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团圆的节日,武行舟一大早跑到镇上驿站,可惜仍是没有家人们的消息。激动而出败兴而归形容武行舟的心情在贴切不过。
在芦苇荡边上给自己做了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他挂起笑装作没事人般,拎着一包炒田螺来到了茅草屋的厨房门口,还未进去,就听见里面欢天笑语的,顿时心头最后一丝失望也消失不见了,高兴的喊道:“暖暖,看哥给你买什么好吃的了!”刚迈步,一团白影铺天盖地的遮住他的视线。
武行舟用袖子一抹,在看清手心的白影是什么后,脸色顷刻变黑了。
这可是白面呀!好几十文一斤的白面哪!
“武、夏、至!”
“行舟哥,不是我,是暖暖!”武夏至赶紧抬起双手以示无辜。
冲到脑袋顶的火气一下子压了下去,武行舟再次挂满笑意,弯着大眼望向手里、脸上都是面粉的暖暖,兴冲冲的讨好道:“暖暖,别玩了,面团黏糊糊的小脸都弄脏了,快看哥给你带的好吃的!”
面对这种差别对待,武夏至怨念至极的鼓鼓嘴巴,行舟哥偏心眼!
武秋止则捂嘴偷着乐。
武行舟瞪他们一眼,小声嘀咕,“暖暖小,你们也小呀!擦干净脸上的面,吃东西!”
武夏至和武秋止对视哈哈坏笑一声,手心里的面糊直接拍在了武行舟的脸蛋上。
“啊!你们这两个混小子!”武行舟怒了,追着两个人满草屋的跑。
武暖冬坐在一边笑眯了眼,手底下继续揉着糯米面团。
她刚从武秋止嘴里知道唐代还没有元宵、汤圆这类美食,流行吃面茧喝粥。
不吃元宵还是元宵节吗?反正武暖冬不适应。
因为两个哥哥都在期待行舟哥从镇上回来的消息,一上午忐忑不安的,武暖冬索性拉起两人一起做元宵。
现在武行舟闭口不谈家里人的事,怕是仍没有消息。这样闹闹也好,免得大家心里难受。
“你们在做什么?”闹痛快的武行舟洗干净手脸,感兴趣的凑到了锅台前。
“做元宵!”武夏至洗净红薯,正在去皮。
“你手里的又是什么?”武行舟盯着长着红皮的圆东西,好奇的问。武夏至把削好的红薯掰了一块,塞进了武行舟嘴巴里。
“是红薯,暖暖挖到的,可以生吃、可以烤、可以煮,能当主食也能做菜。挺甜挺脆的。”武秋止解释着,小火翻炒着黑芝麻。
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元宵,但是吃着香脆的红薯武行舟满脸兴奋,“暖暖,我干点什么?”
“行舟哥哥揉糯米面吧!”
武暖冬做饭一般,以前和闺蜜未婚夫住在一起,也是他天天下厨,闺蜜未婚夫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美食家,顿顿精心餐点着实养刁了武暖冬的胃口。
“好嘞!”武行舟摞袖子接过面团,有模有样的揉了起来,“暖暖,先吃点油纸包里的吃的,凉了就腥气了。”
武暖冬打开一看,是一包炒螺丝。
这东西弄好了可香了。可惜没有辣椒,要不腥味完全可以去掉。
即使没有辣椒,炒螺丝也挺好吃的,酱香味浓郁,吃起来停不了手。武暖冬自己吃还不忘喂三个哥哥。螺丝炒的功夫够,用嘴一吸肉就出来,很方便。
“好吃不?”武行舟笑眯眯的问。
“好吃!”武暖冬殷切的点点头,小嘴一鼓一鼓油汪汪的别提多可爱。
武夏至吧唧吧唧嘴,惋惜的说:“就是太少了!等空闲了,二哥带你捞螺丝去,咱们自己做。”
武暖冬连连点头,小时候还跟姥爷下河滩抓过田蛙,想想也是很怀念。
芝麻炒好,放在案板上摊开放凉,接着用擀面杖擀压成碎末。
红薯上锅蒸熟,搅成糊泥,加入糯米粉拌匀。
玉府里的红薯半臂长、大腿粗,西瓜也比原本大了三圈,幸好三个哥哥没见过它们原本的模样,所以武暖冬用起来坦坦荡荡的没半点心虚。
“用西瓜汁揉糯米粉,对吧?”弄好芝麻,武秋止开始按照步骤榨汁,揉糯米面团。
武暖冬准备的是三种元宵,原味、红薯和水果的。
等到糯米皮做好了,开始做馅料。
取来猪板油从边缘处将筋膜掀开,再小心地完全撕下来,接着将另一面的筋膜同样撕下,再把猪板油切成小丁。
把黑芝麻碎、猪板油丁和糖放入大碗搅拌、抓攥,使原料充分融合,形成一整块看不到单独的猪板油即可。再把馅料用手均分若干份,搓成小圆球备用。
剩余的芝麻碾压成泥状,西瓜切小块在芝麻泥里滚一圈成圆形备用。(最好用豆沙泥代替芝麻泥)
红薯泥直接团成团,三种馅料对应三种糯米团,保持双手干爽,将粉团小心的捏成酒盅状,塞入馅料,将面皮边缘向上端收起包好馅料,揉搓成圆团,外面沾点生糯米粉维持形状免得沾粘。因为红薯和西瓜由玉府出品,味道自然香甜无需再额外加糖破坏清澈的原味。
汤锅中放入适量灵水,大火烧沸放元宵,煮到元宵逐渐浮起汤水沸腾时,再倒入少许灵泉水,继续用大火煮到元宵再次全部浮起。
糯米香和馅料香气充斥着小小的茅草屋,待盛出一碗,武夏至手快的往嘴里塞了一颗。
“别!”武暖冬提醒晚了,烫的武夏至张着嘴巴死活不肯把元宵吐出来,边吸溜边叫道,“好吃,真好吃!”
