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少年游
《少年游·雨晴云敛》
雨晴云敛,烟花澹荡,遥山凝碧。
驱车问征路,赏春风南陌。
正雨后、梨花幽艳白。
悔匆匆、过了锦城。
归家遥无期,探酴醿消息。
...
...
“仁弟要去何处?是去成都府找那齐元振报仇么?”李顺看着刚刚提出辞行的王然问道。
“齐元振身居高位,左右除了仆人还有健卒护卫,仁弟切勿一时冲动,以身犯险啊。”王小波担心道。
“自然早晚是要齐元振报仇的,但我今日思悟,冒然刺杀恐难成事,所以我准备去成都府游历一番,也好打听打听齐元振的习惯秉性,再做计议。”王然笑了笑,又正色道:“另外去成都府之前,我准备先去趟彭山县,宋玉峰说他家里还有母亲和一双儿女,想必这些年过的很不好,我想去看看,能不能帮衬一二。”
说到宋玉峰,王小波、李顺面露哀惜,对这个舍身救了大家的义士二人也颇为敬慕,不能与之把酒言欢,实乃憾事。
王小波思忖片刻道:“仁弟不若再在本县休息两日,过几日我们兄弟二人与你一同去彭山。”
“现值义军刚刚起事,正是杂务繁忙之时,王大哥走的开身?”王然疑惑道,这几天王小波拖着带伤之躯也忙得脚不着地,王然是知道的。
王小波解释道:“本地百姓素受官府盘剥甚巨,早有不满,是以我等举事的消息散播开来,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夹道相迎我等,并无太多难处理的事。并且有许多农户主动报名要加入义军,现今我们已有两千可用之士,正是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之时。我与你同去彭山,一是也想对宋兄弟的救命之恩报答一二,二来这彭山县离青城县相隔仅百里,且我早已听闻彭山县令吴金冬是个刁钻狠厉的贪官,联合当地大户对百姓盘剥已久,是以民怨沸腾,我等义军理应驱之,救百姓于水火,我想先去打探一番,好为日后攻打此地提前布置。”
“我与王仁弟同去便可,姐夫现在是义军领袖,切勿轻易以身犯险啊。”李顺担心道。
“无妨,我等举事不过数日,彭山县那边定料不到吾等如此胆大心雄,竟已准备攻打他们,况且我们之前不过是升斗小民,谁人能认出我们。再说就算出了事,不还有你这个勇比楚霸王的李大将军保护我么?”王小波浑不在意。
李顺、王然也不好再说什么。
…
…
彭山县,因彭祖山而闻名,原名武阳县,唐玄宗先天元年改名彭山县,属眉州。因彭祖曾在此广传长寿之道,再加上此地山峦环抱、溪流逶迤,四季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是以本地百姓平均寿命颇高,素来民风淳朴。安和祥乐。
但走在彭山县城街上的王然等人却丝毫感觉不到这点,只见街上来往百姓几乎个个面有菜色,街边酒楼茶肆中坐着的皆是锦衣华服、光鲜亮丽,没有一个是短褐椎结的平民人家,王然、王小波和李顺三人对视一眼,看来果如传言所说,彭山县的百姓农户已被盘剥的困苦不堪了,青城县虽然亦是贫瘠之地,但也有百姓偶尔手头宽裕了会到街边店肆惬意一番,不像这彭山县这么泾渭分明。
三人在城内转了一圈,大致探明了县城府衙的位置、守卫实力,打听清楚宋玉峰家在的义和村的方位,就出城了。走了约有一个时辰,终于找到义和村,见村口有一老妪坐在树下,正在照看两个在一旁嬉戏玩闹的垂髻小儿,便上前问道:“婆婆,请问宋玉峰家在何处?”
老妪疑惑的看了看三人,道:“你们找他家作甚?他们家都没人了。”
王然一惊,忙问道:“宋玉峰的母亲和两个孩子也都没了?”
