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一纸荒唐言,两眼血流泪!
“长青啊,好像老头子对于你,并不满意啊”
南京守戌司令办公室中,唐深智上将关掉了收音机,对着一旁正经危坐的李长青,笑着说道。
“唐司令,我是中国人,长青师是中国人的军队,我辈的责任就是保卫国家,守卫人民”李长青一字一句,极其认真的说道。
话音一落,整个空气陷入了一片死寂。
整个办公室静悄悄的,没有人再开口说话。
就在唐深智上将观察着李长青的时候,李长青也将注意力放在这位在南京保卫战中毁誉掺半的指挥官。
有人将他要为南京大屠杀的发生付主要责任,还有人认为他也是被逼无奈。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与蒋介石相处的极差,乃是其政治对手。
1927年7月唐深智跟汪精卫一道“分共”。8月东征讨蒋,逼蒋于8月12日下台;不久唐被逼弃军下野,流亡日本。
1929年4月,唐回国后接受曾被桂系吞并的旧部,由蒋介石委任为第五路军总指挥,5月,任军事参议院院长,国军编遗委员会编组部主任。5月,蒋介石派唐赴河南与冯玉祥军作战,12月1日,唐联合七十五名高级将领第二次反蒋,就任护党救国军第四路总司令。但不到一月,即兵败逃亡东南亚等地。
1931年5月,唐被推选为广州非常政府国府委员及军委常委,实行第三次反蒋;并于9月以湖南宣抚使名义进军湘南,直逼衡阳。
仅仅五年时间,唐深智将军就发动了三次倒蒋运动,可见他与蒋介石政见几乎完全不同。可想而知,蒋介石对其的痛恨。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略东三省,外敌入侵,他才与蒋介石携手言和。
1934年春,唐深智将军即着手制定《京沪保卫战设想和计划》,12月主持南京保卫战大演习。因此,当1937年底,日军进逼南京城下时,他尽管重病缠身,仍出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与日作战。
11月12日上海失陷,日军直扑南京,蒋介石第二次召集国军将领商讨保卫南京的问题,在会上询问众将对防守南京的看法,李宗仁和白崇禧从军事角度上均不主张固守南京。蒋又问唐生智,唐则忽然起立,大声疾呼地说:“现在敌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值此大敌当前,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我们不特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更对不起我们的最高统帅。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唐的一席大话,正是大敌当前的危机之时,很有大义凛然的气势。蒋介石听罢唐言,大喜过望,立即委任唐为南京城防司令。唐更慨然受命,誓与南京共存亡。李宗仁当时感到唐大有张睢阳嚼齿流血之概,很不以为然。李宗仁便若有讽刺地翘起大拇指,对唐说:“盂潇,你真了不起啊”唐则反唇相讥:“德公,战事演变至此,我们还不肯干一下,也太对不起国家了”,他当面向蒋介石保证“临危不乱、临难不苟”,表示“没有统帅命令决不撤退,誓与南京共存亡”
1937年11月19日,蒋介石手令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20日到职,24日国民政府特派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正式就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在唐生智的指挥下,国军八万余人自1937年12月4日至12日,抗击数倍于己的日军,进行了悲壮的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11日,蒋介石电令:“如情势不能持久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12日下午,唐生智根据蒋的指示,向各部队下达了撤退命令,书面撤退命令的原则是“大部突围,一部渡江”,但在会议上,唐忽又口授命令,规定教导总队及其他4个师也可渡江集中。唐生智在撤退的组织实施上,匆忙紊乱,朝令夕改,以至数万官兵滞留江边与城内,惨遭日军杀害。他自己也只好在当晚9时,于乱军之中,乘轮渡江,坐一辆沾着牛粪的板车,狼狈撤离到江北。
从史实上能够看出,唐深智将军并不是自愿放弃南京防御,而是被蒋介石一纸电文责令撤离南京,只是军事上几乎只能够指挥一个连的蒋光头,下达了这个让人感到难以理解的命令。
两军交锋,犬牙交错,战斗最为激烈的时候,这个时候选择撤退,完全就是找死的行为。
国仇家恨,敢死的勇气就在这一张电文之下,通通化作了泡影,接下来就是丢盔卸甲的大溃败,日军紧紧跟进。国军溃败无意就是自寻死路,在战场上,已经被鲜血染红的小鬼子,对于国军自然毫不犹豫的举起了手中的屠刀,开始了一场大屠杀。
而拥挤在码头之上,数十万还未来得及撤退的难民,无疑让这种情况变得更加糟糕,杀红眼的小鬼子,完全化身为了畜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些披着人皮的禽兽,丝毫没有顾忌的将屠刀挥向了手无寸铁的难民,一具具尸体飘荡在长江之上,鲜血将其染成了血色,数月未曾褪去。
这就是血脉同胞的鲜血,他们染红了中华的土地,这不能不说是五千年中华古国的屈辱。
如果国军决死到底的话,南京成肯定无法保住,但南京大屠杀或许就不可能发生。
三十万同胞倒下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达到一个民族都无法承受住。然而,这一切在那个只看重自己下面位置,从来都无视人民存在的蒋委员长的眼中,却显得毫不重要。
三十万鲜血依然无法让他幡然醒悟,三十万亡魂依然没有让他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策略,难道中华民族流淌的鲜血不够多,在日军铁蹄之下生活的不够耻辱?难道这就是他所谓的三民主义?
正是他的刚愎自用,自以为是,才最终落到了,流落海外,葬身孤岛的下场。
...