四个孩子一人盛了一碗,连汤都没放过,武夏至给程家和老村长送了几碗,程子境、程管家和老村长赞不绝口,要不是武夏至再三提醒不要多吃怕粘胃,那几碗老村长险些一个人吃个空。
剩下还有不少,武暖冬给宋家兄弟和三个做饭的大婶送了两碗,其它的分给了帮工的村民,村民头一次吃这么新鲜的东西,连汤水都不可多得的鲜美,差点把舌头吞进肚子。
“没想到这元宵这么受欢迎!”武行舟眼睛亮亮的。
武秋止赞同的点点头,“行舟哥,你是想灯会上卖吧?”晚上就是灯会第一天,到时各族小吃汇聚,相较来说,还是汉族的美食更受欢迎些(汉族人占此地一半人数,吃的多自然卖的多),更何况元宵甜而不腻又能管饱,美味的食物是不分民族的。
既然哥哥们有自力更生的心愿,武暖冬不会随意打击,陪着兴冲冲的哥哥们下午到镇上买食材去了。
ps: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我都爱吃~
在芦苇荡边上给自己做了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他挂起笑装作没事人般,拎着一包炒田螺来到了茅草屋的厨房门口,还未进去,就听见里面欢天笑语的,顿时心头最后一丝失望也消失不见了,高兴的喊道:“暖暖,看哥给你买什么好吃的了!”刚迈步,一团白影铺天盖地的遮住他的视线。
武行舟用袖子一抹,在看清手心的白影是什么后,脸色顷刻变黑了。
这可是白面呀!好几十文一斤的白面哪!
“武、夏、至!”
“行舟哥,不是我,是暖暖!”武夏至赶紧抬起双手以示无辜。
冲到脑袋顶的火气一下子压了下去,武行舟再次挂满笑意,弯着大眼望向手里、脸上都是面粉的暖暖,兴冲冲的讨好道:“暖暖,别玩了,面团黏糊糊的小脸都弄脏了,快看哥给你带的好吃的!”
面对这种差别对待,武夏至怨念至极的鼓鼓嘴巴,行舟哥偏心眼!
武秋止则捂嘴偷着乐。
武行舟瞪他们一眼,小声嘀咕,“暖暖小,你们也小呀!擦干净脸上的面,吃东西!”
武夏至和武秋止对视哈哈坏笑一声,手心里的面糊直接拍在了武行舟的脸蛋上。
“啊!你们这两个混小子!”武行舟怒了,追着两个人满草屋的跑。
武暖冬坐在一边笑眯了眼,手底下继续揉着糯米面团。
她刚从武秋止嘴里知道唐代还没有元宵、汤圆这类美食,流行吃面茧喝粥。
不吃元宵还是元宵节吗?反正武暖冬不适应。
因为两个哥哥都在期待行舟哥从镇上回来的消息,一上午忐忑不安的,武暖冬索性拉起两人一起做元宵。
现在武行舟闭口不谈家里人的事,怕是仍没有消息。这样闹闹也好,免得大家心里难受。
“你们在做什么?”闹痛快的武行舟洗干净手脸,感兴趣的凑到了锅台前。
“做元宵!”武夏至洗净红薯,正在去皮。
“你手里的又是什么?”武行舟盯着长着红皮的圆东西,好奇的问。武夏至把削好的红薯掰了一块,塞进了武行舟嘴巴里。
“是红薯,暖暖挖到的,可以生吃、可以烤、可以煮,能当主食也能做菜。挺甜挺脆的。”武秋止解释着,小火翻炒着黑芝麻。
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元宵,但是吃着香脆的红薯武行舟满脸兴奋,“暖暖,我干点什么?”
