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石库门里弄,这种不中不西的“洋务”平民住宅出现在十里洋场边上,迅速成为小资产阶级的栖身地,并极大地催生了这座城市亦中亦西的市民性格。在1949年后,由于人口的再度膨胀,这种建筑样式逐渐失去满足基本人居要求的功能。如何在新时期做出一眼就能看出中国味又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并且不占有超额资源的民居,将是房地产领域乃至全社会持续探讨的一个技术、文化、社会的综合难题。
因此,并不广泛的市场、稀缺的资源和样式,可能造就价值最大化的住宅――这既是ABC民居的卖点所在,也是它的短板所在。它的价值是如此充满理想,却又在表达中处处遇到悖论,显然,它碰到了我们时代的普遍性问题:一扯上人文,谁都说不清是哪里来的传统。
白领2005: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第31节 从“对语”阅读路易斯・康
《万科》周刊
北北 北人
从1907年开始,美国建筑师协会(AIA)每年都会颁发一次纪念金牌,用以表彰为世界建筑艺术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建筑师个人。曾经获得过此奖的有:托马斯・杰弗逊、弗兰克・赖特、路易斯・沙里文、贝聿铭、西萨・佩里,还有著名建筑大师密斯、勒・柯布西耶、理查德・福勒等等,以及里卡多・莱格瑞塔。由于这些大师为世界建筑历史留下了光辉的杰作,因此每个金质奖章获得者的名字被郑重地镌刻在华盛顿特区美国建筑师协会总部大厅的大理石墙面上。路易斯・康在1971年获得了此项殊荣,有评论认为,路易斯・康应当是这个时代的一位“建筑诗哲”。
现代建筑师路易斯・康生于1901年。1905年,康的一家由波罗的海里加湾的爱沙尼亚的萨拉岛移民到美国。
路易斯・康早年毕业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大学,20世纪的20至30年代在费城执业。自1947年到1957年的十年间,路易斯・康担任过耶鲁大学教授,还曾是哈佛设计学院的一员。在现代设计领域内最具声望的哈佛设计学院里还有过其他很是著名的设计师,如贝聿铭、菲利普・约翰逊等。
纵观整个现代建筑发展演变的历程,路易斯・康可以说是一位居于关键地位的人物,他以极为出色的建筑理论与实践对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启迪思想,并且对现代建筑的推进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从M・格雷夫斯、P・埃森曼、C・摩尔到C・詹克斯等人基本上都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他们都喜欢理论思索与写作。除了要阐述自己的作品和思考,他们也十分喜欢解读他人,其中的C・詹克斯就是这样从柯布西耶与路易斯・康的作品解析入手的,受到不少思想启迪的詹克斯,在其《后现代建筑的语言》一书中讨论了不少现代建筑名师的各类型建筑设计,其中对于路易斯・康的建筑作品的解析与探讨就费了不少笔墨。
同时,路易斯・康还是一位热衷于理论研究的学者。在他的理论当中,不但含有德意志古典哲学和浪漫主义哲学的根基,同时还汇合了现代主义的建筑观念,以及东方文化中的哲学思想,甚至也包含有中国的老庄学说。因此,在他的建筑理论表达之中,其言论常常像诗化语言一样充满着晦涩艰深的词句,令人十分费解,外国人翻译其文字时一定是极为艰难的事情。然而,他的理论和文字也确如诗境一般充满着隐喻力量,多义而又引人遐思。为什么呢?在康的设计哲学里,建筑自身的质决定着建筑设计与建造的实在方式。在设计Richards医学研究中心的时候,康对“检验”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在其中区别对待服务与被服务空间的概念;在设计印度管理学院的时候,康与“砖”有这样的对语:“砖自己就想成为拱!”在这儿,光线有表达自我和空间的权利,而巨形砖拱下的阴影就像眼睛在向外探视。