“长青啊,好像老头子对于你,并不满意啊”
南京守戌司令办公室中,唐深智上将关掉了收音机,对着一旁正经危坐的李长青,笑着说道。
“唐司令,我是中国人,长青师是中国人的军队,我辈的责任就是保卫国家,守卫人民”李长青一字一句,极其认真的说道。
话音一落,整个空气陷入了一片死寂。
整个办公室静悄悄的,没有人再开口说话。
就在唐深智上将观察着李长青的时候,李长青也将注意力放在这位在南京保卫战中毁誉掺半的指挥官。
有人将他要为南京大屠杀的发生付主要责任,还有人认为他也是被逼无奈。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与蒋介石相处的极差,乃是其政治对手。
1927年7月唐深智跟汪精卫一道“分共”。8月东征讨蒋,逼蒋于8月12日下台;不久唐被逼弃军下野,流亡日本。
1929年4月,唐回国后接受曾被桂系吞并的旧部,由蒋介石委任为第五路军总指挥,5月,任军事参议院院长,国军编遗委员会编组部主任。5月,蒋介石派唐赴河南与冯玉祥军作战,12月1日,唐联合七十五名高级将领第二次反蒋,就任护党救国军第四路总司令。但不到一月,即兵败逃亡东南亚等地。
1931年5月,唐被推选为广州非常政府国府委员及军委常委,实行第三次反蒋;并于9月以湖南宣抚使名义进军湘南,直逼衡阳。
仅仅五年时间,唐深智将军就发动了三次倒蒋运动,可见他与蒋介石政见几乎完全不同。可想而知,蒋介石对其的痛恨。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略东三省,外敌入侵,他才与蒋介石携手言和。
1934年春,唐深智将军即着手制定《京沪保卫战设想和计划》,12月主持南京保卫战大演习。因此,当1937年底,日军进逼南京城下时,他尽管重病缠身,仍出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与日作战。
11月12日上海失陷,日军直扑南京,蒋介石第二次召集国军将领商讨保卫南京的问题,在会上询问众将对防守南京的看法,李宗仁和白崇禧从军事角度上均不主张固守南京。蒋又问唐生智,唐则忽然起立,大声疾呼地说:“现在敌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值此大敌当前,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我们不特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更对不起我们的最高统帅。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唐的一席大话,正是大敌当前的危机之时,很有大义凛然的气势。蒋介石听罢唐言,大喜过望,立即委任唐为南京城防司令。唐更慨然受命,誓与南京共存亡。李宗仁当时感到唐大有张睢阳嚼齿流血之概,很不以为然。李宗仁便若有讽刺地翘起大拇指,对唐说:“盂潇,你真了不起啊”唐则反唇相讥:“德公,战事演变至此,我们还不肯干一下,也太对不起国家了”,他当面向蒋介石保证“临危不乱、临难不苟”,表示“没有统帅命令决不撤退,誓与南京共存亡”
1937年11月19日,蒋介石手令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20日到职,24日国民政府特派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正式就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在唐生智的指挥下,国军八万余人自1937年12月4日至12日,抗击数倍于己的日军,进行了悲壮的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11日,蒋介石电令:“如情势不能持久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12日下午,唐生智根据蒋的指示,向各部队下达了撤退命令,书面撤退命令的原则是“大部突围,一部渡江”,但在会议上,唐忽又口授命令,规定教导总队及其他4个师也可渡江集中。唐生智在撤退的组织实施上,匆忙紊乱,朝令夕改,以至数万官兵滞留江边与城内,惨遭日军杀害。他自己也只好在当晚9时,于乱军之中,乘轮渡江,坐一辆沾着牛粪的板车,狼狈撤离到江北。
从史实上能够看出,唐深智将军并不是自愿放弃南京防御,而是被蒋介石一纸电文责令撤离南京,只是军事上几乎只能够指挥一个连的蒋光头,下达了这个让人感到难以理解的命令。
两军交锋,犬牙交错,战斗最为激烈的时候,这个时候选择撤退,完全就是找死的行为。
国仇家恨,敢死的勇气就在这一张电文之下,通通化作了泡影,接下来就是丢盔卸甲的大溃败,日军紧紧跟进。国军溃败无意就是自寻死路,在战场上,已经被鲜血染红的小鬼子,对于国军自然毫不犹豫的举起了手中的屠刀,开始了一场大屠杀。
而拥挤在码头之上,数十万还未来得及撤退的难民,无疑让这种情况变得更加糟糕,杀红眼的小鬼子,完全化身为了畜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些披着人皮的禽兽,丝毫没有顾忌的将屠刀挥向了手无寸铁的难民,一具具尸体飘荡在长江之上,鲜血将其染成了血色,数月未曾褪去。
这就是血脉同胞的鲜血,他们染红了中华的土地,这不能不说是五千年中华古国的屈辱。
如果国军决死到底的话,南京成肯定无法保住,但南京大屠杀或许就不可能发生。
三十万同胞倒下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达到一个民族都无法承受住。然而,这一切在那个只看重自己下面位置,从来都无视人民存在的蒋委员长的眼中,却显得毫不重要。
三十万鲜血依然无法让他幡然醒悟,三十万亡魂依然没有让他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策略,难道中华民族流淌的鲜血不够多,在日军铁蹄之下生活的不够耻辱?难道这就是他所谓的三民主义?
正是他的刚愎自用,自以为是,才最终落到了,流落海外,葬身孤岛的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