老太太说:“他老娘去岁就死了,孩子嘛,宋大郎偶尔还能看见个人影,闺女就不知道了,许久没瞧见了。”
王然赶忙打听清楚宋玉峰家所在方位,跟老妪道了声谢,一行人赶过去了。
待走到宋家宅院门外,只见绳枢瓮牖不说,左边的门还彻底没了,进门一看,院子里空空如也,只有些杂草乱石,走进屋里,只见屋内靠里墙角处支了一张绳床,黑黝黝的棉被里躺着一个小小身躯,王然连忙上前查看,见是个小女孩,双目紧阖,枯黄的小脸还没巴掌大,按宋玉峰的说的他的姑娘今年该有十岁了,但这个小女孩瘦十分弱不堪的,似是只有六七岁模样,王然伸手在其鼻孔下一探,好在还有气息,看样子应是在昏睡。
王然赶紧把小女孩唤醒,见其好像浑身无力睁不开眼,便拿出包袱里的干粮勉强喂了些给小女孩,然后用从旁边水缸里舀出些水,给小女孩服了。
小女孩这才渐渐恢复意识睁开了眼睛,定睛看了看王然,轻轻道谢:“谢谢恩公。”
王然等人这才稍稍安心,便问道:“你哥哥呢?”他们找遍了屋内也没见到其他人,生怕宋玉峰的儿子是不是也遭遇了不测。
“哥哥出去乞食了。”小女孩怯生生道:“你们找我哥哥有什么事么?难道是他又闯了祸事?”
“我们是你父亲的朋友,受他所托来探望你们的。”王小波道。
“阿爷的朋友?”小女孩眼睛陡然亮起来:“那我阿爷呢,他在哪?阿娘和奶奶都不在了,小若和哥哥好想阿爷啊。”
王小波想了想,怕这个看来已经备受苦难的小小心灵承受不住又一次的噩耗,不忍心直接告诉她宋玉峰也已不在人世的真相,只好说:“你父亲还有些事走不开身,让我们来接你们去找他。”若将这两个孩子留在这儿只怕凶多吉少,王小波准备将他们接到青城县照料。
小女孩眼睛里的光暗了下来,有些许失望。
王然见小女孩还很虚弱,便让她又吃了点干粮,然后休息一会儿,见女孩精神渐渐好了些,才与她交谈起来。小女孩名叫宋小若,她哥哥名叫宋远志,自前年他们父亲宋玉峰因殴打官差被抓了以后,这个家便每况愈下。村子里人都说她娘是个扫把星,她爹就是因为娶了她娘,才下了狱,平日路过她们家都指指点点的,她娘本就伤心不已,听了这些话更是悲愤欲绝。
之后又听闻宋玉峰被判了徒刑,她娘便愈加愁闷,有一天晚上,趁家人都睡着,悄悄悬梁自尽了,孤儿寡老伤心不已,宋玉峰的娘更是哭瞎了双眼。后来听人说她爹越狱了,还杀了那个欺负她娘的押司和周小庆,然后不见了踪影,奶奶惊骇之下病的更重了,两个孩子无以为继,家里的地也无人打理。同族的长老亲戚说可以把田产转给他们,他们出钱为奶奶看病,周济她们一家生活,奶奶只好同意了。
谁知田产转给他们没多久,那些当初信誓旦旦的长老族亲对她们一家竟不管不顾了,还说她爹宋玉峰杀了官差,给族里添了大麻烦,要把他们从村子里赶走,奶奶拖着病体与他们据理力争,才得以保住这个屋子。但一家三口生计没了着落,只能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悉数典当换粮了。
奶奶无钱看医,被病痛折磨的奄奄垂绝,终还是没有撑过去岁那场寒冬,家里值钱的东西也都典当完了,哥哥宋远志为了养活自己和妹妹,想去给人家做工挣粮,但人家说他们家惹了人命官司,不敢用他,无奈只好每日上街乞食。小若想跟哥哥一起去,可哥哥说街上的泼皮乞丐惯好欺负人,怕妹妹受欺凌,只让她守着家。
可今年大旱,百姓都不富裕,宋远志已经两天没乞到食物了,是以小若今天竟然活活饿晕了过去,幸好王然等人及时赶到,不然小若恐怕凶多吉少。说到这,小若抬起泪涟涟的双目看着王然等人道:“我每日最想的就是阿爷什么时候回来找我们,因为奶奶走之前说阿爷一定会回来的,让我和哥哥要好好活下去,哥哥之前总是不信,说阿爷回不来了,阿爷肯定也没了。现在阿爷终于让叔叔们来接我和哥哥了,小若好高兴啊。阿爷现在在哪啊?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久都不回来找我们呢?”
