待自己。
所谓成王败寇,若有一天王氏真的可以完成壁垒联盟的统一,那么历史也将由他们来书写。
所有人都知道,火种和孔氏已经没有力量来抵挡王氏了,这一战之后,中原能与王氏抗衡的只剩下周氏。
然而只有王氏内部的高层知道,原本他们需要担心的周氏,现在恐怕也自顾不暇了。
就在王氏出兵孔氏、火种的时候,周氏忽然开始的大规模的主力部队调动。
外界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一开始以为周氏这是要防备王氏部队南下,毕竟此次主力部队调动的动静极大,看起来就像是要应对全面战争似的。
其中,周氏的第一师和第三师纷纷北上,他们原本一直驻扎在南方的。
可是,过了两天大家就发现,这些周氏的主力部队似乎不是赶赴北方前线的,从他们的运动轨迹来判断,竟是要去周氏的政治中心73号壁垒。
这让许多想要贩卖情报的人员都看不懂了,这么多主力部队去73号壁垒干嘛?
要知道73号壁垒位于周氏的中心区域,就算王氏打过来,也不至于一口气直接打到这里吧?
难道周氏打算放弃73号以北的六座壁垒了?!
就在此时,一篇名为审讯纪实的文章在希望传媒报纸上刊登。
其中,详细记录了西庆氏与西北军如何围剿洛城内杀手,如何排查间谍,如果分析监控录像,如何抓住贪污受贿官员,如何抓住幕后主谋罗宗仁(本名杨彦邦)。
这份审讯纪实内将江叙被刺杀的前前后后都记录了一清二楚,很明显,希望传媒得到了任小粟的授权,甚至有专门的人为他们提供撰写文章的资料。
审讯纪实内,甚至有刑讯过程,虽然省略了许多血腥的记载,但最后罗宗仁如何将矛头指向王氏,又如何被拆穿的过程,也都被记录文章中。
这还是希望传媒头一次刊登这样的文章,而希望传媒的读者们看着这篇文章,一个个全都兴奋起来。
这大概是读者们第一次见证真实的间谍斗争。
在以往,从来没有报纸敢报道这种东西,因为会涉及财团势力的血腥斗争,没有财团会允许这样的文章面世。
而且,以往间谍斗争虽然也有相关文艺作品,但那些大多是导演、作者自己的空想,原没有这篇审讯纪实来的真实。
然而,这片审讯纪实真正的重点在于,它指明了杀害江叙一事的真正凶手:周氏。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是王氏杀害了江叙的时候,希望传媒以头版头条的方式宣布了真正的凶手身份,周氏的目的就在于想让所有人对王氏产生愤怒,甚至分化王氏的内部势力。
一时间,周氏壁垒里许多年轻人走上街头抗议,在此之前周氏的发言人甚至召开记者招待会来谴责王氏杀害江叙的行径。
当时还有很多年轻人支持周氏如此强硬的态度,欣赏周氏敢于在这个时候指责王氏。
可现在他们发现自己被欺骗了,原来这事竟是周氏做的。
希望传媒的声望毋庸置疑,那些记者与编辑们一代又一代用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信任,使看到报纸的民众,没有任何人质疑它的真实性。
这时候很多情报贩子反应过来了,原来周氏调动部队并不是要防王氏,而是要防止某人的报复!
这个某人是谁,玩情报的人都很清楚。
只是他们想不明白,周氏如此兴师动众,至于吗?
西北距离周氏那么远,在之前洛城搜查一事里也可以看到,西北在中原潜伏的情报人员并不多。
而且,罗宗仁在游行示众中被洛城居民当场打死,之后西北情报人员就全部走了啊。
所以就算那位少帅再厉害,也不可能单枪匹马的与周氏的主力部队抗衡吧。
情报贩子们总感觉,周氏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了,毕竟周氏你可是财团啊,而对方看样子只有一个人。
不过他们很快就全都往73号壁垒赶去,所有人都觉得那位少帅一定会去73号壁垒,这种一个人敌对整个财团的景象,恐怕一辈子也未必能见到一次了。
就在所有人目光转移向周氏的时候,北方被火种遗弃的圣山山脉里,一支由两千多人组成的部队正在向山脉之中挺进。
在圣山一战之后,这里就荒芜了,连火种自己的部队都已经全部撤离。
此时,没人知道这支部队来圣山到底要干什么。
此时王氏从自己壁垒内部召回了所有三十岁以下服过兵役的男性,然后突然对孔氏与火种发动了全面战争。
孔氏原本已经名存实亡,原先那些孔氏财团的官僚体系与大人物们,早就纷纷躲到了最东边的沿海壁垒里,甚至抛弃了他们原本掌握着的十多座壁垒。
那些壁垒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一直处在无人管理的状况中,居民大量南逃,而壁垒中则有不法分子横行劫掠,谁手里有枪,谁就有说话的权力。
这个时候,王氏占领孔氏的大部分壁垒都毫无难度可言。
而火种那边,因为北方与远征军团进行战争的缘故,原本的十二支主力部队如今只剩下两支。
如果说王氏一早就打算统一整个壁垒联盟,那么现在恐怕就是他们吞并其他财团的最好时机了。
而且,王氏的全民服兵役政策在此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同样是和火种一样抗击北方远征军团,兵员有较大折损,可王氏却能够快速为自己的军队补充新鲜血液。
只不过,普通人关于这场战争的讨论重点,更多的是大家现在刚刚打退外敌,应不应该趁火打劫、落井下石?
