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吃过药了么?”淑嘉轻声地问着佟妃。
佟妃寡居宫中,本就闲得发慌,亏得太皇太后对她的印象一贯不错,她又一直小心伺候着,年年倒是都跟着太皇太后搬迁的。太皇太后到畅春园避暑,她也跟着来了。
胤礽对康熙的后宫们一向不冷不热,不惹事的人他也懒得理。淑嘉与佟妃一向是关系比较好的,以前是淑嘉有些刻意结交佟妃这个贵妃,现在倒是佟妃这个无子的太妃刻意结交皇后了。
佟妃深知自己眼下的立身根本,对于淑嘉拜托的多照顾一点太皇太后也是尽心尽力。眼下她也帮不上娘家什么心了,只好竭立做好自己的本份,以求下半生安稳罢了。
听淑嘉这样问,佟妃答道:“药已经用过了,说是苦,又吃了两块儿蜜饯,这就歇下了,”顿了顿,“老祖宗这些日子睡的时候越发长了,还抱怨说牙齿不太好使了。”
老太太多大年纪了?要还是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活蹦乱跳的,也逆生长得太不科学了。
“多多宽慰着吧,自从先帝大行,老祖宗的身子就不大好了。”
有了淑嘉这一句话,佟妃那一直压在心底的担忧又翻腾了出来:如果老太太撑不住挂了,她怎么办?太皇太后活着,她可以侍奉着太皇太后四处走动,太皇太后一死,她就是个老死宫苑的下场了。
佟妃心里是盼望着太皇太后长命百岁的,再听淑嘉说:“再两个月过了小选的宫女就要入宫了,过了年又是大挑,老祖宗这里,妃母多费费心。”她也乐意尽心照顾太皇太后,应下答允。
心中不免思忖:人要是命好,真是挡都挡不住的。这皇后从嫁入东宫开始,总有二十年了,能拦得住丈夫不纳新人,绝不是一般手段能够做得出来的。只是她年岁渐长,也不知道还能拢住皇帝多少时日?罢罢,我想这些做什么?她有五子,就算后宫进了新人,又能如何?还是侍奉好了太皇太后才是正经。
淑嘉不知道佟妃已经在担心她人老珠黄之后的夫妻问题了,她现在担心的却是自家儿女事。
抢过来养的允祺之女,宫中排行第三的格格,胤礽已经立意要封为公主了。礼部拟了许多嘉号,胤礽最后给定的乃是“荣寿”二字。指婚给谁虽然还要再斟酌,却已定与蒙古,淑嘉知道这是国策,且公主降于外藩,从康熙的女儿们的生活来看,只要额驸不太混帐,日子还是都过得不错的。多说无益,也就不强留她在京了。
真正可愁的,却是两个已经娶妻的儿子。儿媳妇们至今都还没有消息,由不得她不发愁。如果说弘曈这里还不太着急的话,弘旦那里就是燃眉之急了。淑嘉不希望到了明年,她亲自给弘旦弄一个小老婆过去。
然而,如果到明年大挑结束之前赫舍里氏要还是没个准信儿的话,她也不得不动手了。太子膝下不能久虚,否则容易引来猜测。明年不指,就要再等三年,就算赫舍里氏耗得起,淑嘉也耗不起了。
更不让她省心的却是赫舍里氏危机公关的能力,着实令人叹息。
弄个陪嫁丫头,真亏她想得出来!淑嘉对这个儿媳妇的政治觉悟颇感绝望。赫舍里氏是个不错的大家闺秀,识文断字,性格也颇为和气,大挑的时候并不比别人逊色。谁料到过门之后就显出不足来了,赫舍里氏的做法,只要她嫁的不是太子,以后她不要当皇后,那是再妥当不过的了。
然而皇家的位置,轻易能许人么?太子身边的人,能让你随便安排么?如果连这一点都看不透,这个儿媳妇的能力也就有限了。这些话淑嘉又不能跟身边的人说,她身边心腹里红袖等都是陪嫁来的,说出来也怕她们寒心。然而事实就是如此,不是你想不想抬举的事儿,而是能不能抬举。
连淑怡、淑惠,她都不能说。一旦她表现出了对儿媳妇的不满,下面就不好收场了。她是在现在占着优势,然而若干年后,随非这个儿媳妇死了,或者被废掉(可能性几乎为零),母仪天下的就要换人。
这样一个儿媳妇,淑嘉实在是不能放心。
思前想后,淑嘉决定把儿媳妇带在身边时时提点。一拍手:“去无逸斋。”
————————————————————————————————————————
无逸斋里,赫舍里氏正在犯愁呢。她心里也不想让另一个女人来分丈夫的,即使那是她的陪嫁丫头。丈夫、婆婆都否决了这个提议,让她松了一口气。可转念一想,明年就是大挑了,堂堂皇太子,至今只有一个老婆,比他爹还不如,不管明年她有没有怀上孩子,再来一个侧室几乎就是定局了,不由又是愁肠百结:还不如现在让她弄一个房里人给弘旦呢。
左思右想,怎么样都是自己吃亏!亏就亏在没有一个儿子,可是孩子岂是说生就能生的?弘旦也没有别人,两人新婚至今日子也还亲近,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了呢?赫舍里氏一时有些茫然。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响起了拍掌声,赫舍里氏惊了一下:“是谁过来了?”她的宫女已经出去看了一回,急匆匆回来道:“是主子娘娘过来了。”
赫舍里氏这一惊非同小可,急急起身,又对镜看了一下自己的仪表,一眼看去没什么问题了,忙奔出门来相迎。她原是大家女,规矩也不错的,不致如此沉不住气。只是婚后无子,整个人就有些急躁。
心中却在猜测:这是来做什么的呢?
