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那小子失望?表现的还是很不错的啊。”黄霑听完老朋友的话十分的疑惑。
“难道就是因为这个小子今天唱的《对你爱不完》是翻唱而不是原创?”一旁的卢国沾想了一会儿后猜测道。
“是的,我本来以为郎朗能够带来一首完全的原创,没想到却是一首翻唱的歌曲。”顾嘉辉有些失落的说道。
“就算是翻唱,但也是经过了精心的再创造而成的啊,而且郎朗年纪还那么小,我们不能太过苛求他吧。”一旁的黎小田也对顾嘉辉的想法感到有些诧异。
“也对啊,郎朗还那么小,我这样要求他的确是太过苛刻了,但是我觉得他不是一个一般的天才,而是能够改变香港乐坛格局的人,我说的不是他作为歌手,而是作为一个音乐创作人,他的《童年》等几首歌证明了他有这份能力,只是这份能力还没有完全爆发出来。”
恐怕陈朗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创作出的《童年》等几首歌会让顾嘉辉对他如此的高看。
“老顾,既然你认为郎朗将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你又这么欣赏他,那你应该高兴啊,怎么会那么失望呢,你不会要拔苗助长吧?”黄霑凭借和老友多年的相处,觉得今晚的顾嘉辉还是有些不太对劲。
黄霑的确是没有猜错,顾嘉辉之所以情绪这么低落是因为他对于未来香港乐坛的担忧,这种担忧由来已久,陈朗今晚的演唱只是一个引子而已。那么顾嘉辉担心什么呢?
顾嘉辉担心的问题是整个香港八十年代乐坛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或许不能说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那就是蓬勃发展的八十年代的香港乐坛原创歌曲很少。
虽然现在还不到后世八十年代中后期张国荣、谭咏麟、梅艳芳等争霸香港乐坛的黄金鼎盛时期,但是现在的1981年已经将香港乐坛鼎盛的序幕拉开,并且正在快速的积聚力量蓬勃发展,只等众位天王天后归位就将猛然喷发,直冲云霄,创造香港乐坛的黄金盛世。
但是在香港乐坛鼎盛时期却是难掩一个事实,香港的原创歌曲很少,虽然或许等八十年代结束后回过头来再看会比较明显,例如在一次十大中文金曲奖的奖项角逐中,候选的有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和梅艳芳的《夕阳之歌》,而这两首歌都是翻唱的日本歌手近藤真彦的《夕阳之歌》。
现在的1981年已经能够凸显出这个问题了,而且因为是一个音乐创作人,顾嘉辉更是知道很多的内幕和根源,这也更加重了顾嘉辉的担心。
从看到陈朗的第一次表演,以及陈朗所创作的与现在乐坛曲风完全不同的原创音乐后,顾嘉辉似乎看到了一点儿希望,同时陈朗身上表现出来的巨星潜质,更是让顾嘉辉觉得如果陈朗的原创音乐发展的顺利的话,将是能够影响一个时代的人物,而由他的影响就有可能打破自己的忧虑。
但是今晚陈朗也走上了翻唱的道路,让满怀希望的顾嘉辉犹如一下子被泼了一盆冷水,直接来了个透心凉,所以才会情绪低落。
“虽然还不明显,但是相信你们也能够感觉到,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娱乐业也是大跨步的前进,其中自然包括唱片行业,现在想要进入音乐市场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有国外的巨头唱片公司,同时也有香港本地的实力派公司。
但是这些公司为了追求利益,只想通过翻唱来包装自己的歌手,这使得香港的乐坛将会失去原创的土壤,那样香港的乐坛会发展成什么样,想想都让人心惊。”顾嘉辉仍然是愁眉苦脸,喝了不少的酒。
其他的三人作为音乐创作人自然是知晓其中的内幕,他们本身就为唱片公司改编过不少的欧美和日本歌曲,至于原创真的是很难,而造成香港乐坛现在以及未来整个八十年代都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
首先香港本身就只是一个城市,各种潮流在这里汇聚,本身又是殖民地,没有那么强烈的本土意识,英文又是当地的强势语言,最早直接唱欧西歌曲,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同时80年代日本影视音乐偶像横扫亚洲,红遍台港和东南亚。甚至连大陆都风行日本的电视剧和偶像,冷峻气质的硬汉高仓健是很多内地少女的梦中情人,《血疑》山口百惠在亚洲红的程度秒杀前世任何的韩星,所以在这个大环境下香港流行日本偶像,改编日本歌也就不奇怪了。