路易斯・康曾经认为:光,是人间与神境相互对话的一种语言,并且是人性与神性共同显身具象化的领域。由康所设计的金贝尔美术馆也许可以为人们解读出康的建筑作品里所蕴含的“对话”情节wωw奇Qìsuucòm网。金贝尔美术馆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沃思堡的郊区,于1972年建成。该馆主要收藏19世纪的艺术作品与古代美术作品。在一个空旷而景色优美的公园之中,美术馆外部表现得有些峻峭,建筑的外观形象处理得娴静、简朴,自远处观望,其严肃的个性会给人以刻板的印象。康在此展现了其个人对于建筑材料的偏好:将混凝土柱和薄壳形拱顶结构裸露在外,而非承重墙则采用罗马灰华石及玻璃板,以满足不同空间和位置的采光要求。灰华石及玻璃板同混凝土之间没有过强的对比,所形成的空间质感近同,肌理混合为一。在这样做的同时,康也流露出对建筑所在地段的关注与尊重。
路易斯・康认为,艺术作品应当在自然的光环境之中被欣赏,以便空间达到一种“人―美术―大自然”相互融合、彼此促动的环境效果。美术馆建筑物的外观严谨、对称,在内部,建筑上部为尺度较高大的半筒形式,并且采用了穹隆式天花,而采取这两种手法的目的是要将外部的自然光线自天顶引入室内。顶部起到自然光漫射入内的作用,呈现出空间的丰富性和新颖性。空间中充满活跃生机,光弥漫其间,连续的拱顶以相同的格调重复出现,构成空间主体的薄壳被采光中庭和可以灵活变动、拆换的展板所分隔。在九米多长的空间中行进,可以体味空间由光构成的序列,沿途还有一些横向交叉连通的空间,清水混凝土上的光起着空间引导的作用,光引发空间的节奏感,室内空间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丰富的表情。这种以洗练、平易的方式去表现光空间的手法,表现出建筑师沉稳的设计理性。
在金贝尔,康把自然光分为来自天空的光以及从内庭进入的光,前者生机盎然,以绿为属性。
上世纪初,世界建筑领域进行过一场针对“现象学”的哲学运动,其主旨在于:研究对象是以研究者的直觉、回忆、判别、想像、经验等状态出现的,现象本身只能如此显现。路易斯・康便是这种现象学背景下的建筑师,他在设计中多依赖自身的感性论断,所以他的一些作品较难明白,但是在其建筑上体现了回归事物本身的原则。康经常这样问,“建筑物想成后者可使观者感受外部空间的变化,带有银之韵味,光源呈现出带状,空间形态已不再沉重。内庭中的各类植物及塑像、光线与景观共同构成了一种较为纯粹的背景。在这里,光可自以铝构件制成的曲面天顶和穹隆顶均衡地流进室内,艺术品不会直接受到影响。自然光线的自由进入使得美术馆的照明效果非同一般。
路易斯・康的其它设计作品还有:耶鲁大学美术馆、Exeter图书馆、Salk学院、NormanFisher住宅等等。其建筑设计多以简洁、哲学化表达以及富有诗意而著称,同时也发展了建筑设计的现代性和纪念性品格,他的设计实践根植于现代主义建筑,并且为他那些诗句般的理论做了注解;而他的理论,似乎又为他的实践点染上神秘性。康的理念、思想与建筑风靡了以后的建筑学人,他的追随者有不少是各国建筑设计和建筑教育界的中坚分子,现代建筑理论家、建筑师文丘里等人就曾是以路易斯・康为首的费城学派主要成员,他的作品遍布北美、南亚和中东等地区。
但是,路易斯・康也有寂寥之时,也许是其性格使然,从1948年起到1974年去世,康都是独自一人进行工作的。
白领2005: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第32节 回归LOHAS
《万科》周刊
傅志强
LOHAS的全称是:LifestylesofHealthandSustainability,即“重视环境和健康,崇尚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LOHAS是由美国社会学家PAULRAY及同事们经过15年的问卷调查,在1998年首先提出的新词汇。据统计,在西方社会现在已有约一亿多城市居民属于LOHAS一族,其产生的背景可以理解为是对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所带来的各种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思。
LOHAS强调现代与传统的有机结合。这种“创造新的文化、思想及生活方式”的现象,代表了一种时代的潮流,同时正在影响着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等各个层面,并可能成为新的社会发展动力。
现代家庭越来越明显地出现由内向外、从生活走向社会的趋势。那么,现代人们的生活究竟希望怎样的住宅?今后的住宅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呢?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LOHAS在住宅方面的一些提示。