淑嘉看见赫舍里氏迎了出来,这个儿媳妇在礼节上倒是十分周全的。等赫舍里氏福身一礼,又小心地上来扶着她往屋里走,方道:“不用这么忙乱,你妹妹们都在上课,我枯坐无趣,就想起这无逸斋来了。”
赫舍里氏把淑嘉搀进屋里,请上座上坐住了,又接过宫女托盘里的茶亲手奉上,才笑道:“媳妇儿自打搬进来,就觉得这里布置得分外舒服,也就偷了个懒儿,并没有动什么摆设。还是额娘会收拾屋子,教教我罢。”
淑嘉呷了一口茶:“收拾屋子有什么好学的?看哪里不好看了,即时改了过来,时间长了,自然就会了。你有心思,不如想想旁的。”
媳妇不是女儿,是一个在别人的家庭是教育了十几年的人,当然会有自己的思想,如果想要从穿衣吃饭教起,直教得与自己步调一致了,真比自己生一个女儿从头开始教还要麻烦百倍。淑嘉也不想这样做,赫舍里氏不是什么都不通的人,她只是脑子里的那根弦儿没有拧对而已,点破这层窗户纸,她未必就想不通。
淑嘉打定了主意,并不想把赫舍里氏当牵线木偶,即使现在牵着她,难不成自己还真能活个千儿八百岁的?既不能管着她一生一世,索性放手让她自己成长,淑嘉想做的,不过是在这最关键的问题上点透她,让弘旦的日子能够过得舒服一点而已。
赫舍里氏心里更是不安,“想想旁的”?那是要想什么呢?她自己的心病就是到现在还没有喜信,又担心会有一个身份不算差的侧室进门夺宠,抢先生下儿子。自己就往这上头想了,脸色抑不住地难看了起来。
“媳妇愚钝,额娘的意思是?”
淑嘉叹了一口气:“我也是打你这会儿过来的,岂不知你的难处?”拍拍坐榻,“过来坐。”
赫舍里氏惴惴地坐了下来,她的心情可与当初淑嘉往太皇太后身边一坐,那是截然不同的。带着一丝怯意,喊了一声:“额娘。”
“这一年多,你做得很好。”
赫舍里氏越发摸不着头脑了,仍是谦逊地道:“媳妇儿要学的地方多着呢。”
淑嘉摇摇头:“已经不错啦,当一个媳妇儿,你做得是够了。”
“这……”
“这话,出我之口,入你之耳。记住了,以后再传给你儿媳妇,”淑嘉脸上泛起一丝笑来,“皇家媳妇儿,光当好了媳妇是不够的,还要记得皇家二字。尤其是太子妃。两条都做到了,才是真的好。光想着当媳妇儿了,怕要落个可怜,死盯着皇家二字,又未免显得面目可憎。切记切记。”
赫舍里氏有些明白了,又有些糊涂,却直觉得婆婆与她说的算是比较交心的话了。她年轻,记性也不坏,硬生生记住了,准备等会儿慢慢参悟去。
淑嘉见她这样,情知她还得再想上一想,便道:“天儿热,我倒有些乏了,你也歇个晌吧。”起身便走。
赫舍里氏哪里还能坐得住?起身相送,直把人送出门外,又眼看着转了个弯儿,消失不见了,她才回来仔细回想,方才婆婆说话的内容、表情、语气,一点一点地揣摩。
淑嘉一道走,一道叹息,她已经为赫舍里氏作了最坏的打算了。赫舍里氏运气真是不好,淑嘉没有婆婆,她有,淑嘉有儿子,她倒没有了。这事儿不在于你想不想,完全是形势比人强,除非你想撕破脸,得一个妒妇的美名,然后被废掉。
如果自己处在这个情况下,当然是什么话都说,反正有婆婆,找小老婆的事情太子妃又不好插手,等着就是了。也不是坐以待毙,只要把丈夫拢住了,不管有多少小老婆,生了多少孩子,那才是真的“借腹生子”。清廷的规矩,无子并不是休妻废后的理由,急着给丈夫弄小老婆,还是自己的陪嫁,这像什么话呢?