要知道火种在对抗远征军团的时候可是出了死力的,你王氏现在就急于动手,是不是有点不太厚道了。
可是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这些讨论,无法改变财团的意志,王氏根本不在乎他们怎么看待自己。
所谓成王败寇,若有一天王氏真的可以完成壁垒联盟的统一,那么历史也将由他们来书写。
所有人都知道,火种和孔氏已经没有力量来抵挡王氏了,这一战之后,中原能与王氏抗衡的只剩下周氏。
然而只有王氏内部的高层知道,原本他们需要担心的周氏,现在恐怕也自顾不暇了。
就在王氏出兵孔氏、火种的时候,周氏忽然开始的大规模的主力部队调动。
外界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一开始以为周氏这是要防备王氏部队南下,毕竟此次主力部队调动的动静极大,看起来就像是要应对全面战争似的。
其中,周氏的第一师和第三师纷纷北上,他们原本一直驻扎在南方的。
可是,过了两天大家就发现,这些周氏的主力部队似乎不是赶赴北方前线的,从他们的运动轨迹来判断,竟是要去周氏的政治中心73号壁垒。
这让许多想要贩卖情报的人员都看不懂了,这么多主力部队去73号壁垒干嘛?
要知道73号壁垒位于周氏的中心区域,就算王氏打过来,也不至于一口气直接打到这里吧?
难道周氏打算放弃73号以北的六座壁垒了?!
就在此时,一篇名为审讯纪实的文章在希望传媒报纸上刊登。
其中,详细记录了西庆氏与西北军如何围剿洛城内杀手,如何排查间谍,如果分析监控录像,如何抓住贪污受贿官员,如何抓住幕后主谋罗宗仁(本名杨彦邦)。
这份审讯纪实内将江叙被刺杀的前前后后都记录了一清二楚,很明显,希望传媒得到了任小粟的授权,甚至有专门的人为他们提供撰写文章的资料。
审讯纪实内,甚至有刑讯过程,虽然省略了许多血腥的记载,但最后罗宗仁如何将矛头指向王氏,又如何被拆穿的过程,也都被记录文章中。
这还是希望传媒头一次刊登这样的文章,而希望传媒的读者们看着这篇文章,一个个全都兴奋起来。
这大概是读者们第一次见证真实的间谍斗争。
在以往,从来没有报纸敢报道这种东西,因为会涉及财团势力的血腥斗争,没有财团会允许这样的文章面世。
而且,以往间谍斗争虽然也有相关文艺作品,但那些大多是导演、作者自己的空想,原没有这篇审讯纪实来的真实。
然而,这片审讯纪实真正的重点在于,它指明了杀害江叙一事的真正凶手:周氏。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是王氏杀害了江叙的时候,希望传媒以头版头条的方式宣布了真正的凶手身份,周氏的目的就在于想让所有人对王氏产生愤怒,甚至分化王氏的内部势力。
一时间,周氏壁垒里许多年轻人走上街头抗议,在此之前周氏的发言人甚至召开记者招待会来谴责王氏杀害江叙的行径。
当时还有很多年轻人支持周氏如此强硬的态度,欣赏周氏敢于在这个时候指责王氏。
可现在他们发现自己被欺骗了,原来这事竟是周氏做的。
希望传媒的声望毋庸置疑,那些记者与编辑们一代又一代用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信任,使看到报纸的民众,没有任何人质疑它的真实性。
这时候很多情报贩子反应过来了,原来周氏调动部队并不是要防王氏,而是要防止某人的报复!
这个某人是谁,玩情报的人都很清楚。
只是他们想不明白,周氏如此兴师动众,至于吗?
西北距离周氏那么远,在之前洛城搜查一事里也可以看到,西北在中原潜伏的情报人员并不多。
而且,罗宗仁在游行示众中被洛城居民当场打死,之后西北情报人员就全部走了啊。
所以就算那位少帅再厉害,也不可能单枪匹马的与周氏的主力部队抗衡吧。
情报贩子们总感觉,周氏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了,毕竟周氏你可是财团啊,而对方看样子只有一个人。
不过他们很快就全都往73号壁垒赶去,所有人都觉得那位少帅一定会去73号壁垒,这种一个人敌对整个财团的景象,恐怕一辈子也未必能见到一次了。
就在所有人目光转移向周氏的时候,北方被火种遗弃的圣山山脉里,一支由两千多人组成的部队正在向山脉之中挺进。
在圣山一战之后,这里就荒芜了,连火种自己的部队都已经全部撤离。
此时,没人知道这支部队来圣山到底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