LOHAS在住宅方面的五个定义:
1时间的积累和自我参与的可持续住宅建设(SustainableEconomy)。我们看到欧美的传统住宅为什么可以有百年以上的寿命,并且还能保持它的价值。其关键在于有不会被淘汰的外观,加上居住者对老住宅的不断整修而自然产生的爱心,并有不轻易改变原有居住环境的意识。在日本,传统的住宅也是在不断的更新中维持其生命力。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住宅作为一种社会的公共财产需要长年的社会积累。
2可以自我控制的舒适环境(HealthyLifestyle)。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及尽可能地节能,是近年全世界关心的问题。环境的理想状态是人们可以自由地控制室内的环境质量,在保证窗户的密闭性能、外墙的保温隔热的同时又希望能充分利用自然能源。事实上,个人对环境的舒适感觉各有不同,健康与节能的协调感觉非常重要,夏天使用凉席,冬天利用厚被都是人的身体对自然环境的一种自然顺应,过分依赖机械不应该是最好的选择。比如,人对自然的五感“光、色、温度、气味和声音”有着自然的感受,暖气与烹调的温度感觉,比起使用电器、炉火可能更贴近人的自然感觉。
3单纯的构造与自然材料(Alternative Healthcare)。近年人们开始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住宅室内所发生的各种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起使用化学材料,人们对于自然材料有着一种天生的、心理上的安心感。比起利用电磁波的IH烹调器具,人们对于看得见的能源还是会给予更多的信赖感。便于维修的单纯的建筑构造和便于再利用的自然材料应该更容易被一般人所理解和接受。
4预测5年、10年后的生活(PersonalDevelopment)。理想的住宅应该能够顺应家族的变化而改变内部的使用空间。比如,日本的传统住宅,在内墙分隔上习惯采用可开闭的轻质木隔墙“障子”和“”,内部空间可以自由变化。这种手法在现代住宅中仍被广泛使用。还有近年按照使用寿命的不同,把结构与内装修及设备加以分离(简称SI),这种手法可以理解为是对现代可持续住宅的一种实践。
5形成人类相互共存的意识(EcologicalLifestyle)。随着社会――尤其是城市居住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的人际关系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住宅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比较重视相互共存的意识。如今,个人隐私被过分重视,自我封闭的现象日趋严重。一种有意思的现象是,文明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有些观念往往不容易改变。经济发达国家现在大力提倡的重视人与环境的共存、强调社会连带感的现象,可以理解为人类发展到现阶段的一种自然的回归。
同样属于东方文化的日本社会在战后高速发展期的住宅建设,对传统的居住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采取简单的抛弃的方式,而事实证明是失败大于成功。进入20世纪90年代经济低潮以后,尤其在近年,一般的市民对LOHAS的“重视环境和健康,崇尚持续可能社会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共鸣,同时,在建造、环境保护及自然能源的利用等技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白领2005: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第33节 建筑的永恒
《万科》周刊
贺承军
历史上那些宏大而坚固的建筑残痕,试图宣示永恒的意义。但这一宣示是矛盾而富于反讽性的,因为即使是埃及金字塔这种体量庞大、造型稳定、结构牢固的纪念性建筑,仍然抵不住时间打磨。四千多年,就磨成这样,再磨四千年将会怎样?永恒,到底是以多少年作为底限?