谁又能保证自己安排的人最后不会为了利益而反目?何不做一菩萨?让底下人去斗好了。你该当个裁判,而不是挽起袖子来下场打架,那样不但是自降身份,还是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这样的生活当然不如夫妻二人有子有女过得惬意,只是退而求其次,却是比较好的容身这道。
自己是不喜欢小老婆的,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想给儿子弄小老婆,只希望儿媳妇能够争气一点。确切地说,希望儿媳妇的肚子能够争气一点。否则……即使自己有心,也保不住这个儿媳妇。日子久了没孩子,胤礽肯定会坐不住的。
————————————————————————————————————————
关于太子子嗣的问题,胤礽坐不坐得住是以后的事,反正现在他还没有特别关注到这一点,政事占据了他的绝大部分心神。
在藏的清军与准部再次进入了僵持阶段,大小策凌整合了人马。不得不说,同样的力量在不同的人的手上,能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同样是六千人马,大策凌就能用它干掉了拉藏汗,而小策凌只好防守,但是,如果这六千人马的领袖变成了大小策凌合谋,它就成了一个大麻烦。
大策凌为人谨慎多谋目光长远,小策凌则颇为勇武,一加一大于二,与人数与自己多的清军对峙,居然还有拉锯的迹象。雅尔江阿这里,一面写折子飞送京师,一面商议对策,又打报告,要求中央注意补给。
胤礽看着眼下形势,情知毕其功于一役是没法指望了,也就铁了心准备持久战。只是这个持久战在他的心里打个两三年也就差不多了,清军是千里远征,准部又何尝不是?准部的国力还不如清廷,拖也把他们拖死了。何况准部还有俄罗斯这个恶邻居。
摸了摸下巴,若非他国内也是一堆烂事儿,还真想趁着这个机会,一举荡平了准部。他算是看透了,蒙古诸部里就这个准噶尔不是个省油的灯,打掉一个又来一个,来来回回地不肯消停。
可惜啊!早已筹划多时的摊丁入亩还没有做呢,但是他对这项改革是充满了信心的,单看盐法一项,每年就能多出这么多银子来,而且数字还有上升的趋势,这一场仗打下来并没有使得国家财政压力增大多少,实是盐法之功。
照这个势头下去,只要他的政策得到了有力的执行,他就能积累起足够多的资本,一战而平准噶尔。这样,不但是开疆拓土的功业,还为子孙后代翦除了一大隐患,不用再担心准部哪一天冒出来要打北京。
只要能平了准部,宁愿眼下日子过得累紧一点,胤礽也是要做的。不过眼下首要之务却是把准部驱出西藏,同时把西藏归到中央直属管辖才好。这也是胤礽对准部蠢蠢欲动的一大原因:新疆与西藏靠得还真近,准部不除,哪天人家吃饭了想消消食,就消到了西藏,然后打着活佛的招牌就能一路东进。
治大国如烹小鲜,尤其这个国家幅员辽阔,民族成份复杂,各地方情况也不一样,最忌一刀切。胤礽久柄国政,自知其中厉害,只好一口一口地吃饭,预备着今年把盐法改革扩充到全国。
事实上,他不推广也不行了。由于两淮盐政改革先行,两淮又是重要的产盐区,此地一改盐法,盐业现出了勃勃生机。即使只是限定在两淮地区推行,也架不住商人逐利,减轻了负担的商人,卯足了劲儿,还把淮盐向周围倾销。未改盐法的地区由于制度等原因,根本竞争不过淮盐,巡盐御史等的折子飞奔到了胤礽的案头。
是时候推行全国了。
这个意见是好的,然而最先提出反对的却是急于充盈国库的雍王。听到他四弟的反对意见,胤礽问道:“为什么说暂不可行?两淮等地盐法革新的成效你是知道的,怎么不能推行全国了呢?”
“今年已经过大半,仓促之意改弦易张,则已经按旧法放出去的盐岂不要亏?九月里盐就能出完,只剩盘账了。不如今年且依旧制,自明年开始,全用新法。”
胤礽想了想:“也好,正好多出些准备的时间。这样明年盐课上头又能多些收益,西北用兵也能轻松一些,”又自言自语,“只盼雅尔江阿争气些,早日拿下西藏,朕也好腾出手来,推行新税法。”
雍王个人武力值偏低,在军事上的见解也不够高明,所擅长者乃是民政,也欲借此机会建一番功业。在推行摊丁入亩这件事情上面他是很积极的,但是——西北用兵啊!这当口怎么能够轻动财赋之制?