王然等人默默无语,不知该如何解释。
小若看着王然等人沉默无言的样子,心里倏的升起一丝不祥的念头,但长年在苦难和失望中坚持下来的小若,显然已经习惯了如何宽慰自己,自言自语道:“阿爷一定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吧,不然一定不会不管小若和哥哥的,阿爷以前最疼小若了。对,一定是的,他们都说阿爷越狱还杀了人,阿爷一定是无辜的,阿爷肯定要洗脱了冤屈才能来找小若和哥哥啊。现在阿爷请恩公来接我们,阿爷一定是已经没事了的。”
王然看着小若故作坚强的模样,心疼不已。宋玉峰怕连累母亲和孩子,是以不敢回家,想是以为凭着家里的田产,老娘和孩子总还是有份生计,总比跟他做了流民乞丐,每日担惊受怕要好,但怎料族亲们竟然如此冷血残酷,把这孤儿寡老赖以生存的田产都骗了去,若他知道了真相,怕是无论如何都会把母亲和孩子带走吧。
屋外忽然有脚步声引起王然等人警觉,赶紧躲到门旁,从破漏的窗户向外悄悄探望,见一个约十一二岁的少年跛着脚走进了院子,应该是宋家大郎宋远志,三人稍稍放心。
王然看宋远志手里抱着个油腻腻的纸包,肩上挎着一口袋稻米,怀里好像还装着贯钱,脸上尽是淤青却露着喜色,心里疑惑不已,难道这小子去偷钱了不成?
宋远志兴高采烈的走到门前,看到绳床上的妹妹,高兴道:“小若,哥哥给你带了烧鸡回来,还有米,咱们至少一个月不用饿肚子了。”说着越过门槛进了屋。
宋远志一进门发现屋里藏着三个人,脸上闪过一丝慌乱,却迅速又镇静下来,赶紧转过身快步退到床边,一面小心护着妹妹,一面恶狠狠道:“你们是谁?在我家做什么?”
他身后的小若忙道:“哥哥莫慌,这几位是阿爷的朋友,阿爷请他们来接咱们去团聚的。”
宋远志却没有小若那么单纯好骗,自从家里出事,他就看多了人情冷暖,连看着自己长大,亲切和善的族亲长老们都做得出骗夺家产、欺负孤儿寡老的事,陌生人的话更不可信,回头警告道:“小若别犯傻,阿爹若是要接我们去跟他团聚,怎么他自己没来,阿爹肯定已经死了,不然怎么会这些年都对咱们不管不问,这几人绝对不是好人,说不定是拐子想要拐走咱们。”接着转过头一脸警惕的看着王然等人道:“你们说是我阿爹的朋友,那他人在哪?官府不是在通缉他么?你们想带我们去哪与他团聚?”
“大郎别误会,我们确实是你爹宋玉峰的朋友,宋兄他…他现在化了名在青城县做买卖,官府还在通缉他,他怕自己回来被人认出,所以让我们来接你和小若去跟他团聚。”王小波解释道。
但宋远志的脸上依然充斥着冷漠,经年的绝望无助已经将他对他人的信任消磨殆尽,只剩警惕和怀疑。
三人正在无可奈何间,李顺的耳朵倏的一动,警觉的转头看了看屋外,示意王小波和李顺小心,王然这才发觉,刚刚还鸡犬相闻的村子此时竟是万籁俱寂,端是十分诡异,立即提起警觉,转身小心朝院外探望。
忽然见一帮捕快手持双钩枪和绳索冲进院子,将屋子围了起来,最后进院的一人身穿皂色圆领班服,头戴交脚幞头,腰悬铁尺,一副捕头打扮,只见他好整以暇的清了清嗓子,朝屋内大声喝道:“汝等已被包围,快快出来投降。”
《少年游·雨晴云敛》
雨晴云敛,烟花澹荡,遥山凝碧。
驱车问征路,赏春风南陌。
正雨后、梨花幽艳白。
悔匆匆、过了锦城。
归家遥无期,探酴醿消息。
...