但在语言上,永恒或永久是有具体实用价值的。一个男人永远爱着一个女人,白头到老,就具有公认的永恒意义,即使他们死了,他们的永恒爱情,也通过精神与语言而传存。这种传存永久之道,即是人类精神通过神或上帝而取得意义。
反观建筑,因为它是通过无生命的物质以有形的体块堆积而成,则尽管其有形的生命会长久于人的个体生命,但建筑在精神和语言上的永久性,要脆弱得多,也充满歧义。这是人类以自我主观为中心设计的语言座标上,对一切非人类生命的物体的刻意编排。永恒的建筑,是人类可以崇拜也可以贬废的东西,因为它是人工造物。
因此,并不广泛的市场、稀缺的资源和样式,可能造就价值最大化的住宅――这既是ABC民居的卖点所在,也是它的短板所在。它的价值是如此充满理想,却又在表达中处处遇到悖论,显然,它碰到了我们时代的普遍性问题:一扯上人文,谁都说不清是哪里来的传统。
白领2005: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第31节 从“对语”阅读路易斯・康
《万科》周刊
北北 北人
从1907年开始,美国建筑师协会(AIA)每年都会颁发一次纪念金牌,用以表彰为世界建筑艺术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建筑师个人。曾经获得过此奖的有:托马斯・杰弗逊、弗兰克・赖特、路易斯・沙里文、贝聿铭、西萨・佩里,还有著名建筑大师密斯、勒・柯布西耶、理查德・福勒等等,以及里卡多・莱格瑞塔。由于这些大师为世界建筑历史留下了光辉的杰作,因此每个金质奖章获得者的名字被郑重地镌刻在华盛顿特区美国建筑师协会总部大厅的大理石墙面上。路易斯・康在1971年获得了此项殊荣,有评论认为,路易斯・康应当是这个时代的一位“建筑诗哲”。
现代建筑师路易斯・康生于1901年。1905年,康的一家由波罗的海里加湾的爱沙尼亚的萨拉岛移民到美国。
路易斯・康早年毕业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大学,20世纪的20至30年代在费城执业。自1947年到1957年的十年间,路易斯・康担任过耶鲁大学教授,还曾是哈佛设计学院的一员。在现代设计领域内最具声望的哈佛设计学院里还有过其他很是著名的设计师,如贝聿铭、菲利普・约翰逊等。
纵观整个现代建筑发展演变的历程,路易斯・康可以说是一位居于关键地位的人物,他以极为出色的建筑理论与实践对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启迪思想,并且对现代建筑的推进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从M・格雷夫斯、P・埃森曼、C・摩尔到C・詹克斯等人基本上都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他们都喜欢理论思索与写作。除了要阐述自己的作品和思考,他们也十分喜欢解读他人,其中的C・詹克斯就是这样从柯布西耶与路易斯・康的作品解析入手的,受到不少思想启迪的詹克斯,在其《后现代建筑的语言》一书中讨论了不少现代建筑名师的各类型建筑设计,其中对于路易斯・康的建筑作品的解析与探讨就费了不少笔墨。
同时,路易斯・康还是一位热衷于理论研究的学者。在他的理论当中,不但含有德意志古典哲学和浪漫主义哲学的根基,同时还汇合了现代主义的建筑观念,以及东方文化中的哲学思想,甚至也包含有中国的老庄学说。因此,在他的建筑理论表达之中,其言论常常像诗化语言一样充满着晦涩艰深的词句,令人十分费解,外国人翻译其文字时一定是极为艰难的事情。然而,他的理论和文字也确如诗境一般充满着隐喻力量,多义而又引人遐思。为什么呢?在康的设计哲学里,建筑自身的质决定着建筑设计与建造的实在方式。在设计Richards医学研究中心的时候,康对“检验”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在其中区别对待服务与被服务空间的概念;在设计印度管理学院的时候,康与“砖”有这样的对语:“砖自己就想成为拱!”在这儿,光线有表达自我和空间的权利,而巨形砖拱下的阴影就像眼睛在向外探视。
路易斯・康曾经认为:光,是人间与神境相互对话的一种语言,并且是人性与神性共同显身具象化的领域。由康所设计的金贝尔美术馆也许可以为人们解读出康的建筑作品里所蕴含的“对话”情节wωw奇Qìsuucòm网。金贝尔美术馆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沃思堡的郊区,于1972年建成。该馆主要收藏19世纪的艺术作品与古代美术作品。在一个空旷而景色优美的公园之中,美术馆外部表现得有些峻峭,建筑的外观形象处理得娴静、简朴,自远处观望,其严肃的个性会给人以刻板的印象。康在此展现了其个人对于建筑材料的偏好:将混凝土柱和薄壳形拱顶结构裸露在外,而非承重墙则采用罗马灰华石及玻璃板,以满足不同空间和位置的采光要求。灰华石及玻璃板同混凝土之间没有过强的对比,所形成的空间质感近同,肌理混合为一。在这样做的同时,康也流露出对建筑所在地段的关注与尊重。