“你去后头给太皇太后请个安罢,她老人家近来不太好。”胤礽给了他四弟比较优厚的待遇。
雍王连忙称谢。
见不见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太太,还是一个对朝政没啥影响的老太太,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益处,却是表明了一种态度。胤礽借此来显示他看重雍王,雍王自然要知情识趣。
———————————————————————————————————————
不说太子妃在参悟皇后那似是而非的话,也不说皇帝和雍王为西北军饷和赋税改革而操心。
今年十月,太皇太后的生日可又要到了。畅春园益修养,胤礽为了太皇太后的身体计,索性冬天的时候就没有搬回紫禁城,全家都在畅春园里呆到了冬天。
淑嘉陪太皇太后坐着,看着太皇太后身边的宫女一捧脂粉盒,一拿手绢儿,心里咯噔一下。再看太皇太后,行动都有些迟缓了,听平王福晋讲笑话,听到一半笑了起来,居然从嘴角边流出了口水。两个宫女连忙上去,一个擦口水,一个再补粉。
老太太还能再撑多久呢?
淑嘉心事重重地从太皇太后寿宴上回来,满心都在想着这件事情。太皇太后会活到什么时候,对于她这个穿越者来说……穿越前就不知道,穿越后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呆坐在妆台前,由着红袖她们给她卸了首饰。红袖看淑嘉这样,正要出言提醒,却听见外面有急匆匆的脚步声。红袖一皱眉,使个眼色,画眉是她教出来的徒弟,会意地出去了。
“大——”
“噤声!”
“@¥…………”
淑嘉已经听到了:“什么事儿?”
画眉笑着进来道:“主子娘娘大喜!四福晋有喜啦!您要做祖母了。”
四福晋?靠!雍王真能耐啊!呃?不对!这说的是弘曈媳妇儿啊。
淑嘉反应了一会儿才弄明白,这个四福晋是她家四阿哥弘曈的老婆,而不是康熙四儿媳妇。
淑嘉不自觉地就笑开了:“好好好,赏他!赵国士,你去澹宁居,跟皇上说一声儿,这可是大喜事儿。”又要去看博尔济吉特氏。红袖道:“主子,您已经卸了妆了,上了妆、换身衣裳再过去啊。奴才去传步辇来。”
紫裳等也围着淑嘉道喜,这会儿皇子们有儿子,比皇后自己生儿子都值得庆贺。秀妞道:“主子,赏四福晋的东西,奴才就比着二福晋的给了?”
淑嘉一顿:“知道了。”
到了博尔济吉特氏处,却见赫舍里氏已经到了。淑嘉一看这两个儿媳妇,欢乐的心情登时减半:这要怀孕的是赫舍里氏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赫舍里氏与博尔济吉特氏交好,刚听到消息的时候却是百般滋味在心头。经过了宫女提醒,才恢复了从容。命准备贺礼,又邀嫂子格根塔娜同往贺弟妹,等到了博尔济吉特氏的住处,已是一脸的为博尔济吉特氏高兴了。
格根塔娜心思就单纯得多,她自己万事不愁,至于弟妹们的事儿,她才不想去管呢。少说少做少出错,日后才有富贵安闲的日子不是?
遇上这样的喜事,淑嘉也就绝口不提赫舍里氏尚没有喜信的事儿,只说让博尔济吉特氏好好休养,又把赏赐颁下,还说:“明儿叫你额娘过来说话。”
接着,胤礽处也有赏颁下。太皇太后那里却没有动静了,据去通报的人回来说,老太太已经歇下了,没敢惊扰。
淑嘉道:“这是懂道理的,断没有惊扰太皇太后的道理。天也不早了,都散了回去歇着罢。”
博尔济吉特氏有孕,确实给赫舍里氏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淑嘉只是心里急,晚间胤礽过来的时候,先喜滋滋地说弘曈有出息,又说:“弘旦那里还没消息么?明年大挑,你留意给他择两个好生养的侧室。”
与康熙的想法一样,生不出孩子来,儿媳妇要负主要责任。
淑嘉只得答:“知道了。”
然而麻烦还没完,在十月例行的请平安脉的时候,御医居然一脸喜色地对淑嘉道“恭喜”,她老人家又有孕了!