...
“仁弟要去何处?是去成都府找那齐元振报仇么?”李顺看着刚刚提出辞行的王然问道。
“齐元振身居高位,左右除了仆人还有健卒护卫,仁弟切勿一时冲动,以身犯险啊。”王小波担心道。
“自然早晚是要齐元振报仇的,但我今日思悟,冒然刺杀恐难成事,所以我准备去成都府游历一番,也好打听打听齐元振的习惯秉性,再做计议。”王然笑了笑,又正色道:“另外去成都府之前,我准备先去趟彭山县,宋玉峰说他家里还有母亲和一双儿女,想必这些年过的很不好,我想去看看,能不能帮衬一二。”
说到宋玉峰,王小波、李顺面露哀惜,对这个舍身救了大家的义士二人也颇为敬慕,不能与之把酒言欢,实乃憾事。
王小波思忖片刻道:“仁弟不若再在本县休息两日,过几日我们兄弟二人与你一同去彭山。”
“现值义军刚刚起事,正是杂务繁忙之时,王大哥走的开身?”王然疑惑道,这几天王小波拖着带伤之躯也忙得脚不着地,王然是知道的。
王小波解释道:“本地百姓素受官府盘剥甚巨,早有不满,是以我等举事的消息散播开来,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夹道相迎我等,并无太多难处理的事。并且有许多农户主动报名要加入义军,现今我们已有两千可用之士,正是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之时。我与你同去彭山,一是也想对宋兄弟的救命之恩报答一二,二来这彭山县离青城县相隔仅百里,且我早已听闻彭山县令吴金冬是个刁钻狠厉的贪官,联合当地大户对百姓盘剥已久,是以民怨沸腾,我等义军理应驱之,救百姓于水火,我想先去打探一番,好为日后攻打此地提前布置。”
“我与王仁弟同去便可,姐夫现在是义军领袖,切勿轻易以身犯险啊。”李顺担心道。
“无妨,我等举事不过数日,彭山县那边定料不到吾等如此胆大心雄,竟已准备攻打他们,况且我们之前不过是升斗小民,谁人能认出我们。再说就算出了事,不还有你这个勇比楚霸王的李大将军保护我么?”王小波浑不在意。
李顺、王然也不好再说什么。
…
…
彭山县,因彭祖山而闻名,原名武阳县,唐玄宗先天元年改名彭山县,属眉州。因彭祖曾在此广传长寿之道,再加上此地山峦环抱、溪流逶迤,四季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是以本地百姓平均寿命颇高,素来民风淳朴。安和祥乐。
但走在彭山县城街上的王然等人却丝毫感觉不到这点,只见街上来往百姓几乎个个面有菜色,街边酒楼茶肆中坐着的皆是锦衣华服、光鲜亮丽,没有一个是短褐椎结的平民人家,王然、王小波和李顺三人对视一眼,看来果如传言所说,彭山县的百姓农户已被盘剥的困苦不堪了,青城县虽然亦是贫瘠之地,但也有百姓偶尔手头宽裕了会到街边店肆惬意一番,不像这彭山县这么泾渭分明。
三人在城内转了一圈,大致探明了县城府衙的位置、守卫实力,打听清楚宋玉峰家在的义和村的方位,就出城了。走了约有一个时辰,终于找到义和村,见村口有一老妪坐在树下,正在照看两个在一旁嬉戏玩闹的垂髻小儿,便上前问道:“婆婆,请问宋玉峰家在何处?”
老妪疑惑的看了看三人,道:“你们找他家作甚?他们家都没人了。”
王然一惊,忙问道:“宋玉峰的母亲和两个孩子也都没了?”