路易斯・康认为,艺术作品应当在自然的光环境之中被欣赏,以便空间达到一种“人―美术―大自然”相互融合、彼此促动的环境效果。美术馆建筑物的外观严谨、对称,在内部,建筑上部为尺度较高大的半筒形式,并且采用了穹隆式天花,而采取这两种手法的目的是要将外部的自然光线自天顶引入室内。顶部起到自然光漫射入内的作用,呈现出空间的丰富性和新颖性。空间中充满活跃生机,光弥漫其间,连续的拱顶以相同的格调重复出现,构成空间主体的薄壳被采光中庭和可以灵活变动、拆换的展板所分隔。在九米多长的空间中行进,可以体味空间由光构成的序列,沿途还有一些横向交叉连通的空间,清水混凝土上的光起着空间引导的作用,光引发空间的节奏感,室内空间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丰富的表情。这种以洗练、平易的方式去表现光空间的手法,表现出建筑师沉稳的设计理性。
在金贝尔,康把自然光分为来自天空的光以及从内庭进入的光,前者生机盎然,以绿为属性。
上世纪初,世界建筑领域进行过一场针对“现象学”的哲学运动,其主旨在于:研究对象是以研究者的直觉、回忆、判别、想像、经验等状态出现的,现象本身只能如此显现。路易斯・康便是这种现象学背景下的建筑师,他在设计中多依赖自身的感性论断,所以他的一些作品较难明白,但是在其建筑上体现了回归事物本身的原则。康经常这样问,“建筑物想成后者可使观者感受外部空间的变化,带有银之韵味,光源呈现出带状,空间形态已不再沉重。内庭中的各类植物及塑像、光线与景观共同构成了一种较为纯粹的背景。在这里,光可自以铝构件制成的曲面天顶和穹隆顶均衡地流进室内,艺术品不会直接受到影响。自然光线的自由进入使得美术馆的照明效果非同一般。
路易斯・康的其它设计作品还有:耶鲁大学美术馆、Exeter图书馆、Salk学院、NormanFisher住宅等等。其建筑设计多以简洁、哲学化表达以及富有诗意而著称,同时也发展了建筑设计的现代性和纪念性品格,他的设计实践根植于现代主义建筑,并且为他那些诗句般的理论做了注解;而他的理论,似乎又为他的实践点染上神秘性。康的理念、思想与建筑风靡了以后的建筑学人,他的追随者有不少是各国建筑设计和建筑教育界的中坚分子,现代建筑理论家、建筑师文丘里等人就曾是以路易斯・康为首的费城学派主要成员,他的作品遍布北美、南亚和中东等地区。
但是,路易斯・康也有寂寥之时,也许是其性格使然,从1948年起到1974年去世,康都是独自一人进行工作的。
白领2005: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第32节 回归LOHAS
《万科》周刊
傅志强
LOHAS的全称是:LifestylesofHealthandSustainability,即“重视环境和健康,崇尚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LOHAS是由美国社会学家PAULRAY及同事们经过15年的问卷调查,在1998年首先提出的新词汇。据统计,在西方社会现在已有约一亿多城市居民属于LOHAS一族,其产生的背景可以理解为是对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所带来的各种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思。
LOHAS强调现代与传统的有机结合。这种“创造新的文化、思想及生活方式”的现象,代表了一种时代的潮流,同时正在影响着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等各个层面,并可能成为新的社会发展动力。
现代家庭越来越明显地出现由内向外、从生活走向社会的趋势。那么,现代人们的生活究竟希望怎样的住宅?今后的住宅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呢?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LOHAS在住宅方面的一些提示。
LOHAS在住宅方面的五个定义:
1时间的积累和自我参与的可持续住宅建设(SustainableEconomy)。我们看到欧美的传统住宅为什么可以有百年以上的寿命,并且还能保持它的价值。其关键在于有不会被淘汰的外观,加上居住者对老住宅的不断整修而自然产生的爱心,并有不轻易改变原有居住环境的意识。在日本,传统的住宅也是在不断的更新中维持其生命力。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住宅作为一种社会的公共财产需要长年的社会积累。
2可以自我控制的舒适环境(HealthyLifestyle)。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及尽可能地节能,是近年全世界关心的问题。环境的理想状态是人们可以自由地控制室内的环境质量,在保证窗户的密闭性能、外墙的保温隔热的同时又希望能充分利用自然能源。事实上,个人对环境的舒适感觉各有不同,健康与节能的协调感觉非常重要,夏天使用凉席,冬天利用厚被都是人的身体对自然环境的一种自然顺应,过分依赖机械不应该是最好的选择。比如,人对自然的五感“光、色、温度、气味和声音”有着自然的感受,暖气与烹调的温度感觉,比起使用电器、炉火可能更贴近人的自然感觉。
3单纯的构造与自然材料(Alternative Healthcare)。近年人们开始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住宅室内所发生的各种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起使用化学材料,人们对于自然材料有着一种天生的、心理上的安心感。比起利用电磁波的IH烹调器具,人们对于看得见的能源还是会给予更多的信赖感。便于维修的单纯的建筑构造和便于再利用的自然材料应该更容易被一般人所理解和接受。
4预测5年、10年后的生活(PersonalDevelopment)。理想的住宅应该能够顺应家族的变化而改变内部的使用空间。比如,日本的传统住宅,在内墙分隔上习惯采用可开闭的轻质木隔墙“障子”和“”,内部空间可以自由变化。这种手法在现代住宅中仍被广泛使用。还有近年按照使用寿命的不同,把结构与内装修及设备加以分离(简称SI),这种手法可以理解为是对现代可持续住宅的一种实践。
5形成人类相互共存的意识(EcologicalLifestyle)。随着社会――尤其是城市居住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的人际关系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住宅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比较重视相互共存的意识。如今,个人隐私被过分重视,自我封闭的现象日趋严重。一种有意思的现象是,文明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有些观念往往不容易改变。经济发达国家现在大力提倡的重视人与环境的共存、强调社会连带感的现象,可以理解为人类发展到现阶段的一种自然的回归。
同样属于东方文化的日本社会在战后高速发展期的住宅建设,对传统的居住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采取简单的抛弃的方式,而事实证明是失败大于成功。进入20世纪90年代经济低潮以后,尤其在近年,一般的市民对LOHAS的“重视环境和健康,崇尚持续可能社会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共鸣,同时,在建造、环境保护及自然能源的利用等技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白领2005: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第33节 建筑的永恒
《万科》周刊
贺承军
历史上那些宏大而坚固的建筑残痕,试图宣示永恒的意义。但这一宣示是矛盾而富于反讽性的,因为即使是埃及金字塔这种体量庞大、造型稳定、结构牢固的纪念性建筑,仍然抵不住时间打磨。四千多年,就磨成这样,再磨四千年将会怎样?永恒,到底是以多少年作为底限?
但在语言上,永恒或永久是有具体实用价值的。一个男人永远爱着一个女人,白头到老,就具有公认的永恒意义,即使他们死了,他们的永恒爱情,也通过精神与语言而传存。这种传存永久之道,即是人类精神通过神或上帝而取得意义。
反观建筑,因为它是通过无生命的物质以有形的体块堆积而成,则尽管其有形的生命会长久于人的个体生命,但建筑在精神和语言上的永久性,要脆弱得多,也充满歧义。这是人类以自我主观为中心设计的语言座标上,对一切非人类生命的物体的刻意编排。永恒的建筑,是人类可以崇拜也可以贬废的东西,因为它是人工造物。