淑嘉眼珠子瞪得比弹珠还大:“什么?!”我靠!跟儿媳妇一起怀孕,搞不好这一个比那一个还小,淑嘉不由老脸通红,尴尬不已。
这份尴尬等见到赫舍里氏的时候又成了叹息,婆媳俩面面相觑。想怀的怀不上,不想怀的又怀上了。
于淑嘉而言,这时候怀上了,明年大挑要不要充实后宫就成了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于赫舍里氏而言,这时节再怀不上,明年家里不免要多几个侧室。
婆媳二人心中一齐叫苦,淑嘉对赫舍里氏又多了两分理解与同情。
这个难题却被太皇太后的死解决了,长泰六年正月初五,太皇太后逝于畅春园。新年的热闹还没过去,全国上下就接到了通知,太皇太后归天,赶紧的把喜庆的东西都收起来。百日内穿孝,官宦之家一年之内禁婚娶,全国禁演戏……等等等等。
快马从京中出发直抵西藏大军之前,令弘晰、弘晟回京奔丧,其余人等不动,大军收缩,戒备准噶尔趁丧出兵。
作者有话要说:天然萌的老太太,一路走好……
“老祖宗吃过药了么?”淑嘉轻声地问着佟妃。
佟妃寡居宫中,本就闲得发慌,亏得太皇太后对她的印象一贯不错,她又一直小心伺候着,年年倒是都跟着太皇太后搬迁的。太皇太后到畅春园避暑,她也跟着来了。
胤礽对康熙的后宫们一向不冷不热,不惹事的人他也懒得理。淑嘉与佟妃一向是关系比较好的,以前是淑嘉有些刻意结交佟妃这个贵妃,现在倒是佟妃这个无子的太妃刻意结交皇后了。
佟妃深知自己眼下的立身根本,对于淑嘉拜托的多照顾一点太皇太后也是尽心尽力。眼下她也帮不上娘家什么心了,只好竭立做好自己的本份,以求下半生安稳罢了。
听淑嘉这样问,佟妃答道:“药已经用过了,说是苦,又吃了两块儿蜜饯,这就歇下了,”顿了顿,“老祖宗这些日子睡的时候越发长了,还抱怨说牙齿不太好使了。”
老太太多大年纪了?要还是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活蹦乱跳的,也逆生长得太不科学了。
“多多宽慰着吧,自从先帝大行,老祖宗的身子就不大好了。”
有了淑嘉这一句话,佟妃那一直压在心底的担忧又翻腾了出来:如果老太太撑不住挂了,她怎么办?太皇太后活着,她可以侍奉着太皇太后四处走动,太皇太后一死,她就是个老死宫苑的下场了。
佟妃心里是盼望着太皇太后长命百岁的,再听淑嘉说:“再两个月过了小选的宫女就要入宫了,过了年又是大挑,老祖宗这里,妃母多费费心。”她也乐意尽心照顾太皇太后,应下答允。
心中不免思忖:人要是命好,真是挡都挡不住的。这皇后从嫁入东宫开始,总有二十年了,能拦得住丈夫不纳新人,绝不是一般手段能够做得出来的。只是她年岁渐长,也不知道还能拢住皇帝多少时日?罢罢,我想这些做什么?她有五子,就算后宫进了新人,又能如何?还是侍奉好了太皇太后才是正经。
淑嘉不知道佟妃已经在担心她人老珠黄之后的夫妻问题了,她现在担心的却是自家儿女事。
抢过来养的允祺之女,宫中排行第三的格格,胤礽已经立意要封为公主了。礼部拟了许多嘉号,胤礽最后给定的乃是“荣寿”二字。指婚给谁虽然还要再斟酌,却已定与蒙古,淑嘉知道这是国策,且公主降于外藩,从康熙的女儿们的生活来看,只要额驸不太混帐,日子还是都过得不错的。多说无益,也就不强留她在京了。
真正可愁的,却是两个已经娶妻的儿子。儿媳妇们至今都还没有消息,由不得她不发愁。如果说弘曈这里还不太着急的话,弘旦那里就是燃眉之急了。淑嘉不希望到了明年,她亲自给弘旦弄一个小老婆过去。
然而,如果到明年大挑结束之前赫舍里氏要还是没个准信儿的话,她也不得不动手了。太子膝下不能久虚,否则容易引来猜测。明年不指,就要再等三年,就算赫舍里氏耗得起,淑嘉也耗不起了。
更不让她省心的却是赫舍里氏危机公关的能力,着实令人叹息。
弄个陪嫁丫头,真亏她想得出来!淑嘉对这个儿媳妇的政治觉悟颇感绝望。赫舍里氏是个不错的大家闺秀,识文断字,性格也颇为和气,大挑的时候并不比别人逊色。谁料到过门之后就显出不足来了,赫舍里氏的做法,只要她嫁的不是太子,以后她不要当皇后,那是再妥当不过的了。
然而皇家的位置,轻易能许人么?太子身边的人,能让你随便安排么?如果连这一点都看不透,这个儿媳妇的能力也就有限了。这些话淑嘉又不能跟身边的人说,她身边心腹里红袖等都是陪嫁来的,说出来也怕她们寒心。然而事实就是如此,不是你想不想抬举的事儿,而是能不能抬举。
连淑怡、淑惠,她都不能说。一旦她表现出了对儿媳妇的不满,下面就不好收场了。她是在现在占着优势,然而若干年后,随非这个儿媳妇死了,或者被废掉(可能性几乎为零),母仪天下的就要换人。
这样一个儿媳妇,淑嘉实在是不能放心。
思前想后,淑嘉决定把儿媳妇带在身边时时提点。一拍手:“去无逸斋。”
————————————————————————————————————————
无逸斋里,赫舍里氏正在犯愁呢。她心里也不想让另一个女人来分丈夫的,即使那是她的陪嫁丫头。丈夫、婆婆都否决了这个提议,让她松了一口气。可转念一想,明年就是大挑了,堂堂皇太子,至今只有一个老婆,比他爹还不如,不管明年她有没有怀上孩子,再来一个侧室几乎就是定局了,不由又是愁肠百结:还不如现在让她弄一个房里人给弘旦呢。
左思右想,怎么样都是自己吃亏!亏就亏在没有一个儿子,可是孩子岂是说生就能生的?弘旦也没有别人,两人新婚至今日子也还亲近,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了呢?赫舍里氏一时有些茫然。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响起了拍掌声,赫舍里氏惊了一下:“是谁过来了?”她的宫女已经出去看了一回,急匆匆回来道:“是主子娘娘过来了。”
赫舍里氏这一惊非同小可,急急起身,又对镜看了一下自己的仪表,一眼看去没什么问题了,忙奔出门来相迎。她原是大家女,规矩也不错的,不致如此沉不住气。只是婚后无子,整个人就有些急躁。
心中却在猜测:这是来做什么的呢?