老太太说:“他老娘去岁就死了,孩子嘛,宋大郎偶尔还能看见个人影,闺女就不知道了,许久没瞧见了。”
王然赶忙打听清楚宋玉峰家所在方位,跟老妪道了声谢,一行人赶过去了。
待走到宋家宅院门外,只见绳枢瓮牖不说,左边的门还彻底没了,进门一看,院子里空空如也,只有些杂草乱石,走进屋里,只见屋内靠里墙角处支了一张绳床,黑黝黝的棉被里躺着一个小小身躯,王然连忙上前查看,见是个小女孩,双目紧阖,枯黄的小脸还没巴掌大,按宋玉峰的说的他的姑娘今年该有十岁了,但这个小女孩瘦十分弱不堪的,似是只有六七岁模样,王然伸手在其鼻孔下一探,好在还有气息,看样子应是在昏睡。
王然赶紧把小女孩唤醒,见其好像浑身无力睁不开眼,便拿出包袱里的干粮勉强喂了些给小女孩,然后用从旁边水缸里舀出些水,给小女孩服了。
小女孩这才渐渐恢复意识睁开了眼睛,定睛看了看王然,轻轻道谢:“谢谢恩公。”
王然等人这才稍稍安心,便问道:“你哥哥呢?”他们找遍了屋内也没见到其他人,生怕宋玉峰的儿子是不是也遭遇了不测。
“哥哥出去乞食了。”小女孩怯生生道:“你们找我哥哥有什么事么?难道是他又闯了祸事?”
“我们是你父亲的朋友,受他所托来探望你们的。”王小波道。
“阿爷的朋友?”小女孩眼睛陡然亮起来:“那我阿爷呢,他在哪?阿娘和奶奶都不在了,小若和哥哥好想阿爷啊。”
王小波想了想,怕这个看来已经备受苦难的小小心灵承受不住又一次的噩耗,不忍心直接告诉她宋玉峰也已不在人世的真相,只好说:“你父亲还有些事走不开身,让我们来接你们去找他。”若将这两个孩子留在这儿只怕凶多吉少,王小波准备将他们接到青城县照料。
小女孩眼睛里的光暗了下来,有些许失望。
王然见小女孩还很虚弱,便让她又吃了点干粮,然后休息一会儿,见女孩精神渐渐好了些,才与她交谈起来。小女孩名叫宋小若,她哥哥名叫宋远志,自前年他们父亲宋玉峰因殴打官差被抓了以后,这个家便每况愈下。村子里人都说她娘是个扫把星,她爹就是因为娶了她娘,才下了狱,平日路过她们家都指指点点的,她娘本就伤心不已,听了这些话更是悲愤欲绝。
之后又听闻宋玉峰被判了徒刑,她娘便愈加愁闷,有一天晚上,趁家人都睡着,悄悄悬梁自尽了,孤儿寡老伤心不已,宋玉峰的娘更是哭瞎了双眼。后来听人说她爹越狱了,还杀了那个欺负她娘的押司和周小庆,然后不见了踪影,奶奶惊骇之下病的更重了,两个孩子无以为继,家里的地也无人打理。同族的长老亲戚说可以把田产转给他们,他们出钱为奶奶看病,周济她们一家生活,奶奶只好同意了。
谁知田产转给他们没多久,那些当初信誓旦旦的长老族亲对她们一家竟不管不顾了,还说她爹宋玉峰杀了官差,给族里添了大麻烦,要把他们从村子里赶走,奶奶拖着病体与他们据理力争,才得以保住这个屋子。但一家三口生计没了着落,只能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悉数典当换粮了。
奶奶无钱看医,被病痛折磨的奄奄垂绝,终还是没有撑过去岁那场寒冬,家里值钱的东西也都典当完了,哥哥宋远志为了养活自己和妹妹,想去给人家做工挣粮,但人家说他们家惹了人命官司,不敢用他,无奈只好每日上街乞食。小若想跟哥哥一起去,可哥哥说街上的泼皮乞丐惯好欺负人,怕妹妹受欺凌,只让她守着家。
可今年大旱,百姓都不富裕,宋远志已经两天没乞到食物了,是以小若今天竟然活活饿晕了过去,幸好王然等人及时赶到,不然小若恐怕凶多吉少。说到这,小若抬起泪涟涟的双目看着王然等人道:“我每日最想的就是阿爷什么时候回来找我们,因为奶奶走之前说阿爷一定会回来的,让我和哥哥要好好活下去,哥哥之前总是不信,说阿爷回不来了,阿爷肯定也没了。现在阿爷终于让叔叔们来接我和哥哥了,小若好高兴啊。阿爷现在在哪啊?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久都不回来找我们呢?”