“行舟哥哥揉糯米面吧!”
武暖冬做饭一般,以前和闺蜜未婚夫住在一起,也是他天天下厨,闺蜜未婚夫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美食家,顿顿精心餐点着实养刁了武暖冬的胃口。
“好嘞!”武行舟摞袖子接过面团,有模有样的揉了起来,“暖暖,先吃点油纸包里的吃的,凉了就腥气了。”
武暖冬打开一看,是一包炒螺丝。
这东西弄好了可香了。可惜没有辣椒,要不腥味完全可以去掉。
即使没有辣椒,炒螺丝也挺好吃的,酱香味浓郁,吃起来停不了手。武暖冬自己吃还不忘喂三个哥哥。螺丝炒的功夫够,用嘴一吸肉就出来,很方便。
“好吃不?”武行舟笑眯眯的问。
“好吃!”武暖冬殷切的点点头,小嘴一鼓一鼓油汪汪的别提多可爱。
武夏至吧唧吧唧嘴,惋惜的说:“就是太少了!等空闲了,二哥带你捞螺丝去,咱们自己做。”
武暖冬连连点头,小时候还跟姥爷下河滩抓过田蛙,想想也是很怀念。
芝麻炒好,放在案板上摊开放凉,接着用擀面杖擀压成碎末。
红薯上锅蒸熟,搅成糊泥,加入糯米粉拌匀。
玉府里的红薯半臂长、大腿粗,西瓜也比原本大了三圈,幸好三个哥哥没见过它们原本的模样,所以武暖冬用起来坦坦荡荡的没半点心虚。
“用西瓜汁揉糯米粉,对吧?”弄好芝麻,武秋止开始按照步骤榨汁,揉糯米面团。
武暖冬准备的是三种元宵,原味、红薯和水果的。
等到糯米皮做好了,开始做馅料。
取来猪板油从边缘处将筋膜掀开,再小心地完全撕下来,接着将另一面的筋膜同样撕下,再把猪板油切成小丁。
把黑芝麻碎、猪板油丁和糖放入大碗搅拌、抓攥,使原料充分融合,形成一整块看不到单独的猪板油即可。再把馅料用手均分若干份,搓成小圆球备用。
剩余的芝麻碾压成泥状,西瓜切小块在芝麻泥里滚一圈成圆形备用。(最好用豆沙泥代替芝麻泥)
红薯泥直接团成团,三种馅料对应三种糯米团,保持双手干爽,将粉团小心的捏成酒盅状,塞入馅料,将面皮边缘向上端收起包好馅料,揉搓成圆团,外面沾点生糯米粉维持形状免得沾粘。因为红薯和西瓜由玉府出品,味道自然香甜无需再额外加糖破坏清澈的原味。
汤锅中放入适量灵水,大火烧沸放元宵,煮到元宵逐渐浮起汤水沸腾时,再倒入少许灵泉水,继续用大火煮到元宵再次全部浮起。
糯米香和馅料香气充斥着小小的茅草屋,待盛出一碗,武夏至手快的往嘴里塞了一颗。
“别!”武暖冬提醒晚了,烫的武夏至张着嘴巴死活不肯把元宵吐出来,边吸溜边叫道,“好吃,真好吃!”
四个孩子一人盛了一碗,连汤都没放过,武夏至给程家和老村长送了几碗,程子境、程管家和老村长赞不绝口,要不是武夏至再三提醒不要多吃怕粘胃,那几碗老村长险些一个人吃个空。
剩下还有不少,武暖冬给宋家兄弟和三个做饭的大婶送了两碗,其它的分给了帮工的村民,村民头一次吃这么新鲜的东西,连汤水都不可多得的鲜美,差点把舌头吞进肚子。
“没想到这元宵这么受欢迎!”武行舟眼睛亮亮的。
武秋止赞同的点点头,“行舟哥,你是想灯会上卖吧?”晚上就是灯会第一天,到时各族小吃汇聚,相较来说,还是汉族的美食更受欢迎些(汉族人占此地一半人数,吃的多自然卖的多),更何况元宵甜而不腻又能管饱,美味的食物是不分民族的。
既然哥哥们有自力更生的心愿,武暖冬不会随意打击,陪着兴冲冲的哥哥们下午到镇上买食材去了。
ps: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我都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