淑嘉看见赫舍里氏迎了出来,这个儿媳妇在礼节上倒是十分周全的。等赫舍里氏福身一礼,又小心地上来扶着她往屋里走,方道:“不用这么忙乱,你妹妹们都在上课,我枯坐无趣,就想起这无逸斋来了。”
赫舍里氏把淑嘉搀进屋里,请上座上坐住了,又接过宫女托盘里的茶亲手奉上,才笑道:“媳妇儿自打搬进来,就觉得这里布置得分外舒服,也就偷了个懒儿,并没有动什么摆设。还是额娘会收拾屋子,教教我罢。”
淑嘉呷了一口茶:“收拾屋子有什么好学的?看哪里不好看了,即时改了过来,时间长了,自然就会了。你有心思,不如想想旁的。”
媳妇不是女儿,是一个在别人的家庭是教育了十几年的人,当然会有自己的思想,如果想要从穿衣吃饭教起,直教得与自己步调一致了,真比自己生一个女儿从头开始教还要麻烦百倍。淑嘉也不想这样做,赫舍里氏不是什么都不通的人,她只是脑子里的那根弦儿没有拧对而已,点破这层窗户纸,她未必就想不通。
淑嘉打定了主意,并不想把赫舍里氏当牵线木偶,即使现在牵着她,难不成自己还真能活个千儿八百岁的?既不能管着她一生一世,索性放手让她自己成长,淑嘉想做的,不过是在这最关键的问题上点透她,让弘旦的日子能够过得舒服一点而已。
赫舍里氏心里更是不安,“想想旁的”?那是要想什么呢?她自己的心病就是到现在还没有喜信,又担心会有一个身份不算差的侧室进门夺宠,抢先生下儿子。自己就往这上头想了,脸色抑不住地难看了起来。
“媳妇愚钝,额娘的意思是?”
淑嘉叹了一口气:“我也是打你这会儿过来的,岂不知你的难处?”拍拍坐榻,“过来坐。”
赫舍里氏惴惴地坐了下来,她的心情可与当初淑嘉往太皇太后身边一坐,那是截然不同的。带着一丝怯意,喊了一声:“额娘。”
“这一年多,你做得很好。”
赫舍里氏越发摸不着头脑了,仍是谦逊地道:“媳妇儿要学的地方多着呢。”
淑嘉摇摇头:“已经不错啦,当一个媳妇儿,你做得是够了。”
“这……”
“这话,出我之口,入你之耳。记住了,以后再传给你儿媳妇,”淑嘉脸上泛起一丝笑来,“皇家媳妇儿,光当好了媳妇是不够的,还要记得皇家二字。尤其是太子妃。两条都做到了,才是真的好。光想着当媳妇儿了,怕要落个可怜,死盯着皇家二字,又未免显得面目可憎。切记切记。”
赫舍里氏有些明白了,又有些糊涂,却直觉得婆婆与她说的算是比较交心的话了。她年轻,记性也不坏,硬生生记住了,准备等会儿慢慢参悟去。
淑嘉见她这样,情知她还得再想上一想,便道:“天儿热,我倒有些乏了,你也歇个晌吧。”起身便走。
赫舍里氏哪里还能坐得住?起身相送,直把人送出门外,又眼看着转了个弯儿,消失不见了,她才回来仔细回想,方才婆婆说话的内容、表情、语气,一点一点地揣摩。
淑嘉一道走,一道叹息,她已经为赫舍里氏作了最坏的打算了。赫舍里氏运气真是不好,淑嘉没有婆婆,她有,淑嘉有儿子,她倒没有了。这事儿不在于你想不想,完全是形势比人强,除非你想撕破脸,得一个妒妇的美名,然后被废掉。
如果自己处在这个情况下,当然是什么话都说,反正有婆婆,找小老婆的事情太子妃又不好插手,等着就是了。也不是坐以待毙,只要把丈夫拢住了,不管有多少小老婆,生了多少孩子,那才是真的“借腹生子”。清廷的规矩,无子并不是休妻废后的理由,急着给丈夫弄小老婆,还是自己的陪嫁,这像什么话呢?