王然等人默默无语,不知该如何解释。
小若看着王然等人沉默无言的样子,心里倏的升起一丝不祥的念头,但长年在苦难和失望中坚持下来的小若,显然已经习惯了如何宽慰自己,自言自语道:“阿爷一定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吧,不然一定不会不管小若和哥哥的,阿爷以前最疼小若了。对,一定是的,他们都说阿爷越狱还杀了人,阿爷一定是无辜的,阿爷肯定要洗脱了冤屈才能来找小若和哥哥啊。现在阿爷请恩公来接我们,阿爷一定是已经没事了的。”
王然看着小若故作坚强的模样,心疼不已。宋玉峰怕连累母亲和孩子,是以不敢回家,想是以为凭着家里的田产,老娘和孩子总还是有份生计,总比跟他做了流民乞丐,每日担惊受怕要好,但怎料族亲们竟然如此冷血残酷,把这孤儿寡老赖以生存的田产都骗了去,若他知道了真相,怕是无论如何都会把母亲和孩子带走吧。
屋外忽然有脚步声引起王然等人警觉,赶紧躲到门旁,从破漏的窗户向外悄悄探望,见一个约十一二岁的少年跛着脚走进了院子,应该是宋家大郎宋远志,三人稍稍放心。
王然看宋远志手里抱着个油腻腻的纸包,肩上挎着一口袋稻米,怀里好像还装着贯钱,脸上尽是淤青却露着喜色,心里疑惑不已,难道这小子去偷钱了不成?
宋远志兴高采烈的走到门前,看到绳床上的妹妹,高兴道:“小若,哥哥给你带了烧鸡回来,还有米,咱们至少一个月不用饿肚子了。”说着越过门槛进了屋。
宋远志一进门发现屋里藏着三个人,脸上闪过一丝慌乱,却迅速又镇静下来,赶紧转过身快步退到床边,一面小心护着妹妹,一面恶狠狠道:“你们是谁?在我家做什么?”
他身后的小若忙道:“哥哥莫慌,这几位是阿爷的朋友,阿爷请他们来接咱们去团聚的。”
宋远志却没有小若那么单纯好骗,自从家里出事,他就看多了人情冷暖,连看着自己长大,亲切和善的族亲长老们都做得出骗夺家产、欺负孤儿寡老的事,陌生人的话更不可信,回头警告道:“小若别犯傻,阿爹若是要接我们去跟他团聚,怎么他自己没来,阿爹肯定已经死了,不然怎么会这些年都对咱们不管不问,这几人绝对不是好人,说不定是拐子想要拐走咱们。”接着转过头一脸警惕的看着王然等人道:“你们说是我阿爹的朋友,那他人在哪?官府不是在通缉他么?你们想带我们去哪与他团聚?”
“大郎别误会,我们确实是你爹宋玉峰的朋友,宋兄他…他现在化了名在青城县做买卖,官府还在通缉他,他怕自己回来被人认出,所以让我们来接你和小若去跟他团聚。”王小波解释道。
但宋远志的脸上依然充斥着冷漠,经年的绝望无助已经将他对他人的信任消磨殆尽,只剩警惕和怀疑。
三人正在无可奈何间,李顺的耳朵倏的一动,警觉的转头看了看屋外,示意王小波和李顺小心,王然这才发觉,刚刚还鸡犬相闻的村子此时竟是万籁俱寂,端是十分诡异,立即提起警觉,转身小心朝院外探望。
忽然见一帮捕快手持双钩枪和绳索冲进院子,将屋子围了起来,最后进院的一人身穿皂色圆领班服,头戴交脚幞头,腰悬铁尺,一副捕头打扮,只见他好整以暇的清了清嗓子,朝屋内大声喝道:“汝等已被包围,快快出来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