同时香港流行乐坛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才成形,到八十年代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时间过去,发展还很稚嫩,很不成熟,而日本一直以来都是亚洲流行乐坛的领头者,香港引进他们歌曲进行改变,也很正常。
商业利益考虑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在前世对香港音乐人的多次访谈中为什么香港80年代改编歌多经常会被提及,据这些音乐人说很多公司买改编歌是因为比较便捷盈利,因为一些公司刚刚成立,经济实力还很有限,如果用了本土创作,歌不好也不能不给钱,而改编歌可以挑好的自己听了合适就直接买版权。
另外在香港的几大颁奖典礼上,改变的歌曲更受青睐。颁奖礼的名额就那么几个,好歌那么多,当然要选好中之好。改编歌已经被证明过是成功的了,自然要更成熟一些,更何况本来就是相关人士从外国选的好曲子。也就是说,这些曲子在国外都是翘楚,到了流行乐坛才形成了十几年的香港自然更受青睐。
时下普罗大众的选择也是一大诱因,普通的听众会关心你的歌曲是不是原创吗?自然不可能,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只要你好听,其他的都无所谓,而这些经过精心挑选的歌曲自然能够轻易的俘获听众的芳心,销量大卖,公司看到歌迷们买账自然又是大肆改编歌曲,如此形成了一个循环。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1984年,谭咏麟当选“最受欢迎男歌手”,揭开粤语流行曲都市化的篇章,他与张国荣、梅艳芳等巨星大量改编日本流行曲,让带有东洋味道的都市情歌风靡全港,而这样的潮流自然会影响其他的歌手,然后大家都跑去改变歌曲,进行翻唱,香港本土的原创音乐自然更难抬头。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顾嘉辉的担心无疑是很有预见性的,但是现在才是1981年,还不到谭张争霸时期,改编日本欧西的歌曲也没有那么的疯狂,表现的不是很明显。
除了这些知道内幕的音乐创作人,其他很少有人清楚。而且就算清楚了又能怎样呢,像顾嘉辉一样忧心忡忡?自然不会,恐怕大家还是会一如既往的改编翻唱欧西和日本歌曲,只要唱片能卖得出去,歌手和公司都能够得利,能够名利双收谁又管得了这么多呢?
“现在香港乐坛的确是有改编欧西和日本歌曲的这个趋势,但是香港乐坛还太年幼,借鉴一下其他国家的成熟的歌曲并无不可,还能尽快的让香港乐坛成熟,产生自己的音乐。
而且现在不是已经有了自创自唱的许冠杰嘛,再加上这个极具潜力的郎朗,香港本土音乐的发展还是很有潜力的。”黄霑看着顾嘉辉还是一筹莫展,开口劝慰道。
“也只能希望如此了,哎……”
“难道就是因为这个小子今天唱的《对你爱不完》是翻唱而不是原创?”一旁的卢国沾想了一会儿后猜测道。
“是的,我本来以为郎朗能够带来一首完全的原创,没想到却是一首翻唱的歌曲。”顾嘉辉有些失落的说道。
“就算是翻唱,但也是经过了精心的再创造而成的啊,而且郎朗年纪还那么小,我们不能太过苛求他吧。”一旁的黎小田也对顾嘉辉的想法感到有些诧异。
“也对啊,郎朗还那么小,我这样要求他的确是太过苛刻了,但是我觉得他不是一个一般的天才,而是能够改变香港乐坛格局的人,我说的不是他作为歌手,而是作为一个音乐创作人,他的《童年》等几首歌证明了他有这份能力,只是这份能力还没有完全爆发出来。”
恐怕陈朗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创作出的《童年》等几首歌会让顾嘉辉对他如此的高看。
“老顾,既然你认为郎朗将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你又这么欣赏他,那你应该高兴啊,怎么会那么失望呢,你不会要拔苗助长吧?”黄霑凭借和老友多年的相处,觉得今晚的顾嘉辉还是有些不太对劲。
黄霑的确是没有猜错,顾嘉辉之所以情绪这么低落是因为他对于未来香港乐坛的担忧,这种担忧由来已久,陈朗今晚的演唱只是一个引子而已。那么顾嘉辉担心什么呢?