谁又能保证自己安排的人最后不会为了利益而反目?何不做一菩萨?让底下人去斗好了。你该当个裁判,而不是挽起袖子来下场打架,那样不但是自降身份,还是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这样的生活当然不如夫妻二人有子有女过得惬意,只是退而求其次,却是比较好的容身这道。
自己是不喜欢小老婆的,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想给儿子弄小老婆,只希望儿媳妇能够争气一点。确切地说,希望儿媳妇的肚子能够争气一点。否则……即使自己有心,也保不住这个儿媳妇。日子久了没孩子,胤礽肯定会坐不住的。
————————————————————————————————————————
关于太子子嗣的问题,胤礽坐不坐得住是以后的事,反正现在他还没有特别关注到这一点,政事占据了他的绝大部分心神。
在藏的清军与准部再次进入了僵持阶段,大小策凌整合了人马。不得不说,同样的力量在不同的人的手上,能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同样是六千人马,大策凌就能用它干掉了拉藏汗,而小策凌只好防守,但是,如果这六千人马的领袖变成了大小策凌合谋,它就成了一个大麻烦。
大策凌为人谨慎多谋目光长远,小策凌则颇为勇武,一加一大于二,与人数与自己多的清军对峙,居然还有拉锯的迹象。雅尔江阿这里,一面写折子飞送京师,一面商议对策,又打报告,要求中央注意补给。
胤礽看着眼下形势,情知毕其功于一役是没法指望了,也就铁了心准备持久战。只是这个持久战在他的心里打个两三年也就差不多了,清军是千里远征,准部又何尝不是?准部的国力还不如清廷,拖也把他们拖死了。何况准部还有俄罗斯这个恶邻居。
摸了摸下巴,若非他国内也是一堆烂事儿,还真想趁着这个机会,一举荡平了准部。他算是看透了,蒙古诸部里就这个准噶尔不是个省油的灯,打掉一个又来一个,来来回回地不肯消停。
可惜啊!早已筹划多时的摊丁入亩还没有做呢,但是他对这项改革是充满了信心的,单看盐法一项,每年就能多出这么多银子来,而且数字还有上升的趋势,这一场仗打下来并没有使得国家财政压力增大多少,实是盐法之功。
照这个势头下去,只要他的政策得到了有力的执行,他就能积累起足够多的资本,一战而平准噶尔。这样,不但是开疆拓土的功业,还为子孙后代翦除了一大隐患,不用再担心准部哪一天冒出来要打北京。
只要能平了准部,宁愿眼下日子过得累紧一点,胤礽也是要做的。不过眼下首要之务却是把准部驱出西藏,同时把西藏归到中央直属管辖才好。这也是胤礽对准部蠢蠢欲动的一大原因:新疆与西藏靠得还真近,准部不除,哪天人家吃饭了想消消食,就消到了西藏,然后打着活佛的招牌就能一路东进。
治大国如烹小鲜,尤其这个国家幅员辽阔,民族成份复杂,各地方情况也不一样,最忌一刀切。胤礽久柄国政,自知其中厉害,只好一口一口地吃饭,预备着今年把盐法改革扩充到全国。
事实上,他不推广也不行了。由于两淮盐政改革先行,两淮又是重要的产盐区,此地一改盐法,盐业现出了勃勃生机。即使只是限定在两淮地区推行,也架不住商人逐利,减轻了负担的商人,卯足了劲儿,还把淮盐向周围倾销。未改盐法的地区由于制度等原因,根本竞争不过淮盐,巡盐御史等的折子飞奔到了胤礽的案头。
是时候推行全国了。
这个意见是好的,然而最先提出反对的却是急于充盈国库的雍王。听到他四弟的反对意见,胤礽问道:“为什么说暂不可行?两淮等地盐法革新的成效你是知道的,怎么不能推行全国了呢?”
“今年已经过大半,仓促之意改弦易张,则已经按旧法放出去的盐岂不要亏?九月里盐就能出完,只剩盘账了。不如今年且依旧制,自明年开始,全用新法。”
胤礽想了想:“也好,正好多出些准备的时间。这样明年盐课上头又能多些收益,西北用兵也能轻松一些,”又自言自语,“只盼雅尔江阿争气些,早日拿下西藏,朕也好腾出手来,推行新税法。”
雍王个人武力值偏低,在军事上的见解也不够高明,所擅长者乃是民政,也欲借此机会建一番功业。在推行摊丁入亩这件事情上面他是很积极的,但是——西北用兵啊!这当口怎么能够轻动财赋之制?
“你去后头给太皇太后请个安罢,她老人家近来不太好。”胤礽给了他四弟比较优厚的待遇。
雍王连忙称谢。
见不见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太太,还是一个对朝政没啥影响的老太太,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益处,却是表明了一种态度。胤礽借此来显示他看重雍王,雍王自然要知情识趣。
———————————————————————————————————————
不说太子妃在参悟皇后那似是而非的话,也不说皇帝和雍王为西北军饷和赋税改革而操心。
今年十月,太皇太后的生日可又要到了。畅春园益修养,胤礽为了太皇太后的身体计,索性冬天的时候就没有搬回紫禁城,全家都在畅春园里呆到了冬天。
淑嘉陪太皇太后坐着,看着太皇太后身边的宫女一捧脂粉盒,一拿手绢儿,心里咯噔一下。再看太皇太后,行动都有些迟缓了,听平王福晋讲笑话,听到一半笑了起来,居然从嘴角边流出了口水。两个宫女连忙上去,一个擦口水,一个再补粉。
老太太还能再撑多久呢?
淑嘉心事重重地从太皇太后寿宴上回来,满心都在想着这件事情。太皇太后会活到什么时候,对于她这个穿越者来说……穿越前就不知道,穿越后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呆坐在妆台前,由着红袖她们给她卸了首饰。红袖看淑嘉这样,正要出言提醒,却听见外面有急匆匆的脚步声。红袖一皱眉,使个眼色,画眉是她教出来的徒弟,会意地出去了。
“大——”
“噤声!”
“@¥…………”
淑嘉已经听到了:“什么事儿?”
画眉笑着进来道:“主子娘娘大喜!四福晋有喜啦!您要做祖母了。”
四福晋?靠!雍王真能耐啊!呃?不对!这说的是弘曈媳妇儿啊。
淑嘉反应了一会儿才弄明白,这个四福晋是她家四阿哥弘曈的老婆,而不是康熙四儿媳妇。
淑嘉不自觉地就笑开了:“好好好,赏他!赵国士,你去澹宁居,跟皇上说一声儿,这可是大喜事儿。”又要去看博尔济吉特氏。红袖道:“主子,您已经卸了妆了,上了妆、换身衣裳再过去啊。奴才去传步辇来。”
紫裳等也围着淑嘉道喜,这会儿皇子们有儿子,比皇后自己生儿子都值得庆贺。秀妞道:“主子,赏四福晋的东西,奴才就比着二福晋的给了?”
淑嘉一顿:“知道了。”
到了博尔济吉特氏处,却见赫舍里氏已经到了。淑嘉一看这两个儿媳妇,欢乐的心情登时减半:这要怀孕的是赫舍里氏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赫舍里氏与博尔济吉特氏交好,刚听到消息的时候却是百般滋味在心头。经过了宫女提醒,才恢复了从容。命准备贺礼,又邀嫂子格根塔娜同往贺弟妹,等到了博尔济吉特氏的住处,已是一脸的为博尔济吉特氏高兴了。
格根塔娜心思就单纯得多,她自己万事不愁,至于弟妹们的事儿,她才不想去管呢。少说少做少出错,日后才有富贵安闲的日子不是?
遇上这样的喜事,淑嘉也就绝口不提赫舍里氏尚没有喜信的事儿,只说让博尔济吉特氏好好休养,又把赏赐颁下,还说:“明儿叫你额娘过来说话。”
接着,胤礽处也有赏颁下。太皇太后那里却没有动静了,据去通报的人回来说,老太太已经歇下了,没敢惊扰。
淑嘉道:“这是懂道理的,断没有惊扰太皇太后的道理。天也不早了,都散了回去歇着罢。”
博尔济吉特氏有孕,确实给赫舍里氏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淑嘉只是心里急,晚间胤礽过来的时候,先喜滋滋地说弘曈有出息,又说:“弘旦那里还没消息么?明年大挑,你留意给他择两个好生养的侧室。”
与康熙的想法一样,生不出孩子来,儿媳妇要负主要责任。
淑嘉只得答:“知道了。”
然而麻烦还没完,在十月例行的请平安脉的时候,御医居然一脸喜色地对淑嘉道“恭喜”,她老人家又有孕了!
淑嘉眼珠子瞪得比弹珠还大:“什么?!”我靠!跟儿媳妇一起怀孕,搞不好这一个比那一个还小,淑嘉不由老脸通红,尴尬不已。
这份尴尬等见到赫舍里氏的时候又成了叹息,婆媳俩面面相觑。想怀的怀不上,不想怀的又怀上了。
于淑嘉而言,这时候怀上了,明年大挑要不要充实后宫就成了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于赫舍里氏而言,这时节再怀不上,明年家里不免要多几个侧室。
婆媳二人心中一齐叫苦,淑嘉对赫舍里氏又多了两分理解与同情。
这个难题却被太皇太后的死解决了,长泰六年正月初五,太皇太后逝于畅春园。新年的热闹还没过去,全国上下就接到了通知,太皇太后归天,赶紧的把喜庆的东西都收起来。百日内穿孝,官宦之家一年之内禁婚娶,全国禁演戏……等等等等。
快马从京中出发直抵西藏大军之前,令弘晰、弘晟回京奔丧,其余人等不动,大军收缩,戒备准噶尔趁丧出兵。
作者有话要说:天然萌的老太太,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