顾嘉辉担心的问题是整个香港八十年代乐坛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或许不能说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那就是蓬勃发展的八十年代的香港乐坛原创歌曲很少。
虽然现在还不到后世八十年代中后期张国荣、谭咏麟、梅艳芳等争霸香港乐坛的黄金鼎盛时期,但是现在的1981年已经将香港乐坛鼎盛的序幕拉开,并且正在快速的积聚力量蓬勃发展,只等众位天王天后归位就将猛然喷发,直冲云霄,创造香港乐坛的黄金盛世。
但是在香港乐坛鼎盛时期却是难掩一个事实,香港的原创歌曲很少,虽然或许等八十年代结束后回过头来再看会比较明显,例如在一次十大中文金曲奖的奖项角逐中,候选的有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和梅艳芳的《夕阳之歌》,而这两首歌都是翻唱的日本歌手近藤真彦的《夕阳之歌》。
现在的1981年已经能够凸显出这个问题了,而且因为是一个音乐创作人,顾嘉辉更是知道很多的内幕和根源,这也更加重了顾嘉辉的担心。
从看到陈朗的第一次表演,以及陈朗所创作的与现在乐坛曲风完全不同的原创音乐后,顾嘉辉似乎看到了一点儿希望,同时陈朗身上表现出来的巨星潜质,更是让顾嘉辉觉得如果陈朗的原创音乐发展的顺利的话,将是能够影响一个时代的人物,而由他的影响就有可能打破自己的忧虑。
但是今晚陈朗也走上了翻唱的道路,让满怀希望的顾嘉辉犹如一下子被泼了一盆冷水,直接来了个透心凉,所以才会情绪低落。
“虽然还不明显,但是相信你们也能够感觉到,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娱乐业也是大跨步的前进,其中自然包括唱片行业,现在想要进入音乐市场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有国外的巨头唱片公司,同时也有香港本地的实力派公司。
但是这些公司为了追求利益,只想通过翻唱来包装自己的歌手,这使得香港的乐坛将会失去原创的土壤,那样香港的乐坛会发展成什么样,想想都让人心惊。”顾嘉辉仍然是愁眉苦脸,喝了不少的酒。
其他的三人作为音乐创作人自然是知晓其中的内幕,他们本身就为唱片公司改编过不少的欧美和日本歌曲,至于原创真的是很难,而造成香港乐坛现在以及未来整个八十年代都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
首先香港本身就只是一个城市,各种潮流在这里汇聚,本身又是殖民地,没有那么强烈的本土意识,英文又是当地的强势语言,最早直接唱欧西歌曲,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同时80年代日本影视音乐偶像横扫亚洲,红遍台港和东南亚。甚至连大陆都风行日本的电视剧和偶像,冷峻气质的硬汉高仓健是很多内地少女的梦中情人,《血疑》山口百惠在亚洲红的程度秒杀前世任何的韩星,所以在这个大环境下香港流行日本偶像,改编日本歌也就不奇怪了。
同时香港流行乐坛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才成形,到八十年代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时间过去,发展还很稚嫩,很不成熟,而日本一直以来都是亚洲流行乐坛的领头者,香港引进他们歌曲进行改变,也很正常。
商业利益考虑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在前世对香港音乐人的多次访谈中为什么香港80年代改编歌多经常会被提及,据这些音乐人说很多公司买改编歌是因为比较便捷盈利,因为一些公司刚刚成立,经济实力还很有限,如果用了本土创作,歌不好也不能不给钱,而改编歌可以挑好的自己听了合适就直接买版权。
另外在香港的几大颁奖典礼上,改变的歌曲更受青睐。颁奖礼的名额就那么几个,好歌那么多,当然要选好中之好。改编歌已经被证明过是成功的了,自然要更成熟一些,更何况本来就是相关人士从外国选的好曲子。也就是说,这些曲子在国外都是翘楚,到了流行乐坛才形成了十几年的香港自然更受青睐。
时下普罗大众的选择也是一大诱因,普通的听众会关心你的歌曲是不是原创吗?自然不可能,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只要你好听,其他的都无所谓,而这些经过精心挑选的歌曲自然能够轻易的俘获听众的芳心,销量大卖,公司看到歌迷们买账自然又是大肆改编歌曲,如此形成了一个循环。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1984年,谭咏麟当选“最受欢迎男歌手”,揭开粤语流行曲都市化的篇章,他与张国荣、梅艳芳等巨星大量改编日本流行曲,让带有东洋味道的都市情歌风靡全港,而这样的潮流自然会影响其他的歌手,然后大家都跑去改变歌曲,进行翻唱,香港本土的原创音乐自然更难抬头。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顾嘉辉的担心无疑是很有预见性的,但是现在才是1981年,还不到谭张争霸时期,改编日本欧西的歌曲也没有那么的疯狂,表现的不是很明显。
除了这些知道内幕的音乐创作人,其他很少有人清楚。而且就算清楚了又能怎样呢,像顾嘉辉一样忧心忡忡?自然不会,恐怕大家还是会一如既往的改编翻唱欧西和日本歌曲,只要唱片能卖得出去,歌手和公司都能够得利,能够名利双收谁又管得了这么多呢?
“现在香港乐坛的确是有改编欧西和日本歌曲的这个趋势,但是香港乐坛还太年幼,借鉴一下其他国家的成熟的歌曲并无不可,还能尽快的让香港乐坛成熟,产生自己的音乐。
而且现在不是已经有了自创自唱的许冠杰嘛,再加上这个极具潜力的郎朗,香港本土音乐的发展还是很有潜力的。”黄霑看着顾嘉辉还是一筹莫展,开口劝慰道。
“也只能希望如此了,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